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燕國的內亂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這是王清流沒想到的。


    軍報隻有兩條消息,其一燕國國內徹底割裂,兄弟倆打得不可開交,戰火甚至蔓延到了趙國邊境,燕國聖人也不知為何不出手化解。


    其二便是楚國水師最近出動頻繁,試圖截斷大江南北夏軍的聯係,不過建始這個位置比較刁鑽,建始往西的大江河段屬於景國和商國的範疇,所以即便楚國意圖明顯,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其實王清流並不擔心,因為單單憑借建始的地形防禦,夏軍也吃不了太多虧,即便不敵也能進入景國和商國地界,畢竟景國現在群龍無首。


    “下去吧!”此事與他並無甚礙,歎息兩聲,他的注意力便重新被眼前的堪輿圖吸引,有著信手拈來在,一個簡單的實況模型簡直輕而易舉。


    這萬千溝壑可能深藏萬千兵馬,完全無從下手,這是王清流的第一感覺。


    這要怎麽堵住?


    他總不能像單鄲一樣,做首詩詞,天降災難,堵塞河道,有所為、有所不為,再加上他的立身要求他並不能這麽做。


    不過霎時間他的腦海中一個念頭閃過。


    這念頭便是沈境的文法【逆水行舟·百舸爭流】


    他的計劃主要分為三步。


    第一步奇襲巴東本部,迫使大江及巴東內部隱藏的水師迴援本部,一旦本部受到襲擊,即便巴東縣內的隱藏兵力再深也肯定會現身救援,這既是王清流所部帶來的壓力,也是戰術選擇所決定的,如果這一步成功,就代表他的計劃成功一半。


    第二步沈境的文法和前來支援的水師,形成對衝,可以想象的無數的艦船就像碰碰車一樣碰成碎片,而一方麵消耗的隻是文氣,而另一方麵消耗的則是真實戰艦,即便隻消耗對方一半戰艦,王清流的計劃就算達到了,畢竟廣闊的大江如果沒有足夠的水軍,是難以形成有效的封鎖和壓製的。


    第三步則是針對巴東本部的進攻,一旦大量水師覆沒,本部必然混亂,他也好渾水摸魚,憑借其數萬人馬,想要拿下巴東本部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這次謀劃有兩個難點,其一王清流所部對於巴東並不熟悉,且是水域作戰,對夏軍極其不利,所以他的想法是利用三萬兇兵牽製住水師本部人馬,由他和沈境出手消耗增援的水師戰艦,這樣能最大限度減少傷亡。


    其二則是巴東地位要高上建始很多,所以城內有兩名亞聖駐守,所以動手之前王清流還要想辦法拿下這兩個大麻煩,要不然有著這兩位亞聖牽製,他是什麽事情也別想做成。


    “巴東的兩位亞聖你可知曉?”對於楚國亞聖王清流並不熟悉,所以隻能向張棟詢問。


    現在他也不敢托大,畢竟有著羋濉的前車之鑒,他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公子是的說景頗亞聖和昭陽亞聖吧!目前北境我所知道的有四位亞聖,夷陵郡守張旻,楚國第一才子羋濉,就是上次公子在城門前對決的那位,剩餘兩位就是景頗亞聖和昭陽亞聖了,這兩人相交莫逆,是多年好友,也一直坐鎮水師,因為厭倦了楚國朝廷的內鬥,所以很少離開巴東”張棟說道,自從歸降以後,這家夥相當老實,活幹的也不錯。


    “這兩人怎麽樣?”王清流問的是各個方麵。


    景頗亞聖出自聖人世家,其家族自建立之日便是楚國的定海神針,家中多戰將傳承,其深得家傳,在軍事方麵頗有儒將之風,不過近些年聽說很少管事,躲在江上泛舟。


    昭陽亞聖則是出身商賈之家,其族人盡皆死於數年前的一場部落反叛,當時他並不在家,所以其傷心悲痛之下淡出朝堂,歸隱山林,如今在軍中並無職位,隻是和景頗亞聖談詩作賦,遊蕩山水。


    “他二人實力如何”這兩人聽起來倒是不顯山不露水,但是王清流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自是比不得公子”


    “據實以告便是,不必虛頭巴腦”王清流說道,已經說了這麽多,張棟實沒必要隱瞞。


    “在下也隻是聽說,景頗亞聖最擅長的文法乃是【流觴曲水】大多是馭水文法,昭陽最擅長文法乃是【紙上談兵】,據說在紙上推演戰法,預測戰機”


    “哦?”王清流倒是頗為驚奇,這兩個文法他都知道,並且還在文宮見識過,畢竟文宮裏的講師少說也是亞聖境界,能表演的文法自然不少,嚴格來說這兩則文法都有很強的限製,比如【流觴曲水】離開水域會大受限製,但是在水域充足之地,就能發揮出超出想象的威力,而巴東顯然沒有這方麵顧慮。


    而【紙上談兵】則是局限性更大,主要就是預測戰爭走勢,但是兵無常勢,通常沒什麽卵用,不過既然昭陽能夠拿出手,相必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也不得不防。


    而且最重要的是,王清流還得想辦法拿下這兩位,憑他一個人可能有些難度,不過加上沈境的話把握就比較大了。


    “來人,給總帳去密信,讓沈境大人過江相助”王清流當機立斷,沒有過多猶豫。


    ……


    與此同時,他口中的景頗和昭陽二人此時正在大江上烹魚煮酒暢飲,兩人其實都是厭倦了勾心鬥角和紛紛亂世的亞聖,所以更像傳統儒士,喜好歸隱,不喜紛爭,不過景頗出身世家卻沒辦法拋棄世俗。


    “如今坐鎮建始的據說是天下第一才子王清流,聽說羋濉在其手中吃了不少苦頭,景兄難道不想會上一會”昭陽頗為幸災樂禍的說道,對於楚國貴族他也不喜。


    “哈哈,恐怕我們不去他也要來的”最近大江兩岸的通信過於頻繁,所以他猜測此兩者大概是有什麽動作,而最大的可能就是他的巴東。


    不過他卻並不著急,因為夏軍都是步兵,於水戰一途並不占便宜,他雖然不喜兵事,但是對於自己的手下將士還是很有信心的。


    “哦?莫非他夏軍如此大膽?待我推演一番”昭陽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紙上談兵。


    如今上好的例子就在眼前,他怎能忍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道我有一詩可鎮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所並收藏儒道我有一詩可鎮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