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趙允宗的問題
穿成了刁蠻千金的我想改頭換麵 作者:結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允宗聽得出齊太後的不耐煩。
可她越是這樣,就越讓他覺得這事情也許就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
雖說這世上多得是長得像的人,可能像到他與齊家那位男子這樣的,還真不容易。
哪怕是因為他出生於齊家,或許與自己有一半的血緣關係,但兩人長得如此相像本就是一件說不通的事情。
趙允宗從沒忘記他是因為什麽原因才能登上這個帝位的。
那個據說十分準確的預言書,將他們這些人的命運玩弄於手心。旁人以為他樂於坐在這個位置上,可實際卻並非如此。自小便被迫學習艱澀難懂的帝王之道,失去與別的孩童一般可以放鬆玩樂的童年,趙允宗走過的路,都是被安排好的。
即位前夕,他的父王將他領到一處密室,將屬於皇族的秘密盡數告知。他才知道自己會有這樣的地位,全是因為那荒謬的預言。也因為那樣的預言,他的同胞弟弟,早早便不在人世。
對於這個早夭的弟弟,趙允宗一直感到十分遺憾。
這人世雖非完美,但既然來了,也得好好走上一遭,才算對得起自己。
可惜他有機會去看人世繁華,他的弟弟卻尚未睜眼便已經離世。
趙允宗一直相信著這樣的事實,如今現實卻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那齊家的,長得更像母後,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其中有什麽玄機。他當時沒有聲張,隻是不時暗暗地觀察著那齊家男兒,越看越是確信自己心中的猜測,越是確信便越是心驚。
他的母後,對天下人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您自然是知道朕想要說什麽的,”趙允宗歎了口氣,緩聲迴答。“父皇已經仙逝,您便是朕在世上最親的長輩。您不妨多信朕幾分,有些事情您若能提前告訴朕,遇到問題的時候,朕也好及時作出應對之策。”
齊太後沉默地盯著趙允宗打量了許久,腦子裏思緒翻飛。
她的孩子是什麽品性,她當然最為清楚。為了讓他能在登基之後成為明君,她自幼便開始教導他為君之道。趙允宗的性子並不像先帝,也不像她,或許他更像他的外公。雖然最後一次見麵已經相隔有些年頭,但齊太後仍舊記得她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謙謙君子。
但那又如何?父親仍舊是害他們家道中落的禍首。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前車之鑒,齊太後才會對趙允宗格外嚴格。母子倆如今不太親近,也是有原因的。
趙允宗如今將話說得這樣直白,倒是讓齊太後不好再找其他理由去搪塞。
“皇帝這話說得不對,你是一國之君,當受萬民信賴,這裏麵自然包括哀家。”齊太後歎了口氣,道。“也不是哀家對你不信任,隻是這事情你不必牽扯進去。這樣一來,真的有事情發的時候,你才能斷尾求生。”
“您的意思是讓朕在出問題的時候將您舍棄,以保帝位安穩?”趙允宗聲音微微揚起,聽起來十分不快。
齊太後知道他為何事不高興,但這就是現實。身為一個帝王,在有需要的時候,很多事情都要犧牲。她雖然與趙允宗算不上親熱,但他也是自己懷胎十月才生出來的,作為一個母親,她別無所求,隻盼孩子能一切都好。
“你若是因為這些事情就感到不痛快,那這些年的帝王之道你是白學了。”
“朕學習的是要如何以蒼生為重,而非為了一己的私利連自己的生母都舍棄。”
看他的樣子,這些話與他是說不通的,齊太後便也不再繼續與趙允宗爭辯這個話題。但他既然已經見過了齊旭,有些話早說晚說也是要說的,或許早點告知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自然知道你懷疑著什麽。”齊太後想到齊旭一直以來表現出來的態度,不自覺地歎了口氣。“你猜的確實沒有錯,他並非單純的齊家人。子懷對哀家說過,他跟你長得很像,隻是你更像你父皇,而他更像哀家一些。”
“您是一直都知道他的存在嗎?”
“……哀家是這幾年才知道他安在人世。”齊太後沉默了片刻,忽然深深地歎了口氣。“那年將他交出去的時候,哀家就沒想過此生會再有機會相見,所以一直沒有去探問相關的人的去向。直到子懷在洛城與他偶遇,迴來告訴哀家,哀家才知曉他這些年一直養在齊家。”
其實齊太後的心情十分複雜。
就算她沒想過那位姓康的會將那樣小的孩子置之死地,可她也沒有再期待兩人能有再見的機會。她剛知道齊旭的下落的時候,確實意外又欣喜,但時間一久,她又會覺得忐忑。
萬一,齊旭心中對她充滿了怨恨,那時她又要如何自處呢?
“哀家一直沒有告訴你,是因為那孩子一直不願與哀家相認。”齊太後歎氣,臉上滿是苦澀。“為了勸他到東京城相見,子懷是每隔半年便去一趟,可他一直沒有點頭。”
趙允宗沉默。
其實如果齊太後想,她可以直接下個懿旨,就算齊家再能耐也沒有那個膽量抗旨不從。也許是考慮到自己已經對他早就虧欠良多,才想用這種緩和的方式推進兩人之間的會麵吧。
他之前好奇為什麽趙子懷會三天兩頭就往洛城跑,原來真相竟是如此。
“他既然一直不肯與您相見,又為何會在這寒冷的冬天特地到東京城來?”
“大抵是因為他未過門的新婦吧。”齊太後說到這點就覺得頗多不滿,“那是個風評不好的姑娘,洛城裏多是她的負麵流言。也不知道她到底使了什麽手段,將那孩子迷得神魂顛倒。”
對於齊太後的評價,趙允宗並沒有什麽想法。
如果沒猜錯,梅林裏見到的那位姑娘就是齊太後口中風評不良的女子。可他們自偶遇到辭別,她一直都表現得落落大方,是個識大體懂禮數的大家千金,倒是與齊太後所說的形象相去甚遠。
“那……我弟弟他……叫什麽名字?”趙允宗將注意力重新放在關於齊旭的問題上,問道。
“他叫齊旭,旭日東升的旭。”
不知道為何,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趙允宗心中湧起一股淡淡的不悅。
可她越是這樣,就越讓他覺得這事情也許就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
雖說這世上多得是長得像的人,可能像到他與齊家那位男子這樣的,還真不容易。
哪怕是因為他出生於齊家,或許與自己有一半的血緣關係,但兩人長得如此相像本就是一件說不通的事情。
趙允宗從沒忘記他是因為什麽原因才能登上這個帝位的。
那個據說十分準確的預言書,將他們這些人的命運玩弄於手心。旁人以為他樂於坐在這個位置上,可實際卻並非如此。自小便被迫學習艱澀難懂的帝王之道,失去與別的孩童一般可以放鬆玩樂的童年,趙允宗走過的路,都是被安排好的。
即位前夕,他的父王將他領到一處密室,將屬於皇族的秘密盡數告知。他才知道自己會有這樣的地位,全是因為那荒謬的預言。也因為那樣的預言,他的同胞弟弟,早早便不在人世。
對於這個早夭的弟弟,趙允宗一直感到十分遺憾。
這人世雖非完美,但既然來了,也得好好走上一遭,才算對得起自己。
可惜他有機會去看人世繁華,他的弟弟卻尚未睜眼便已經離世。
趙允宗一直相信著這樣的事實,如今現實卻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那齊家的,長得更像母後,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其中有什麽玄機。他當時沒有聲張,隻是不時暗暗地觀察著那齊家男兒,越看越是確信自己心中的猜測,越是確信便越是心驚。
他的母後,對天下人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您自然是知道朕想要說什麽的,”趙允宗歎了口氣,緩聲迴答。“父皇已經仙逝,您便是朕在世上最親的長輩。您不妨多信朕幾分,有些事情您若能提前告訴朕,遇到問題的時候,朕也好及時作出應對之策。”
齊太後沉默地盯著趙允宗打量了許久,腦子裏思緒翻飛。
她的孩子是什麽品性,她當然最為清楚。為了讓他能在登基之後成為明君,她自幼便開始教導他為君之道。趙允宗的性子並不像先帝,也不像她,或許他更像他的外公。雖然最後一次見麵已經相隔有些年頭,但齊太後仍舊記得她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謙謙君子。
但那又如何?父親仍舊是害他們家道中落的禍首。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前車之鑒,齊太後才會對趙允宗格外嚴格。母子倆如今不太親近,也是有原因的。
趙允宗如今將話說得這樣直白,倒是讓齊太後不好再找其他理由去搪塞。
“皇帝這話說得不對,你是一國之君,當受萬民信賴,這裏麵自然包括哀家。”齊太後歎了口氣,道。“也不是哀家對你不信任,隻是這事情你不必牽扯進去。這樣一來,真的有事情發的時候,你才能斷尾求生。”
“您的意思是讓朕在出問題的時候將您舍棄,以保帝位安穩?”趙允宗聲音微微揚起,聽起來十分不快。
齊太後知道他為何事不高興,但這就是現實。身為一個帝王,在有需要的時候,很多事情都要犧牲。她雖然與趙允宗算不上親熱,但他也是自己懷胎十月才生出來的,作為一個母親,她別無所求,隻盼孩子能一切都好。
“你若是因為這些事情就感到不痛快,那這些年的帝王之道你是白學了。”
“朕學習的是要如何以蒼生為重,而非為了一己的私利連自己的生母都舍棄。”
看他的樣子,這些話與他是說不通的,齊太後便也不再繼續與趙允宗爭辯這個話題。但他既然已經見過了齊旭,有些話早說晚說也是要說的,或許早點告知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自然知道你懷疑著什麽。”齊太後想到齊旭一直以來表現出來的態度,不自覺地歎了口氣。“你猜的確實沒有錯,他並非單純的齊家人。子懷對哀家說過,他跟你長得很像,隻是你更像你父皇,而他更像哀家一些。”
“您是一直都知道他的存在嗎?”
“……哀家是這幾年才知道他安在人世。”齊太後沉默了片刻,忽然深深地歎了口氣。“那年將他交出去的時候,哀家就沒想過此生會再有機會相見,所以一直沒有去探問相關的人的去向。直到子懷在洛城與他偶遇,迴來告訴哀家,哀家才知曉他這些年一直養在齊家。”
其實齊太後的心情十分複雜。
就算她沒想過那位姓康的會將那樣小的孩子置之死地,可她也沒有再期待兩人能有再見的機會。她剛知道齊旭的下落的時候,確實意外又欣喜,但時間一久,她又會覺得忐忑。
萬一,齊旭心中對她充滿了怨恨,那時她又要如何自處呢?
“哀家一直沒有告訴你,是因為那孩子一直不願與哀家相認。”齊太後歎氣,臉上滿是苦澀。“為了勸他到東京城相見,子懷是每隔半年便去一趟,可他一直沒有點頭。”
趙允宗沉默。
其實如果齊太後想,她可以直接下個懿旨,就算齊家再能耐也沒有那個膽量抗旨不從。也許是考慮到自己已經對他早就虧欠良多,才想用這種緩和的方式推進兩人之間的會麵吧。
他之前好奇為什麽趙子懷會三天兩頭就往洛城跑,原來真相竟是如此。
“他既然一直不肯與您相見,又為何會在這寒冷的冬天特地到東京城來?”
“大抵是因為他未過門的新婦吧。”齊太後說到這點就覺得頗多不滿,“那是個風評不好的姑娘,洛城裏多是她的負麵流言。也不知道她到底使了什麽手段,將那孩子迷得神魂顛倒。”
對於齊太後的評價,趙允宗並沒有什麽想法。
如果沒猜錯,梅林裏見到的那位姑娘就是齊太後口中風評不良的女子。可他們自偶遇到辭別,她一直都表現得落落大方,是個識大體懂禮數的大家千金,倒是與齊太後所說的形象相去甚遠。
“那……我弟弟他……叫什麽名字?”趙允宗將注意力重新放在關於齊旭的問題上,問道。
“他叫齊旭,旭日東升的旭。”
不知道為何,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趙允宗心中湧起一股淡淡的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