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陳耀這個地頭蛇在,李國慶他們找了家私營餐館,吃了頓不知道正宗不正宗的貢雞宴。
寧化客家祖地流傳著“無雞不成宴”的說法,不僅有吉祥美好的寓意,更是招待客人的高檔菜。
菜品有:白斬貢雞、客家太平燕、八寶葫蘆雞、日月雞絲卷、貢茶鳳爪;湯品有:客家月子雞、高湯貢雞丸;主食是:貢雞燜飯;還有客家小吃:雞湯粉條。
席間,聊著聊著,就說到了明清家具。
陳耀憤憤不平地說:“自從去年九月份那本《明清家具珍賞》書出版以後,無數鏟地皮拿著那本書湧進了荔城,荔城的地皮都被他們鏟低了好幾寸。這幫家夥,又窮又狠,惹不起啊惹不起。”
“嗯,我也有所耳聞。”
胡逢春插嘴道:“那本書開始可不好買,隻有港島出版了,內地還沒有出版,他們就專門跑到港島去買,聽說還不便宜呢,一本得好幾百港幣,就這,帶迴來的書,內地還有人高價買。”
“是啊,為了錢,人都瘋了。那幫子鏟地皮的混賬東西,隨身帶把小刀,進了廟裏、祠堂,不拜佛不敬祖宗,上去就往廟裏和祠堂裏的供案上來一刀,看是不是好木頭。”陳耀大聲罵道:“都是混蛋。”
“荔城?為什麽要去荔城?”李國慶問。
“李老板,難道你沒聽說過‘閩作’家具嗎?”胡逢春喝了一大口酒,放下手裏的酒杯,抹了抹嘴唇,道。
“閩作家具?我就聽說過蘇作家具,閩作家具還真是第一次聽說。”李國慶眨巴著他那求知欲極強的大眼睛說。
“蘇作家具固然名氣很大,閩作家具其實也很厲害,尤其擅長做大件的黃花梨家具。”胡逢春除了擅長石材,木材是他家傳學問,其實他爹就是個研究古典家具的行家,給他起名就是枯木逢春的意思。
“大件的黃花梨?”
“是啊,閩作用料能如此豪奢,其實是離不開當時的貿易經濟條件。”胡逢春又喝了一口酒,搖頭晃腦道:“關於胡建的黃花梨等珍貴木料,宋代官員趙汝適記載了一段沿海貿易的情況。”
“麝香木出占城、真臘,樹老仆淹沒於土而腐。以熟脫者為上。其氣依稀似麝。若伐生木取之,則氣勁而惡,是為下品。泉人多以為器用,如花梨木之類。”
“俗以貿香為業,土產陳香,花梨木,黃臘,石蟹屬其貨。以鹽,鐵,魚,米轉博與商賈貿易泉舶以酒、米、麥粉、紗、絹、漆器、瓷器等為貨歲抄或正月發舟,五六月間迴舶,若載鮮檳榔攙先則四月至。”
“意思就是鯉城人用他們的日常用品換南洋人的珍貴木料。到了明代,鯉城港的地位雖然不如第一大港劉家港,但仍然是重要貿易港口,來自南洋、瓊島的珍貴木料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鯉城上岸的。”
“挨著鯉城港的莆仙地區,很早就有做家具的傳統。”
“據《荔城縣誌》工役記載,“莆木工、土工、金工、石工皆有,木工分為二,曰都繩,曰細墨,曰雕柴,都繩唯能建造屋舍,細墨製造椅、棹器用等項,間有新巧之工,然而堅織細密,視他處多矣。”
“閩人還善雕刻,雕刻風格甚為獨特,下刀深駿,高浮雕甚至近乎圓雕,布局繁密,層次豐富。《閑情偶寄》載,八閩雕漆數百年於茲矣,四方之來購此者,亦百千萬億其人也。”
姓胡的酸文人,動不動就他麽掉書袋,聽得李國慶腦仁生疼,坐在他旁邊的陳耀倒是聽得津津有味。
陳耀補充道:“1944年漢斯著名的東方學學者,古斯塔夫·艾克先生所著的《華夏花梨家具圖考》,最後一頁就附有一張明代中晚期鯉城某祠堂照片,照片上兩張明式長供案清晰可見。”
“艾克還在書裏的前言寫到,在胡建旅行時,第一次發現了華夏細木家具之美。”
倆人一唱一和的,跟個文人聚會似的,都快忘了這倆貨其實就是個保媒拉纖的掮客,是倆黑中介。
倆人一杯酒一段文言文,不一會兒都有酒意了。
陳耀借著酒意道:“其實我知道荔城一個地方,那裏的尼姑庵裏有一個黃花梨獨板架幾平頭長案,也就是‘一塊玉’,那東西有四米多長,寬半米多,高將近一米,人送外號‘天下第一案’。”
所謂的“一塊玉”,就是指家具的案麵是一塊獨板。
一塊玉的做法對原材料的選取非常的苛刻,必須有一整板,非常完好無缺的麵板方可使用,使得整體非常的厚重有力,出類拔萃,案麵不惜重料,耗材奢侈。
“荔城還有此等好東西?”胡逢春也大著舌頭說。
“民國時期,有一戶鄭姓人家經營杉木發家,我們這邊的人一有錢了,就喜歡修祠堂。他們家祖上窮,沒有留下好東西,就通過水路從橫塘的一個彭姓明朝大官後代買下了這個大案,祭祖用。”
“49年以後,那戶人家因為成分不好,大案也被查抄了,歸大隊所有。那條大案先後被放在碾米房、大隊辦的學習班,後來大隊部搬到了尼姑庵裏,那條大案也跟著搬了過去,當成了切菜剁肉的砧板。”
“78年改開,政策放開了,82年尼姑庵也還給師太了,那條案子成了尼姑庵和村裏共有的東西。每到農曆八月初八,村民們就把那條案子抬出來,奉祀名山宮黃帥爺。”
“黃帥爺是誰?”李國慶問。
大華夏諸天神佛太多,根本認不過來,那跟人家西方似的,全體係就那一個神,了不起給神找個媽叫聖母瑪利亞。
“黃帥爺是南宋名將黃孔應,祖籍贛省吉水縣。南宋末年,他跟陸秀夫、張世傑一路護送南宋小朝廷南逃。”
“後來少帝趙昺崖山跳海殉國,黃孔應得到消息以後又悲傷又憤怒,就跳井追隨少帝而去了。百姓念其忠義,就把他奉祀在神應廟內。”
“黃帥爺投井殉國的時候,相傳媽祖顯靈把他的英魂附於金身之上,並把他封為護法將軍;胡、陳二公則為其超度遞入仙班,以‘宋統製兵馬都元帥’威鎮名山。”
“我們這有個說法,是‘村民遇難求帥爺,黃公驅邪保平安’。”
弱雞兩宋是李國慶最討厭的一個朝代,沒有之一。
甭管他經濟有多發達,上上下下,活著窩囊啊。
一個投井自鯊的家夥而已,有什麽好值得拜的啊,哪怕你上陣砍死幾個元兵也算你是條好漢。
“這麽好的東西,現在又有港商高價收,你怎麽不牽線啊?”李國慶問,他那放在桌子下麵的手已經搓了起來。
“有幾方麵原因吧。”
陳耀掰著手指頭,道:“第一,那東西現在是公家的東西,知道的人多,我怕惹上什麽不必要的麻煩;第二,案子上有字,‘神事用’,我怕受到詛咒,我們閩省人信這個。”
“第三,那東西貴,上級領導同意他們村裏賣那個案子,但要價50萬,50萬軟妹幣換算成港幣都一兩百萬了,這東西運到港島去也不見得能賣100萬港幣。”
“50萬而已,小意思。”
李大老板輕描淡寫地說:“你幫我牽牽線吧,那東西如果真是黃花梨的,我要了,傭金不會少了你的。”
“你是認真的?”陳耀的酒勁一下子跑了大半。
50萬的東西,成交了他拿10%的傭金,就是5萬塊錢。就他那個破壽山石店,幹好幾年都掙不了5萬,換誰誰不激動啊。
“誰他麽有閑工夫跟你開玩笑玩。”
“那我試試,但我不保證肯定能成啊。”
寧化客家祖地流傳著“無雞不成宴”的說法,不僅有吉祥美好的寓意,更是招待客人的高檔菜。
菜品有:白斬貢雞、客家太平燕、八寶葫蘆雞、日月雞絲卷、貢茶鳳爪;湯品有:客家月子雞、高湯貢雞丸;主食是:貢雞燜飯;還有客家小吃:雞湯粉條。
席間,聊著聊著,就說到了明清家具。
陳耀憤憤不平地說:“自從去年九月份那本《明清家具珍賞》書出版以後,無數鏟地皮拿著那本書湧進了荔城,荔城的地皮都被他們鏟低了好幾寸。這幫家夥,又窮又狠,惹不起啊惹不起。”
“嗯,我也有所耳聞。”
胡逢春插嘴道:“那本書開始可不好買,隻有港島出版了,內地還沒有出版,他們就專門跑到港島去買,聽說還不便宜呢,一本得好幾百港幣,就這,帶迴來的書,內地還有人高價買。”
“是啊,為了錢,人都瘋了。那幫子鏟地皮的混賬東西,隨身帶把小刀,進了廟裏、祠堂,不拜佛不敬祖宗,上去就往廟裏和祠堂裏的供案上來一刀,看是不是好木頭。”陳耀大聲罵道:“都是混蛋。”
“荔城?為什麽要去荔城?”李國慶問。
“李老板,難道你沒聽說過‘閩作’家具嗎?”胡逢春喝了一大口酒,放下手裏的酒杯,抹了抹嘴唇,道。
“閩作家具?我就聽說過蘇作家具,閩作家具還真是第一次聽說。”李國慶眨巴著他那求知欲極強的大眼睛說。
“蘇作家具固然名氣很大,閩作家具其實也很厲害,尤其擅長做大件的黃花梨家具。”胡逢春除了擅長石材,木材是他家傳學問,其實他爹就是個研究古典家具的行家,給他起名就是枯木逢春的意思。
“大件的黃花梨?”
“是啊,閩作用料能如此豪奢,其實是離不開當時的貿易經濟條件。”胡逢春又喝了一口酒,搖頭晃腦道:“關於胡建的黃花梨等珍貴木料,宋代官員趙汝適記載了一段沿海貿易的情況。”
“麝香木出占城、真臘,樹老仆淹沒於土而腐。以熟脫者為上。其氣依稀似麝。若伐生木取之,則氣勁而惡,是為下品。泉人多以為器用,如花梨木之類。”
“俗以貿香為業,土產陳香,花梨木,黃臘,石蟹屬其貨。以鹽,鐵,魚,米轉博與商賈貿易泉舶以酒、米、麥粉、紗、絹、漆器、瓷器等為貨歲抄或正月發舟,五六月間迴舶,若載鮮檳榔攙先則四月至。”
“意思就是鯉城人用他們的日常用品換南洋人的珍貴木料。到了明代,鯉城港的地位雖然不如第一大港劉家港,但仍然是重要貿易港口,來自南洋、瓊島的珍貴木料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鯉城上岸的。”
“挨著鯉城港的莆仙地區,很早就有做家具的傳統。”
“據《荔城縣誌》工役記載,“莆木工、土工、金工、石工皆有,木工分為二,曰都繩,曰細墨,曰雕柴,都繩唯能建造屋舍,細墨製造椅、棹器用等項,間有新巧之工,然而堅織細密,視他處多矣。”
“閩人還善雕刻,雕刻風格甚為獨特,下刀深駿,高浮雕甚至近乎圓雕,布局繁密,層次豐富。《閑情偶寄》載,八閩雕漆數百年於茲矣,四方之來購此者,亦百千萬億其人也。”
姓胡的酸文人,動不動就他麽掉書袋,聽得李國慶腦仁生疼,坐在他旁邊的陳耀倒是聽得津津有味。
陳耀補充道:“1944年漢斯著名的東方學學者,古斯塔夫·艾克先生所著的《華夏花梨家具圖考》,最後一頁就附有一張明代中晚期鯉城某祠堂照片,照片上兩張明式長供案清晰可見。”
“艾克還在書裏的前言寫到,在胡建旅行時,第一次發現了華夏細木家具之美。”
倆人一唱一和的,跟個文人聚會似的,都快忘了這倆貨其實就是個保媒拉纖的掮客,是倆黑中介。
倆人一杯酒一段文言文,不一會兒都有酒意了。
陳耀借著酒意道:“其實我知道荔城一個地方,那裏的尼姑庵裏有一個黃花梨獨板架幾平頭長案,也就是‘一塊玉’,那東西有四米多長,寬半米多,高將近一米,人送外號‘天下第一案’。”
所謂的“一塊玉”,就是指家具的案麵是一塊獨板。
一塊玉的做法對原材料的選取非常的苛刻,必須有一整板,非常完好無缺的麵板方可使用,使得整體非常的厚重有力,出類拔萃,案麵不惜重料,耗材奢侈。
“荔城還有此等好東西?”胡逢春也大著舌頭說。
“民國時期,有一戶鄭姓人家經營杉木發家,我們這邊的人一有錢了,就喜歡修祠堂。他們家祖上窮,沒有留下好東西,就通過水路從橫塘的一個彭姓明朝大官後代買下了這個大案,祭祖用。”
“49年以後,那戶人家因為成分不好,大案也被查抄了,歸大隊所有。那條大案先後被放在碾米房、大隊辦的學習班,後來大隊部搬到了尼姑庵裏,那條大案也跟著搬了過去,當成了切菜剁肉的砧板。”
“78年改開,政策放開了,82年尼姑庵也還給師太了,那條案子成了尼姑庵和村裏共有的東西。每到農曆八月初八,村民們就把那條案子抬出來,奉祀名山宮黃帥爺。”
“黃帥爺是誰?”李國慶問。
大華夏諸天神佛太多,根本認不過來,那跟人家西方似的,全體係就那一個神,了不起給神找個媽叫聖母瑪利亞。
“黃帥爺是南宋名將黃孔應,祖籍贛省吉水縣。南宋末年,他跟陸秀夫、張世傑一路護送南宋小朝廷南逃。”
“後來少帝趙昺崖山跳海殉國,黃孔應得到消息以後又悲傷又憤怒,就跳井追隨少帝而去了。百姓念其忠義,就把他奉祀在神應廟內。”
“黃帥爺投井殉國的時候,相傳媽祖顯靈把他的英魂附於金身之上,並把他封為護法將軍;胡、陳二公則為其超度遞入仙班,以‘宋統製兵馬都元帥’威鎮名山。”
“我們這有個說法,是‘村民遇難求帥爺,黃公驅邪保平安’。”
弱雞兩宋是李國慶最討厭的一個朝代,沒有之一。
甭管他經濟有多發達,上上下下,活著窩囊啊。
一個投井自鯊的家夥而已,有什麽好值得拜的啊,哪怕你上陣砍死幾個元兵也算你是條好漢。
“這麽好的東西,現在又有港商高價收,你怎麽不牽線啊?”李國慶問,他那放在桌子下麵的手已經搓了起來。
“有幾方麵原因吧。”
陳耀掰著手指頭,道:“第一,那東西現在是公家的東西,知道的人多,我怕惹上什麽不必要的麻煩;第二,案子上有字,‘神事用’,我怕受到詛咒,我們閩省人信這個。”
“第三,那東西貴,上級領導同意他們村裏賣那個案子,但要價50萬,50萬軟妹幣換算成港幣都一兩百萬了,這東西運到港島去也不見得能賣100萬港幣。”
“50萬而已,小意思。”
李大老板輕描淡寫地說:“你幫我牽牽線吧,那東西如果真是黃花梨的,我要了,傭金不會少了你的。”
“你是認真的?”陳耀的酒勁一下子跑了大半。
50萬的東西,成交了他拿10%的傭金,就是5萬塊錢。就他那個破壽山石店,幹好幾年都掙不了5萬,換誰誰不激動啊。
“誰他麽有閑工夫跟你開玩笑玩。”
“那我試試,但我不保證肯定能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