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頂起重擔的孩子們
重迴七零,改變一家命運 作者:一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個村幾十個小孩,除了幾個年齡還小的,其它的都很有毅力,將近一個月,都堅持了下來。
九月底,秋收開始了,家家戶戶的壯勞力都早出晚歸,即便是中午也沒有什麽休息時間,午飯都是家裏不上工的老人小孩做好送過去的。
沈安宇每天早上五點帶著四十幾個孩子在門口紮馬步,半個小時,五點半所有人爬上山一人撿一捆過冬柴,然後由沈安宇帶著一幫人排隊跑步到學校。
這鍛煉的效果很是不錯,至少每個孩子的精氣神都變得不一樣了,眼裏也藏著亮光。
早上等沈安宇和沈安宣上學後,沈安寧就負責把菜園裏的菜摘下來,曬幹的曬幹,醃製的醃製,西紅柿很多,就熬成番茄醬裝到罐頭瓶裏,黃瓜茄子切成片曬幹,冬天可以吃。
中午就拿出解暑緩解疲勞的草藥熬上兩鍋,再由隊裏安排人送到地頭去,每個人喝上一碗,下午孩子們迴來了也會去地裏幫忙撿麥穗,挖土豆番薯,搬苞米,每個人都在忙著。
趁著下午這個時候沒人上山,沈安寧就一個人每天往深山裏跑,反正她有空間,遇到危險就躲,深山裏的山葡萄、山梨、山楂、野生藍莓、托盤兒、野生獼猴桃被她找到的盡數收到了空間,裝滿了大概十二個大圓筐子,靠近深山和外圍的她就沒有動,留給村裏人。
太深的地方她也沒敢去,一點陽光都透不進去的地方太危險,她暫時還不敢叢林冒險。
一連幾天在山上溜達,她把榛子樹、板栗樹、鬆子樹密集的地方都做了標記,打算等到秋收結束後可以再過來。
一整個十月,大家忙的腳不沾地,水稻、苞米、地瓜挨個熟,月末還要收秋蘿卜、秋白菜留著過冬,村裏的活兒忙完了,壯勞力還要去農場幫忙。
秋收過後,參加秋收的人都瘦了一圈,不過看到家裏挨著院牆碼的整整齊齊的過冬的柴火,大家心裏又有些高興,再不懂表達的父母也誇了自家孩子幾句,把一幫小孩子高興地不行。
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加上秋收的勞作,兩個村的孩子肉眼可見的,個頭變高了,力氣也變大了,跑的更快了。
沈安寧現在早已經退居二線了,由沈安宇當總指揮,沈安宣在秋收後也加入到跑步大軍中了,還有她的幾個小姐妹。
十月末,秋收結束後,家家戶戶的大娘嬸子們開始早出晚歸地上山找山貨,沈安寧沒和她們一起爭,她的目標在深山。
雙胞胎早上爬山撿柴火,放學了下午就上山找山貨,一幫小子的速度比上了年紀的嬸子們快多了,嬸子們在山上一天和他們在山上一下午的收獲差不多。
而且他們一幫人還分成不同的小隊,很懂得團隊協作,探路的,找山貨的,爬樹的,沈安宣和幾個女孩就專門負責撿,眼疾手快地叫嬸子們眼紅極了。
家家戶戶的孩子們儼然成了頂立起門戶的男子漢了。
在村口乘涼的老頭老太太,每次看到一大幫小孩出動上山都樂的不行,每人一個背簍再拿上一個麻袋,分成兩隊,看著都整齊的很。
知青點的知青每天就跟在一幫小孩子後麵,撿他們拿不了的,也收獲滿滿。
值得慶祝的是,沈安寧終於在秋收後請到了村裏的打井好手在小院裏打了一口井,工錢加上材料費總共花了二十塊,還請木匠叔給打了個井蓋,現在用起水來她一點都不需要避諱了。
十月二十八號,打理自留地,菜地裏的菜沈安寧已經收的差不多了,除了留種的放在秧子上等它自然變老,其餘的多數都收進空間還有曬成了幹,西瓜也吃完了,沈安寧將地裏的西瓜藤拔了,準備種點小蔥和大蒜。
這個夏天,西瓜大豐收,光是院子裏的西瓜藤上就結了二十幾個,給沈爺爺那邊送了五個,讓他們救濟下牛棚的朋友,爸媽和大哥那邊送了兩個,其餘的都進了她們姐弟仨的肚子裏。
從空間裏拿出一個西瓜,就說是前幾天摘下來存著的,放到桌子上,等沈安宇和沈安宣迴來再吃正好。
晚上,上山的一幫人迴來了,把沈安宇的背簍拿下來,一筐子板栗,倒在院子裏曬兩天,西瓜是空間裏的,比外麵種點要更甜一些,畢竟品種改良了。
正好許紅霞和幾個女知青一起過來玩,一幫人坐在院子裏暢想未來,吃著西瓜,小日子過得美滋滋的。
今年有了沈安寧和村裏的孩子小分隊,山上的山貨和野果有史以來是被找的最幹淨的一迴,撿的東西多的人家留下自家夠吃的份兒,剩下的賣給供銷社,也小賺了一筆。
九月底,秋收開始了,家家戶戶的壯勞力都早出晚歸,即便是中午也沒有什麽休息時間,午飯都是家裏不上工的老人小孩做好送過去的。
沈安宇每天早上五點帶著四十幾個孩子在門口紮馬步,半個小時,五點半所有人爬上山一人撿一捆過冬柴,然後由沈安宇帶著一幫人排隊跑步到學校。
這鍛煉的效果很是不錯,至少每個孩子的精氣神都變得不一樣了,眼裏也藏著亮光。
早上等沈安宇和沈安宣上學後,沈安寧就負責把菜園裏的菜摘下來,曬幹的曬幹,醃製的醃製,西紅柿很多,就熬成番茄醬裝到罐頭瓶裏,黃瓜茄子切成片曬幹,冬天可以吃。
中午就拿出解暑緩解疲勞的草藥熬上兩鍋,再由隊裏安排人送到地頭去,每個人喝上一碗,下午孩子們迴來了也會去地裏幫忙撿麥穗,挖土豆番薯,搬苞米,每個人都在忙著。
趁著下午這個時候沒人上山,沈安寧就一個人每天往深山裏跑,反正她有空間,遇到危險就躲,深山裏的山葡萄、山梨、山楂、野生藍莓、托盤兒、野生獼猴桃被她找到的盡數收到了空間,裝滿了大概十二個大圓筐子,靠近深山和外圍的她就沒有動,留給村裏人。
太深的地方她也沒敢去,一點陽光都透不進去的地方太危險,她暫時還不敢叢林冒險。
一連幾天在山上溜達,她把榛子樹、板栗樹、鬆子樹密集的地方都做了標記,打算等到秋收結束後可以再過來。
一整個十月,大家忙的腳不沾地,水稻、苞米、地瓜挨個熟,月末還要收秋蘿卜、秋白菜留著過冬,村裏的活兒忙完了,壯勞力還要去農場幫忙。
秋收過後,參加秋收的人都瘦了一圈,不過看到家裏挨著院牆碼的整整齊齊的過冬的柴火,大家心裏又有些高興,再不懂表達的父母也誇了自家孩子幾句,把一幫小孩子高興地不行。
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加上秋收的勞作,兩個村的孩子肉眼可見的,個頭變高了,力氣也變大了,跑的更快了。
沈安寧現在早已經退居二線了,由沈安宇當總指揮,沈安宣在秋收後也加入到跑步大軍中了,還有她的幾個小姐妹。
十月末,秋收結束後,家家戶戶的大娘嬸子們開始早出晚歸地上山找山貨,沈安寧沒和她們一起爭,她的目標在深山。
雙胞胎早上爬山撿柴火,放學了下午就上山找山貨,一幫小子的速度比上了年紀的嬸子們快多了,嬸子們在山上一天和他們在山上一下午的收獲差不多。
而且他們一幫人還分成不同的小隊,很懂得團隊協作,探路的,找山貨的,爬樹的,沈安宣和幾個女孩就專門負責撿,眼疾手快地叫嬸子們眼紅極了。
家家戶戶的孩子們儼然成了頂立起門戶的男子漢了。
在村口乘涼的老頭老太太,每次看到一大幫小孩出動上山都樂的不行,每人一個背簍再拿上一個麻袋,分成兩隊,看著都整齊的很。
知青點的知青每天就跟在一幫小孩子後麵,撿他們拿不了的,也收獲滿滿。
值得慶祝的是,沈安寧終於在秋收後請到了村裏的打井好手在小院裏打了一口井,工錢加上材料費總共花了二十塊,還請木匠叔給打了個井蓋,現在用起水來她一點都不需要避諱了。
十月二十八號,打理自留地,菜地裏的菜沈安寧已經收的差不多了,除了留種的放在秧子上等它自然變老,其餘的多數都收進空間還有曬成了幹,西瓜也吃完了,沈安寧將地裏的西瓜藤拔了,準備種點小蔥和大蒜。
這個夏天,西瓜大豐收,光是院子裏的西瓜藤上就結了二十幾個,給沈爺爺那邊送了五個,讓他們救濟下牛棚的朋友,爸媽和大哥那邊送了兩個,其餘的都進了她們姐弟仨的肚子裏。
從空間裏拿出一個西瓜,就說是前幾天摘下來存著的,放到桌子上,等沈安宇和沈安宣迴來再吃正好。
晚上,上山的一幫人迴來了,把沈安宇的背簍拿下來,一筐子板栗,倒在院子裏曬兩天,西瓜是空間裏的,比外麵種點要更甜一些,畢竟品種改良了。
正好許紅霞和幾個女知青一起過來玩,一幫人坐在院子裏暢想未來,吃著西瓜,小日子過得美滋滋的。
今年有了沈安寧和村裏的孩子小分隊,山上的山貨和野果有史以來是被找的最幹淨的一迴,撿的東西多的人家留下自家夠吃的份兒,剩下的賣給供銷社,也小賺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