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找到地方
重迴七零,改變一家命運 作者:一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要等別的地方的同事們,提前到的人在村裏過得那叫一個如魚得水,山上地水果管夠,地裏新鮮的蔬菜、老鄉自家養的雞鴨鵝,河裏的魚,山上的野味,一幫搞研究的愣是變成了吃貨,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兒考慮的不是今天的工作會議內容是什麽,而是今天吃什麽,怎麽做東西才能最好吃。
在村裏待了三天,沈義遠給家裏打電話的時候把在村裏的生活說的那是一個精彩,從沈梓希到沈逸軒都羨慕極了。
沈梓希同學更是表示等到放暑假了她就要和秦疏桐一起過來,村裏她的那些小夥伴這麽多年仍然保持著非常密切的聯係,前年暑假的時候村裏的幾個孩子還跟著送貨的幾個人去北京玩了一次。
“二爺爺,你幫我和我的朋友們說一聲啊,等我暑假過去,記得把家裏的好吃的都給我留著,告訴小雪還有朝陽他們我一放假就過去,別去縣裏玩了,在家等我。”沈梓希衝著電話一頓輸出,邊上幾個小孩羨慕姐姐羨慕地不行,幾個小朋友對這有熟人好辦事這句話第一次有了深入的理解。
“姐姐姐姐,我到時候和你一起去好不好,我喜歡你,最喜歡姐姐了。”
“我也是,我也最喜歡姐姐。”
麵對兩個弟弟的倒戈,沈梓逸沒有一點兒不開心,同樣的,他也努力睜大兩隻眼睛,希望他的親姐可以看看他。
“行了行了,姐出去玩肯定不會忘了你們的,不過你們還是要問問你們的爸爸媽媽看可不可以奧。”
當爸當媽的不一定是特別寵孩子的,但當爺爺奶奶太爺太奶的,那對家裏這幾個小家夥是言聽必從的,幾個小家夥們還沒發動功力磨呢,幾位老人家就點頭同意了。
沈義遠一行人在村裏待了一個星期,等到所有的人都到齊了,按照年紀和地域,整個考察團被分成了六個小組。
沒辦法,人太多,不可能一次性帶那麽多人一起上山,再加上考古工作本來就是非常累的活兒,總得要有人交替著工作的。
沈義遠五十多歲,在整個專家團的雖然算不上年輕,但絕對算不上老,可以說得上是中流砥柱。
按照紅軍穿山越嶺時的裝束,沈義遠把自己的的著裝整理好,長袖長褲,小腿的地方用從老村長家找的舊布條纏起來,幾個同事看他這副樣子,覺得他真是大驚小怪了。
“老沈,你這是不是有點兒誇張了,咱們爬山估計要熱死了,長袖長褲能理解,你這樣看著怪奇怪的。”
沈義遠看著幾個人,“我勸你們啊,現在抓緊問問邊上的老鄉家裏還有沒有舊布條,等爬過一次山你們就知道了,雖然說之前有過一場山火,軍人同誌們也替我們提前先探了路,但是這深山裏的蚊蟲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啊。”
第一批上山考古的成員是兩組,二十八個人,沈義遠就在其中,考慮到他們的體力,帶他們上山的兩個班的軍人隻讓他們背了自己的幹糧和衣服,其餘的設備繩索什麽的都是他們幫著背的。
不得不說爬山真的是個體力活兒呢,而且當初山火隻燒了黑山那半邊,靠著村子的這麵因為防火線挖的及時,燒到的地方大多在頂子上。
剛爬了十來分鍾,沈義遠就覺得自己渾身上下都濕透了,還好在山腳下的時候就找了根粗棍子撐著。
“唿,唿,老沈,你,你拉我一把,這個坐辦公室習慣了,不像十幾二十年前,那會兒翻個山頭簡直就是要多輕鬆有多輕鬆啊。”
拿下係在脖頸處吸汗的毛巾,“給,你抓一頭,這幾天我早就勸過你讓你早上起來多活動活動,鍛煉鍛煉,你不聽,現在好了吧,告訴你啊,可別拖後腿。”
做考古工作的,其實身體條件都還可以,隻是那中間停了十來年,做這行的除了祖傳技術的,身體底子被拖地都差不多垮了,後麵養這麽些年算是好了不少,但要想迴到過去那也是不可能的了。
“各位教授專家,咱們再堅持一會兒,我們這一路上找了好幾個休息的點兒,很快就到第一個了,咱們再堅持堅持。”
哪怕知道是望梅止渴,大家還是從心底生出了一股希望的力量,沈義遠都覺得自己的腿邁的好像更輕鬆了一些。
走走停停,中途甚至還開火做了一次飯,雖然是油少調料少的大鍋飯,爬了半天的眾人還是吃出了山珍海味的感覺。
早上四點多的時候就出發,一直到下午兩點多的時候眾人才到目的地。
“哎,不是,小同誌,這,這咱們還得下去才到地方啊?”
“是啊,劉教授,您有所不知,我們之前過來探路的時候發現這邊已經有好幾條繩索了,估計是以前盜墓的人留下的,那個墓室的大門我們也找到了,不過裏麵什麽情況我們也不懂,我們也不是專業的,怕碰了什麽機關,也就在周圍排查了一下情況。”
小戰士沒敢說的是,他們在周圍摸排情況的時候,還發現了幾副骸骨,被他們挖坑埋了。
大老爺們居多,尤其是第一組過來探路的,女士隻有三個體力好的,沈義遠看了看高度,使勁兒拽了拽繩索。
邊上的小戰士看出了他的擔憂,說道:“沈教授,您放心吧,這些都是軍用繩索,承重力有五百斤的,您放心,而且我們會先下去幾個,在下麵接應你們的。”
被小戰士這麽一說,沈義遠放心的同時還有些不好意思,一米八的身高,這幾天在村裏吃的多睡得好,他又長胖了幾斤,現在已經快一百七了。
有戰士們的打樣和保護,專家團都挺放心的,打好繩結,一個個往下滑,人跡罕至的地方,植物生長的尤其茂盛,壁崖上長滿了青苔和不知名小草。
沈義遠身手還算靈活,站到地上的時候,看著這麽明顯的古墓建築門,也好奇了起來,究竟是什麽人找了這麽個隱蔽風水又好的地方。
在村裏待了三天,沈義遠給家裏打電話的時候把在村裏的生活說的那是一個精彩,從沈梓希到沈逸軒都羨慕極了。
沈梓希同學更是表示等到放暑假了她就要和秦疏桐一起過來,村裏她的那些小夥伴這麽多年仍然保持著非常密切的聯係,前年暑假的時候村裏的幾個孩子還跟著送貨的幾個人去北京玩了一次。
“二爺爺,你幫我和我的朋友們說一聲啊,等我暑假過去,記得把家裏的好吃的都給我留著,告訴小雪還有朝陽他們我一放假就過去,別去縣裏玩了,在家等我。”沈梓希衝著電話一頓輸出,邊上幾個小孩羨慕姐姐羨慕地不行,幾個小朋友對這有熟人好辦事這句話第一次有了深入的理解。
“姐姐姐姐,我到時候和你一起去好不好,我喜歡你,最喜歡姐姐了。”
“我也是,我也最喜歡姐姐。”
麵對兩個弟弟的倒戈,沈梓逸沒有一點兒不開心,同樣的,他也努力睜大兩隻眼睛,希望他的親姐可以看看他。
“行了行了,姐出去玩肯定不會忘了你們的,不過你們還是要問問你們的爸爸媽媽看可不可以奧。”
當爸當媽的不一定是特別寵孩子的,但當爺爺奶奶太爺太奶的,那對家裏這幾個小家夥是言聽必從的,幾個小家夥們還沒發動功力磨呢,幾位老人家就點頭同意了。
沈義遠一行人在村裏待了一個星期,等到所有的人都到齊了,按照年紀和地域,整個考察團被分成了六個小組。
沒辦法,人太多,不可能一次性帶那麽多人一起上山,再加上考古工作本來就是非常累的活兒,總得要有人交替著工作的。
沈義遠五十多歲,在整個專家團的雖然算不上年輕,但絕對算不上老,可以說得上是中流砥柱。
按照紅軍穿山越嶺時的裝束,沈義遠把自己的的著裝整理好,長袖長褲,小腿的地方用從老村長家找的舊布條纏起來,幾個同事看他這副樣子,覺得他真是大驚小怪了。
“老沈,你這是不是有點兒誇張了,咱們爬山估計要熱死了,長袖長褲能理解,你這樣看著怪奇怪的。”
沈義遠看著幾個人,“我勸你們啊,現在抓緊問問邊上的老鄉家裏還有沒有舊布條,等爬過一次山你們就知道了,雖然說之前有過一場山火,軍人同誌們也替我們提前先探了路,但是這深山裏的蚊蟲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啊。”
第一批上山考古的成員是兩組,二十八個人,沈義遠就在其中,考慮到他們的體力,帶他們上山的兩個班的軍人隻讓他們背了自己的幹糧和衣服,其餘的設備繩索什麽的都是他們幫著背的。
不得不說爬山真的是個體力活兒呢,而且當初山火隻燒了黑山那半邊,靠著村子的這麵因為防火線挖的及時,燒到的地方大多在頂子上。
剛爬了十來分鍾,沈義遠就覺得自己渾身上下都濕透了,還好在山腳下的時候就找了根粗棍子撐著。
“唿,唿,老沈,你,你拉我一把,這個坐辦公室習慣了,不像十幾二十年前,那會兒翻個山頭簡直就是要多輕鬆有多輕鬆啊。”
拿下係在脖頸處吸汗的毛巾,“給,你抓一頭,這幾天我早就勸過你讓你早上起來多活動活動,鍛煉鍛煉,你不聽,現在好了吧,告訴你啊,可別拖後腿。”
做考古工作的,其實身體條件都還可以,隻是那中間停了十來年,做這行的除了祖傳技術的,身體底子被拖地都差不多垮了,後麵養這麽些年算是好了不少,但要想迴到過去那也是不可能的了。
“各位教授專家,咱們再堅持一會兒,我們這一路上找了好幾個休息的點兒,很快就到第一個了,咱們再堅持堅持。”
哪怕知道是望梅止渴,大家還是從心底生出了一股希望的力量,沈義遠都覺得自己的腿邁的好像更輕鬆了一些。
走走停停,中途甚至還開火做了一次飯,雖然是油少調料少的大鍋飯,爬了半天的眾人還是吃出了山珍海味的感覺。
早上四點多的時候就出發,一直到下午兩點多的時候眾人才到目的地。
“哎,不是,小同誌,這,這咱們還得下去才到地方啊?”
“是啊,劉教授,您有所不知,我們之前過來探路的時候發現這邊已經有好幾條繩索了,估計是以前盜墓的人留下的,那個墓室的大門我們也找到了,不過裏麵什麽情況我們也不懂,我們也不是專業的,怕碰了什麽機關,也就在周圍排查了一下情況。”
小戰士沒敢說的是,他們在周圍摸排情況的時候,還發現了幾副骸骨,被他們挖坑埋了。
大老爺們居多,尤其是第一組過來探路的,女士隻有三個體力好的,沈義遠看了看高度,使勁兒拽了拽繩索。
邊上的小戰士看出了他的擔憂,說道:“沈教授,您放心吧,這些都是軍用繩索,承重力有五百斤的,您放心,而且我們會先下去幾個,在下麵接應你們的。”
被小戰士這麽一說,沈義遠放心的同時還有些不好意思,一米八的身高,這幾天在村裏吃的多睡得好,他又長胖了幾斤,現在已經快一百七了。
有戰士們的打樣和保護,專家團都挺放心的,打好繩結,一個個往下滑,人跡罕至的地方,植物生長的尤其茂盛,壁崖上長滿了青苔和不知名小草。
沈義遠身手還算靈活,站到地上的時候,看著這麽明顯的古墓建築門,也好奇了起來,究竟是什麽人找了這麽個隱蔽風水又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