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渾水摸魚
儒道我有一詩可鎮山河 作者:有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楚國還真是異想天開,一個公主,就想換五位亞聖(羋江、昭陽、景頗、羋濉、張旻),這算盤未免打得也太響了”雷老虎最是不忿。
赤鳶帶來的《儒林日報》幾乎是沒有延遲的額,所以王清流知道的消息是最及時的,當然了,伯寧公主的書信也是雷打不動。
赤鳶還不太適應南方的氣候,所以多數時候,她都待在洛邑城裏,隻有重要信息傳遞的情況下,王清流才會將其召來,其身上刻印的詩文就是最好的令箭。
“如今我們糧草具備,楚國估計是害怕了”少卿換掉了鎧甲,托王清流的福,如今埋於案牘的他,開會也是少有的閑暇,甚至連道境,都隻能無上修煉,好在鴻蒙紫氣的恢複效果無與倫比。
“也不知陛下會作何選擇?”雷老虎隨口一說,隨即便反應過來不妥。
“無論作何選擇,我們萬不能懈怠就是了”王清流填補道。
“最近西南疆域可有異動?”
“並無異動,即便是流動的探子也並未發現異常”如今軍事雷老虎主官,政事少卿主官,王清流還是比較放心的。
“新兵訓練如何,可堪一用?”
他們西南駐軍幾乎所有的軍隊都是按照王清流的訓練方式補充的,可謂一脈相承,並不存在不兼容的問題。
再加上上次偷楚國的屁股,他特意帶的一萬新兵,所以說磨合應該沒有什麽問題才對。
\"現在兄弟們可不是剛來的時候了,如果現在拉上戰場,會給敵人一個大的驚喜\"雷老虎話語中滿是自信,這些將士他都接觸過,自然知道幾斤幾年,拉上戰場對於敵人估計就是毀滅性的。
……
與此同時
三國談判進行的並不順利,因為彼此之間根本沒有信任基礎,甚至三個國家之間彼此都有新仇舊恨。
這就導致談判幾乎成為了罵場,區別隻是誰最先破防而已。
顯而易見,被俘亞聖最多的楚國最先忍不住。
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齊楚夏三國的談判還沒有初見成效,趙國、魯國便迫不及待的加入,如此場麵更加紛亂。
這兩個國家的國力自然不比齊楚夏三國,他們也是怕這三國最後的談判結果是將他們瓜分了事。
這時候談判的內容已經沒什麽意義了,談判桌上少誰誰尷尬。
洛邑城少有得這麽熱鬧。
“今天談判有何進展?”
“還是亂成一鍋粥”
“希望早日和平!”
“是啊,什麽時候才能過安生日子?”
……
諸國談判事宜,百姓們雖然關心,但是卻迫切的渴求和平。
戰爭雖未進行太久,但是已經極大地影響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最近好像過於安靜了”襄陽城頭,王清流有感而發。
確實,最近一段時間,確實並未有戰事傳來,他緊繃的神經也難得舒緩,一時反倒有些不太適應。
這段時間,他也沒有歇著,畢竟春耕來臨,他這個名義上的主官,還是要保障民生的,畢竟這直接關係到後勤和治地百姓生活。
襄陽城也算是難得的魚米之鄉,當初他占領這裏的時候,幾乎沒有破壞任何基建,所以百姓們也得以相對安穩的過自己的日子。
春耕很順利,即便兩世為人,他也很少下地,但是麵對這些繁忙景象,他也看不過,或許身體裏天然蘊藏的便是對土地的眷顧吧。
……
洛邑很熱鬧,襄陽很繁忙,而北境則相對苦寒。
郗成益帶著啟和青麥,已經在鹽城鎮守半年有餘,而鹽城也逐漸從小營寨一點點有了城市的樣子。
如果王清流在這裏就會發現,“鹽城”就好像另一個“紮蘭城”。
幾乎沒有什麽區別,同樣的荒涼,艱苦,破敗。
或許真正的紮蘭城人還會感慨一句這是紮蘭城的新生。
鹽山十分巨大,大夏駐軍隻能開采不大的一份。
除了山體,底下埋藏的才是絕大部分,自鹽城建立開始,每天都有馬隊馱鹽而迴,不僅供給著夏國,甚至輻射到諸多國家。
畢竟王清流提供的白鹽製作方式可謂是獨步全人族,即便是不缺鹽的國家對於這種毫無異味的白鹽也異常喜歡。
“師父,咱們什麽時候迴去?”青麥有點想他爺爺了,這還是第一次離他爺爺這麽近。
“該迴去,自然迴去了”郗成益其實挺喜歡這個地方的,或者說他挺喜歡離群索居無拘無束的,這妥妥一個e人,即便在洛邑城中,他也很少外出,平時都宅在山莊裏,倒頗有些隱士風範。
啟沒有說話,他也想自己的母親,但是這孩子勇的時候非常勇,平時倒是有些自閉,雖然已經十來歲,但是還沒有青年活潑。
“也不知道社長怎樣了”青麥囁喏道。
啟臉上異色一閃而逝,顯然並不像表麵那麽平靜。
西北的春天依然苦寒,一大兩小三個身影就這麽矗立著,或許沒人在乎,或許有人在乎。
……
洛邑城中的談判,或者說罵戰一直持續到三月中。
這姑且算是一種政治智慧,畢竟“拖”字訣,還是大家都認可的。
洛邑城中的百姓已經不期待從這些罵人不吐髒字的高官雅士口中得到更多的進展,畢竟每日的《儒林日報》除了刊登一些名流新奇的罵人技巧外,也再沒有更多優質信息了。
《儒林日報》的“記者”更加苦惱,五國會談作為目前最重要的國事,肯定不能不報道,但是旁聽全程的他們又確實沒有什麽好報道的。
“幾國的試探未免太過……”想了半天,王清流都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
“幼稚……政治的本質就是妥協,當所有人都不想妥協時,你猜會怎麽做?”姬沭看得極為透徹,像他這樣的老家夥,其實早就見怪不怪了。
不過看著自家族女婿焦急,他也不免開導幾句。
“會怎麽做?”
“攪亂事實,渾水摸魚”
“他們現在?”
“不過是小把戲罷了,水不是那麽容易攪渾的,陛下也不是好糊弄得,他們想鬧,便讓他們鬧吧”姬沭顯然不感興趣
赤鳶帶來的《儒林日報》幾乎是沒有延遲的額,所以王清流知道的消息是最及時的,當然了,伯寧公主的書信也是雷打不動。
赤鳶還不太適應南方的氣候,所以多數時候,她都待在洛邑城裏,隻有重要信息傳遞的情況下,王清流才會將其召來,其身上刻印的詩文就是最好的令箭。
“如今我們糧草具備,楚國估計是害怕了”少卿換掉了鎧甲,托王清流的福,如今埋於案牘的他,開會也是少有的閑暇,甚至連道境,都隻能無上修煉,好在鴻蒙紫氣的恢複效果無與倫比。
“也不知陛下會作何選擇?”雷老虎隨口一說,隨即便反應過來不妥。
“無論作何選擇,我們萬不能懈怠就是了”王清流填補道。
“最近西南疆域可有異動?”
“並無異動,即便是流動的探子也並未發現異常”如今軍事雷老虎主官,政事少卿主官,王清流還是比較放心的。
“新兵訓練如何,可堪一用?”
他們西南駐軍幾乎所有的軍隊都是按照王清流的訓練方式補充的,可謂一脈相承,並不存在不兼容的問題。
再加上上次偷楚國的屁股,他特意帶的一萬新兵,所以說磨合應該沒有什麽問題才對。
\"現在兄弟們可不是剛來的時候了,如果現在拉上戰場,會給敵人一個大的驚喜\"雷老虎話語中滿是自信,這些將士他都接觸過,自然知道幾斤幾年,拉上戰場對於敵人估計就是毀滅性的。
……
與此同時
三國談判進行的並不順利,因為彼此之間根本沒有信任基礎,甚至三個國家之間彼此都有新仇舊恨。
這就導致談判幾乎成為了罵場,區別隻是誰最先破防而已。
顯而易見,被俘亞聖最多的楚國最先忍不住。
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齊楚夏三國的談判還沒有初見成效,趙國、魯國便迫不及待的加入,如此場麵更加紛亂。
這兩個國家的國力自然不比齊楚夏三國,他們也是怕這三國最後的談判結果是將他們瓜分了事。
這時候談判的內容已經沒什麽意義了,談判桌上少誰誰尷尬。
洛邑城少有得這麽熱鬧。
“今天談判有何進展?”
“還是亂成一鍋粥”
“希望早日和平!”
“是啊,什麽時候才能過安生日子?”
……
諸國談判事宜,百姓們雖然關心,但是卻迫切的渴求和平。
戰爭雖未進行太久,但是已經極大地影響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最近好像過於安靜了”襄陽城頭,王清流有感而發。
確實,最近一段時間,確實並未有戰事傳來,他緊繃的神經也難得舒緩,一時反倒有些不太適應。
這段時間,他也沒有歇著,畢竟春耕來臨,他這個名義上的主官,還是要保障民生的,畢竟這直接關係到後勤和治地百姓生活。
襄陽城也算是難得的魚米之鄉,當初他占領這裏的時候,幾乎沒有破壞任何基建,所以百姓們也得以相對安穩的過自己的日子。
春耕很順利,即便兩世為人,他也很少下地,但是麵對這些繁忙景象,他也看不過,或許身體裏天然蘊藏的便是對土地的眷顧吧。
……
洛邑很熱鬧,襄陽很繁忙,而北境則相對苦寒。
郗成益帶著啟和青麥,已經在鹽城鎮守半年有餘,而鹽城也逐漸從小營寨一點點有了城市的樣子。
如果王清流在這裏就會發現,“鹽城”就好像另一個“紮蘭城”。
幾乎沒有什麽區別,同樣的荒涼,艱苦,破敗。
或許真正的紮蘭城人還會感慨一句這是紮蘭城的新生。
鹽山十分巨大,大夏駐軍隻能開采不大的一份。
除了山體,底下埋藏的才是絕大部分,自鹽城建立開始,每天都有馬隊馱鹽而迴,不僅供給著夏國,甚至輻射到諸多國家。
畢竟王清流提供的白鹽製作方式可謂是獨步全人族,即便是不缺鹽的國家對於這種毫無異味的白鹽也異常喜歡。
“師父,咱們什麽時候迴去?”青麥有點想他爺爺了,這還是第一次離他爺爺這麽近。
“該迴去,自然迴去了”郗成益其實挺喜歡這個地方的,或者說他挺喜歡離群索居無拘無束的,這妥妥一個e人,即便在洛邑城中,他也很少外出,平時都宅在山莊裏,倒頗有些隱士風範。
啟沒有說話,他也想自己的母親,但是這孩子勇的時候非常勇,平時倒是有些自閉,雖然已經十來歲,但是還沒有青年活潑。
“也不知道社長怎樣了”青麥囁喏道。
啟臉上異色一閃而逝,顯然並不像表麵那麽平靜。
西北的春天依然苦寒,一大兩小三個身影就這麽矗立著,或許沒人在乎,或許有人在乎。
……
洛邑城中的談判,或者說罵戰一直持續到三月中。
這姑且算是一種政治智慧,畢竟“拖”字訣,還是大家都認可的。
洛邑城中的百姓已經不期待從這些罵人不吐髒字的高官雅士口中得到更多的進展,畢竟每日的《儒林日報》除了刊登一些名流新奇的罵人技巧外,也再沒有更多優質信息了。
《儒林日報》的“記者”更加苦惱,五國會談作為目前最重要的國事,肯定不能不報道,但是旁聽全程的他們又確實沒有什麽好報道的。
“幾國的試探未免太過……”想了半天,王清流都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
“幼稚……政治的本質就是妥協,當所有人都不想妥協時,你猜會怎麽做?”姬沭看得極為透徹,像他這樣的老家夥,其實早就見怪不怪了。
不過看著自家族女婿焦急,他也不免開導幾句。
“會怎麽做?”
“攪亂事實,渾水摸魚”
“他們現在?”
“不過是小把戲罷了,水不是那麽容易攪渾的,陛下也不是好糊弄得,他們想鬧,便讓他們鬧吧”姬沭顯然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