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因為林建雲的到來,我們算是過得比較愉快了。
尤其是冬青,小男孩潛在的某種活力像是被激發了出來,變得開朗了很多,也更調皮了。
假期過後,我仍然在家帶孩子,大概率上冬青這後半年就一直要在家休養了,我擔心他上了幼兒園在活動的時候不免會磕著碰著,再出現什麽意外我真是受不了。
在家裏的時候我就依然做著先前那兩件事,經營微信上的護膚品代購和寫網文,好在這兩件事都不衝突,而且經過幾個月的鋪墊,現在這“兩個項目”都能產生一些收入了,這也給了我一些信心。
林建雲時常關心我們母子三人的生活狀況,不斷地寄一些吃的用的東西過來,都是成年人,我怎麽可能不明白他的心意呢。
想起國慶中秋雙節時他來我這裏的情景,一些還都曆曆在目,中秋之夜那個吻,他的餘溫似乎也還在,但是能怎麽辦呢?
如今的現狀是我們都是四十出頭的中年人,我們相隔千裏,我們在各自的城市各自的生活和工作崗位上已有不小的積累,我的孩子需要在這裏讀書,他們的戶籍學籍都在這裏,而他已經是他們醫院的中層領導,科室的標杆人物。假如我們要走到一起,必然有一個人就要放棄自己現有的一切,到另一方所在的城市從頭開始,這對誰來說,都是不小的損失。
而我,拖著兩個孩子,我最需要的就是穩定,我根本不可能為了一個男人做這樣的犧牲啊。
可如果是他,我也不願意讓他為了我做這樣的付出,我根本承受不起,我何德何能啊,怎麽配得上別人這樣的付出!
每每想到這裏,對於林建雲這個人,對於我們的這段關係,我就不禁變得悲觀起來,就開始刻意地跟他保持距離,有時候故意地冷著他。
當他再發信息來時,我要麽不迴複,要麽簡單地冷冷地應付著,我想讓他覺得跟這個女人保持這樣的關係索然無味了,然後自己知難而退。
有時候他忙時,也會聯係變少,一旦閑下來就又不斷地噓寒問暖。絲毫不在意我是什麽態度,始終不卑不亢,不屈不撓。
轉眼到了年底,我們開始討論過年在哪裏過的問題。
我已經五年沒有迴老家過年了,那個毫無溫暖的家,實在是令人傷心,我就像是被世界遺忘的孤兒一樣,那稱作父母的人,他們需要花錢的時候會想起我,想起我這個被他們供養大的大學生,既然是他們供我讀書讓我考上了大學現在有了工作的,那麽我的工資給他們花是理所當然的——當然他們永遠不會想到另一個他們花了是我的兩三倍代價供出來的大學生,也能夠迴報他們——不,他們不這麽認為。
村裏的所有人家都是花女兒的,自己省吃儉用貼補兒子,他們自然不能例外,哪管這個女兒已經過得水深火熱也需要救援呢。實在要講理,他們就會我是我非要嫁給王曉峰導致了現在這麽一個結果,自然的,這個結果我就得自己承擔,與他們無關。
他們喜歡兒女過得風光時的樣子,極其討厭落魄的女兒。
尤其母親沈秀蘭,我在家裏有讓她不順眼的地方,她會毫不客氣直接嗬斥我和我的女兒滾,以後別迴去了。但過一段時間,她又覺得我應該會去給她幹點活,買點衣服。
至於說我一個人帶著個孩子過得如何,能不能過下去,誰會在意?沈秀蘭和張明德覺得這已經跟他們無關了,他們把我養大責任已經盡到了。
這就是我的家庭裏冷酷的道理。
就像我以前學校辦公室的那些女同事,他們的父母出錢幫她們買房子,長期地過來跟他們住幫他們帶孩子,這些事我想都不要想。
這樣的家我迴去幹什麽呢?
當然這些事我也不好跟林建雲說,家醜不可外揚啊!
林建雲當然是要迴家過年,他有兩個姐姐,都已經成家,各自的孩子們也都很大了,他說他是每年都要迴家過年的。
“你單身這麽久,父母不催婚嗎?”
“催啊,催是他們的事,婚是我自己的事啊\/笑臉。”
“我們老家那邊的老人我是了解的,對於兒子的婚事是非常看重的,你這樣長期單身壓力很大吧?”
“是啊,誰說不是呢?其實我並不是不想結婚,真是不敢跟不合適的人結婚啊,你知道的,結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的確,結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沒有好的原生家庭的人,沒有給力的父母親友團做後盾的人,或者性格中有著某些明顯缺陷的人,很容易把結婚這把牌打得稀爛。
但也有些時候,婚姻失敗的原因不是來自自己方,而是來自遇到了壞人,來自於對方,這種自然更是悲催,平白無故被別人闖入自己的生活,最後弄得一地雞毛,太冤了,大冤種一個。
哪個傻瓜原因一而再再而三的當這個大冤種呢。
雖然我不知道林建雲離婚的背後真正原因是什麽,但也知道根本不是一句“性格不合”這麽簡單的。
憑著我對他性格人品和為人處世的了解,他也一定是被傷怕了。
真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啊!
我發過去一個握手的表情符號,他迴了一個會意的微笑。
過了一會兒,他又發過來一條消息說:“要不,你陪我迴家過年吧?”
“啊?”
“你把孩子們放在外婆外公家裏,到時候去我家過年,我父母一看自然明白,也就不會催我結婚了。”他有點嬉皮笑臉起來。
我這幾開始分辯道:“錯了,這樣他們有了目標會催婚催得更厲害的!”
林建雲說:“那他們催,我們要不就順水推舟往前一步?”
“哎喲,怎麽往前哪一步啊,我的哥!咱倆這情況,在老家是離得近了,可是我們又不在老家生活過日子,離開老家,我們就相隔千裏了,難道就為了糊弄老人製造這麽一個兩地分居婚姻的局麵?這不太好吧?”
這層窗戶紙最終還是被捅破了,既然說到這兒了,自然要把話說清楚,把現實認識清楚。
尤其是冬青,小男孩潛在的某種活力像是被激發了出來,變得開朗了很多,也更調皮了。
假期過後,我仍然在家帶孩子,大概率上冬青這後半年就一直要在家休養了,我擔心他上了幼兒園在活動的時候不免會磕著碰著,再出現什麽意外我真是受不了。
在家裏的時候我就依然做著先前那兩件事,經營微信上的護膚品代購和寫網文,好在這兩件事都不衝突,而且經過幾個月的鋪墊,現在這“兩個項目”都能產生一些收入了,這也給了我一些信心。
林建雲時常關心我們母子三人的生活狀況,不斷地寄一些吃的用的東西過來,都是成年人,我怎麽可能不明白他的心意呢。
想起國慶中秋雙節時他來我這裏的情景,一些還都曆曆在目,中秋之夜那個吻,他的餘溫似乎也還在,但是能怎麽辦呢?
如今的現狀是我們都是四十出頭的中年人,我們相隔千裏,我們在各自的城市各自的生活和工作崗位上已有不小的積累,我的孩子需要在這裏讀書,他們的戶籍學籍都在這裏,而他已經是他們醫院的中層領導,科室的標杆人物。假如我們要走到一起,必然有一個人就要放棄自己現有的一切,到另一方所在的城市從頭開始,這對誰來說,都是不小的損失。
而我,拖著兩個孩子,我最需要的就是穩定,我根本不可能為了一個男人做這樣的犧牲啊。
可如果是他,我也不願意讓他為了我做這樣的付出,我根本承受不起,我何德何能啊,怎麽配得上別人這樣的付出!
每每想到這裏,對於林建雲這個人,對於我們的這段關係,我就不禁變得悲觀起來,就開始刻意地跟他保持距離,有時候故意地冷著他。
當他再發信息來時,我要麽不迴複,要麽簡單地冷冷地應付著,我想讓他覺得跟這個女人保持這樣的關係索然無味了,然後自己知難而退。
有時候他忙時,也會聯係變少,一旦閑下來就又不斷地噓寒問暖。絲毫不在意我是什麽態度,始終不卑不亢,不屈不撓。
轉眼到了年底,我們開始討論過年在哪裏過的問題。
我已經五年沒有迴老家過年了,那個毫無溫暖的家,實在是令人傷心,我就像是被世界遺忘的孤兒一樣,那稱作父母的人,他們需要花錢的時候會想起我,想起我這個被他們供養大的大學生,既然是他們供我讀書讓我考上了大學現在有了工作的,那麽我的工資給他們花是理所當然的——當然他們永遠不會想到另一個他們花了是我的兩三倍代價供出來的大學生,也能夠迴報他們——不,他們不這麽認為。
村裏的所有人家都是花女兒的,自己省吃儉用貼補兒子,他們自然不能例外,哪管這個女兒已經過得水深火熱也需要救援呢。實在要講理,他們就會我是我非要嫁給王曉峰導致了現在這麽一個結果,自然的,這個結果我就得自己承擔,與他們無關。
他們喜歡兒女過得風光時的樣子,極其討厭落魄的女兒。
尤其母親沈秀蘭,我在家裏有讓她不順眼的地方,她會毫不客氣直接嗬斥我和我的女兒滾,以後別迴去了。但過一段時間,她又覺得我應該會去給她幹點活,買點衣服。
至於說我一個人帶著個孩子過得如何,能不能過下去,誰會在意?沈秀蘭和張明德覺得這已經跟他們無關了,他們把我養大責任已經盡到了。
這就是我的家庭裏冷酷的道理。
就像我以前學校辦公室的那些女同事,他們的父母出錢幫她們買房子,長期地過來跟他們住幫他們帶孩子,這些事我想都不要想。
這樣的家我迴去幹什麽呢?
當然這些事我也不好跟林建雲說,家醜不可外揚啊!
林建雲當然是要迴家過年,他有兩個姐姐,都已經成家,各自的孩子們也都很大了,他說他是每年都要迴家過年的。
“你單身這麽久,父母不催婚嗎?”
“催啊,催是他們的事,婚是我自己的事啊\/笑臉。”
“我們老家那邊的老人我是了解的,對於兒子的婚事是非常看重的,你這樣長期單身壓力很大吧?”
“是啊,誰說不是呢?其實我並不是不想結婚,真是不敢跟不合適的人結婚啊,你知道的,結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的確,結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沒有好的原生家庭的人,沒有給力的父母親友團做後盾的人,或者性格中有著某些明顯缺陷的人,很容易把結婚這把牌打得稀爛。
但也有些時候,婚姻失敗的原因不是來自自己方,而是來自遇到了壞人,來自於對方,這種自然更是悲催,平白無故被別人闖入自己的生活,最後弄得一地雞毛,太冤了,大冤種一個。
哪個傻瓜原因一而再再而三的當這個大冤種呢。
雖然我不知道林建雲離婚的背後真正原因是什麽,但也知道根本不是一句“性格不合”這麽簡單的。
憑著我對他性格人品和為人處世的了解,他也一定是被傷怕了。
真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啊!
我發過去一個握手的表情符號,他迴了一個會意的微笑。
過了一會兒,他又發過來一條消息說:“要不,你陪我迴家過年吧?”
“啊?”
“你把孩子們放在外婆外公家裏,到時候去我家過年,我父母一看自然明白,也就不會催我結婚了。”他有點嬉皮笑臉起來。
我這幾開始分辯道:“錯了,這樣他們有了目標會催婚催得更厲害的!”
林建雲說:“那他們催,我們要不就順水推舟往前一步?”
“哎喲,怎麽往前哪一步啊,我的哥!咱倆這情況,在老家是離得近了,可是我們又不在老家生活過日子,離開老家,我們就相隔千裏了,難道就為了糊弄老人製造這麽一個兩地分居婚姻的局麵?這不太好吧?”
這層窗戶紙最終還是被捅破了,既然說到這兒了,自然要把話說清楚,把現實認識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