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陸佐的新婚
儒道我有一詩可鎮山河 作者:有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情況有些不太好啊?”可能各國現在也是比較緊張的,如果夏國發瘋,其他國家也不是很好受。
不過目前局勢還算可以控製,目前隻有楚國撤軍,其他國家卻是並未傳出撤軍的消息,而且這次算是和平撤軍,並沒有引起衝突,也就是說局勢還可以控製。
“娘,目前的糧食價格怎麽樣?”收起報紙,王清流問道。
因為楚國是糧食大國,雖說夏國糧食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但是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每年還要從楚國進口不少糧食作為儲備糧。
“最近麵粉沒怎麽漲,不過米價倒是漲了一些,這幾年收成都挺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糧商在囤積居奇?”王母每天接觸這些,知道的很清楚。
楚國本就是魚米之鄉,兩國關係緊張,對於這些確實有影響,不過目前看來影響還算可控,王清流沒有再問,想必大夏方麵對於這些都有應對。
至於小太監送來的小盒子,並不是王清流期待的幻境卷軸,而是一張一次性的知州戰詩詞“大風歌”的傳承卷軸,這應該也是出於給王清流增加實力的想法。
這個戰詩詞手稿,要比幻境卷軸實用的多,畢竟“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頗有些像後世王者農藥中蒙恬的技能,出現四方力士守護四方,還是十分牛逼的。
對於夏皇的安排,王清流還是能夠感受到暖暖的善意的,畢竟是上來就給自己鞠了一躬,這很難沒有善意。
對於夏皇的印象,王清流整體感覺是非常好的,滿足了王清流的大部分期待,如果不是妖族和各國之間的內亂,王清流對於目前的生活還是比較滿意的。
這也從側麵說明夏皇的治政能力確實不錯,至少王清流前往學宮一路上很少有看到饑民,大多數都是豐衣足食,在王清流看來已經算是不錯了。
三月初十,王清流收到了溫浩然的來信,他被分配到夏國邊境城市淮北,對麵就是齊國要塞徐州,直麵齊國壓力。
夏國邊境的摩擦主要分為三個方麵,一個是從趙國邊境放過來妖族壓力,另一方麵是商國邊境放過來的景國流民,其三就是齊國,齊國也是唯一一個大夏沒有駐軍的國家,不過目前要再加上楚國。
而齊國也是最積極整軍備戰的國家,也是最想要實現一統的國家,所以夏國常年在邊境駐軍,也是防備齊國騷擾。
而徐州作為一座邊境城市,每年都是輪換駐軍借助夏國的駐軍磨礪,當然了,夏國也未免沒有磨礪的想法。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大夏出現危局,齊國是大概率要出手的,雖然兩國偶有摩擦但是,不過該防備還是要防備的,所以王清流服役的話大概率要在夏魯邊境服役吧。
收起溫浩然的信箋,王清流若有所思,這次服役恐怕是情況不明啊。
王清流也沒有再多想,繼續攻讀左傳,咫尺天涯如果能學會的話,王清流在戰場上恐怕是更有幾分自保之力。
……
三月十五
本該是去拜訪陸書方的,但是考慮到陸佐最近幾天的婚事,陸家恐怕忙的團團轉,所以王清流就沒有去打擾。
直到王清流結婚的這天,王清流才見到了騎著高頭大馬的陸佐,馬還是王清流的莫喧,陸家不缺馬,但是莫喧一身的皮毛烏黑發亮,實在是神駿的很。
也不知道陸佐是怎麽說通莫喧的,直到三月十五早上,陸佐匆匆來王家將莫喧牽走了。
沒和王清流說兩句話,陸佐就牽著莫喧離開了,看樣子是真的很忙。
等再次見到莫喧的時候,莫喧顯然是被精心打扮過,額頭上一朵大紅花實在醒目,皮毛烏黑油亮,個頭遠遠超過其他馬匹,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看著這家夥趾高氣昂的樣子,王清流真想踹他兩腳。
不過陸佐的婚宴也是奢華的緊,十裏紅妝毫不誇張,這是王清流第一次參加世家子弟的婚宴,也是開了眼界。
不過想想王清流也能理解,畢竟半個坊市都是陸家的,還不是想怎麽裝扮就怎麽裝扮。
而陸家也十分給右相麵子,夏家的兩位老牌亞聖都出來迎接右相了,右相名為沈境,字都識,其孫女沈瀅瀅,就是陸佐的新婚妻子。
夏國的兩位相爺,左相程響,右相沈境都是亞聖境界,也是政壇不多的亞聖境界,程響本出身寒門,一生都在為了成為世家謀劃,在大夏民間風評並不算好,不過執政水平是有的。
而右相沈境出身世家,也是目前沈家唯一的一位亞聖,和程響不同,沈境卻是一直出現在夏國各地,扶危濟困,處理問題,很多事情,一個亞聖的身份很快便迎刃而解,所以沈境在民間的名聲還是很好。
現場的亞聖卻是不少,王清流至少感受到了十幾道亞聖的關注,王清流穿著很低調,萬一再被人發現引起關注,或者說搶了陸佐新婚的牌頭的話就比較難受了。
不過王清流輩分太高,沒辦法當新郎的禦(伴郎),禦多是新郎的侍者、弟弟或較新郎年紀稍幼的同輩或晚輩。
所以王清流隻能安安心心地當個看客,不過王清流先是去拜見了陸書方,兩人沒有說什麽,畢竟今天陸家當家的還是很忙的。
王清流自然而然的被陸書方拉去幫忙迎客了,畢竟“詩仙”還是很有排麵的,而且王清流還被陸書方安排去寫了一首新婚詩詞,就在陸家門口的外牆上,來客一眼就能看到。
詩曰:
“千裏姻緣一線牽,
夜鬱相思愁華年。
孤雁影單獨望月,
隻羨鴛鴦不羨仙。(唐·李複言《續玄怪錄·訂婚店》)”
一首知州詩詞也算是婚禮上的一件津津樂道的事情,最後也導致門口聚集了不少人遲遲不願進去,隻羨鴛鴦不羨仙也就此傳揚開來,王清流也將朝中大佬見了個遍。
(注:古代也有伴郎伴娘,伴娘也叫“送女客”,不僅要求年輕美貌,還須生過兒子(頭婚),要求同輩同族,叫做“全美人”或者“全合人”,寓意十全十美的意思,找到人後還要再給她算算命,看和新郎新娘有無妨礙。)
不過目前局勢還算可以控製,目前隻有楚國撤軍,其他國家卻是並未傳出撤軍的消息,而且這次算是和平撤軍,並沒有引起衝突,也就是說局勢還可以控製。
“娘,目前的糧食價格怎麽樣?”收起報紙,王清流問道。
因為楚國是糧食大國,雖說夏國糧食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但是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每年還要從楚國進口不少糧食作為儲備糧。
“最近麵粉沒怎麽漲,不過米價倒是漲了一些,這幾年收成都挺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糧商在囤積居奇?”王母每天接觸這些,知道的很清楚。
楚國本就是魚米之鄉,兩國關係緊張,對於這些確實有影響,不過目前看來影響還算可控,王清流沒有再問,想必大夏方麵對於這些都有應對。
至於小太監送來的小盒子,並不是王清流期待的幻境卷軸,而是一張一次性的知州戰詩詞“大風歌”的傳承卷軸,這應該也是出於給王清流增加實力的想法。
這個戰詩詞手稿,要比幻境卷軸實用的多,畢竟“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頗有些像後世王者農藥中蒙恬的技能,出現四方力士守護四方,還是十分牛逼的。
對於夏皇的安排,王清流還是能夠感受到暖暖的善意的,畢竟是上來就給自己鞠了一躬,這很難沒有善意。
對於夏皇的印象,王清流整體感覺是非常好的,滿足了王清流的大部分期待,如果不是妖族和各國之間的內亂,王清流對於目前的生活還是比較滿意的。
這也從側麵說明夏皇的治政能力確實不錯,至少王清流前往學宮一路上很少有看到饑民,大多數都是豐衣足食,在王清流看來已經算是不錯了。
三月初十,王清流收到了溫浩然的來信,他被分配到夏國邊境城市淮北,對麵就是齊國要塞徐州,直麵齊國壓力。
夏國邊境的摩擦主要分為三個方麵,一個是從趙國邊境放過來妖族壓力,另一方麵是商國邊境放過來的景國流民,其三就是齊國,齊國也是唯一一個大夏沒有駐軍的國家,不過目前要再加上楚國。
而齊國也是最積極整軍備戰的國家,也是最想要實現一統的國家,所以夏國常年在邊境駐軍,也是防備齊國騷擾。
而徐州作為一座邊境城市,每年都是輪換駐軍借助夏國的駐軍磨礪,當然了,夏國也未免沒有磨礪的想法。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大夏出現危局,齊國是大概率要出手的,雖然兩國偶有摩擦但是,不過該防備還是要防備的,所以王清流服役的話大概率要在夏魯邊境服役吧。
收起溫浩然的信箋,王清流若有所思,這次服役恐怕是情況不明啊。
王清流也沒有再多想,繼續攻讀左傳,咫尺天涯如果能學會的話,王清流在戰場上恐怕是更有幾分自保之力。
……
三月十五
本該是去拜訪陸書方的,但是考慮到陸佐最近幾天的婚事,陸家恐怕忙的團團轉,所以王清流就沒有去打擾。
直到王清流結婚的這天,王清流才見到了騎著高頭大馬的陸佐,馬還是王清流的莫喧,陸家不缺馬,但是莫喧一身的皮毛烏黑發亮,實在是神駿的很。
也不知道陸佐是怎麽說通莫喧的,直到三月十五早上,陸佐匆匆來王家將莫喧牽走了。
沒和王清流說兩句話,陸佐就牽著莫喧離開了,看樣子是真的很忙。
等再次見到莫喧的時候,莫喧顯然是被精心打扮過,額頭上一朵大紅花實在醒目,皮毛烏黑油亮,個頭遠遠超過其他馬匹,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看著這家夥趾高氣昂的樣子,王清流真想踹他兩腳。
不過陸佐的婚宴也是奢華的緊,十裏紅妝毫不誇張,這是王清流第一次參加世家子弟的婚宴,也是開了眼界。
不過想想王清流也能理解,畢竟半個坊市都是陸家的,還不是想怎麽裝扮就怎麽裝扮。
而陸家也十分給右相麵子,夏家的兩位老牌亞聖都出來迎接右相了,右相名為沈境,字都識,其孫女沈瀅瀅,就是陸佐的新婚妻子。
夏國的兩位相爺,左相程響,右相沈境都是亞聖境界,也是政壇不多的亞聖境界,程響本出身寒門,一生都在為了成為世家謀劃,在大夏民間風評並不算好,不過執政水平是有的。
而右相沈境出身世家,也是目前沈家唯一的一位亞聖,和程響不同,沈境卻是一直出現在夏國各地,扶危濟困,處理問題,很多事情,一個亞聖的身份很快便迎刃而解,所以沈境在民間的名聲還是很好。
現場的亞聖卻是不少,王清流至少感受到了十幾道亞聖的關注,王清流穿著很低調,萬一再被人發現引起關注,或者說搶了陸佐新婚的牌頭的話就比較難受了。
不過王清流輩分太高,沒辦法當新郎的禦(伴郎),禦多是新郎的侍者、弟弟或較新郎年紀稍幼的同輩或晚輩。
所以王清流隻能安安心心地當個看客,不過王清流先是去拜見了陸書方,兩人沒有說什麽,畢竟今天陸家當家的還是很忙的。
王清流自然而然的被陸書方拉去幫忙迎客了,畢竟“詩仙”還是很有排麵的,而且王清流還被陸書方安排去寫了一首新婚詩詞,就在陸家門口的外牆上,來客一眼就能看到。
詩曰:
“千裏姻緣一線牽,
夜鬱相思愁華年。
孤雁影單獨望月,
隻羨鴛鴦不羨仙。(唐·李複言《續玄怪錄·訂婚店》)”
一首知州詩詞也算是婚禮上的一件津津樂道的事情,最後也導致門口聚集了不少人遲遲不願進去,隻羨鴛鴦不羨仙也就此傳揚開來,王清流也將朝中大佬見了個遍。
(注:古代也有伴郎伴娘,伴娘也叫“送女客”,不僅要求年輕美貌,還須生過兒子(頭婚),要求同輩同族,叫做“全美人”或者“全合人”,寓意十全十美的意思,找到人後還要再給她算算命,看和新郎新娘有無妨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