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吃了第一口菜,沈安寧就相信彭哲說的話了,同樣是宮保雞丁,專業的人炒出來的味道就是不一樣!


    “嗯,味道很好,這廚藝上國宴也不為過了。”聽到沈安寧這麽誇,做菜的師傅笑了笑。


    “沈老板過獎了,家父七一年初的確做過國宴,不過現在他老人家上了歲數,再也顛不動這鐵鍋了,我的廚藝還遠遠比不上他呢。”


    院裏兩個大廚,四個二廚,還有六個幫工,陳誌遠一家子人算是都在這兒了,今天是試菜,廚房也是忙得很,陳爸聽了沈安寧的評價後就繼續去忙了。


    看著彭哲一臉求表揚的樣子,沈安寧問道:“想好這兒叫什麽名字了嗎?”


    彭哲同學一臉懵逼!


    就私房菜不行嗎?還要起什麽名兒,他之前去吃的私房菜都是叫什麽譚家,王家這種,,,,,,


    看著沈安寧是認真的,彭哲很是小心翼翼地問道:“那咱們取個啥名啊?難道咱們叫陳家私房菜?”


    沈安寧搖了搖頭,這太沒新意了,來吃私房菜的除了那些談生意的老板,還有很多人是老饕餮,東直門這邊本就熱鬧,住了很多老北京人,還有很多旗人也都是住在附近的胡同裏,他們都是有錢又嘴刁的主兒。


    “先不著急,咱們慢慢想,想一個特別一點兒的,反正離正式營業還有兩天,等到名字想好正好做個牌匾過來掛上。”


    中午的時候,沈安寧直接給家裏打了電話,讓爺爺奶奶也過來吃飯,沈爸沈媽約會去了,估計又是玩一天的那種,從小看著他們恩愛到現在,沈安寧已經麻了,沈媽生了四個孩子,四十多歲的人在爸爸麵前就還是像個小女孩一樣,有老爸在,中午肯定不能虧著嘴。


    沈爺爺沈奶奶聽說是過來試菜,他們還叫了曹爺爺曹奶奶,還有附近胡同的幾位朋友,曹璟恆因為去四川待了一個星期,所以迴來後就一直在上班值班。


    好菜也要配好酒,彭哲去買了兩瓶茅台,一幫老頭老太太都是戰亂時候過來的,飯桌上一邊吃著菜一邊憶起往昔,好不暢快!


    宮保雞丁、抓炒魚片、銀耳素繪,炒合菜,京醬肉絲,砂鍋白肉,四喜丸子,醋溜木須,,,,老北京的特色中午算是上齊了,沈安寧帶著弟妹和彭哲舍友一起吃的飯,一桌子菜真的毫不誇張連根蔥絲都沒剩下。


    陳家不愧是祖傳的手藝,沈安寧覺得這些菜的口味比曹璟恆之前帶她去的那家私房菜還要更好一些。


    趁著周末,下午大家也沒閑著,確定菜單,定價,買盆景,,,,一堆事兒等著做。


    彭哲和沈安寧在屋裏算了一下這段時間準備工作花掉的錢,修繕四合院占了大頭,玻璃頂和紅木桌用的都是最好的,加上院子石板,院牆粉刷,這些加起來就花了小三千了。


    “彭哲,你和陳師傅他們有沒有定個章程,他們是占股的還是拿工資上班的,還有每天用的菜是從哪兒定的,這些咱們都要提前說好,免得以後遇事兒扯皮。”


    “姐,你說的沒錯,我和陳誌遠之前談的時候他說他爸也早有了單幹的念頭,他家雖然是禦廚傳人,但是吧在北京房子不大,都是住在大雜院的,不過他爺爺奶奶住在京郊那邊,肉和菜這些每天就是那邊的村民給咱們送,正好有他爺爺幫著掌眼,品質肯定差不了。”


    “至於陳叔他們,說好了除了每個月工資以外,他們家占盈利的兩成。”


    “陳叔和另一個大廚每個月工資一百二,四個二廚每個月工資八十,剩下的幫工主要就是切菜,洗碗,所以工資低一點兒,每個月三十五。”


    沈安寧聽了也覺得暫時是合理的,按照陳家人的手藝,要是自己開餐館,能掙更多錢,隻不過現在他們是沒有地方來施展他們的廚藝,才讓彭哲撿了個漏。


    “這兩年就先按照你剛剛說的給他們簽合同,兩年後看這邊的盈利情況,工資和分紅再看要不要變化。”


    “還有,咱們這兒既然是私房菜,就隻有傳統的菜色是肯定不行的,最好還要有些新奇的特色才好,你可以和陳誌遠商量一下,他爺爺奶奶住京郊,那邊要是有人上山抓到野味了,可以往這兒送,當天就出特色菜,有幾份是幾份,賣完為止,先到先得。”


    其實沈安寧想的特色菜最好是麻辣小龍蝦,她上輩子可是知道的八十年代中期麻辣小龍蝦的火爆程度,他們的私房菜如果是北京第一家推出這個菜色的,那食客以後再想吃也會優先選擇他們。


    不過這個想法可能得再過一年才能實現,等到火車能包車廂運貨了,她一定要去把這個小龍蝦市場先打起來。


    沈爺爺沈奶奶吃完飯,送走老朋友,他們開始挑剔起了包間裝修的不足,整麵牆光禿禿的,屋子裏除了桌椅板凳就沒有別的擺設了,單調的很,沒有私房菜的派頭。


    彭哲聽到外公外婆這麽說,他也是沒辦法啊,“外公,這院子光是修整裝修就花了三千呢,我還上哪去買那些東西啊,賊拉貴的,買個假的迴來吧被人認出來更不好。”


    沈奶奶手裏的好東西可多了,聽到外孫這麽說,也不能一點兒都不表示,不過畢竟是擺在屋子裏天天有人來,太貴重的也不合適,所以她挑了一些近現代的書畫作品和年頭短的瓷器擺件,定製了裱框和玻璃擺櫃,這樣一弄,看起來果然順眼了很多。


    十一月四號,宜開業,招財進寶,沈安寧給學校裏的一些教授發了貴賓折扣券,第一次消費打八折,還可以帶親朋好友,要知道文人圈子裏的人是最有調調的,就喜歡這種特別的地方。


    “醒味”私房菜,雖然也沒那麽好聽,但比起別的千篇一律的那種,還是特別了不少,開業前三天,可謂是從早忙到晚,私房菜早上不開桌,隻中午和晚上兩頓,就這,沈安寧算了下,前三天的流水高達一萬零五百,果然國人還是最舍得在吃上麵花錢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七零,改變一家命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汀並收藏重迴七零,改變一家命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