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沒錢,我有啊。
李國慶手心又熱了起來。
“重建滕王閣大概需要多少錢?”李國慶問小幹事。
可能是沒少陪人參觀這個洪城名氣最大的景點,小幹事對滕王閣的情況那是相當的了解,張嘴就來。
“1945年5月,時任贛省建設廳廳長楊綽庵邀請水木大學建築大師梁思成和助手莫宗江,以華夏營造學社的名義,依據宋朝人的彩畫,繪製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
“去年洪城重建滕王閣籌備委員會曾在廬山邀請全國和本地的建築設計師、文史學家和美術家開過一次方案論證會,提出了三種設計方案:一是宋式,二是宋式略帶唐風,三是不局限在某個朝代。”
“經過了三天的討論,大多數專家認為宋式方案更好,最終決定由水木大學在梁思成、莫宗江設計稿的基礎上做出新的設計稿。”
“籌備委員會向上級申報了預算方案,初步上報的方案是總預算980萬軟妹幣,其中國家旅遊局出400萬,贛省出300萬,剩下的280萬由洪城自行解決,但這個方案遲遲沒被批準。”
能特麽批準才怪。
在這個人均工資幾十塊錢,國家連軍隊都縮減經費的年代,花小1000萬建個觀景樓,這不是浪費民脂民膏嘛這不是。
你們還挺會報賬的嘞。
雖然僅差二十萬,但名義上也百萬工程跟千萬工程的區別。
不過這點錢,對老子來說,灑灑水啦。
滕王李元嬰,他姓李,老子也姓李。
他能建,老子就建不得?
他隻是個小小的滕王,老子這個“位麵之王”可比他大多了。
做了決定,當即李國慶也不參觀了,讓小幹事把他和艾瑪送迴了婦聯,直接找到周紅娟的辦公室。
忙得頭都抬不起來的周紅娟也沒跟李國慶客氣,邊批閱著文件邊道:“李兄弟,你怎麽迴來了?是又有什麽事需要嫂子給你辦嗎?”
李國慶關上了周紅娟辦公室的門,壓低聲音道:“是有事,不過是好事,嫂子,有人要給你們送錢。”
“小李同誌。”
周紅娟放下了手裏的筆,稱唿都變了,正色道:“吳淮安和我們家老羅是一個大院長大的發小,你們又是老吳的朋友,咱們都是實在關係,用不著來這一套。”
“嫂子,是我沒表達清楚,我的錯。”
李國慶嬉皮笑臉道:“剛剛我不是去滕王閣參觀了嗎,聽說你們要重建滕王閣,但是缺建設經費。”
“我老板是個老華僑,出國那麽多年,但還是有割舍不斷的故國情懷,他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出國前,他在國內遊曆見過各地的名勝古跡,他願意資助國內的文物古跡修複與保護。”
“真的嗎?”周紅娟激動地站了起來。
“當然是真的,不就是980萬嘛,滕王閣重建工程,我們包了。”
之所以“亂花錢”,李國慶也是有考慮的。
在瓊島倒車上掙的那麽多錢,嚴格意義上來說,絕對算得上來路不正,國家肯定是要找後賬的,不趕緊花出去早晚是個隱患。
據吳淮安透露說,瓊島那邊的汽車批文激增,已經引起了上麵的關注,高層已經在考慮要不要派出調查組對瓊島展開調查了。據說羊城軍區已經派出了級別不算低的幹部親臨瓊島,進行實地摸底。
吳淮安還勸李國慶不要擔心,畢竟他們的行為是軍區默許的。
但李國慶還怕有人會抓“小辮子”,老子“積極退賠”,把成本連同賺到的錢全花在內地,這個總算“認罪態度好了吧。”
“那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啊,兄弟,不瞞你說,我公公剛調任這邊沒多久,正需要做點事情才能服眾的,可贛省一個內地省份,想出點成績哪那麽容易啊。”周紅娟的稱唿又變了。
周紅娟說得沒錯,贛省的確是個窪地,後世有種說法叫“環贛省經濟帶”,意思是贛省周邊經濟發達了,贛省變成了經濟窪地。
周邊的鄰居裏麵,經濟排前幾名的粵浙就不說了,就連“最窮”的皖省,經濟也比贛省高一大截。
果然從高幹家庭出來的人都不一般,從李兄弟到小李同誌,再到現在的兄弟,官場才是最大的利益場,你能給人家帶來什麽東西,人家給你相對應的什麽稱唿。
“行,那我就讓我們的人過來,跟你們的人對接捐建事宜。”
“慢著。”
周紅娟道:“我公公正好計劃帶團去港島,大力引進海外僑胞投資,畢竟贛省不像隔壁的閩省,是僑鄉,天然有優勢,到時候讓我公公找你們‘化緣’。”
“化緣?這不合適吧?好歹你公公是省部級領導,去化緣是件多沒麵子的事啊。”李國慶道。
“為了能給贛省3000多萬父老鄉親謀點福利,我公公丟點麵子算什麽。跟群眾利益比起來,那點可憐的麵子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
出了婦聯的辦公樓,李國慶深深感覺到怪不得後世有的77級大學生出將入相,有的卻隻能當一輩子的教書匠。如果他去從政,就他那點zz敏感度,不讓人吃得連渣都不剩才是怪事了。
當什麽官,還是老老實實當咱的世界首富吧。
迴到招待所,李國慶隨便吃了點午飯,蒙上被子就是唿唿大睡。
一覺睡到傍晚,被李國慶安排出去辦事的劉秀也迴來了。
“老板,調查清楚了。”
“哦?這麽有效率的嗎?”李國慶還挺意外。
“巧了,我戰友的小舅子就在那個三產貿易公司上班,這也是我敢來這邊要賬的底氣之一。”
“都調查出來了什麽情況?”
“拿咱們貨的女人連那個三產公司的人都不是,隻是有個小學同學在那裏上班,她就敢打著那個貿易公司的名義在外麵倒買倒賣。”
誰說華夏民族是個農耕民族、民族天賦隻會種地種菜的,隻要一放開,華夏人比任何一個民族都有經濟頭腦。
1984年《華夏青年報》調查最受歡迎的前三個職業依次是:出租車司機、個體戶、廚師。
排在最後的三個職業則是科學家、醫生、教師。
“修大腦的不如剃頭的”。
“搞導蛋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尋找”,這句順口溜也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84年被稱為華夏的“公司元年”,第一波“下海經商”潮也是在這一年出現的。
“她一個女人,能有這麽大的膽兒,做十幾萬的生意?”
“肯定不是一個人,她有個搭檔,79年大逃港的時候遊水跑去了港島,取得了港島身份證,在那邊開了一個皮包公司,以港商的身份迴來了,談生意都是他們兩個一起去。”
“意思是她那個搭檔很有錢咯?”
“有個屁,倆人就是一對詐騙犯,打著三產貿易公司的名義騙咱們發了100台彩電,然後他們至少給彩電找了十幾個買主,其中有五個買主已經給他們打了款。”
“對方是傻的嗎?”
“沒人是傻子,打款之前,對方肯定是要來看貨的,咱們那100台彩電就是他們釣魚的餌,對方見收款單位又是三產貿易公司的對公賬戶,就打了款,他們再想辦法把錢從對公賬戶上套出去。”
“打了款,他們不發貨,對方能幹?”
“他們會以電視太多,要協調車皮為由,推遲發貨。並且對方單位每個來現場驗貨的工作人員,他們都塞整條的煙送整箱的酒,不好糊弄的他們甚至直接送黑白電視,拿了他們好處,自然向著他們說話。”
所以說騙子的手段未必有多高明,他們能行騙成功,主要還是因為受害者的貪婪,貪小便宜吃大虧。
“老板,咱們報警把他們抓了吧。”
“抓他們?以什麽理由?”
“詐騙公私財產啊。”
“誰說人家是詐騙了。”
“他們把一批貨賣給好幾個顧客,難道還不是詐騙?”
“人家可以說這批貨隻是樣品,發貨的時候直接從工廠發,不可以嗎?”李國慶反問道。
“可他們隻有這一批貨,沒別的貨,也沒工廠啊。”
“你怎麽就知道人家沒別的貨,沒準人家的貨在港島倉庫裏呢。”
李國慶手心又熱了起來。
“重建滕王閣大概需要多少錢?”李國慶問小幹事。
可能是沒少陪人參觀這個洪城名氣最大的景點,小幹事對滕王閣的情況那是相當的了解,張嘴就來。
“1945年5月,時任贛省建設廳廳長楊綽庵邀請水木大學建築大師梁思成和助手莫宗江,以華夏營造學社的名義,依據宋朝人的彩畫,繪製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
“去年洪城重建滕王閣籌備委員會曾在廬山邀請全國和本地的建築設計師、文史學家和美術家開過一次方案論證會,提出了三種設計方案:一是宋式,二是宋式略帶唐風,三是不局限在某個朝代。”
“經過了三天的討論,大多數專家認為宋式方案更好,最終決定由水木大學在梁思成、莫宗江設計稿的基礎上做出新的設計稿。”
“籌備委員會向上級申報了預算方案,初步上報的方案是總預算980萬軟妹幣,其中國家旅遊局出400萬,贛省出300萬,剩下的280萬由洪城自行解決,但這個方案遲遲沒被批準。”
能特麽批準才怪。
在這個人均工資幾十塊錢,國家連軍隊都縮減經費的年代,花小1000萬建個觀景樓,這不是浪費民脂民膏嘛這不是。
你們還挺會報賬的嘞。
雖然僅差二十萬,但名義上也百萬工程跟千萬工程的區別。
不過這點錢,對老子來說,灑灑水啦。
滕王李元嬰,他姓李,老子也姓李。
他能建,老子就建不得?
他隻是個小小的滕王,老子這個“位麵之王”可比他大多了。
做了決定,當即李國慶也不參觀了,讓小幹事把他和艾瑪送迴了婦聯,直接找到周紅娟的辦公室。
忙得頭都抬不起來的周紅娟也沒跟李國慶客氣,邊批閱著文件邊道:“李兄弟,你怎麽迴來了?是又有什麽事需要嫂子給你辦嗎?”
李國慶關上了周紅娟辦公室的門,壓低聲音道:“是有事,不過是好事,嫂子,有人要給你們送錢。”
“小李同誌。”
周紅娟放下了手裏的筆,稱唿都變了,正色道:“吳淮安和我們家老羅是一個大院長大的發小,你們又是老吳的朋友,咱們都是實在關係,用不著來這一套。”
“嫂子,是我沒表達清楚,我的錯。”
李國慶嬉皮笑臉道:“剛剛我不是去滕王閣參觀了嗎,聽說你們要重建滕王閣,但是缺建設經費。”
“我老板是個老華僑,出國那麽多年,但還是有割舍不斷的故國情懷,他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出國前,他在國內遊曆見過各地的名勝古跡,他願意資助國內的文物古跡修複與保護。”
“真的嗎?”周紅娟激動地站了起來。
“當然是真的,不就是980萬嘛,滕王閣重建工程,我們包了。”
之所以“亂花錢”,李國慶也是有考慮的。
在瓊島倒車上掙的那麽多錢,嚴格意義上來說,絕對算得上來路不正,國家肯定是要找後賬的,不趕緊花出去早晚是個隱患。
據吳淮安透露說,瓊島那邊的汽車批文激增,已經引起了上麵的關注,高層已經在考慮要不要派出調查組對瓊島展開調查了。據說羊城軍區已經派出了級別不算低的幹部親臨瓊島,進行實地摸底。
吳淮安還勸李國慶不要擔心,畢竟他們的行為是軍區默許的。
但李國慶還怕有人會抓“小辮子”,老子“積極退賠”,把成本連同賺到的錢全花在內地,這個總算“認罪態度好了吧。”
“那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啊,兄弟,不瞞你說,我公公剛調任這邊沒多久,正需要做點事情才能服眾的,可贛省一個內地省份,想出點成績哪那麽容易啊。”周紅娟的稱唿又變了。
周紅娟說得沒錯,贛省的確是個窪地,後世有種說法叫“環贛省經濟帶”,意思是贛省周邊經濟發達了,贛省變成了經濟窪地。
周邊的鄰居裏麵,經濟排前幾名的粵浙就不說了,就連“最窮”的皖省,經濟也比贛省高一大截。
果然從高幹家庭出來的人都不一般,從李兄弟到小李同誌,再到現在的兄弟,官場才是最大的利益場,你能給人家帶來什麽東西,人家給你相對應的什麽稱唿。
“行,那我就讓我們的人過來,跟你們的人對接捐建事宜。”
“慢著。”
周紅娟道:“我公公正好計劃帶團去港島,大力引進海外僑胞投資,畢竟贛省不像隔壁的閩省,是僑鄉,天然有優勢,到時候讓我公公找你們‘化緣’。”
“化緣?這不合適吧?好歹你公公是省部級領導,去化緣是件多沒麵子的事啊。”李國慶道。
“為了能給贛省3000多萬父老鄉親謀點福利,我公公丟點麵子算什麽。跟群眾利益比起來,那點可憐的麵子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
出了婦聯的辦公樓,李國慶深深感覺到怪不得後世有的77級大學生出將入相,有的卻隻能當一輩子的教書匠。如果他去從政,就他那點zz敏感度,不讓人吃得連渣都不剩才是怪事了。
當什麽官,還是老老實實當咱的世界首富吧。
迴到招待所,李國慶隨便吃了點午飯,蒙上被子就是唿唿大睡。
一覺睡到傍晚,被李國慶安排出去辦事的劉秀也迴來了。
“老板,調查清楚了。”
“哦?這麽有效率的嗎?”李國慶還挺意外。
“巧了,我戰友的小舅子就在那個三產貿易公司上班,這也是我敢來這邊要賬的底氣之一。”
“都調查出來了什麽情況?”
“拿咱們貨的女人連那個三產公司的人都不是,隻是有個小學同學在那裏上班,她就敢打著那個貿易公司的名義在外麵倒買倒賣。”
誰說華夏民族是個農耕民族、民族天賦隻會種地種菜的,隻要一放開,華夏人比任何一個民族都有經濟頭腦。
1984年《華夏青年報》調查最受歡迎的前三個職業依次是:出租車司機、個體戶、廚師。
排在最後的三個職業則是科學家、醫生、教師。
“修大腦的不如剃頭的”。
“搞導蛋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尋找”,這句順口溜也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84年被稱為華夏的“公司元年”,第一波“下海經商”潮也是在這一年出現的。
“她一個女人,能有這麽大的膽兒,做十幾萬的生意?”
“肯定不是一個人,她有個搭檔,79年大逃港的時候遊水跑去了港島,取得了港島身份證,在那邊開了一個皮包公司,以港商的身份迴來了,談生意都是他們兩個一起去。”
“意思是她那個搭檔很有錢咯?”
“有個屁,倆人就是一對詐騙犯,打著三產貿易公司的名義騙咱們發了100台彩電,然後他們至少給彩電找了十幾個買主,其中有五個買主已經給他們打了款。”
“對方是傻的嗎?”
“沒人是傻子,打款之前,對方肯定是要來看貨的,咱們那100台彩電就是他們釣魚的餌,對方見收款單位又是三產貿易公司的對公賬戶,就打了款,他們再想辦法把錢從對公賬戶上套出去。”
“打了款,他們不發貨,對方能幹?”
“他們會以電視太多,要協調車皮為由,推遲發貨。並且對方單位每個來現場驗貨的工作人員,他們都塞整條的煙送整箱的酒,不好糊弄的他們甚至直接送黑白電視,拿了他們好處,自然向著他們說話。”
所以說騙子的手段未必有多高明,他們能行騙成功,主要還是因為受害者的貪婪,貪小便宜吃大虧。
“老板,咱們報警把他們抓了吧。”
“抓他們?以什麽理由?”
“詐騙公私財產啊。”
“誰說人家是詐騙了。”
“他們把一批貨賣給好幾個顧客,難道還不是詐騙?”
“人家可以說這批貨隻是樣品,發貨的時候直接從工廠發,不可以嗎?”李國慶反問道。
“可他們隻有這一批貨,沒別的貨,也沒工廠啊。”
“你怎麽就知道人家沒別的貨,沒準人家的貨在港島倉庫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