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哥,咱們是要商量解決問題,不是置氣的。小吃街人流量大,生意好不假,但是設施陳舊,街道狹窄,連消防車都開不進來,不改造能行嗎?再說啦,大家都是生意人,你自己心裏盤算一下,政府的補償款低於市場價嗎?”
陳衝說完後,人群中響起討論聲,對抗的情緒漸漸平息下來,這時,那個服裝店老板娘的聲音又響了起來:“上輩人傳下來的商鋪,不想拆遷,就想每個月收租,難道不可以嗎?”
這就是一個挑事的!陳衝心中冷笑,接著說道:“當然可以,我們光明路改造采取自願原則,沒有與政府簽訂協議的,一律不動。不過話要跟大家說清楚,改造涉及到道路和下水道拓寬,商鋪重建,施工周期在一年以上,這個時間光明路將會成為一個大工地,是做不成生意的,你們願意在家裏閑著嗎?拿著補償款投資別的行業不好嗎?”
周圍慢慢安靜下來,生意人腦子活泛,利弊得失很快就算明白了。也有一小部分人,想繼續鬧騰,以此獲得更多的利益。
“諸位商戶朋友們,為了鼓勵大家配合政府進行舊城改造,市政府決定,七天之內簽訂協議的,獎勵價值洗衣機一台。七天之後簽訂協議的,每晚一天,補償款下調一萬元人民幣。我們的拆遷周期是一個月,過了拆遷周期,原則上不再與商戶簽訂拆遷協議。”
“這位同誌,你能做主嗎?”一個上年紀的老人問道。
“當然能啊。”光明路改造這麽大項目,如果能順利拆遷,一百多台洗衣機算什麽?陳衝拍著胸脯保證道。
老人又問道:“如果不想拆遷,你們不會強拆吧?”
“老人家,不會強拆的,不過您要考慮清楚,光明路改造後,周圍全是嶄新的三層商鋪,您守著低矮破舊的老店,生意能好嗎?”
眼見商戶們要被陳衝說服,服裝店老板娘張青蘭頓時急了,人群要是散了,自己孩子去一中上學的事情咋辦?張青蘭扯著嗓子喊道:“街坊們,別信這個人的鬼話,你們誰聽說過政府發洗衣機的好事?”一邊喊,一邊推了推身邊的丈夫王建軍。
王建軍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拿起手裏的啤酒瓶砸了過去。陳衝下意識歪頭躲過第一個瓶子,卻沒有躲過第二個。
談崩了!韓飛正要組織警員前衝,看見陳衝朝自己揮手示意沒事。
“商戶們,大家都不要亂,就站在原地。我過來跟大家商量,一直很有誠意吧,請大家想想,是誰在搞事情。請大家擦亮眼睛,不用受人蠱惑。”
預想中的騷亂並沒有發生,王建軍夫婦尷尬地看著旁邊的商戶紛紛躲開自己。
“今個天氣熱,大家站在這裏也不好受,還容易被某些人利用,這樣吧,大家都先迴自己家的店裏,政府的工作人員過一會兒去店裏跟你們談,願意簽的現場簽字,不願意簽字的咱也不勉強。”
人群開始散去,陳衝迴來跟喬維東匯報情況。
“小陳,剛才我都聽見了,處理得不錯。”
“謝謝喬市長鼓勵,我剛才為了穩定商戶的情緒,說七天之內簽協議的,獎勵一台空調,您看、、、、、、”
“沒問題,我過會跟蘇市長溝通一下,簽完協議直接領空調。”對於剛才陳衝的表現,喬維東生出了愛才之心,有能力卻沒有背景,如果招攬過來,倒也不是一件壞事:“小陳,我這邊工作忙,拆遷的事你居中協調,有什麽問題直接向我匯報。”
見陳衝出盡風頭,城建局長崔銳敏忍不住說道:“喬市長,光明路改造,街道必須要拓寬,就算有一家不服從拆遷,改造就算失敗,陳衝,你打算怎麽辦?”
你是城建局長,哥們在市府辦工作,八竿子打不著,你出言挑釁刁難算怎麽迴事?在官場上廣結善緣,積累人脈固然不錯,但一味的退讓,反而容易給人一種柔弱可欺的印象。
“崔局長,隻要工作到位,今明兩天肯定會有商戶簽約,人都有從眾心理,隻要把勢造起來,七天之內,肯定會有很多人簽約,簽約一家拆除一家,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工地停水停電。七天之後,對於那些還沒有簽約的商戶,按照名單,如果直係親屬有在政府單位工作的,通知他們的家屬迴家勸解,簽約之前,就不要上班了,吃著政府的紅利,卻不積極配合政府的規劃,他們想幹什麽?”
“如果就是有人不簽協議呢?”崔銳敏不死心,接著追問。
“做不成生意,住著不舒服,補償款又不少,誰會選擇梗著脖子對抗政府?如果真有這樣的人,那絕對就是別有用心,必須一查到底。”
喬維東沒有理會被懟得臉色鐵青的崔銳敏,伸手拍了拍陳衝的肩膀:“小陳,你帶人去跟那些商戶談,我倒要看看,誰在對抗市府的規劃。”
得到授權後,陳衝帶著工作人員走了進去。
簽完字立刻拿錢,還有警員幫著搬家,貨物沒有地方安置的,可以暫時放在市博物館的大廳裏。跟陳衝估計的一樣,人都有從眾心理,隻要有一戶簽字拿錢,絕對會有其他人效仿。
有的商鋪算不上金角銀彎,硬說自己的生意多麽多麽好,拖著不簽協議,想要增加補償,陳衝就試著勸解,勸不動就隔過去。當天就簽了三十多戶,第二天,鉤機等工程車輛進場,開始拆除,為了保證施工安全,施工期間停電。
見進展順利,喬維東提前按照商戶名單,家裏有公職人員的一律被休假,迴家簽協議去,啥時候簽好協議再迴來上班。
陳衝等人忙活的時候,王建國夫婦也沒有閑著,四處奔走。半個月後,絕大部分商戶搬離,隻剩下五六家商鋪孤零零的杵在那裏。他們不經營,自己也不住,雇了幾個民工守在那裏,一副持久戰的架勢。
“陳衝,就剩下這幾家了,也翻不起什麽浪花,要麽今晚我帶人進去,拆了算了。”麵對這種純粹沒事找事的商戶,韓飛臉上泛起職業性的冷笑。
“韓隊,政府說到就要做到,不能強拆,不過嘛,他們既然敢對抗舊城改造,那也別怪我們心狠。這段時間我走訪了一下,這裏麵有兩家是死硬派,王建國夫婦,還有盧小寧。收拾了他們,拆遷工作就結束啦!”
陳衝說完後,人群中響起討論聲,對抗的情緒漸漸平息下來,這時,那個服裝店老板娘的聲音又響了起來:“上輩人傳下來的商鋪,不想拆遷,就想每個月收租,難道不可以嗎?”
這就是一個挑事的!陳衝心中冷笑,接著說道:“當然可以,我們光明路改造采取自願原則,沒有與政府簽訂協議的,一律不動。不過話要跟大家說清楚,改造涉及到道路和下水道拓寬,商鋪重建,施工周期在一年以上,這個時間光明路將會成為一個大工地,是做不成生意的,你們願意在家裏閑著嗎?拿著補償款投資別的行業不好嗎?”
周圍慢慢安靜下來,生意人腦子活泛,利弊得失很快就算明白了。也有一小部分人,想繼續鬧騰,以此獲得更多的利益。
“諸位商戶朋友們,為了鼓勵大家配合政府進行舊城改造,市政府決定,七天之內簽訂協議的,獎勵價值洗衣機一台。七天之後簽訂協議的,每晚一天,補償款下調一萬元人民幣。我們的拆遷周期是一個月,過了拆遷周期,原則上不再與商戶簽訂拆遷協議。”
“這位同誌,你能做主嗎?”一個上年紀的老人問道。
“當然能啊。”光明路改造這麽大項目,如果能順利拆遷,一百多台洗衣機算什麽?陳衝拍著胸脯保證道。
老人又問道:“如果不想拆遷,你們不會強拆吧?”
“老人家,不會強拆的,不過您要考慮清楚,光明路改造後,周圍全是嶄新的三層商鋪,您守著低矮破舊的老店,生意能好嗎?”
眼見商戶們要被陳衝說服,服裝店老板娘張青蘭頓時急了,人群要是散了,自己孩子去一中上學的事情咋辦?張青蘭扯著嗓子喊道:“街坊們,別信這個人的鬼話,你們誰聽說過政府發洗衣機的好事?”一邊喊,一邊推了推身邊的丈夫王建軍。
王建軍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拿起手裏的啤酒瓶砸了過去。陳衝下意識歪頭躲過第一個瓶子,卻沒有躲過第二個。
談崩了!韓飛正要組織警員前衝,看見陳衝朝自己揮手示意沒事。
“商戶們,大家都不要亂,就站在原地。我過來跟大家商量,一直很有誠意吧,請大家想想,是誰在搞事情。請大家擦亮眼睛,不用受人蠱惑。”
預想中的騷亂並沒有發生,王建軍夫婦尷尬地看著旁邊的商戶紛紛躲開自己。
“今個天氣熱,大家站在這裏也不好受,還容易被某些人利用,這樣吧,大家都先迴自己家的店裏,政府的工作人員過一會兒去店裏跟你們談,願意簽的現場簽字,不願意簽字的咱也不勉強。”
人群開始散去,陳衝迴來跟喬維東匯報情況。
“小陳,剛才我都聽見了,處理得不錯。”
“謝謝喬市長鼓勵,我剛才為了穩定商戶的情緒,說七天之內簽協議的,獎勵一台空調,您看、、、、、、”
“沒問題,我過會跟蘇市長溝通一下,簽完協議直接領空調。”對於剛才陳衝的表現,喬維東生出了愛才之心,有能力卻沒有背景,如果招攬過來,倒也不是一件壞事:“小陳,我這邊工作忙,拆遷的事你居中協調,有什麽問題直接向我匯報。”
見陳衝出盡風頭,城建局長崔銳敏忍不住說道:“喬市長,光明路改造,街道必須要拓寬,就算有一家不服從拆遷,改造就算失敗,陳衝,你打算怎麽辦?”
你是城建局長,哥們在市府辦工作,八竿子打不著,你出言挑釁刁難算怎麽迴事?在官場上廣結善緣,積累人脈固然不錯,但一味的退讓,反而容易給人一種柔弱可欺的印象。
“崔局長,隻要工作到位,今明兩天肯定會有商戶簽約,人都有從眾心理,隻要把勢造起來,七天之內,肯定會有很多人簽約,簽約一家拆除一家,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工地停水停電。七天之後,對於那些還沒有簽約的商戶,按照名單,如果直係親屬有在政府單位工作的,通知他們的家屬迴家勸解,簽約之前,就不要上班了,吃著政府的紅利,卻不積極配合政府的規劃,他們想幹什麽?”
“如果就是有人不簽協議呢?”崔銳敏不死心,接著追問。
“做不成生意,住著不舒服,補償款又不少,誰會選擇梗著脖子對抗政府?如果真有這樣的人,那絕對就是別有用心,必須一查到底。”
喬維東沒有理會被懟得臉色鐵青的崔銳敏,伸手拍了拍陳衝的肩膀:“小陳,你帶人去跟那些商戶談,我倒要看看,誰在對抗市府的規劃。”
得到授權後,陳衝帶著工作人員走了進去。
簽完字立刻拿錢,還有警員幫著搬家,貨物沒有地方安置的,可以暫時放在市博物館的大廳裏。跟陳衝估計的一樣,人都有從眾心理,隻要有一戶簽字拿錢,絕對會有其他人效仿。
有的商鋪算不上金角銀彎,硬說自己的生意多麽多麽好,拖著不簽協議,想要增加補償,陳衝就試著勸解,勸不動就隔過去。當天就簽了三十多戶,第二天,鉤機等工程車輛進場,開始拆除,為了保證施工安全,施工期間停電。
見進展順利,喬維東提前按照商戶名單,家裏有公職人員的一律被休假,迴家簽協議去,啥時候簽好協議再迴來上班。
陳衝等人忙活的時候,王建國夫婦也沒有閑著,四處奔走。半個月後,絕大部分商戶搬離,隻剩下五六家商鋪孤零零的杵在那裏。他們不經營,自己也不住,雇了幾個民工守在那裏,一副持久戰的架勢。
“陳衝,就剩下這幾家了,也翻不起什麽浪花,要麽今晚我帶人進去,拆了算了。”麵對這種純粹沒事找事的商戶,韓飛臉上泛起職業性的冷笑。
“韓隊,政府說到就要做到,不能強拆,不過嘛,他們既然敢對抗舊城改造,那也別怪我們心狠。這段時間我走訪了一下,這裏麵有兩家是死硬派,王建國夫婦,還有盧小寧。收拾了他們,拆遷工作就結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