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年初一。
天微微亮的時候,鄧清靈就被炮竹吵醒了。
她還沒醒的時候,郭建平和小朋友們都起床了。
郭浩晨他們跟在郭建平身邊看他燒炮竹,湊熱鬧。
吃完早飯之後,梁雪英就帶小浩傑和李春燕在家裏守家。
鄧清靈裝了一些糖果瓜子就帶著兩個女兒去找馬麗影聊天,其他小朋友就跟著郭建平他們去長輩家裏拜年了。
鄧清靈去到馬麗影那裏的時候,剛好幾個嫂子嬸娘都在,大家就在一起邊打牌邊聊天。
先是大家說一下自家的變化和自己知道的八卦,然後聊聊馬麗影在省城的生活和見聞。
“麗影要是你以後畢業出來,還迴老家這裏嗎?”梅大嫂問道。
靜大嫂:“畢業了還迴這裏幹嘛,在省城那邊找個單位上班多好。”以後也好拉拔一下家裏的子侄。
“要是不迴來,阿發和孩子們怎麽辦?”梅大嫂又問。
幾人紛紛看向馬麗影。
“離畢業還早著呢。”馬麗影想了想又道:“不過我打算帶阿發去省城裏發展,到時候在那邊找個工作。”
聽同學說高第街那邊就有很多人在賣衣服,到時候可以讓自家男人去那裏試試,去擺攤賣點東西也好,好過在鄉下種地。
(上個世紀70年代末,大批上山下鄉的知青迴城,卻成了待業青年。為此,政府出台了新政策,允許待業青年開展個體經營,在家門口擺攤做生意。)
大家一聽就羨慕得不行,她敢這麽說,說明她有門路啊。
既然都說開了,馬麗影就索性多說點:“外麵的風氣變好了,省城裏有很多人都在街上擺攤賣東西,街上也越來越熱鬧。”
她迴來過年的時候,在縣城的車站裏就看到有人在賣茶葉蛋和包子,就連鎮上也有一些人在偷偷摸摸的賣東西。
“這麽說我們自家種的菜和自家養的雞都可以拿出去賣咯。”靜大嫂問道。
“是啊。”馬麗影點頭,繼續說道:“省城裏不但但可以自由買賣,他們那裏都開始分田到戶了。”
“分田到戶什麽意思?”潔伯姆問道。
馬麗影:“分田到戶是指將田地分配到每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
說簡單一點就是把土地分配給每一戶耕種,每一戶人家負責一部分土地。
以後土地掌握在自己手裏,自己想幾點出工就幾點出工,想幾點下工迴家就幾點迴家,想種什麽就種什麽,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
除了要上交的公糧,剩下的糧食全都是自己的。”
該說的話她都說了,至於大家敢不敢去做,又該怎麽做,就看她們自己的了。
“這樣好啊,隻要自己勤勞一點,就能吃飽飯,也不知道我們這裏什麽時候才能分田到戶。”潔伯姆聽到這話就很興奮,心裏還十分期待。
鄧清靈在邊上聽著就知道春風吹起了。
本來她想著大兒子讀初中先讓他住校的,自等到可以自由買賣的時候再帶著孩子搬到鎮上住。
現在看來是時候搬到鎮上了。
買房子要做買賣的事也要跟家裏說,不然跟他們說自己隻是帶孩子去鎮上讀書,隻怕大家以為她瘋了吧。
其他孩子在村裏就可以上學,她也有工作,孩子上初中也可以住宿,她沒必要跟著去鎮上。
不說其他人就說郭建平吧。
有什麽事,夫妻倆就該有商有量的,這樣夫妻感情才會好,也能走得長遠。
於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鄧清靈就跟郭建平說了自己的打算。
“今天我聽麗影說外麵可以自由買賣了,她還打算帶著發哥去省城發展。”鄧清靈說道。
“你也想跟著去省城發展?”郭建平問道。
要知道自家媳婦在嚴打時期都敢去投機倒把的人,自由買賣不是正合她意嘛。
其實郭建平在縣城也感覺到了社會風氣的變化。
過年前他搭檔去黑市賣東西迴來就跟他說了,黑市裏的人多了很多,也沒有人來查。
所以今年過年前,郭建平和他搭檔賺了不少錢。
不過風氣變這事,他還沒來得及和家裏人說。
鄧清靈:“沒呢,省城以後有機會再去,現在孩子們還小,我哪裏舍得出遠門,不過我打算下半年搬到鎮上去住。”
“家裏不是住得好好的嘛,幹嘛要搬到鎮上去住?”郭建平問道。
難道婆媳倆吵架了?
也沒聽說啊!
鄧清靈:“浩晨下半年就要去鎮上讀初一了。”
“讓孩子自己去住校就行了,哪還需要你跟著去,我們以前都是住校的。”郭建平說道。
“我在鎮上買了房子...”
鄧清靈話還沒說完,郭建平驚訝道:“什麽?”
反應過來的郭建平連忙壓低聲音說道:“你什麽時候買了房子?”
“就高考結束後那段時間買的,所以我才說搬到鎮上去住,那間房子就在中學附近,等時候我就在門口擺個攤賣點包子雲吞什麽。”鄧清靈微笑著說道。
這年頭,隻要你敢賣,肯定會有人買。
別說包子雲吞了,就算你隨便擺個攤賣點白菜土豆什麽的,也能賣出去。
“你跟誰去看的房子?那房子幹淨不?”郭建平問道。
要知道在困難時期的時候,鎮上還餓死過不少人咧。
其實郭建平沒想過在鎮上買房子的,因為廠裏就有分配房子給他,也有兩房一廳。
隻不過,幾個孩子都在村裏讀書,鄧清靈又在學校裏做老師,她們就沒想過搬去縣城裏住。
畢竟人生地不熟,縣城裏又亂,還不如在村裏自在。
“我大哥介紹的,那房主也算是我娘家的遠房親戚。”鄧清靈說道。
遠房表哥的親舅舅也算...是親戚...吧。
房子買都買了,他還能說什麽。
郭建平想了想,便開口說道:“你要做買賣可以,但我不讚成你賣包子,做包子賣太辛苦了。”
因為做包子要起得很早,一般淩晨2點左右就起床開始工作了,有些食材還必須前一天晚上準備好。
鄧清靈輕聲說道:“我再想想。”
其實她也不是非要賣包子的。
*****************************************高第街的曆史很長,最早可以上溯到宋代,清代以來,高第街就以經營鞋帽布匹及“蘇杭雜貨”著稱,一度被稱為“蘇杭街”。
高第街也是“近代廣州第一家族”許氏家族的發祥地。
上個世紀的80年代,正值改革開放風起雲湧之時,高第街借著政策的東風,一躍成為全國聞名的服裝批發集散地。
全國各地做時裝生意的小攤販,都要到高第街來進貨。
有個說法是,“沒到過高第街就等於沒到過廣州。”
天微微亮的時候,鄧清靈就被炮竹吵醒了。
她還沒醒的時候,郭建平和小朋友們都起床了。
郭浩晨他們跟在郭建平身邊看他燒炮竹,湊熱鬧。
吃完早飯之後,梁雪英就帶小浩傑和李春燕在家裏守家。
鄧清靈裝了一些糖果瓜子就帶著兩個女兒去找馬麗影聊天,其他小朋友就跟著郭建平他們去長輩家裏拜年了。
鄧清靈去到馬麗影那裏的時候,剛好幾個嫂子嬸娘都在,大家就在一起邊打牌邊聊天。
先是大家說一下自家的變化和自己知道的八卦,然後聊聊馬麗影在省城的生活和見聞。
“麗影要是你以後畢業出來,還迴老家這裏嗎?”梅大嫂問道。
靜大嫂:“畢業了還迴這裏幹嘛,在省城那邊找個單位上班多好。”以後也好拉拔一下家裏的子侄。
“要是不迴來,阿發和孩子們怎麽辦?”梅大嫂又問。
幾人紛紛看向馬麗影。
“離畢業還早著呢。”馬麗影想了想又道:“不過我打算帶阿發去省城裏發展,到時候在那邊找個工作。”
聽同學說高第街那邊就有很多人在賣衣服,到時候可以讓自家男人去那裏試試,去擺攤賣點東西也好,好過在鄉下種地。
(上個世紀70年代末,大批上山下鄉的知青迴城,卻成了待業青年。為此,政府出台了新政策,允許待業青年開展個體經營,在家門口擺攤做生意。)
大家一聽就羨慕得不行,她敢這麽說,說明她有門路啊。
既然都說開了,馬麗影就索性多說點:“外麵的風氣變好了,省城裏有很多人都在街上擺攤賣東西,街上也越來越熱鬧。”
她迴來過年的時候,在縣城的車站裏就看到有人在賣茶葉蛋和包子,就連鎮上也有一些人在偷偷摸摸的賣東西。
“這麽說我們自家種的菜和自家養的雞都可以拿出去賣咯。”靜大嫂問道。
“是啊。”馬麗影點頭,繼續說道:“省城裏不但但可以自由買賣,他們那裏都開始分田到戶了。”
“分田到戶什麽意思?”潔伯姆問道。
馬麗影:“分田到戶是指將田地分配到每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
說簡單一點就是把土地分配給每一戶耕種,每一戶人家負責一部分土地。
以後土地掌握在自己手裏,自己想幾點出工就幾點出工,想幾點下工迴家就幾點迴家,想種什麽就種什麽,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
除了要上交的公糧,剩下的糧食全都是自己的。”
該說的話她都說了,至於大家敢不敢去做,又該怎麽做,就看她們自己的了。
“這樣好啊,隻要自己勤勞一點,就能吃飽飯,也不知道我們這裏什麽時候才能分田到戶。”潔伯姆聽到這話就很興奮,心裏還十分期待。
鄧清靈在邊上聽著就知道春風吹起了。
本來她想著大兒子讀初中先讓他住校的,自等到可以自由買賣的時候再帶著孩子搬到鎮上住。
現在看來是時候搬到鎮上了。
買房子要做買賣的事也要跟家裏說,不然跟他們說自己隻是帶孩子去鎮上讀書,隻怕大家以為她瘋了吧。
其他孩子在村裏就可以上學,她也有工作,孩子上初中也可以住宿,她沒必要跟著去鎮上。
不說其他人就說郭建平吧。
有什麽事,夫妻倆就該有商有量的,這樣夫妻感情才會好,也能走得長遠。
於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鄧清靈就跟郭建平說了自己的打算。
“今天我聽麗影說外麵可以自由買賣了,她還打算帶著發哥去省城發展。”鄧清靈說道。
“你也想跟著去省城發展?”郭建平問道。
要知道自家媳婦在嚴打時期都敢去投機倒把的人,自由買賣不是正合她意嘛。
其實郭建平在縣城也感覺到了社會風氣的變化。
過年前他搭檔去黑市賣東西迴來就跟他說了,黑市裏的人多了很多,也沒有人來查。
所以今年過年前,郭建平和他搭檔賺了不少錢。
不過風氣變這事,他還沒來得及和家裏人說。
鄧清靈:“沒呢,省城以後有機會再去,現在孩子們還小,我哪裏舍得出遠門,不過我打算下半年搬到鎮上去住。”
“家裏不是住得好好的嘛,幹嘛要搬到鎮上去住?”郭建平問道。
難道婆媳倆吵架了?
也沒聽說啊!
鄧清靈:“浩晨下半年就要去鎮上讀初一了。”
“讓孩子自己去住校就行了,哪還需要你跟著去,我們以前都是住校的。”郭建平說道。
“我在鎮上買了房子...”
鄧清靈話還沒說完,郭建平驚訝道:“什麽?”
反應過來的郭建平連忙壓低聲音說道:“你什麽時候買了房子?”
“就高考結束後那段時間買的,所以我才說搬到鎮上去住,那間房子就在中學附近,等時候我就在門口擺個攤賣點包子雲吞什麽。”鄧清靈微笑著說道。
這年頭,隻要你敢賣,肯定會有人買。
別說包子雲吞了,就算你隨便擺個攤賣點白菜土豆什麽的,也能賣出去。
“你跟誰去看的房子?那房子幹淨不?”郭建平問道。
要知道在困難時期的時候,鎮上還餓死過不少人咧。
其實郭建平沒想過在鎮上買房子的,因為廠裏就有分配房子給他,也有兩房一廳。
隻不過,幾個孩子都在村裏讀書,鄧清靈又在學校裏做老師,她們就沒想過搬去縣城裏住。
畢竟人生地不熟,縣城裏又亂,還不如在村裏自在。
“我大哥介紹的,那房主也算是我娘家的遠房親戚。”鄧清靈說道。
遠房表哥的親舅舅也算...是親戚...吧。
房子買都買了,他還能說什麽。
郭建平想了想,便開口說道:“你要做買賣可以,但我不讚成你賣包子,做包子賣太辛苦了。”
因為做包子要起得很早,一般淩晨2點左右就起床開始工作了,有些食材還必須前一天晚上準備好。
鄧清靈輕聲說道:“我再想想。”
其實她也不是非要賣包子的。
*****************************************高第街的曆史很長,最早可以上溯到宋代,清代以來,高第街就以經營鞋帽布匹及“蘇杭雜貨”著稱,一度被稱為“蘇杭街”。
高第街也是“近代廣州第一家族”許氏家族的發祥地。
上個世紀的80年代,正值改革開放風起雲湧之時,高第街借著政策的東風,一躍成為全國聞名的服裝批發集散地。
全國各地做時裝生意的小攤販,都要到高第街來進貨。
有個說法是,“沒到過高第街就等於沒到過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