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上初中
重迴七零,改變一家命運 作者:一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75年七月,沈安宇和沈安宣兩人結束了他們的小學生涯,通過了升學考試,即將成為一名初中生。
這幾年吃的好喝的好,沈安寧還時不時地讓幾個小孩子喝奶粉,所以十一歲的沈安宇身高直逼一米六五,已經快要趕上沈安寧了,沈安宣也是長到了一米五六的樣子,走在路上,更像是初高中的學生。
鎮上離村裏還是有些距離的,要是靠兩條腿走的話,光是一個來迴就得兩個多小時,要是遇上天氣不好的時候,情況會更糟糕,村裏有幾戶人家,孩子小學畢業後即便考的上初中也都不讓上了,直接小學畢業就讓下地拿工分。
沈安寧對於這種做法,雖然為那些孩子感到可惜,但她作為外人,即便有心也沒有資格去管太多,唯一能做的就是護好自己的弟弟妹妹。
不出意外沈爺爺七六年底就會起複返迴京城,爸爸作為大學教授,也會在七七年三月的時候摘帽子,至於大哥大嫂,作為國家科研人員,和爸媽迴京的日期估計也差不多,所以滿打滿算她們一家在村裏待的時間也就兩年多了,三年都熬過來了,剩下的日子很有盼頭。
沈安寧想了想,還是找來弟弟妹妹,問問他們的打算,“安宇安宣,再過兩個月呢,你們就要上初中了,但是鎮上離咱們這個村距離還是有些遠的,所以姐姐想著你們兩要不就騎著家裏的自行車上下學。”
沈安宇想了想,他自己倒是無所謂,完全可以跑著去,但是妹妹可能不太行,“大姐,兩個村考上初中的有好幾個呢,我們可以一起上下學,聽國慶說了,咱們離得遠,隻要趕在七點半之前到學校就行。”
沈安寧知道自己弟弟這是不想太突出,還有一方麵也是想著她上班出去沒個自行車不方便,按照她的意思,再買一輛自行車的確太高調了,她想的是把家裏的自行車給弟弟妹妹上學用,等她去公社輪班那天就坐村裏的牛車,下班就蹭劉佳曼的,剛好哪裏都不會耽誤。
“這樣吧,你告訴姐姐,兩個村裏確定會去上初中的有幾個人。”沈安寧沉思了一會兒,想了個主意。
雖然不知道自家大姐想幹啥,但沈安宇還是老老實實地說了:“國慶,我和安宣,,,兩個村加起來的差不多十二三個吧。”
“行,姐知道了。”
沈安寧吃過午飯,趁著中午休息的時候,去找了兩個村的村長,望土村的老村長已經退休了,他的大兒子王青宏走馬上任了。
沈安寧平時沒事很少主動上門和村幹部拉關係,所以王青宏看到她的時候有些意外。
“青宏叔,您在家啊?”
“哎,安寧啊,有事兒進來說吧,大中午的外麵熱的慌。”
“嬸子,打擾你們休息了,青宏叔早晚都有事,也就中午這點時間空著,您別介意啊。”
朱曼勤拉過沈安寧的手拍了拍,“見外了不是,嬸子和你叔可從來不把你當外人,馬上農忙了,大夏天還得靠你那個解暑的茶呢。”
王青宏本來光著膀子躺在炕上,聽見沈安寧的聲音先讓自家老婆出去嘮幾句,趁機穿好了衣服坐在炕頭上,“安寧啊,來坐,老伴兒,你去給安寧倒杯水喝。”
“哎,謝謝叔,我就不跟您客氣了,是這樣的,今天我來呢,是有件事兒想跟您商量一下。”
沈安寧頓了頓,說道:“我聽安宇說今年村裏的孩子上初中不是得去鎮上了嗎,要是光靠腿走,一個來迴最起碼都要兩個多小時呢,我也是有私心,我弟弟妹妹暑假過了都要去鎮上了。
“這兩個村加起來十來個小孩呢,咱們兩個村的牛車能不能輪著接送這些孩子呢,每天早上他們都會上山,把牛一整天的吃食給包了,也是給隊裏節省勞動力了,工分不要,這樣下雨天孩子們也能輕快些,隻早上送,晚上就讓他們自己迴來。”
沈安寧說完看著王青宏,她想著要是村裏不同意,她就一個月額外補貼幾塊錢給村裏,夏秋時候還好些,冬天春天的時候天氣太冷了,有時候還下雨下雪的,光靠腿走她是真舍不得家裏兩個孩子。
王青宏聽到沈安寧這麽說,就知道她已經拿好主意了,今年他們王家本家也有好幾個後生考上初中的,說真的這是好事兒。
“安寧啊,這件事情你讓安宇帶個頭,每天早上割草撿柴,要確保牛一天的吃食,不要工分我估計耿家屯那邊也會同意。”
沈安寧笑了笑,“村長叔,我就知道您是體恤這幫孩子的,您放心,天氣特別不好的時候咱們也不能讓牛去冒險,就是平時,這幫孩子要是每天走路跑步上學,估計還沒開始上課,肚子裏那點東西就消化地差不多了。”
耿家屯的村長現在就是耿國慶的老爸,沈安寧一說他自然也是笑著點頭。
就這樣,兩個村的幾個上初中的小孩聽說村裏每天還安排牛車送他們上下學,一整個暑假卯了勁地上山挖草藥,村民酷暑上工時喝的解暑茶都是他們搞得,當然啦,沈安寧在中間添了一點藥材,一分錢也沒讓村裏出。
因為這,家裏沒有孩子上中學,本來意見很大的人也愣是說不出什麽難聽的話來。
沈安寧知道這幫孩子上學的不易,所以對於他們弄下來的草藥,按照鎮上給她的收購價照單全收了,她有空間能保持藥草的新鮮度,哪怕炮製不完也不怕壞掉。
沈安宇和沈安宣這個暑假除了做家裏的活兒,預習初中課本,兩個人帶著希希也是小掙了一筆。
八月二十九號,是沈安寧要給他們分錢的日子。
一大早十幾個小孩就在院子裏等,嘰嘰喳喳的。
沈安寧拿著早就換好的毛票,搬了桌子和凳子放到院子中間,很有儀式感,一時間院子裏的小孩都緊張了起來。
“來啊,按照身高咱們從矮到高排隊,這個暑假大家都辛苦了,來看看你們的勞動成果都有多少吧。”
“第一位,沈梓希。”
小丫頭興奮的不行,舉著小手,“姑姑,我在,到到到。”
“嗯,沈梓希小朋友挖的草藥一共有二十五斤,不同的藥價格不一樣,,共計四塊八毛錢。”
平時家裏人都會有意識地給小丫頭啟蒙,對於錢,也早早地帶她認識過,為了方便她花,沈安寧專門給的都是一毛一毛的毛票,四十八張毛票厚厚的一遝,看著有點壯觀。。。
“都,都是我的嗎?姑姑。”沈梓希有點不敢相信,雖然小姑姑和小叔叔幫了她很多,還有小夥伴們搞得草藥都和她的放在一起,但看到這麽多錢,她有點飄了。。。
“是啊,都是你的,以後你的錢你自己管,省著點花知不知道。”
邊上和沈梓希玩的好的幾個小孩看到自家老大手裏的一遝錢,也是興衝衝的。
有了沈梓希在前,接下來的就快了,大孩子幾乎每個人都掙了七八塊錢,多的甚至還有一張大團結,可把在邊上看熱鬧的羨慕的不行。
“行了,發完了,大家兩個月的勞動成果來之不易,還是要好好規劃,爭取每一分錢都花在必要的地方知道吧。”
“知道,謝謝安寧姐。”
沈安寧看著笑的賊誇張的一幫人,很開心,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她從沈知青變成了安寧,再到現在的安寧姐。
這幾年吃的好喝的好,沈安寧還時不時地讓幾個小孩子喝奶粉,所以十一歲的沈安宇身高直逼一米六五,已經快要趕上沈安寧了,沈安宣也是長到了一米五六的樣子,走在路上,更像是初高中的學生。
鎮上離村裏還是有些距離的,要是靠兩條腿走的話,光是一個來迴就得兩個多小時,要是遇上天氣不好的時候,情況會更糟糕,村裏有幾戶人家,孩子小學畢業後即便考的上初中也都不讓上了,直接小學畢業就讓下地拿工分。
沈安寧對於這種做法,雖然為那些孩子感到可惜,但她作為外人,即便有心也沒有資格去管太多,唯一能做的就是護好自己的弟弟妹妹。
不出意外沈爺爺七六年底就會起複返迴京城,爸爸作為大學教授,也會在七七年三月的時候摘帽子,至於大哥大嫂,作為國家科研人員,和爸媽迴京的日期估計也差不多,所以滿打滿算她們一家在村裏待的時間也就兩年多了,三年都熬過來了,剩下的日子很有盼頭。
沈安寧想了想,還是找來弟弟妹妹,問問他們的打算,“安宇安宣,再過兩個月呢,你們就要上初中了,但是鎮上離咱們這個村距離還是有些遠的,所以姐姐想著你們兩要不就騎著家裏的自行車上下學。”
沈安宇想了想,他自己倒是無所謂,完全可以跑著去,但是妹妹可能不太行,“大姐,兩個村考上初中的有好幾個呢,我們可以一起上下學,聽國慶說了,咱們離得遠,隻要趕在七點半之前到學校就行。”
沈安寧知道自己弟弟這是不想太突出,還有一方麵也是想著她上班出去沒個自行車不方便,按照她的意思,再買一輛自行車的確太高調了,她想的是把家裏的自行車給弟弟妹妹上學用,等她去公社輪班那天就坐村裏的牛車,下班就蹭劉佳曼的,剛好哪裏都不會耽誤。
“這樣吧,你告訴姐姐,兩個村裏確定會去上初中的有幾個人。”沈安寧沉思了一會兒,想了個主意。
雖然不知道自家大姐想幹啥,但沈安宇還是老老實實地說了:“國慶,我和安宣,,,兩個村加起來的差不多十二三個吧。”
“行,姐知道了。”
沈安寧吃過午飯,趁著中午休息的時候,去找了兩個村的村長,望土村的老村長已經退休了,他的大兒子王青宏走馬上任了。
沈安寧平時沒事很少主動上門和村幹部拉關係,所以王青宏看到她的時候有些意外。
“青宏叔,您在家啊?”
“哎,安寧啊,有事兒進來說吧,大中午的外麵熱的慌。”
“嬸子,打擾你們休息了,青宏叔早晚都有事,也就中午這點時間空著,您別介意啊。”
朱曼勤拉過沈安寧的手拍了拍,“見外了不是,嬸子和你叔可從來不把你當外人,馬上農忙了,大夏天還得靠你那個解暑的茶呢。”
王青宏本來光著膀子躺在炕上,聽見沈安寧的聲音先讓自家老婆出去嘮幾句,趁機穿好了衣服坐在炕頭上,“安寧啊,來坐,老伴兒,你去給安寧倒杯水喝。”
“哎,謝謝叔,我就不跟您客氣了,是這樣的,今天我來呢,是有件事兒想跟您商量一下。”
沈安寧頓了頓,說道:“我聽安宇說今年村裏的孩子上初中不是得去鎮上了嗎,要是光靠腿走,一個來迴最起碼都要兩個多小時呢,我也是有私心,我弟弟妹妹暑假過了都要去鎮上了。
“這兩個村加起來十來個小孩呢,咱們兩個村的牛車能不能輪著接送這些孩子呢,每天早上他們都會上山,把牛一整天的吃食給包了,也是給隊裏節省勞動力了,工分不要,這樣下雨天孩子們也能輕快些,隻早上送,晚上就讓他們自己迴來。”
沈安寧說完看著王青宏,她想著要是村裏不同意,她就一個月額外補貼幾塊錢給村裏,夏秋時候還好些,冬天春天的時候天氣太冷了,有時候還下雨下雪的,光靠腿走她是真舍不得家裏兩個孩子。
王青宏聽到沈安寧這麽說,就知道她已經拿好主意了,今年他們王家本家也有好幾個後生考上初中的,說真的這是好事兒。
“安寧啊,這件事情你讓安宇帶個頭,每天早上割草撿柴,要確保牛一天的吃食,不要工分我估計耿家屯那邊也會同意。”
沈安寧笑了笑,“村長叔,我就知道您是體恤這幫孩子的,您放心,天氣特別不好的時候咱們也不能讓牛去冒險,就是平時,這幫孩子要是每天走路跑步上學,估計還沒開始上課,肚子裏那點東西就消化地差不多了。”
耿家屯的村長現在就是耿國慶的老爸,沈安寧一說他自然也是笑著點頭。
就這樣,兩個村的幾個上初中的小孩聽說村裏每天還安排牛車送他們上下學,一整個暑假卯了勁地上山挖草藥,村民酷暑上工時喝的解暑茶都是他們搞得,當然啦,沈安寧在中間添了一點藥材,一分錢也沒讓村裏出。
因為這,家裏沒有孩子上中學,本來意見很大的人也愣是說不出什麽難聽的話來。
沈安寧知道這幫孩子上學的不易,所以對於他們弄下來的草藥,按照鎮上給她的收購價照單全收了,她有空間能保持藥草的新鮮度,哪怕炮製不完也不怕壞掉。
沈安宇和沈安宣這個暑假除了做家裏的活兒,預習初中課本,兩個人帶著希希也是小掙了一筆。
八月二十九號,是沈安寧要給他們分錢的日子。
一大早十幾個小孩就在院子裏等,嘰嘰喳喳的。
沈安寧拿著早就換好的毛票,搬了桌子和凳子放到院子中間,很有儀式感,一時間院子裏的小孩都緊張了起來。
“來啊,按照身高咱們從矮到高排隊,這個暑假大家都辛苦了,來看看你們的勞動成果都有多少吧。”
“第一位,沈梓希。”
小丫頭興奮的不行,舉著小手,“姑姑,我在,到到到。”
“嗯,沈梓希小朋友挖的草藥一共有二十五斤,不同的藥價格不一樣,,共計四塊八毛錢。”
平時家裏人都會有意識地給小丫頭啟蒙,對於錢,也早早地帶她認識過,為了方便她花,沈安寧專門給的都是一毛一毛的毛票,四十八張毛票厚厚的一遝,看著有點壯觀。。。
“都,都是我的嗎?姑姑。”沈梓希有點不敢相信,雖然小姑姑和小叔叔幫了她很多,還有小夥伴們搞得草藥都和她的放在一起,但看到這麽多錢,她有點飄了。。。
“是啊,都是你的,以後你的錢你自己管,省著點花知不知道。”
邊上和沈梓希玩的好的幾個小孩看到自家老大手裏的一遝錢,也是興衝衝的。
有了沈梓希在前,接下來的就快了,大孩子幾乎每個人都掙了七八塊錢,多的甚至還有一張大團結,可把在邊上看熱鬧的羨慕的不行。
“行了,發完了,大家兩個月的勞動成果來之不易,還是要好好規劃,爭取每一分錢都花在必要的地方知道吧。”
“知道,謝謝安寧姐。”
沈安寧看著笑的賊誇張的一幫人,很開心,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她從沈知青變成了安寧,再到現在的安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