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沈奶奶的偏心
重迴七零,改變一家命運 作者:一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伯大伯母迴來了,大嫂的肚子也大了,軍區大院裏雖然也能住下一大家子,但到底是有些擠了。
所以沈奶奶就打算把之前沈安寧一家住的四合院收拾了一下,正好四合院是在大院和學校的中間位置,沈爸沈媽既方便上班也方便迴家。
周末一大早,沈奶奶帶著沈安寧坐公交去四合院收拾東西,這一片兒都是獨門獨戶的四合院,不過現在被收迴來保持完整的並不多,一大半都被改成了大雜院,還好沈家院子的位置好,臨近東街,西街那邊靠近主街道,大家平時為了方便上班上學大多走那邊,所以路過他們家門口的人也不多。
大門還和以前一樣,門口的石獅子很久以前就被搬走了,外牆也比之前破敗了,沈奶奶看著和記憶裏仍有許多相同之處的房子,拉著沈安寧的手說道:“這院子,算起來咱們也有小十年沒過來了,奶奶還記得呢,那會兒搬去筒子樓的時候你也才十幾歲,搬家那天哭的稀裏嘩啦的,和安宣抱著院子裏的秋千怎麽也不撒手,最後還是你二哥好說歹說才哄好你們兩個。”
沈安寧想起來當初她抱著秋千蠻橫不講理的樣子,也有些好笑,趕忙轉了話題,“奶奶,咱們進去看看吧,聽說院子我爸找的是雷師傅的傳人過來修繕的,就是可惜屋裏那些家具有的壞了。”
“壞了也沒事兒,那些都是不值錢的,值錢的奶奶都收起來了,待會兒奶奶帶你去看看我和你爺爺給你存的嫁妝。”沈奶奶說的神秘兮兮的,還以為沈安寧什麽都不知道呢,看著奶奶帶她往菜窖那邊走,沈安寧想著還好當初她沒過來把東西拿走,不然還得折騰一次。
沈家的菜窖是五十年代那會兒沈爺爺親自監工做的,那時候北京城還有不少敵特,國家也沒安定下來,怕再出戰亂,所以地窖修的很結實,都是水泥混上糯米漿封的牆麵,還留了通風孔。
沈奶奶打著電筒往下麵照了一圈,“還挺幹淨的,估計婦聯的那些女同誌平時也在裏頭放東西。”
“奶奶,我先下去,您爬樓梯慢點兒。”
菜窖還是很大的,靠牆擺了幾個木板搭起來的簡易櫃子,還擺了幾個鹹菜缸,這些都是沈家之前就放這兒的,婦聯女同誌多,這些年她們也用著菜窖,所以東西看起來都很幹淨。
“看來當初租給婦聯是對的,女同誌就是細心。”沈奶奶摸了摸牆邊的櫃子,這些可都是好木頭做的。
“安寧,過來這兒,奶奶啊,給你看看咱們沈家留下來的家底兒。”沈奶奶走到東南牆角,這邊的櫃子是用釘子釘在牆上的,機關卻是在櫃子裏,櫃子第二層上麵有塊小木頭是活動的,輕輕往上一推,這櫃子連帶後麵的牆麵就成了一扇門。
空間不是很大,也就十幾平米的樣子,擺了八口箱子,沈奶奶拿著抹布把上麵的灰塵擦了擦,“這幾口箱子啊,可都是有來曆的,一部分是我當年的陪嫁還有你二舅爺出國前給我留的傍身錢,剩下的就是你爺爺一點點攢下來的。”
沈爺爺年輕的時候跟著部隊到處打仗,也滅了不少胡子土匪,南北征戰十幾年,多多少少混了些黃白之物。
沈奶奶先是把箱子一一打開,其中兩口箱子已經空了,“這兩箱子東西啊,當年你大伯和你爸結婚,花了一小部分,你大哥結婚的時候,有些給了你大嫂當聘禮,還有的就是用來買院子了,我和你爺爺早就商量好了,家裏的孫輩一人一個小院子,咱們沈家總共有七處院子,你們兄妹五個加上希希一人一個,希希畢竟是家裏這一輩第一個孩子,做太奶奶的,我就偏心一些。”
剩下的六口箱子裏兩箱黃金兩箱首飾頭麵,一箱古董瓶子,一箱字畫,沈奶奶看著沈安寧,把手裏的鑰匙都給了她。
沈安寧看著鑰匙有些不知所措,“奶奶。”
“奶奶給你,你就拿著,這其中的一箱黃金你先幫奶奶收著,這是用來給你二哥還有安宇安宣小巍小哲結婚用的,剩下來的都是爺爺奶奶給你的嫁妝。”
沈安寧心頭湧起一陣陣暖意,雖然爺爺奶奶這樣做實在是太偏心了一些,但這種被偏愛的感覺她好喜歡啊!
“奶奶,我也有錢的,這些東西不用都給我。”
“你的是你自己掙得,爺爺奶奶給你的,你就好好收著,不用有任何負擔,給你的都是我的嫁妝,嫁妝就是用來傳給女孩子的,安宣和希希都還小,你要是覺得你拿的多了,等她們結婚的時候,你就給些首飾給她們當做添妝,也讓這兩個小的好好感動感動。”
沈安寧抱著沈奶奶的胳膊,頭歪在老太太的肩膀上撒著嬌,“奶奶,您真好,把咱們沈家的孩子養的這麽團結,將來我們擰成一股繩,兄弟姐妹幾個互相幫襯都會越過越好的。”
祖孫倆把牆麵複原,關上地窖的門,好好看了看修繕好的院子,二進院,後院還種上了花,隻是還沒到時候,所以現在還是光禿禿的。
前院後院加起來總共十四間房,沈安寧和安宣分別住在後院的東廂房和西廂房,北房留給爺爺奶奶過來的時候住,沈爸沈媽帶著安宇住前院,空下來的屋子就留給大伯大伯母和姑姑他們過來住。
“等你大嫂肚子裏這個孩子生了,到時候就讓他們搬到後街那個院子裏住,在大院裏坐月子,一天到晚不知道要見多少人,讓他們搬過來,正好離這兒近,走幾步路就到了,她還能鬆快鬆快,多吃點好的補補。”在大院裏住一個非常不好的地方就是家裏每天買了什麽,吃了什麽大家都能看出來。
沈奶奶一邊說一邊看著外麵,有些遺憾道:“當初也是不巧,買的幾個院子有的還是隔的太遠了,要是能和這周邊人家換換就好了,你們將來住的近,兄弟姐妹感情也好,家裏的下一代也能多接觸。”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啊!
這一片位置好,院子多,一進院二進院加起來大概有三四十套,而且邊上好些院子前些年都被改成了大雜院。
這種情況以後隨著家裏人越來越多勢必是要改變的,沈安寧想著她可以和彭哲先尋摸尋摸,雖然四合院合法買賣要到1987年,不過現在可以先簽贈予協議啊,買賣方隻要商量好備案以後過戶就行。
所以沈奶奶就打算把之前沈安寧一家住的四合院收拾了一下,正好四合院是在大院和學校的中間位置,沈爸沈媽既方便上班也方便迴家。
周末一大早,沈奶奶帶著沈安寧坐公交去四合院收拾東西,這一片兒都是獨門獨戶的四合院,不過現在被收迴來保持完整的並不多,一大半都被改成了大雜院,還好沈家院子的位置好,臨近東街,西街那邊靠近主街道,大家平時為了方便上班上學大多走那邊,所以路過他們家門口的人也不多。
大門還和以前一樣,門口的石獅子很久以前就被搬走了,外牆也比之前破敗了,沈奶奶看著和記憶裏仍有許多相同之處的房子,拉著沈安寧的手說道:“這院子,算起來咱們也有小十年沒過來了,奶奶還記得呢,那會兒搬去筒子樓的時候你也才十幾歲,搬家那天哭的稀裏嘩啦的,和安宣抱著院子裏的秋千怎麽也不撒手,最後還是你二哥好說歹說才哄好你們兩個。”
沈安寧想起來當初她抱著秋千蠻橫不講理的樣子,也有些好笑,趕忙轉了話題,“奶奶,咱們進去看看吧,聽說院子我爸找的是雷師傅的傳人過來修繕的,就是可惜屋裏那些家具有的壞了。”
“壞了也沒事兒,那些都是不值錢的,值錢的奶奶都收起來了,待會兒奶奶帶你去看看我和你爺爺給你存的嫁妝。”沈奶奶說的神秘兮兮的,還以為沈安寧什麽都不知道呢,看著奶奶帶她往菜窖那邊走,沈安寧想著還好當初她沒過來把東西拿走,不然還得折騰一次。
沈家的菜窖是五十年代那會兒沈爺爺親自監工做的,那時候北京城還有不少敵特,國家也沒安定下來,怕再出戰亂,所以地窖修的很結實,都是水泥混上糯米漿封的牆麵,還留了通風孔。
沈奶奶打著電筒往下麵照了一圈,“還挺幹淨的,估計婦聯的那些女同誌平時也在裏頭放東西。”
“奶奶,我先下去,您爬樓梯慢點兒。”
菜窖還是很大的,靠牆擺了幾個木板搭起來的簡易櫃子,還擺了幾個鹹菜缸,這些都是沈家之前就放這兒的,婦聯女同誌多,這些年她們也用著菜窖,所以東西看起來都很幹淨。
“看來當初租給婦聯是對的,女同誌就是細心。”沈奶奶摸了摸牆邊的櫃子,這些可都是好木頭做的。
“安寧,過來這兒,奶奶啊,給你看看咱們沈家留下來的家底兒。”沈奶奶走到東南牆角,這邊的櫃子是用釘子釘在牆上的,機關卻是在櫃子裏,櫃子第二層上麵有塊小木頭是活動的,輕輕往上一推,這櫃子連帶後麵的牆麵就成了一扇門。
空間不是很大,也就十幾平米的樣子,擺了八口箱子,沈奶奶拿著抹布把上麵的灰塵擦了擦,“這幾口箱子啊,可都是有來曆的,一部分是我當年的陪嫁還有你二舅爺出國前給我留的傍身錢,剩下的就是你爺爺一點點攢下來的。”
沈爺爺年輕的時候跟著部隊到處打仗,也滅了不少胡子土匪,南北征戰十幾年,多多少少混了些黃白之物。
沈奶奶先是把箱子一一打開,其中兩口箱子已經空了,“這兩箱子東西啊,當年你大伯和你爸結婚,花了一小部分,你大哥結婚的時候,有些給了你大嫂當聘禮,還有的就是用來買院子了,我和你爺爺早就商量好了,家裏的孫輩一人一個小院子,咱們沈家總共有七處院子,你們兄妹五個加上希希一人一個,希希畢竟是家裏這一輩第一個孩子,做太奶奶的,我就偏心一些。”
剩下的六口箱子裏兩箱黃金兩箱首飾頭麵,一箱古董瓶子,一箱字畫,沈奶奶看著沈安寧,把手裏的鑰匙都給了她。
沈安寧看著鑰匙有些不知所措,“奶奶。”
“奶奶給你,你就拿著,這其中的一箱黃金你先幫奶奶收著,這是用來給你二哥還有安宇安宣小巍小哲結婚用的,剩下來的都是爺爺奶奶給你的嫁妝。”
沈安寧心頭湧起一陣陣暖意,雖然爺爺奶奶這樣做實在是太偏心了一些,但這種被偏愛的感覺她好喜歡啊!
“奶奶,我也有錢的,這些東西不用都給我。”
“你的是你自己掙得,爺爺奶奶給你的,你就好好收著,不用有任何負擔,給你的都是我的嫁妝,嫁妝就是用來傳給女孩子的,安宣和希希都還小,你要是覺得你拿的多了,等她們結婚的時候,你就給些首飾給她們當做添妝,也讓這兩個小的好好感動感動。”
沈安寧抱著沈奶奶的胳膊,頭歪在老太太的肩膀上撒著嬌,“奶奶,您真好,把咱們沈家的孩子養的這麽團結,將來我們擰成一股繩,兄弟姐妹幾個互相幫襯都會越過越好的。”
祖孫倆把牆麵複原,關上地窖的門,好好看了看修繕好的院子,二進院,後院還種上了花,隻是還沒到時候,所以現在還是光禿禿的。
前院後院加起來總共十四間房,沈安寧和安宣分別住在後院的東廂房和西廂房,北房留給爺爺奶奶過來的時候住,沈爸沈媽帶著安宇住前院,空下來的屋子就留給大伯大伯母和姑姑他們過來住。
“等你大嫂肚子裏這個孩子生了,到時候就讓他們搬到後街那個院子裏住,在大院裏坐月子,一天到晚不知道要見多少人,讓他們搬過來,正好離這兒近,走幾步路就到了,她還能鬆快鬆快,多吃點好的補補。”在大院裏住一個非常不好的地方就是家裏每天買了什麽,吃了什麽大家都能看出來。
沈奶奶一邊說一邊看著外麵,有些遺憾道:“當初也是不巧,買的幾個院子有的還是隔的太遠了,要是能和這周邊人家換換就好了,你們將來住的近,兄弟姐妹感情也好,家裏的下一代也能多接觸。”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啊!
這一片位置好,院子多,一進院二進院加起來大概有三四十套,而且邊上好些院子前些年都被改成了大雜院。
這種情況以後隨著家裏人越來越多勢必是要改變的,沈安寧想著她可以和彭哲先尋摸尋摸,雖然四合院合法買賣要到1987年,不過現在可以先簽贈予協議啊,買賣方隻要商量好備案以後過戶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