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盤點物資(1)
重迴七零,改變一家命運 作者:一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所有的事情想明白,確認沒什麽遺漏後,沈安寧方定下心來,看了眼手表,已經九點半了,她竟在桌前想了兩個多小時。
肚子傳來咕咕的叫聲,沈安寧走到客廳,盆裏蓋著一碗小米粥,一個水煮蛋,都吃完,卻感覺隻有個七分飽。
訕笑了聲,沈安寧想到後世的自己,那會兒因為身體原因又上了歲數,吃的少。
現在這副身體可正是長的時候,而且她也算是軍區長大的,雖然爺爺沒有要求她必須要達到什麽樣的水平,不過從小打軍體拳,還有個二哥教著,現在對付一兩個成年男人還是不成問題的。
迴屋進空間,走到小街上的早點鋪,沈安寧再一次慶幸,還好是早上六點半,各個店鋪的東西準備的滿滿登登的,早點鋪裏光是蒸籠就摞了十幾層,還有那一桶桶豆漿、粥、胡辣湯、豆汁兒,兩筐炸糕,一筐黃米窩頭,一筐饅頭,兩筐焦圈,兩筐油條,還有幾個圓簸箕的煎餃,煎包,芝麻餅、火燒。
要知道這可是按照500人左右的份兒來準備的早點,畢竟附近好幾個村子,還有遊客呢。
又吃了兩個包子,沈安寧才覺得自己這五髒廟被安撫好了。
趁著弟弟妹妹沒迴來,沈安寧抓緊時間開始盤點物資,她的小院裏二層小樓是可以用電用水的,小院這邊沒有安裝電腦,隻有一個手機用作平時和家裏人打電話溝通,雖然能當記事本用,但她多多少少還是不習慣,沒有紙筆用著方便。
在書房裏拿了厚實的軟皮本,一支黑色圓珠筆,這本子還是奧運會定製款,是侄子們前段時間過來看她的時候帶來的。
想到幾個侄子和侄孫,他們肯定很是傷心自己的離開,不過日後還會再見到,沈安寧竟沒覺得多傷感,反而開始隱隱期待起來。
收迴思緒,沈安寧開始盤點起來,小院院子的空地上種了幾分地的小麥,前段時間剛請收割機收了,所以現在那塊地還空著,一塊地上種的是西瓜,其餘的都是各種菜,西紅柿、扁豆、絲瓜都還掛在上麵,看樣子,地應該是可以正常種植的,暫時先不管。
超市和奶茶店也先不看,直接從糕點鋪開始算起,因為這是老北京連鎖的品牌店,裏麵的東西一般都是早上從生產的工廠直接運過來的,桌子上還擺著早上的運貨單,老式雞蛋糕200盒,桃酥200盒,蜜三刀60盒,這三樣都是一斤一盒的。奶昔葡萄酥、奶黃酥條、椒鹽味的牛舌餅、木糖醇棗泥酥、奶黃餡的菊花酥、奶油卷、豆沙餡福字餅、桂花山藥味太師餅、銀錠餅、雞油餅、山楂鍋盔、糖火燒、墨子酥、棗果子、港市蛋糕、南瓜餅、薩其馬、江米條、核桃餅、雞蛋槽子糕、老婆餅、綠豆糕、一口酥、玉米蛋糕、雙麻酥、蜜貢、蓮蓉酥、奶香片、鳳梨酥、豌豆黃、驢打滾、芸豆卷、蘇籽餅、宮廷奶卷、肉鬆卷、自來紅、虎皮卷這37種是裝在大的鐵皮框裏的,每樣200斤,摞了一層又一層,擺在後麵操作間甚是壯觀,麻花300斤,分了好幾種口味,還有幾箱不同口味的月餅,也是趕巧,一般這種點心鋪子裏的糕點不是每天都要進貨,因為這幾天賣的火爆,庫存不多了,加上這幾天遊客量逐漸增多,今天剛好大批量補貨,這一下子來了幾千斤,加上之前的庫存,總計8360斤。
這龐大的數字一出來,沈安寧震了個大驚,這幾年就是每天當飯吃,都是夠夠的了。不過這也就是限於她們一家人,這數字看著很多,其實細想想附近幾個村子加起來有兩百多戶,加上每天幾千的人流量,這也就夠賣兩三天的,有的種類還需要每天補貨。
蛋糕店的幾個玻璃櫃裏也擺滿了奶油製品,隻是成品的蛋糕不多,隻有二十三個,十五個已經打包好放在保鮮櫃裏,還有八個還在操作台上,應該是今天預定的單子,不然也不會早早地就開始做。櫃台裏是切好放在油紙上墊著的巧克力小蛋糕,泡芙,蛋撻,還有剛出爐沒多久,還冒著熱氣的吐司和烤麵包。
邊上熟食店的東西並不是很多,也就沒去細數,等以後吃的時候自然就知道消耗量了,飯店因為還沒到飯點,所以東西也不多,沒有成品菜,廚房裏有兩袋大米,一整個冰櫃的食材,幾個灶台上的調料比較豐富,架子上的十桶油擺在那裏看著就讓人舒服。
糧油店的東西都是有記錄的,牆上掛著個小本本,一看老板就是個講究人,這幾天農家樂做飯多,不少人家會通過糧油鋪進貨,批發量大便宜,都是做生意的,大家都懂。
沈安寧細看過才發現,這不愧是兩層樓的,之前一直以為隔壁幹貨店也是兩層,誰曾想這二層竟是打通的,全是糧油店的物資,大米50㎏裝的有50袋,20kg裝的有64袋,10kg裝的最多,有一百袋,還有5kg裝的21袋,這些米的種類豐富,有東北的,四川的,常州的,,,白麵的包裝比較單一,隻有50kg和25kg的,每種都還有八十多袋,可能是因為北方人愛吃麵,所以白麵更暢銷一些。
其餘的雜糧就是玉米麵、綠豆、紅豆、黃豆、黑豆、糯米、糙米、黑米、蓮子百合,這些東西因為需求量不大,每樣隻有兩三袋,都是一百斤一袋的,大家一般都是散著稱的。剩下的就是油和各種調味料了,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比較多,有大油桶還有包裝好的,每樣都有三十幾桶,全是5升的大桶裝,橄欖油比較少,都是瓶裝,一升裝隻有二十幾瓶,醬油,醋這些擺了一整個貨櫃牆,幾百瓶是有的了。
沈安寧已經淡然了,反正這些東西養他們一家是足足的了,至少未來這幾年全家的營養問題是有保障的了。
幹貨鋪賣的比較雜,天南海北的特產都有一些,香菇木耳幹菜,這些東西村裏人家都會存些,所以數量不多,雞蛋鴨蛋鵝蛋都有一些,目測加起來能有一千多個,臘肉大概有二十塊,臘腸多一點,五十來根,前頭的貨架上還擺著十板冒熱氣的豆腐。
倒是幹的海蝦,海魚,魷魚幹,烏籽、鮑魚幹,海帶,紫菜,腐竹,茶樹菇,黃花菜,羊肚菌比較多,每樣都裝了好幾個大筐。還有胡椒、花椒這些調味用的,紅糖,白糖,冰糖各有兩大袋,一袋一百斤,放在背陰的地方,紅棗、枸杞、幹桂圓、核桃、腰果、桃膠、皂角米、雪燕、銀耳、烏棗、山楂幹這些,也都是成筐成筐擺在架子上的,靠牆的兩排貨架上,是比較貴重的蟲草,黨參,茯苓,參須,當歸,靈芝,因為價錢比較貴,所以數量都不多,一個個半米高的密封的帶蓋玻璃罐,擺在那兒,光是看著,沈安寧腦子裏已經想到了許多燉湯的方子。
肚子傳來咕咕的叫聲,沈安寧走到客廳,盆裏蓋著一碗小米粥,一個水煮蛋,都吃完,卻感覺隻有個七分飽。
訕笑了聲,沈安寧想到後世的自己,那會兒因為身體原因又上了歲數,吃的少。
現在這副身體可正是長的時候,而且她也算是軍區長大的,雖然爺爺沒有要求她必須要達到什麽樣的水平,不過從小打軍體拳,還有個二哥教著,現在對付一兩個成年男人還是不成問題的。
迴屋進空間,走到小街上的早點鋪,沈安寧再一次慶幸,還好是早上六點半,各個店鋪的東西準備的滿滿登登的,早點鋪裏光是蒸籠就摞了十幾層,還有那一桶桶豆漿、粥、胡辣湯、豆汁兒,兩筐炸糕,一筐黃米窩頭,一筐饅頭,兩筐焦圈,兩筐油條,還有幾個圓簸箕的煎餃,煎包,芝麻餅、火燒。
要知道這可是按照500人左右的份兒來準備的早點,畢竟附近好幾個村子,還有遊客呢。
又吃了兩個包子,沈安寧才覺得自己這五髒廟被安撫好了。
趁著弟弟妹妹沒迴來,沈安寧抓緊時間開始盤點物資,她的小院裏二層小樓是可以用電用水的,小院這邊沒有安裝電腦,隻有一個手機用作平時和家裏人打電話溝通,雖然能當記事本用,但她多多少少還是不習慣,沒有紙筆用著方便。
在書房裏拿了厚實的軟皮本,一支黑色圓珠筆,這本子還是奧運會定製款,是侄子們前段時間過來看她的時候帶來的。
想到幾個侄子和侄孫,他們肯定很是傷心自己的離開,不過日後還會再見到,沈安寧竟沒覺得多傷感,反而開始隱隱期待起來。
收迴思緒,沈安寧開始盤點起來,小院院子的空地上種了幾分地的小麥,前段時間剛請收割機收了,所以現在那塊地還空著,一塊地上種的是西瓜,其餘的都是各種菜,西紅柿、扁豆、絲瓜都還掛在上麵,看樣子,地應該是可以正常種植的,暫時先不管。
超市和奶茶店也先不看,直接從糕點鋪開始算起,因為這是老北京連鎖的品牌店,裏麵的東西一般都是早上從生產的工廠直接運過來的,桌子上還擺著早上的運貨單,老式雞蛋糕200盒,桃酥200盒,蜜三刀60盒,這三樣都是一斤一盒的。奶昔葡萄酥、奶黃酥條、椒鹽味的牛舌餅、木糖醇棗泥酥、奶黃餡的菊花酥、奶油卷、豆沙餡福字餅、桂花山藥味太師餅、銀錠餅、雞油餅、山楂鍋盔、糖火燒、墨子酥、棗果子、港市蛋糕、南瓜餅、薩其馬、江米條、核桃餅、雞蛋槽子糕、老婆餅、綠豆糕、一口酥、玉米蛋糕、雙麻酥、蜜貢、蓮蓉酥、奶香片、鳳梨酥、豌豆黃、驢打滾、芸豆卷、蘇籽餅、宮廷奶卷、肉鬆卷、自來紅、虎皮卷這37種是裝在大的鐵皮框裏的,每樣200斤,摞了一層又一層,擺在後麵操作間甚是壯觀,麻花300斤,分了好幾種口味,還有幾箱不同口味的月餅,也是趕巧,一般這種點心鋪子裏的糕點不是每天都要進貨,因為這幾天賣的火爆,庫存不多了,加上這幾天遊客量逐漸增多,今天剛好大批量補貨,這一下子來了幾千斤,加上之前的庫存,總計8360斤。
這龐大的數字一出來,沈安寧震了個大驚,這幾年就是每天當飯吃,都是夠夠的了。不過這也就是限於她們一家人,這數字看著很多,其實細想想附近幾個村子加起來有兩百多戶,加上每天幾千的人流量,這也就夠賣兩三天的,有的種類還需要每天補貨。
蛋糕店的幾個玻璃櫃裏也擺滿了奶油製品,隻是成品的蛋糕不多,隻有二十三個,十五個已經打包好放在保鮮櫃裏,還有八個還在操作台上,應該是今天預定的單子,不然也不會早早地就開始做。櫃台裏是切好放在油紙上墊著的巧克力小蛋糕,泡芙,蛋撻,還有剛出爐沒多久,還冒著熱氣的吐司和烤麵包。
邊上熟食店的東西並不是很多,也就沒去細數,等以後吃的時候自然就知道消耗量了,飯店因為還沒到飯點,所以東西也不多,沒有成品菜,廚房裏有兩袋大米,一整個冰櫃的食材,幾個灶台上的調料比較豐富,架子上的十桶油擺在那裏看著就讓人舒服。
糧油店的東西都是有記錄的,牆上掛著個小本本,一看老板就是個講究人,這幾天農家樂做飯多,不少人家會通過糧油鋪進貨,批發量大便宜,都是做生意的,大家都懂。
沈安寧細看過才發現,這不愧是兩層樓的,之前一直以為隔壁幹貨店也是兩層,誰曾想這二層竟是打通的,全是糧油店的物資,大米50㎏裝的有50袋,20kg裝的有64袋,10kg裝的最多,有一百袋,還有5kg裝的21袋,這些米的種類豐富,有東北的,四川的,常州的,,,白麵的包裝比較單一,隻有50kg和25kg的,每種都還有八十多袋,可能是因為北方人愛吃麵,所以白麵更暢銷一些。
其餘的雜糧就是玉米麵、綠豆、紅豆、黃豆、黑豆、糯米、糙米、黑米、蓮子百合,這些東西因為需求量不大,每樣隻有兩三袋,都是一百斤一袋的,大家一般都是散著稱的。剩下的就是油和各種調味料了,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比較多,有大油桶還有包裝好的,每樣都有三十幾桶,全是5升的大桶裝,橄欖油比較少,都是瓶裝,一升裝隻有二十幾瓶,醬油,醋這些擺了一整個貨櫃牆,幾百瓶是有的了。
沈安寧已經淡然了,反正這些東西養他們一家是足足的了,至少未來這幾年全家的營養問題是有保障的了。
幹貨鋪賣的比較雜,天南海北的特產都有一些,香菇木耳幹菜,這些東西村裏人家都會存些,所以數量不多,雞蛋鴨蛋鵝蛋都有一些,目測加起來能有一千多個,臘肉大概有二十塊,臘腸多一點,五十來根,前頭的貨架上還擺著十板冒熱氣的豆腐。
倒是幹的海蝦,海魚,魷魚幹,烏籽、鮑魚幹,海帶,紫菜,腐竹,茶樹菇,黃花菜,羊肚菌比較多,每樣都裝了好幾個大筐。還有胡椒、花椒這些調味用的,紅糖,白糖,冰糖各有兩大袋,一袋一百斤,放在背陰的地方,紅棗、枸杞、幹桂圓、核桃、腰果、桃膠、皂角米、雪燕、銀耳、烏棗、山楂幹這些,也都是成筐成筐擺在架子上的,靠牆的兩排貨架上,是比較貴重的蟲草,黨參,茯苓,參須,當歸,靈芝,因為價錢比較貴,所以數量都不多,一個個半米高的密封的帶蓋玻璃罐,擺在那兒,光是看著,沈安寧腦子裏已經想到了許多燉湯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