第274章 趙允宗的意思
穿成了刁蠻千金的我想改頭換麵 作者:結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綠萼,你表情怎麽這樣奇怪?在車上發生了什麽事嗎?”
他們來得早,尚沒到要見齊太後的時候,趙子懷便讓萬安靈與齊旭分別在不同的兩個廂房裏稍作休息。也方便他們在此期間調整一下自己的心神,省得過於局促,倒叫人捉著了錯處。
今日萬安靈的不對勁十分明顯,趙子懷幾乎是一見到她便發現了異樣。思及齊旭並不喜歡別人過於關注萬安靈,他也便沒有多作詢問。
不過剛剛車裏兩名姑娘下車之後,萬安靈雖然看起來與出門時相差無異,但綠萼的表情卻有些微妙。
忍了一路的好奇心作祟,趙子懷走近綠萼,看似要對她交代注意事項,實則為解自己心中的疑惑。
裝作不經意地掃視著四周的情況,眼角餘光看向齊旭,發現他正凝神思索著什麽。趙子懷估摸著齊旭大概也是想知道萬安靈如今的異樣所為何事,便也有話就問,隻求個答案。
“一路過來並沒有什麽事情發生。”綠萼如此迴道,看見趙子懷露出幾分疑似可惜的神色,不由得在心中暗歎。
自家主子是什麽個性自己怎麽會不知,隻怕趙子懷早早就期待著有些什麽事情發生吧。
果然,綠萼還沒來得及再說什麽之前,趙子懷又追問。“如果沒有什麽問題,你的表情怎麽會這麽微妙?”
綠萼一愕,一時反應不過來。
她的表情是微妙的嗎?也許旁人看來確實是如此吧。
“確實是沒有發生什麽事情。”綠萼重複著剛才的答案。“萬姑娘興許是昨晚緊張沒有睡好,今早有些疲憊,因此上車後沒多久便睡了過去,直到剛剛我才將她喚起。”
見趙子懷嘴皮動動,似乎有話要說,她稍稍遲疑片刻,繼續說道。“奴婢發現姑娘睡著時會說些奇怪的囈語,而她的表情也與往常不同,多了幾分淩厲。大概是因為這樣的模樣奴婢未曾見過,才會一時失神吧……”
聞言,趙子懷的目光往萬安靈看去。
此刻她正站在齊旭身邊,仰著頭對齊旭說著些什麽,而齊旭則微微俯著身子,聽得專注。
大抵是察覺到他的注目,齊旭微揚起頭,麵無表情地看向這頭。雖沒有言語,明眼人卻看得出他的不悅。
真是……看一下又不會少塊肉,用得著這麽防著他嗎?要是他對萬安靈有什麽想法,此時也沒有他齊旭什麽戲唱了。
“倒看不出來竟是個醋桶。”趙子懷小聲嘀咕著,搖了搖頭,不與齊旭一般計較。
貴人還在等著他們晉見呢,萬一這時候惹得齊旭不痛快,甩頭就走了,那他真不知道要怎麽交代。
“進去吧,這裏再怎麽僻靜,也是會有人過往的,別一大群人在這裏招人注目。”
如此說著,趙子懷敲開了緊閉的大門,率先走了埋進去。
…………
那是一座兩進的屋子,不算特別大,但當作一處隱蔽之地倒是有它獨特的優勢。尤其是它離皇城近,從西門出,不過一刻鍾的時間便能到達。自從齊太後把它買下之後,這裏便成了她召見特定人物的最佳地點。
天才透亮,齊太後就已經動身去佛堂。
晨起念經祈福是齊太後多年以前便養成的習慣,她早就習以為常。
可今日誦經卻諸多阻礙。
看著早就爛熟於心的經書,齊太後雙眉緊皺,沉默許久之後,還是放下。
“如今是什麽時辰了?”她從蒲團上起來,接過盧嬤嬤遞過來的茶水,隨口問道。
“打更聲剛響,現在是辰時了。”盧嬤嬤恭敬地迴道。“禦廚已經備好膳食,娘娘是否需要傳膳?”
齊太後本想搖頭,可思及見到齊旭之後或許更沒有胃口,便點了點頭。
食不知味,叫人將菜肴撤下之後,齊太後端坐在桌案邊上,看著昨日畫下的蘭花微微出神。
本以為此生無法再見的人,不久之後便要見麵,齊太後的心情多少有些複雜。
那孩子聽說長得與她很像……齊太後思緒翻飛,不自覺地歎了口氣。
當時確實是下定了決心要將那孩子拋棄,如今卻又是自己執著於與對方見上一麵。那孩子,旭兒……他對自己會有好臉色嗎?
想必是沒有吧,畢竟這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地位而毫不猶豫將他割舍的人。
齊太後思索得如此專注,以致於趙允宗早朝後歸來也沒有注意。直到他走到身邊輕聲詢問,齊太後才迴過神來。
“母後,您在想些什麽?”
“沒什麽。”齊太後迴頭,語氣淡淡,目光落在他的龍袍上。“剛下朝?”
“今日沒有什麽要事,朕便讓他們早些散去。”趙允宗點頭。“許多事情他們早就呈折奏上來,也不必在朝堂提起,耽擱時間。”
國家政事不是她這後宮的人該插手的,而且趙允宗在束發之年就已經獨自處理政事,對於王權的威嚴不容人侵犯。
哪怕想要指點的人是她這位生母也如此。
齊太後揮退下人,隻餘心腹盧嬤嬤在旁。
趙允宗倒不在意有什麽人在,他今日早早結束早朝,不過是為了稍晚的會麵。
隻是,有一件事這些天一直在他心裏盤著,讓他無法忽略。
“近日聽宮人來報,您為見娘家侄兒一事勞心傷神。”他語氣微涼,聽似平靜,卻又有些情緒在暗地湧動。
齊太後聞言,目光落在他身上,靜默幾秒後微笑道。“下人亂傳的話怎可當真,那不過是個娘家侄兒,哀家怎麽可能為他勞心傷神,不過是怕見他時勾起鄉懷罷了。”
她說著,使了個眼色,盧嬤嬤便識趣地退到門外去。
“哀家不知旁人對你嚼了什麽舌根,但你須知在這天下中,隻你是真龍天子。”
“朕從未懷疑過這一點。”趙允宗淡淡地應聲。“不過我那表弟看上去與我確實相像,難免容易引來別人誤會。”
說罷,他起身負手,走近窗邊。
“為免有好事之人以此為由生事,朕希望今日之後,不再與他有瓜葛。”
他們來得早,尚沒到要見齊太後的時候,趙子懷便讓萬安靈與齊旭分別在不同的兩個廂房裏稍作休息。也方便他們在此期間調整一下自己的心神,省得過於局促,倒叫人捉著了錯處。
今日萬安靈的不對勁十分明顯,趙子懷幾乎是一見到她便發現了異樣。思及齊旭並不喜歡別人過於關注萬安靈,他也便沒有多作詢問。
不過剛剛車裏兩名姑娘下車之後,萬安靈雖然看起來與出門時相差無異,但綠萼的表情卻有些微妙。
忍了一路的好奇心作祟,趙子懷走近綠萼,看似要對她交代注意事項,實則為解自己心中的疑惑。
裝作不經意地掃視著四周的情況,眼角餘光看向齊旭,發現他正凝神思索著什麽。趙子懷估摸著齊旭大概也是想知道萬安靈如今的異樣所為何事,便也有話就問,隻求個答案。
“一路過來並沒有什麽事情發生。”綠萼如此迴道,看見趙子懷露出幾分疑似可惜的神色,不由得在心中暗歎。
自家主子是什麽個性自己怎麽會不知,隻怕趙子懷早早就期待著有些什麽事情發生吧。
果然,綠萼還沒來得及再說什麽之前,趙子懷又追問。“如果沒有什麽問題,你的表情怎麽會這麽微妙?”
綠萼一愕,一時反應不過來。
她的表情是微妙的嗎?也許旁人看來確實是如此吧。
“確實是沒有發生什麽事情。”綠萼重複著剛才的答案。“萬姑娘興許是昨晚緊張沒有睡好,今早有些疲憊,因此上車後沒多久便睡了過去,直到剛剛我才將她喚起。”
見趙子懷嘴皮動動,似乎有話要說,她稍稍遲疑片刻,繼續說道。“奴婢發現姑娘睡著時會說些奇怪的囈語,而她的表情也與往常不同,多了幾分淩厲。大概是因為這樣的模樣奴婢未曾見過,才會一時失神吧……”
聞言,趙子懷的目光往萬安靈看去。
此刻她正站在齊旭身邊,仰著頭對齊旭說著些什麽,而齊旭則微微俯著身子,聽得專注。
大抵是察覺到他的注目,齊旭微揚起頭,麵無表情地看向這頭。雖沒有言語,明眼人卻看得出他的不悅。
真是……看一下又不會少塊肉,用得著這麽防著他嗎?要是他對萬安靈有什麽想法,此時也沒有他齊旭什麽戲唱了。
“倒看不出來竟是個醋桶。”趙子懷小聲嘀咕著,搖了搖頭,不與齊旭一般計較。
貴人還在等著他們晉見呢,萬一這時候惹得齊旭不痛快,甩頭就走了,那他真不知道要怎麽交代。
“進去吧,這裏再怎麽僻靜,也是會有人過往的,別一大群人在這裏招人注目。”
如此說著,趙子懷敲開了緊閉的大門,率先走了埋進去。
…………
那是一座兩進的屋子,不算特別大,但當作一處隱蔽之地倒是有它獨特的優勢。尤其是它離皇城近,從西門出,不過一刻鍾的時間便能到達。自從齊太後把它買下之後,這裏便成了她召見特定人物的最佳地點。
天才透亮,齊太後就已經動身去佛堂。
晨起念經祈福是齊太後多年以前便養成的習慣,她早就習以為常。
可今日誦經卻諸多阻礙。
看著早就爛熟於心的經書,齊太後雙眉緊皺,沉默許久之後,還是放下。
“如今是什麽時辰了?”她從蒲團上起來,接過盧嬤嬤遞過來的茶水,隨口問道。
“打更聲剛響,現在是辰時了。”盧嬤嬤恭敬地迴道。“禦廚已經備好膳食,娘娘是否需要傳膳?”
齊太後本想搖頭,可思及見到齊旭之後或許更沒有胃口,便點了點頭。
食不知味,叫人將菜肴撤下之後,齊太後端坐在桌案邊上,看著昨日畫下的蘭花微微出神。
本以為此生無法再見的人,不久之後便要見麵,齊太後的心情多少有些複雜。
那孩子聽說長得與她很像……齊太後思緒翻飛,不自覺地歎了口氣。
當時確實是下定了決心要將那孩子拋棄,如今卻又是自己執著於與對方見上一麵。那孩子,旭兒……他對自己會有好臉色嗎?
想必是沒有吧,畢竟這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地位而毫不猶豫將他割舍的人。
齊太後思索得如此專注,以致於趙允宗早朝後歸來也沒有注意。直到他走到身邊輕聲詢問,齊太後才迴過神來。
“母後,您在想些什麽?”
“沒什麽。”齊太後迴頭,語氣淡淡,目光落在他的龍袍上。“剛下朝?”
“今日沒有什麽要事,朕便讓他們早些散去。”趙允宗點頭。“許多事情他們早就呈折奏上來,也不必在朝堂提起,耽擱時間。”
國家政事不是她這後宮的人該插手的,而且趙允宗在束發之年就已經獨自處理政事,對於王權的威嚴不容人侵犯。
哪怕想要指點的人是她這位生母也如此。
齊太後揮退下人,隻餘心腹盧嬤嬤在旁。
趙允宗倒不在意有什麽人在,他今日早早結束早朝,不過是為了稍晚的會麵。
隻是,有一件事這些天一直在他心裏盤著,讓他無法忽略。
“近日聽宮人來報,您為見娘家侄兒一事勞心傷神。”他語氣微涼,聽似平靜,卻又有些情緒在暗地湧動。
齊太後聞言,目光落在他身上,靜默幾秒後微笑道。“下人亂傳的話怎可當真,那不過是個娘家侄兒,哀家怎麽可能為他勞心傷神,不過是怕見他時勾起鄉懷罷了。”
她說著,使了個眼色,盧嬤嬤便識趣地退到門外去。
“哀家不知旁人對你嚼了什麽舌根,但你須知在這天下中,隻你是真龍天子。”
“朕從未懷疑過這一點。”趙允宗淡淡地應聲。“不過我那表弟看上去與我確實相像,難免容易引來別人誤會。”
說罷,他起身負手,走近窗邊。
“為免有好事之人以此為由生事,朕希望今日之後,不再與他有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