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淡然的三人
儒道我有一詩可鎮山河 作者:有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王清流想的一樣,訾伯徒孫的消息一天之間便傳遍了燕京城,與之傳頌的還有那句“社稷為重,民次之,君為輕”
一天時間,王清流便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罵名。
諸如“狂生”
“悖書生”
“豎子”
“妄人”
……
罵王清流的很多,推崇的也不少。
由此成立了兩大派係,民貴派和社稷派。
其中不乏同窗好友,摯子親朋相互對立。
“胞弟,你那什麽狗屁社稷派,民貴而君輕,這是孟聖說的”
“你就隻會拿孟聖壓人,社稷才是重中之重”
“社稷重於人乎?”
“社稷之重,重於萬千百姓,重於天潢貴胄”
“豈有此理,你若入了社稷派我便與你割袍斷義”
“不用你說,今日我便成全你”
……
這種血性對噴場麵,是王清流沒想到的,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
即便連訾伯也沒想到,好像自家徒孫一句話就要點燃燕京的學術氛圍一樣,他在這講學講了大半年都沒這個效果,自家徒孫一句話,整個燕京都有點沸騰。
甚至連上早朝的一眾文武都有點目瞪口呆,畢竟這種情況見都沒見過,是該高興還是沮喪?
王清流沒有睡懶覺,本想出去給那些人可乘之機的,沒想到一大早典客衙門的驛站竟然被這兩派書生包圍了。
王清流出也出不去,至於露麵,他還沒想好怎麽應對,那些書生也不敢闖進來,他們還沒這個膽子,畢竟訾伯還住在這呢。
爺孫兩人就這麽喝著茶水,誰也不急。
“師公,您不出去將他們趕走?”
王清流想要早點找到灼灼,此時不開口也得開口了。
“你惹得禍,我為什麽要出去”
訾伯喝著茶水,心思卻是想著去哪弄點好酒,這燕京就這點不好,皇宮裏的酒都很一般,他昨晚可是喝了一壺,那滋味……
想著想著,訾伯又喝了一口茶水。
“這不是迴答您的問題嗎?”
王清流無奈了,老爺子開始甩鍋了。
“哦?我還以為是我迴答的呢?”
王清流滿頭黑線,這老爺子真是滑不留手。
“那我去”
“那你去,這兩天我出去一趟,你自便”
“哦”王清流說道,他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家師傅去辦什麽大事去了。
……
“各位,各位,靜一靜,我師公正在休息呢,諸位在這裏吵鬧,不太合適”沒辦法了,再這樣罵下去,他今天是別想出門了。
“可是我們剛才看見訾亞聖飛走了?”有書生指著窗戶說道。
王清流嘴角抽搐,不自覺的看向二樓的窗戶。
“就是啊,你們實在太吵了,師公他老人家不勝其擾,飛走了,你們快散了吧!”王清流心口胡謅。
大家麵麵相覷。
“要我們散了也行,你就說你昨天說的話是信口胡說,解散了所謂的社稷派,我們就散了”一位明顯是民貴派的才子說道。
“截你爺頭,放你娘p,你民貴派散了,我社稷派都不會散”
“****,****”
“**********”
……
兩句話沒說完,這兩派又罵了起來,王清流無奈了,要知道這驛站裏住的可不隻是大夏使節,還有他國使節,此時都不約而同派人來湊熱鬧。
王清流看人漸多,便悄悄離開了。
他實在是受了無妄之災,他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種地步。
不過被這麽一耽擱,他也不知道去哪玩了,本來他還想打聽一下哪裏世家公子常去,他去打個前站,此時卻是沒有多少興致了。
一天時間,整個燕京城便熱鬧了起來,即便現在已經算是入冬時節,討論社稷為貴的人還是熱情高漲,畢竟強秦是所有人的向往。
那個時候,別說是妖族,即便是海族對人族也禮敬三分,現在呢?
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王清流又漫無目的的開始逛大街了,身邊卻是少了敖海,那家夥昨晚飽餐一頓,好像又沉眠了。
這霸下真的是,說沉眠就沉眠,王清流隻好將他放在驛站裏了。
典客驛站周邊,衙門很多,都是燕國官員辦公的地方。
王清流大致熟悉了一下。
他沒有刻意打聽什麽情況,隻是大致將燕京城摸了一遍,如果發生什麽事情,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所以,熟悉地形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一路上互相對噴的書生還是讓他感受到了幾分燕京城的熱情。
王清流沒有參與其中,其實對噴也挺好的,畢竟能夠促進學術交流。
不過等到王清流吃飯的時候,就連販夫走卒都在議論這件事,這就有點讓人震驚了,這影響力未免有點太大了。
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燕京朝堂甚至都分成了兩派,至於原因僅僅是因為他的妄言。
相較於普通書生吵鬧,大佬那可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就連燕帝也是始料未及,一直沉入死水的朝堂,今天卻好像烈火烹油一樣炸開了鍋。
場中大小官員都開啟了嘴炮,這還是燕帝第一次見這種架勢,隻覺有趣。
不過,朝堂上和燕帝一樣淡然的還有三人。
一人便是當朝太尉竇融,其子竇薦便是當朝西平公主的駙馬,也是郗成益的情敵,他隻對兵事感興趣,對這些並不感冒。
還有一人便是丞相丁常,此人麵容六十來歲,實際年齡肯定比這個大,此時卻是老神在在,閉目養神。
還有一人便是當朝太子荊宣,麵容三四十歲,此時神情迷茫,顯然心思並不在朝堂。
朝堂的這一幕,盡收燕帝眼下。
其實當太子是比較痛苦的,因為普通人覺醒進士就會有百年壽元,覺醒大儒便會有百六十年壽元,覺醒亞聖便有兩百年壽元,覺醒聖人便有三百年壽元。
有時候換了幾任太子,皇帝還沒駕崩。
所以說,當太子是很悲催的。
荊宣這個太子就更悲催了,當今燕帝隻是他的叔叔,並非父親,他的父親數十年前突然暴斃,那時他才幾歲,然後叔叔登基。
雖然還保留著他的太子之位,但是這何嚐不是屠刀呢,所以他不敢表現任何一點,整日便在丁相府裏尋歡作樂。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下場,他自然知道。
一天時間,王清流便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罵名。
諸如“狂生”
“悖書生”
“豎子”
“妄人”
……
罵王清流的很多,推崇的也不少。
由此成立了兩大派係,民貴派和社稷派。
其中不乏同窗好友,摯子親朋相互對立。
“胞弟,你那什麽狗屁社稷派,民貴而君輕,這是孟聖說的”
“你就隻會拿孟聖壓人,社稷才是重中之重”
“社稷重於人乎?”
“社稷之重,重於萬千百姓,重於天潢貴胄”
“豈有此理,你若入了社稷派我便與你割袍斷義”
“不用你說,今日我便成全你”
……
這種血性對噴場麵,是王清流沒想到的,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
即便連訾伯也沒想到,好像自家徒孫一句話就要點燃燕京的學術氛圍一樣,他在這講學講了大半年都沒這個效果,自家徒孫一句話,整個燕京都有點沸騰。
甚至連上早朝的一眾文武都有點目瞪口呆,畢竟這種情況見都沒見過,是該高興還是沮喪?
王清流沒有睡懶覺,本想出去給那些人可乘之機的,沒想到一大早典客衙門的驛站竟然被這兩派書生包圍了。
王清流出也出不去,至於露麵,他還沒想好怎麽應對,那些書生也不敢闖進來,他們還沒這個膽子,畢竟訾伯還住在這呢。
爺孫兩人就這麽喝著茶水,誰也不急。
“師公,您不出去將他們趕走?”
王清流想要早點找到灼灼,此時不開口也得開口了。
“你惹得禍,我為什麽要出去”
訾伯喝著茶水,心思卻是想著去哪弄點好酒,這燕京就這點不好,皇宮裏的酒都很一般,他昨晚可是喝了一壺,那滋味……
想著想著,訾伯又喝了一口茶水。
“這不是迴答您的問題嗎?”
王清流無奈了,老爺子開始甩鍋了。
“哦?我還以為是我迴答的呢?”
王清流滿頭黑線,這老爺子真是滑不留手。
“那我去”
“那你去,這兩天我出去一趟,你自便”
“哦”王清流說道,他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家師傅去辦什麽大事去了。
……
“各位,各位,靜一靜,我師公正在休息呢,諸位在這裏吵鬧,不太合適”沒辦法了,再這樣罵下去,他今天是別想出門了。
“可是我們剛才看見訾亞聖飛走了?”有書生指著窗戶說道。
王清流嘴角抽搐,不自覺的看向二樓的窗戶。
“就是啊,你們實在太吵了,師公他老人家不勝其擾,飛走了,你們快散了吧!”王清流心口胡謅。
大家麵麵相覷。
“要我們散了也行,你就說你昨天說的話是信口胡說,解散了所謂的社稷派,我們就散了”一位明顯是民貴派的才子說道。
“截你爺頭,放你娘p,你民貴派散了,我社稷派都不會散”
“****,****”
“**********”
……
兩句話沒說完,這兩派又罵了起來,王清流無奈了,要知道這驛站裏住的可不隻是大夏使節,還有他國使節,此時都不約而同派人來湊熱鬧。
王清流看人漸多,便悄悄離開了。
他實在是受了無妄之災,他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種地步。
不過被這麽一耽擱,他也不知道去哪玩了,本來他還想打聽一下哪裏世家公子常去,他去打個前站,此時卻是沒有多少興致了。
一天時間,整個燕京城便熱鬧了起來,即便現在已經算是入冬時節,討論社稷為貴的人還是熱情高漲,畢竟強秦是所有人的向往。
那個時候,別說是妖族,即便是海族對人族也禮敬三分,現在呢?
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王清流又漫無目的的開始逛大街了,身邊卻是少了敖海,那家夥昨晚飽餐一頓,好像又沉眠了。
這霸下真的是,說沉眠就沉眠,王清流隻好將他放在驛站裏了。
典客驛站周邊,衙門很多,都是燕國官員辦公的地方。
王清流大致熟悉了一下。
他沒有刻意打聽什麽情況,隻是大致將燕京城摸了一遍,如果發生什麽事情,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所以,熟悉地形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一路上互相對噴的書生還是讓他感受到了幾分燕京城的熱情。
王清流沒有參與其中,其實對噴也挺好的,畢竟能夠促進學術交流。
不過等到王清流吃飯的時候,就連販夫走卒都在議論這件事,這就有點讓人震驚了,這影響力未免有點太大了。
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燕京朝堂甚至都分成了兩派,至於原因僅僅是因為他的妄言。
相較於普通書生吵鬧,大佬那可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就連燕帝也是始料未及,一直沉入死水的朝堂,今天卻好像烈火烹油一樣炸開了鍋。
場中大小官員都開啟了嘴炮,這還是燕帝第一次見這種架勢,隻覺有趣。
不過,朝堂上和燕帝一樣淡然的還有三人。
一人便是當朝太尉竇融,其子竇薦便是當朝西平公主的駙馬,也是郗成益的情敵,他隻對兵事感興趣,對這些並不感冒。
還有一人便是丞相丁常,此人麵容六十來歲,實際年齡肯定比這個大,此時卻是老神在在,閉目養神。
還有一人便是當朝太子荊宣,麵容三四十歲,此時神情迷茫,顯然心思並不在朝堂。
朝堂的這一幕,盡收燕帝眼下。
其實當太子是比較痛苦的,因為普通人覺醒進士就會有百年壽元,覺醒大儒便會有百六十年壽元,覺醒亞聖便有兩百年壽元,覺醒聖人便有三百年壽元。
有時候換了幾任太子,皇帝還沒駕崩。
所以說,當太子是很悲催的。
荊宣這個太子就更悲催了,當今燕帝隻是他的叔叔,並非父親,他的父親數十年前突然暴斃,那時他才幾歲,然後叔叔登基。
雖然還保留著他的太子之位,但是這何嚐不是屠刀呢,所以他不敢表現任何一點,整日便在丁相府裏尋歡作樂。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下場,他自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