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遠方的來信
儒道我有一詩可鎮山河 作者:有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清流和多言一家聊了很多,隨即多言便帶著書信離開了,迴返的時候可能就在紮蘭城附近定居了,到時候天天見麵也不難。
多言一家走了,但是給紮蘭城眾人帶來的震撼卻久久不曾平息,以往王清流在房頂遠眺雖也有人經常看到,但是大家都是一目而過,如今卻是對著王清流一禮之後再做自己的事。
突然之間王清流的地位拔高了不少,至於形象更是扭轉很多,不說他在城牆上救了不少性命,單是這一波就收買了不少人心。
至少“血書生”這個諢號是沒人再提了。
“你到底是不是燕國人?”種種跡象都表明他的身份並不簡單,但是郗成益總是霧裏看花並不真切。
“你覺得呢”聽到這話,郗成益一個頭兩個大,能夠停下手裏的《萬字文》,來問這個問題,可見他的關注度,但是王清流並不正麵迴答,就很要命。
自從知道這家夥立身之本是“真誠”二字以後,王清流就知道這人是能夠深交的,但是他依然沒有暴露身份的想法,至少目前沒有。
因為什麽?
出門前他師父再三強調讓他低調,畢竟“鎮國”兩字太重要了,尤其是對於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崩塌的大夏來說,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而其他國家也肯定不會想到夏國竟然真敢將他放出來。
自從諸位亞聖被調迴國,王清流就知道聖人的大限真的到了,所以他不能賭。
……
多言帶來的影響還在持續。
多言離開的第一天。
另外兩方勢力都派人送來了賀禮,或者說沾沾喜氣更合適。
多言離開的第二天。
紅衣社的門外開始出現一些小肉塊,這些應該都是新來的貢獻出來的,這已經足以見證他們的心意了。
多言離開的第三天。
紅衣社通往外邊的積雪已經被好心人清理完畢,至於是誰,那隻能是好心人。
多言離開的第四天,當三頭燕東青重新出現在天空的時候,紮蘭城對於“殺書生”的崇敬達到了最高潮。
如果他們知道多言將在附近定居也不知道作何感想。
……
“都送到了?”
“嗯,全都交給李公子了”
“那就好,讓他帶的東西呢?”
“在這呢”王清流隨即接過敖海的山貝。
……
在王清流所有朋友中,李涿是他相交最久,交情最深的一個,他服役前就和李涿約好了今年臘月二十前後到十裏長亭幫王清流發送一些書信,順便采購一些物資。
畢竟多言實在沒辦法光明正大進入夏都。
“他有沒有帶話給我”王清流又問道。
“他說倘若你下次再不給他寫信,他也不給你寫”
多言有點想笑,畢竟當時李涿問自己要書信的時候的氣惱樣子可不是裝出來的。
“我不是給他送詩了嗎?”王清流無語道。
“所以他原諒你了”看到自家公子的反應,多言也就具實以述。
這次他沒給李涿帶書信,但托了多言給他帶來一首詩,一詩便道盡所有。
寄李涿
北風卷地雪如沙,無邊荒草滿天涯。
寂寥寒夜思無盡,離愁幾分總是家。
遙想當年歡樂事,攜手同行共賞花。
如今各自飄落處,何日相逢再話茶。
文人對於詩詞總是沒有抵抗力的,即便是李涿也是如此,主打就是你要是給我寫詩我就原諒你了。
“那就好”想也知道李涿隻是說說而已。
“你可準備好了在何處定居?”王清流問道。
“九老山,燴兒老家”多言說道。
“嗯,有時間常來看看”
“會的”
……
王清流這才打開山貝,山貝空間很大,甚至比一些文宮還要大,至少能裝一座山峰。
王清流托李涿給他帶了很多東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用的很多,要不然憑借多言的速度怎麽也用不了三天。
其中最寶貝的還是那百十個鐵鍋,如今整個紮蘭城大多都是用陶製品,王清流很不習慣,采購鐵鍋也就順理成章。
還有就是麵食,蔬菜,瓜果、零食等等。
因為儒道的原因,夏都這些東西並不缺,但是紮蘭城就不一樣了,這裏也就平時能在荒原上挖一些野菜,要不就隻有妖獸肉,將王清流都吃瘦了。
而王清流文宮中的麵食也消耗差不多了,如今算是補充一大波。
再有就是衣服、洗漱用品、清潔用品等,以及各種用途的妖丹,照明的、燒火的、取暖的、治病的等等。
反正山貝裏的東西,王清流清理也需要費些功夫。
估計燕國人怎麽也想不到,到了這裏竟然還有人走私,而且靠的還是海東青。
隨物資附贈三封信箋,一封來自李涿,王清流放在一旁。
一封來自家裏人。
“
吾兒:
見字如麵。
自你離家,已數月有餘,娘甚是掛念。你在他鄉,一切可還順遂?
爹娘在家中,一切安好,你無需牽掛。隻是每每夜深人靜,娘總會想起你幼時的模樣,時間過得真快,你都已經長大成人,能夠獨當一麵了。
……
”
信中無一處不是關心,末尾還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二叔何時歸”,應該是剛會寫字的小丫頭寫的,字裏行間都是思念。
還有一封是自己師父寫的,其中並未有什麽肉麻的話,隻是讓自己注意安全,另外就是闡明如今大夏局勢和在外駐軍接連撤迴的消息。
王清流也得到了一條最新消息,最遲明年年底,駐紮在燕國的軍隊就會撤迴,同時詢問他的考慮。
王清流早就想過這件事,如今也算是塵埃落定,他的考慮,他至少也要覺醒大學士文位才會考慮。
將兩封書信收進文宮,王清流又拿起了李涿的書信,這家夥厚厚的書信有一半都是吐槽,什麽年底了連信都沒有;一首詩也太敷衍了之類的話,文采確實不錯,將王清流裏裏外外數落好幾遍。
前半篇都是這樣的廢話,後半篇才算有點幹貨,言說陸佐有了孩子已經服役;陸勝已經結婚正努力產子;他自己也已經說親,可惜他們幾個朋友都遠在四海無法參加他的婚禮,另欠賀詩一篇。
王清流也沒想到,隔空喊話,這家夥竟然這麽活躍,真的是“現實中唯唯諾諾,屏幕前重拳出擊”的真實寫照。
多言一家走了,但是給紮蘭城眾人帶來的震撼卻久久不曾平息,以往王清流在房頂遠眺雖也有人經常看到,但是大家都是一目而過,如今卻是對著王清流一禮之後再做自己的事。
突然之間王清流的地位拔高了不少,至於形象更是扭轉很多,不說他在城牆上救了不少性命,單是這一波就收買了不少人心。
至少“血書生”這個諢號是沒人再提了。
“你到底是不是燕國人?”種種跡象都表明他的身份並不簡單,但是郗成益總是霧裏看花並不真切。
“你覺得呢”聽到這話,郗成益一個頭兩個大,能夠停下手裏的《萬字文》,來問這個問題,可見他的關注度,但是王清流並不正麵迴答,就很要命。
自從知道這家夥立身之本是“真誠”二字以後,王清流就知道這人是能夠深交的,但是他依然沒有暴露身份的想法,至少目前沒有。
因為什麽?
出門前他師父再三強調讓他低調,畢竟“鎮國”兩字太重要了,尤其是對於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崩塌的大夏來說,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而其他國家也肯定不會想到夏國竟然真敢將他放出來。
自從諸位亞聖被調迴國,王清流就知道聖人的大限真的到了,所以他不能賭。
……
多言帶來的影響還在持續。
多言離開的第一天。
另外兩方勢力都派人送來了賀禮,或者說沾沾喜氣更合適。
多言離開的第二天。
紅衣社的門外開始出現一些小肉塊,這些應該都是新來的貢獻出來的,這已經足以見證他們的心意了。
多言離開的第三天。
紅衣社通往外邊的積雪已經被好心人清理完畢,至於是誰,那隻能是好心人。
多言離開的第四天,當三頭燕東青重新出現在天空的時候,紮蘭城對於“殺書生”的崇敬達到了最高潮。
如果他們知道多言將在附近定居也不知道作何感想。
……
“都送到了?”
“嗯,全都交給李公子了”
“那就好,讓他帶的東西呢?”
“在這呢”王清流隨即接過敖海的山貝。
……
在王清流所有朋友中,李涿是他相交最久,交情最深的一個,他服役前就和李涿約好了今年臘月二十前後到十裏長亭幫王清流發送一些書信,順便采購一些物資。
畢竟多言實在沒辦法光明正大進入夏都。
“他有沒有帶話給我”王清流又問道。
“他說倘若你下次再不給他寫信,他也不給你寫”
多言有點想笑,畢竟當時李涿問自己要書信的時候的氣惱樣子可不是裝出來的。
“我不是給他送詩了嗎?”王清流無語道。
“所以他原諒你了”看到自家公子的反應,多言也就具實以述。
這次他沒給李涿帶書信,但托了多言給他帶來一首詩,一詩便道盡所有。
寄李涿
北風卷地雪如沙,無邊荒草滿天涯。
寂寥寒夜思無盡,離愁幾分總是家。
遙想當年歡樂事,攜手同行共賞花。
如今各自飄落處,何日相逢再話茶。
文人對於詩詞總是沒有抵抗力的,即便是李涿也是如此,主打就是你要是給我寫詩我就原諒你了。
“那就好”想也知道李涿隻是說說而已。
“你可準備好了在何處定居?”王清流問道。
“九老山,燴兒老家”多言說道。
“嗯,有時間常來看看”
“會的”
……
王清流這才打開山貝,山貝空間很大,甚至比一些文宮還要大,至少能裝一座山峰。
王清流托李涿給他帶了很多東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用的很多,要不然憑借多言的速度怎麽也用不了三天。
其中最寶貝的還是那百十個鐵鍋,如今整個紮蘭城大多都是用陶製品,王清流很不習慣,采購鐵鍋也就順理成章。
還有就是麵食,蔬菜,瓜果、零食等等。
因為儒道的原因,夏都這些東西並不缺,但是紮蘭城就不一樣了,這裏也就平時能在荒原上挖一些野菜,要不就隻有妖獸肉,將王清流都吃瘦了。
而王清流文宮中的麵食也消耗差不多了,如今算是補充一大波。
再有就是衣服、洗漱用品、清潔用品等,以及各種用途的妖丹,照明的、燒火的、取暖的、治病的等等。
反正山貝裏的東西,王清流清理也需要費些功夫。
估計燕國人怎麽也想不到,到了這裏竟然還有人走私,而且靠的還是海東青。
隨物資附贈三封信箋,一封來自李涿,王清流放在一旁。
一封來自家裏人。
“
吾兒:
見字如麵。
自你離家,已數月有餘,娘甚是掛念。你在他鄉,一切可還順遂?
爹娘在家中,一切安好,你無需牽掛。隻是每每夜深人靜,娘總會想起你幼時的模樣,時間過得真快,你都已經長大成人,能夠獨當一麵了。
……
”
信中無一處不是關心,末尾還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二叔何時歸”,應該是剛會寫字的小丫頭寫的,字裏行間都是思念。
還有一封是自己師父寫的,其中並未有什麽肉麻的話,隻是讓自己注意安全,另外就是闡明如今大夏局勢和在外駐軍接連撤迴的消息。
王清流也得到了一條最新消息,最遲明年年底,駐紮在燕國的軍隊就會撤迴,同時詢問他的考慮。
王清流早就想過這件事,如今也算是塵埃落定,他的考慮,他至少也要覺醒大學士文位才會考慮。
將兩封書信收進文宮,王清流又拿起了李涿的書信,這家夥厚厚的書信有一半都是吐槽,什麽年底了連信都沒有;一首詩也太敷衍了之類的話,文采確實不錯,將王清流裏裏外外數落好幾遍。
前半篇都是這樣的廢話,後半篇才算有點幹貨,言說陸佐有了孩子已經服役;陸勝已經結婚正努力產子;他自己也已經說親,可惜他們幾個朋友都遠在四海無法參加他的婚禮,另欠賀詩一篇。
王清流也沒想到,隔空喊話,這家夥竟然這麽活躍,真的是“現實中唯唯諾諾,屏幕前重拳出擊”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