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了那麽久的知了猴,中午家裏自然也是沒浪費大家的勞動成果。


    村裏的榨油作坊榨的花生油,聞著就特別香,鍋裏放上三勺油,燒至七成熱,把處理幹淨的知了猴倒進去,發出滋啦滋啦的聲音,站在鍋邊看的小孩們光是看著就流起了口水。


    “好香啊,奶奶。”


    “嗯嗯,好香啊,看著就好好吃啊!”


    要想把知了猴炸的好吃酥脆,油溫和時間要控製地很好,沈大伯母林君琦從小跟著沈爺爺沈奶奶天南海北地走,去過山省,那邊炸知了猴也算是一道特色,她在那兒看過當地人是怎麽做的,隻不過那個時候油少,與其說是炸的,不如說是鐵鍋的高溫焙的。


    手裏的筷子不停翻著鍋裏的知了猴,大概五分鍾的樣子,用漏勺把它們都撈了起來,控油過後,趁著高溫加了鹽和孜然粉,大人的那份兒還加了些辣椒麵。


    “哎,別擠在這兒了,到外麵坐好,奶奶把這端出去,剛出鍋,還熱呢,你們別擠了啊,再被燙著。”


    怕小孩子們等不及,林君琦拿筷子扒拉了好幾遍散熱。


    得到奶奶可以吃的指令,幾個孩子筷子都沒要,直接上手,小花生和小瓜子兩人還是沒文化,什麽蟲子不能吃這種概念在兩個小家夥腦子裏根本不存在。


    “唔,真好吃,香香的,哥哥是不是。”


    “嗯嗯,不錯,好吃,還脆脆的,可惜爸爸媽媽舅舅他們都不在,吃不到,咱們替他們多吃點,小瓜子。”


    “好。”


    兩個手指一捏一個,降了溫的知了猴更是酥脆無比,外酥裏嫩,壓根停不下來。


    秦疏桐雖然對抓知了猴感興趣,但吃的時候還是非常非常糾結的,十四歲的她迴國的時候已經六七歲了,在國外別說知了猴了,但凡這麽特別的東西她是一點兒也沒吃過,在京城這些年吃的東西也很正常,最多的也就是麻辣兔頭了。


    看著手裏的“蟲子”,再看看邊上吃的特別香的小姐們和弟弟們,做了好幾分鍾的心理建設,蘸了點辣椒麵,秦疏桐才把這金黃金黃的知了猴塞進了嘴裏。


    嚼了兩下,因為有孜然粉和辣椒麵,吃起來感覺還是不錯的。


    “還行吧,姐妹,我和你說我現在還記得五六歲那會兒我和我小姑姑還有小叔叔,也是這時候天熱,我們抓了知了猴,和一幫小夥伴從家裏拿油,大家湊一湊在小雪家開火炸,小雪奶奶做這個可好吃了。”沈梓希一邊和好姐們分享故事,手裏的動作那是一點兒也沒放慢,這幫弟弟都是飯桶子,動作但凡慢一慢,馬上可能就沒得吃了。


    “嗯嗯,第一次吃,感覺還不錯,應該換個方式說,這油炸的東西,但凡食材不拉垮,吃起來的感覺都還是不錯的。”


    八個孩子,兩盤知了猴,飯前當個小零食幾個小家夥就給吃完了,小花生和小瓜子兩個更是意猶未盡,也就是他們肚子裏嘴小動作慢,不然一定可以吃到飽。


    在家吃完午飯,一幫小孩子又齊聚沈家的小院,沈媽媽看太陽大,拘著一幫孩子不讓他們出去,“在屋裏吹電扇涼快涼快,不急著出門啊,等晚一些太陽沒那麽曬人了,再出去玩,二寶,你們不是帶了很多連環畫嗎?帶著哥哥弟弟一起看會兒,要是困了就在炕上睡個午覺,奶奶去給你們切甜瓜洗葡萄。”


    男孩子們皮歸皮,還是聽話的,十來個男孩子,有大有小,坐在炕上一邊聊天一邊看連環畫,剛認識一天的一幫人,氣氛特別好。


    三點多鍾,太陽弱了一些,村裏人這個時候也戴著草帽出門忙活了,被拘了幾個小時的孩子們終於也出門了。


    “咱們今天去山上玩兒吧,山上有不少村裏種的果樹,咱們是不能隨便摘的,那些要賣錢,不過後山有一大片都是野果呢,咱們可以去後山找果子吃。”


    “嗯嗯,你們要是等秋收之後來就好了,那會兒山上都是好吃的,什麽榛子啦,山楂啦,鬆子啦,可多可多了,吃不過來,根本吃不過來。”


    雖然每年家裏都能收到鄉親們精挑細選的水果幹菜和幹果,但感覺是不一樣的,自己親手摘的總是更美味一些。


    後山上長雜草的地方都被開發了出來,村裏養了幾年,種的果樹這兩年已經開始長果子了,去年第一年長的果子質量不是很好,都被做成了果幹和罐頭,今年這是第二年長,已經可以正式上市售賣了,村裏的小孩子們都知道這些都是要由村集體拿出去賣錢的,所以平時他們都不會動這些。


    經常上山,後山能吃的野果樹幹貨樹在哪兒,孩子們最是門兒清,由他們帶頭,一路走的特別順暢。


    “山腳下的野果少,這藍莓和燈籠果是前幾年才有的,應該是前些年飄下來的種子長出來的,咱們先在這兒摘一點路上吃,待會兒還要往上爬呢,再有的可就要到山腰上了。”


    曹思衡和沈子軒對山上更多的野果不感興趣,兩個小家夥機靈著呢,長在樹上的他們兩個小矮子根本不可能摘到,也就是跟在哥哥們後麵混個熱鬧,聽村裏的幾個哥哥可說了,這種矮的野果子苗可不多。


    兩個小家夥拿著從家裏帶出來的小籃子,很是興衝衝地開始摘了起來,沒打過農藥,果子幹淨的很,直接一邊摘一邊吃,嘴上吃的又紅又黑。


    沈安宴帶著老婆過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摘的不亦樂乎的兩個小娃娃還有等在一邊的大孩子們。


    “怎麽了,不是要上山嗎?怎麽都在這兒等著呢。”


    沈梓逸無奈極了,“爸爸,弟弟們說要把籃子裝滿才行。”關鍵是兩個小家夥還非要自己動手,別人摘給他們的都不要,這也不能把兩人扔這兒吧?第一次,二寶同學感受到了帶弟弟的無奈。


    沈安宴直接上手抱起兩個娃,“行了,有叔叔\/舅舅在呢,山上樹上的果子咱們也能摘到。”


    “走,帶路!”


    雖然是搞科研的,但沈安宴體力可不弱,抱著兩個娃爬山還是不難的,雖然累,但也不是不能堅持。


    正是因為麵子二字,小花生和小瓜子可不會心疼他,一整個下午,在山上樂的不行,反正爬山有人抱,摘果子有人給脖子騎,這一趟整下來,最累的人反倒是成了沈安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七零,改變一家命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汀並收藏重迴七零,改變一家命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