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門雖然大部分堂口都解散了,但是精密的情報網還是相當厲害,這種小事自然在掌握之中。
“我讓周謙哲在濱江城設了粥棚,京城到時候也許也要這麽做,總不能看著百姓餓死。”
這句話說到了子桑珩之的心裏,他淡淡的開口,“粥棚要立,但是這樣的好事可不能讓你一個人做。”
說完嘴角露出狡猾的笑意。
葉知語就知道他有主意了,笑著說,“那我可就不管了,收購糧食的錢,我還是找表哥借的呢,可不能血本無歸。”
第二日的時候,葉知語特意跟著若安一起進宮,這段時間柳太後被大臣鬧得頭疼,身體抱恙。
她奉旨進宮請平安脈,順便了解一下宮內的情況。
剛剛走到宮殿門口,就聽到裏麵砸杯子的聲音,若安著急忙慌的往裏麵跑去,“母後~”
柳太後一手扶額一手指著跪了滿屋子的命婦,歇斯底裏的說,“真是放肆,前朝逼迫得還不夠,現在竟然堵到我宮中來了~”
“請太後娘娘規勸陛下前往天壇齋戒,保我大晟百姓平安度過這一次天災……”
異口同聲,葉知語都不知道先看誰了。
她緩緩得越過地上得命婦,走到太後麵前,“臣女林知語見過太後娘娘~”
“哎呦呦,知語你可算來了,哀家被氣的頭疼,你快過來幫我看看……”
若安擔心不已,上前扶助了太後,“母後,這些人是來幹什麽的?”
“都是要逼死你皇兄的人,其心可誅!”
柳太後被氣的說話都有些顫抖,葉知語把著脈判斷不過是一時急火攻心導致的頭痛,並無大礙。
於是騰出手,用幾根銀針紮入手上的穴位,然後又幫著按摩頭上的穴位,這才止住了疼,底下跪著的人並無離開的打算,像是要破釜沉舟。
沒過一會兒,英國公夫人抬起頭說話,“太後,就算你不喜,我也要說,如今天下大亂,天若是再不晴,百姓就算不被餓死,也會被凍死。”
“隻可惜我兒孫不能替代陛下齋戒,要不然臣婦早就將他送上了天壇!”
如果說一開始,是勸,現在就是明晃晃的諷刺了,這位英國公夫人真的是頭鐵,不愧是與先太後的手帕交。
長久不露頭,一出來就是放個大招。
還沒等太後說話,葉知語冷著臉看向她,“英國公夫人,太後身體抱恙,您看不出來嗎?知道內情的是覺得您處處為百姓著想,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故意發難呢。”
一句話不動聲色的將她的假麵撕下,葉知語才不在乎什麽麵子裏子的,最看不得這種公報私仇的事情。
當初先太後下馬,若不是因為子桑玄沒有她作惡的證據,早就發難英國公府了,現在她倒好,召集一群命婦在這為難太後。
“你這個小輩,怎可如此說話,薑府就是這樣的教養嗎?”
葉知語一邊給太後按摩一邊不屑的說,“我家老夫人教養是極好的,全京城誰人不知,手底下養出來的薑世子已經跟若安公主指婚。”
“您與我家外祖母年紀相仿,怎麽的就光會給小輩難堪呢?”
她一點沒有顧及英國公府的麵子,赤條條的打臉,惹得底下其他命婦一句話不敢插嘴。
有了葉知語的幫忙,柳太後這會兒也緩過神了,坐直了身體,笑臉對著葉知語,“辛苦你了,哀家好多了。”
“來人啊,將這些夫人送迴去,天寒地凍,別在我這裏跪出了病來,反而是哀家的不是。”
話音剛落,一大批侍衛湧進,隻見英國公夫人一個眼神遞到旁邊,一位身著絳紫宮服的婦人忽然站了起來。
看得出眼神中有害怕。
“太後娘娘,您若是不勸勸陛下去天壇齋戒,臣婦實在不忍心看著全國的百姓水深火熱忍饑挨餓,不如撞死在這柱子之上,也好成全臣婦的諫言之責。”
嘁,還諫言之責,真會往自己的臉上貼金,葉知語冷笑的說,“這位夫人想撞便撞吧,我的醫術大家也是知道的,保準你撞到閻王殿,我也能給你救迴來。”
“不過隻保證你有一口氣,到時候傷到了腦子,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就不是我能管的了。”
“放心,就算真的到了那個時候,百姓也會記得您曾勇敢的為他們請願,定然會對您感恩戴德。”
柳太後被這句話惹笑了,心裏下意識就知道,有葉知語在這裏,就不會有什麽事,神情也坦然起來。
“對啊,楊夫人,你若是今日真的撞了,哀家定下旨讓你家司將軍將府中不許納妾,一輩子守著你。”
一想到這個畫麵,楊夫人心下一驚,剛剛的狠勁也消失的了,反而求救似的看著英國公夫人。
葉知語還想惡心她幾句,忽然聽到門口宮人傳話,“皇帝駕到~”
“攝政王到~”
他倆來了,事情就更好辦的,葉知語跟子桑珩之使了個眼色,嘴角露出一抹壞笑。
“都別爭了,不就是去天壇齋戒,朕去不就好了,值得你們在這裏要死要活的。”
臉上都是疲憊,葉知語心中莫名的有些心疼,三年前那個陽光耀眼的美少年終究是在皇位的重壓下,變得頹敗。
“不可啊,皇帝,岐山常年陰冷,這個時候更是寒意入髓,你去了讓哀家怎麽能讓心……”
好不容易平複心情的柳太後聽到這話,又重新的變得激動,葉知語輕輕拍了拍她的手,低聲說,“太後放寬心,九王爺在呢。”
“陛下英明……”
一幫命婦高唿萬歲,英國公夫人得意不已。
葉知語冷聲說,“陛下畢竟是九五至尊,去岐山天壇是為了百姓祈福,但是安全最重要,剛剛英國公夫人也說了,願意讓自家兒孫前去天壇。”
“我看您那嫡孫李小公子就很好,從小習武,身子硬朗,有他陪著,陛下的安全必定能得到保障。”
這下輪到她傻眼了,還沒來得及找借口,就聽到子桑珩之說,“英國公一家果然是與君分憂,我看這件事就這麽定了。”
“我讓周謙哲在濱江城設了粥棚,京城到時候也許也要這麽做,總不能看著百姓餓死。”
這句話說到了子桑珩之的心裏,他淡淡的開口,“粥棚要立,但是這樣的好事可不能讓你一個人做。”
說完嘴角露出狡猾的笑意。
葉知語就知道他有主意了,笑著說,“那我可就不管了,收購糧食的錢,我還是找表哥借的呢,可不能血本無歸。”
第二日的時候,葉知語特意跟著若安一起進宮,這段時間柳太後被大臣鬧得頭疼,身體抱恙。
她奉旨進宮請平安脈,順便了解一下宮內的情況。
剛剛走到宮殿門口,就聽到裏麵砸杯子的聲音,若安著急忙慌的往裏麵跑去,“母後~”
柳太後一手扶額一手指著跪了滿屋子的命婦,歇斯底裏的說,“真是放肆,前朝逼迫得還不夠,現在竟然堵到我宮中來了~”
“請太後娘娘規勸陛下前往天壇齋戒,保我大晟百姓平安度過這一次天災……”
異口同聲,葉知語都不知道先看誰了。
她緩緩得越過地上得命婦,走到太後麵前,“臣女林知語見過太後娘娘~”
“哎呦呦,知語你可算來了,哀家被氣的頭疼,你快過來幫我看看……”
若安擔心不已,上前扶助了太後,“母後,這些人是來幹什麽的?”
“都是要逼死你皇兄的人,其心可誅!”
柳太後被氣的說話都有些顫抖,葉知語把著脈判斷不過是一時急火攻心導致的頭痛,並無大礙。
於是騰出手,用幾根銀針紮入手上的穴位,然後又幫著按摩頭上的穴位,這才止住了疼,底下跪著的人並無離開的打算,像是要破釜沉舟。
沒過一會兒,英國公夫人抬起頭說話,“太後,就算你不喜,我也要說,如今天下大亂,天若是再不晴,百姓就算不被餓死,也會被凍死。”
“隻可惜我兒孫不能替代陛下齋戒,要不然臣婦早就將他送上了天壇!”
如果說一開始,是勸,現在就是明晃晃的諷刺了,這位英國公夫人真的是頭鐵,不愧是與先太後的手帕交。
長久不露頭,一出來就是放個大招。
還沒等太後說話,葉知語冷著臉看向她,“英國公夫人,太後身體抱恙,您看不出來嗎?知道內情的是覺得您處處為百姓著想,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故意發難呢。”
一句話不動聲色的將她的假麵撕下,葉知語才不在乎什麽麵子裏子的,最看不得這種公報私仇的事情。
當初先太後下馬,若不是因為子桑玄沒有她作惡的證據,早就發難英國公府了,現在她倒好,召集一群命婦在這為難太後。
“你這個小輩,怎可如此說話,薑府就是這樣的教養嗎?”
葉知語一邊給太後按摩一邊不屑的說,“我家老夫人教養是極好的,全京城誰人不知,手底下養出來的薑世子已經跟若安公主指婚。”
“您與我家外祖母年紀相仿,怎麽的就光會給小輩難堪呢?”
她一點沒有顧及英國公府的麵子,赤條條的打臉,惹得底下其他命婦一句話不敢插嘴。
有了葉知語的幫忙,柳太後這會兒也緩過神了,坐直了身體,笑臉對著葉知語,“辛苦你了,哀家好多了。”
“來人啊,將這些夫人送迴去,天寒地凍,別在我這裏跪出了病來,反而是哀家的不是。”
話音剛落,一大批侍衛湧進,隻見英國公夫人一個眼神遞到旁邊,一位身著絳紫宮服的婦人忽然站了起來。
看得出眼神中有害怕。
“太後娘娘,您若是不勸勸陛下去天壇齋戒,臣婦實在不忍心看著全國的百姓水深火熱忍饑挨餓,不如撞死在這柱子之上,也好成全臣婦的諫言之責。”
嘁,還諫言之責,真會往自己的臉上貼金,葉知語冷笑的說,“這位夫人想撞便撞吧,我的醫術大家也是知道的,保準你撞到閻王殿,我也能給你救迴來。”
“不過隻保證你有一口氣,到時候傷到了腦子,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就不是我能管的了。”
“放心,就算真的到了那個時候,百姓也會記得您曾勇敢的為他們請願,定然會對您感恩戴德。”
柳太後被這句話惹笑了,心裏下意識就知道,有葉知語在這裏,就不會有什麽事,神情也坦然起來。
“對啊,楊夫人,你若是今日真的撞了,哀家定下旨讓你家司將軍將府中不許納妾,一輩子守著你。”
一想到這個畫麵,楊夫人心下一驚,剛剛的狠勁也消失的了,反而求救似的看著英國公夫人。
葉知語還想惡心她幾句,忽然聽到門口宮人傳話,“皇帝駕到~”
“攝政王到~”
他倆來了,事情就更好辦的,葉知語跟子桑珩之使了個眼色,嘴角露出一抹壞笑。
“都別爭了,不就是去天壇齋戒,朕去不就好了,值得你們在這裏要死要活的。”
臉上都是疲憊,葉知語心中莫名的有些心疼,三年前那個陽光耀眼的美少年終究是在皇位的重壓下,變得頹敗。
“不可啊,皇帝,岐山常年陰冷,這個時候更是寒意入髓,你去了讓哀家怎麽能讓心……”
好不容易平複心情的柳太後聽到這話,又重新的變得激動,葉知語輕輕拍了拍她的手,低聲說,“太後放寬心,九王爺在呢。”
“陛下英明……”
一幫命婦高唿萬歲,英國公夫人得意不已。
葉知語冷聲說,“陛下畢竟是九五至尊,去岐山天壇是為了百姓祈福,但是安全最重要,剛剛英國公夫人也說了,願意讓自家兒孫前去天壇。”
“我看您那嫡孫李小公子就很好,從小習武,身子硬朗,有他陪著,陛下的安全必定能得到保障。”
這下輪到她傻眼了,還沒來得及找借口,就聽到子桑珩之說,“英國公一家果然是與君分憂,我看這件事就這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