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李國慶給的天價傭金,陳部一高興,多喝了幾杯,當天夜裏就住進了醫院。
始作俑者的李國慶,得著信兒,也隻能拎著果籃去醫院看他。
“你他娘的是來看我的還是來氣我的?拎這麽大果籃,給你個小王八蛋累壞了吧?”躺病床上的陳部麵色紅潤,一點不像有病的樣子。
“不要在意那些細節。”李國慶隨手把裝著一個小蘋果的滌綸束口網格袋放在陳部床頭櫃上:“您老還挺好的吧?”
“托您的福,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那陰陽怪氣的勁兒,讓李國慶嚴重懷疑他送錯慰問品了。
早知道你個老丫挺的這臭德行,老子就送你花了,白菊花、黃菊花、紙菊花,隨便您挑,給您私人定製。
“你個小王八蛋,故意的吧?沒聽說過過午不探病嗎?”
“過午不探病?還有這種說法?”
“探病一般都是上午,上午屬陽,陽氣旺盛,代表著希望。而下午、晚上都屬陰,此時段陽氣下降,陰氣上升,暮氣漸濃,若此時去探視病人,會將陰氣帶給病人。”
“停停停,你這還是接受過我d多年教育的老幹部嘞,怎麽這麽迷信啊,怪不得不給你安排實權職務呢,安排了也是個壞分子。”
“滾滾滾,看見你就煩。”陳部閉上了眼。
“您這就是傳說的高幹病房吧?看起來針不戳。”李國慶打量著病房,沒話找話道。
“再好的病房也是病房,三機部的老劉上個月就是在這間病房裏走的。”陳部長歎了口氣,道。
三機部全稱是第三機械工業部,1982年5月根據機構改革實施方案決定,第三機械工業部改名為航空工業部。
叫習慣了三機部,陳部一時還真沒改過來口。
“臥槽,拜拜了您嘞,探病到此結束。”李國慶撒丫子就往外跑。
“別走啊,再聊會兒啊,大白天的你怕啥,就算老劉迴來,也是夜裏迴來啊。他頭七早就過了,應該是不會迴來了。”
陳部越這樣說,李國慶跑得越快了。
吹著永遠吹不響的口哨,在醫院的走廊裏溜達一圈,也幸虧他吹不響,要是吹響了,一不小心吹個“今天是個好日子”的調調兒,他不挨病人家屬胖揍才怪。
那年我雙手插兜,不知道什麽叫對手。
你說你探病不好好探,探完病還不趕緊滾,在醫院瞎溜達個什麽勁兒,不怕給你傳上什麽肺結核啊、甲肝乙肝餅幹啊。
病房裏病人疼得叫喚,病人家屬哭爹喊娘,就那麽好聽?
到處吃瓜的猹李王轉了一大圈,終於找到樂子看了。
隻見一大群人圍成一個圈,不知道在看著什麽,有醫生有護士還有穿著病號服的病人,議論紛紛,熱鬧極了。
“那裏怎麽那麽多人啊?”擠不進去的男路人甲問。
“嗨,醫院裏還能因為啥,肯定又是瞧不起病讓醫院轟出來了唄。”濃妝豔抹的女路人乙不屑地迴答道。
“還有看不起病的?不都是公費醫療嗎?”女路人丙道。
“這裏是協和,全華夏最好的醫院了,外地人來這裏看病的,有的是,臭農民有什麽公費醫療啊。”女路人乙優越感十足。
“就是,就是,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起,臭農民得了病,不都是在家生扛嘛。扛不過去席子一卷挖個坑一埋就完事,沒事跑首都來丟人現眼幹什麽?還跟咱們搶醫療資源,病房多緊張啊。”
“這次你們可都猜錯了。”戴眼鏡的男路人丁道:“那家女的得了大病,聽說還是什麽瘤來著,為了給媳婦治病,那家男人把家裏的房都賣了,可是就連協和的醫生都不敢給他們做手術,怕失敗。”
“不是吧,不是吧,為了看病,把家裏的房都賣了?他媳婦有那麽金貴嗎?死了就死了唄,再娶一個也花不了多少錢。”女路人丙忘了她自己其實也是女人。
“農村的房子,又不值錢,賣不了幾個錢的,能湊夠藥費手術費就不錯了。估計他們就是沒錢給醫生護士塞紅包,醫生不願意給他們擔風險做手術。”女路人乙很“懂行”地說。
……
早就決定日行一善的李國慶,聽完小猹們的議論,忙往人群裏擠。
如果真是沒錢看病,李大善人不介意給他們出點醫療費。
還沒擠進去,李國慶就聽見裏麵的哭訴聲像他們老家的方言,再仔細一聽,聲音越聽越熟悉。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分開重重人牆,擠了進去,李國慶一下子愣住了:“叔,嬸,大妮二妮,怎麽是你們啊?”
吃瓜對象不是別人,正是李國慶的小叔李留柱和小嬸劉桂蘭,倆人正坐在地上抱頭痛哭呢,李國慶的倆小堂妹李大妮和李二妮也拉著爹娘的衣角,哭得吩嗤吩嗤的。
“大慶啊,你嬸子腦子裏長了瘤子,人家醫院不給治啊。”李留柱仿佛看到了親人,哭得更痛了。
呸,啥叫仿佛看到了親人,就是親人,親侄子。
“不給治?為什麽?”
李留柱用的是家鄉話,李國慶說的卻是普通話。
“這位同誌,我是他們的接診醫生。”一個穿著白大褂的中年男醫生對李國慶說道:“不是我們不給治療,是病人的瘤子位置實在是太特殊,手術成功率極低。”
“有多低?”
“不到百分之二十。”
“就算是不到百分之二,手術該做也得做啊。”
“不是我們不給做,是女病人……”
“大慶。”小嬸停止了哭泣,道:“是我不讓做的,與其死在異鄉的手術台上,還不如死在自家床上。我不想做個找不到迴家的路的孤魂野鬼。再說了,不能為了我,讓家裏傾家蕩產啊,不值得。”
“留柱哥,別哭了,咱迴家吧。”
小嬸劉桂蘭轉頭看向小叔李留柱道:“等我死了,你用賣房的錢再娶一個。我能嫁給你,這輩子值了,就是沒能給你生個兒子。你再娶,找個脾氣好點的,別讓她虐待我兩個妮子。”
“說什麽呢,有我在,肯定不會讓你迴家等死的。”
“跟我來,去我辦公室談吧。”中年男醫生道。
“散了,都散了吧。”
李國慶把小叔和小嬸拉起來,把猹們驅散,跟著醫生去了辦公室。
中年醫生姓馮,叫馮京生,是神經外科的科主任,到了辦公室就把小嬸的檢查報告和病例給李國慶看。
“我看不懂,也不想看。”
李國慶頗有點霸總範兒地推開病例本,道:“我就兩個問題,第一,這個手術,你們醫院能不能做?第二,如果你們醫院做不了這個手術,還有沒有地兒可以做?”
馮京生醫生推了推黑框眼鏡,道:“我們醫院的神經外科是不是國內最好的,我不敢說,但毫不客氣地說,國內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能比我做這種手術水平更高。”
“哦?馮醫生這麽自負嗎?”
“不,是自信。”當醫生的,尤其是在自己領域特牛的醫生,都是驕傲的啊,馮醫生也是:“我1948年到1951年就讀於燕京大學生物係醫預科,後轉入協和醫學院醫科,1956年畢業。”
“我還是改開以後,78年國家第一批53名公派赴美訪問學者中的一員,81年年底完成學業迴國,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臨床學博士學位。”
“失敬,失敬。”李國慶衝著馮醫生抱拳了。
解放前的大學生、藤校醫學院的博士,這倆頭銜隨便哪一個都是李國慶這種水貨留學生需要高山仰止的。
“馮博士,我嬸的手術成功率真的這麽低嗎?”
“咱們國內的醫療條件畢竟有限,能達到20%的成功率,也是我最樂觀的估計了,病人的病灶位置實在是太特殊了。”
“如果這個手術是在國外做呢?”
“國外?如果是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由我的導師和他的醫療團隊來做,我估計成功率能達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可是,去國外做手術需要一大筆費用,並且我導師也不是什麽人的手術都會接的。”
“百分之六十?還是不高啊。”
“如果能請到我導師裏奧博士在梅奧診所的師弟傑森博士,由他們兩個共同完成這例手術,成功率應該能達到百分之八十。”
始作俑者的李國慶,得著信兒,也隻能拎著果籃去醫院看他。
“你他娘的是來看我的還是來氣我的?拎這麽大果籃,給你個小王八蛋累壞了吧?”躺病床上的陳部麵色紅潤,一點不像有病的樣子。
“不要在意那些細節。”李國慶隨手把裝著一個小蘋果的滌綸束口網格袋放在陳部床頭櫃上:“您老還挺好的吧?”
“托您的福,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那陰陽怪氣的勁兒,讓李國慶嚴重懷疑他送錯慰問品了。
早知道你個老丫挺的這臭德行,老子就送你花了,白菊花、黃菊花、紙菊花,隨便您挑,給您私人定製。
“你個小王八蛋,故意的吧?沒聽說過過午不探病嗎?”
“過午不探病?還有這種說法?”
“探病一般都是上午,上午屬陽,陽氣旺盛,代表著希望。而下午、晚上都屬陰,此時段陽氣下降,陰氣上升,暮氣漸濃,若此時去探視病人,會將陰氣帶給病人。”
“停停停,你這還是接受過我d多年教育的老幹部嘞,怎麽這麽迷信啊,怪不得不給你安排實權職務呢,安排了也是個壞分子。”
“滾滾滾,看見你就煩。”陳部閉上了眼。
“您這就是傳說的高幹病房吧?看起來針不戳。”李國慶打量著病房,沒話找話道。
“再好的病房也是病房,三機部的老劉上個月就是在這間病房裏走的。”陳部長歎了口氣,道。
三機部全稱是第三機械工業部,1982年5月根據機構改革實施方案決定,第三機械工業部改名為航空工業部。
叫習慣了三機部,陳部一時還真沒改過來口。
“臥槽,拜拜了您嘞,探病到此結束。”李國慶撒丫子就往外跑。
“別走啊,再聊會兒啊,大白天的你怕啥,就算老劉迴來,也是夜裏迴來啊。他頭七早就過了,應該是不會迴來了。”
陳部越這樣說,李國慶跑得越快了。
吹著永遠吹不響的口哨,在醫院的走廊裏溜達一圈,也幸虧他吹不響,要是吹響了,一不小心吹個“今天是個好日子”的調調兒,他不挨病人家屬胖揍才怪。
那年我雙手插兜,不知道什麽叫對手。
你說你探病不好好探,探完病還不趕緊滾,在醫院瞎溜達個什麽勁兒,不怕給你傳上什麽肺結核啊、甲肝乙肝餅幹啊。
病房裏病人疼得叫喚,病人家屬哭爹喊娘,就那麽好聽?
到處吃瓜的猹李王轉了一大圈,終於找到樂子看了。
隻見一大群人圍成一個圈,不知道在看著什麽,有醫生有護士還有穿著病號服的病人,議論紛紛,熱鬧極了。
“那裏怎麽那麽多人啊?”擠不進去的男路人甲問。
“嗨,醫院裏還能因為啥,肯定又是瞧不起病讓醫院轟出來了唄。”濃妝豔抹的女路人乙不屑地迴答道。
“還有看不起病的?不都是公費醫療嗎?”女路人丙道。
“這裏是協和,全華夏最好的醫院了,外地人來這裏看病的,有的是,臭農民有什麽公費醫療啊。”女路人乙優越感十足。
“就是,就是,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起,臭農民得了病,不都是在家生扛嘛。扛不過去席子一卷挖個坑一埋就完事,沒事跑首都來丟人現眼幹什麽?還跟咱們搶醫療資源,病房多緊張啊。”
“這次你們可都猜錯了。”戴眼鏡的男路人丁道:“那家女的得了大病,聽說還是什麽瘤來著,為了給媳婦治病,那家男人把家裏的房都賣了,可是就連協和的醫生都不敢給他們做手術,怕失敗。”
“不是吧,不是吧,為了看病,把家裏的房都賣了?他媳婦有那麽金貴嗎?死了就死了唄,再娶一個也花不了多少錢。”女路人丙忘了她自己其實也是女人。
“農村的房子,又不值錢,賣不了幾個錢的,能湊夠藥費手術費就不錯了。估計他們就是沒錢給醫生護士塞紅包,醫生不願意給他們擔風險做手術。”女路人乙很“懂行”地說。
……
早就決定日行一善的李國慶,聽完小猹們的議論,忙往人群裏擠。
如果真是沒錢看病,李大善人不介意給他們出點醫療費。
還沒擠進去,李國慶就聽見裏麵的哭訴聲像他們老家的方言,再仔細一聽,聲音越聽越熟悉。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分開重重人牆,擠了進去,李國慶一下子愣住了:“叔,嬸,大妮二妮,怎麽是你們啊?”
吃瓜對象不是別人,正是李國慶的小叔李留柱和小嬸劉桂蘭,倆人正坐在地上抱頭痛哭呢,李國慶的倆小堂妹李大妮和李二妮也拉著爹娘的衣角,哭得吩嗤吩嗤的。
“大慶啊,你嬸子腦子裏長了瘤子,人家醫院不給治啊。”李留柱仿佛看到了親人,哭得更痛了。
呸,啥叫仿佛看到了親人,就是親人,親侄子。
“不給治?為什麽?”
李留柱用的是家鄉話,李國慶說的卻是普通話。
“這位同誌,我是他們的接診醫生。”一個穿著白大褂的中年男醫生對李國慶說道:“不是我們不給治療,是病人的瘤子位置實在是太特殊,手術成功率極低。”
“有多低?”
“不到百分之二十。”
“就算是不到百分之二,手術該做也得做啊。”
“不是我們不給做,是女病人……”
“大慶。”小嬸停止了哭泣,道:“是我不讓做的,與其死在異鄉的手術台上,還不如死在自家床上。我不想做個找不到迴家的路的孤魂野鬼。再說了,不能為了我,讓家裏傾家蕩產啊,不值得。”
“留柱哥,別哭了,咱迴家吧。”
小嬸劉桂蘭轉頭看向小叔李留柱道:“等我死了,你用賣房的錢再娶一個。我能嫁給你,這輩子值了,就是沒能給你生個兒子。你再娶,找個脾氣好點的,別讓她虐待我兩個妮子。”
“說什麽呢,有我在,肯定不會讓你迴家等死的。”
“跟我來,去我辦公室談吧。”中年男醫生道。
“散了,都散了吧。”
李國慶把小叔和小嬸拉起來,把猹們驅散,跟著醫生去了辦公室。
中年醫生姓馮,叫馮京生,是神經外科的科主任,到了辦公室就把小嬸的檢查報告和病例給李國慶看。
“我看不懂,也不想看。”
李國慶頗有點霸總範兒地推開病例本,道:“我就兩個問題,第一,這個手術,你們醫院能不能做?第二,如果你們醫院做不了這個手術,還有沒有地兒可以做?”
馮京生醫生推了推黑框眼鏡,道:“我們醫院的神經外科是不是國內最好的,我不敢說,但毫不客氣地說,國內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能比我做這種手術水平更高。”
“哦?馮醫生這麽自負嗎?”
“不,是自信。”當醫生的,尤其是在自己領域特牛的醫生,都是驕傲的啊,馮醫生也是:“我1948年到1951年就讀於燕京大學生物係醫預科,後轉入協和醫學院醫科,1956年畢業。”
“我還是改開以後,78年國家第一批53名公派赴美訪問學者中的一員,81年年底完成學業迴國,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臨床學博士學位。”
“失敬,失敬。”李國慶衝著馮醫生抱拳了。
解放前的大學生、藤校醫學院的博士,這倆頭銜隨便哪一個都是李國慶這種水貨留學生需要高山仰止的。
“馮博士,我嬸的手術成功率真的這麽低嗎?”
“咱們國內的醫療條件畢竟有限,能達到20%的成功率,也是我最樂觀的估計了,病人的病灶位置實在是太特殊了。”
“如果這個手術是在國外做呢?”
“國外?如果是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由我的導師和他的醫療團隊來做,我估計成功率能達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可是,去國外做手術需要一大筆費用,並且我導師也不是什麽人的手術都會接的。”
“百分之六十?還是不高啊。”
“如果能請到我導師裏奧博士在梅奧診所的師弟傑森博士,由他們兩個共同完成這例手術,成功率應該能達到百分之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