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如此鄉試2
儒道我有一詩可鎮山河 作者:有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青年衙役一路解釋,王清流才知道怎麽迴事,原來平陽縣近日大雨,平陽河上的堤壩此時正有全麵潰壩的風險。
平陽河就在平陽縣旁邊,如果堤壩潰壩,不僅下遊百姓保全不了,全縣也要被淹,而且下遊的數個州縣也要被波及。
此時下遊群眾還沒有疏散完畢,此時如果潰堤,下遊的近萬戶百姓都將流離失所。
所以為了緩解堤壩壓力,原縣令下了一道命令,在堤壩邊上挖開一道小口子,讓洪水緩緩流出一些,減輕堤壩壓力。
哪知道一發不可收拾,這挖開還能堵上?你以為過家家呢?王清流無語了。
“下遊群眾疏散怎麽樣了?”
“主簿大人和縣裏的大半衙役都去了,班房隻剩我們幾個了,暫時還沒有消息傳來,不過如果我們堅持不住,下麵的一應百姓都將不保”小衙役是有點見識的。
“那潰口現在怎麽樣了?”王清流一路急行,趕忙問道。
“潰口現在又變大了,我們投進去的石頭都被衝走了”
算了,等到了現場就大致知道是什麽情況了,本來窩棚就建在堤壩邊上,等到王清流趕到潰口的時候,不禁到吸一口冷氣,這踏馬還堵個屁啊?
潰口至少有五十米那麽寬,這水流速度估計下遊已經被淹了,這自己也是迴天乏力啊。
王清流心底一沉,不會鄉試要塌房吧!
此時還有數千民夫正在搬著石頭一塊一塊往潰口裏扔,但是不見絲毫效果。
“縣令大人,快想想辦法啊”一個枯瘦的老頭,趕忙迎了上來,握著王清流的官袍,哀哭出聲,下麵就是他的家啊,很顯然是這些民夫的頭頭。
眾人的氣氛很是壓抑。
“別扔了,再扔也不會起效的”王清流大聲喝道,堤壩上的一眾吏民才扔下手中的石頭默然的看著王清流。
大雨依舊滂沱,王清流現在體會到了一種叫做民心的東西。
王清流突然想到後世是怎麽堵潰口的,那都是大型機械往裏邊填的,這裏什麽也沒有,再多的石頭扔下去也會被衝走的。
“大爺,會編雞籠嗎”王清流問道。
那大爺如夢初醒,這都什麽時候了,編雞籠幹嗎?都什麽時候了,縣令不是瞎胡鬧嗎?但是縣令問話他又不能不答隻好說道“這裏家家都有這個手藝,不知縣令要雞籠做什麽?”
“那就行了?所有衙役去林子裏砍竹子,全都搬到這裏來,民夫過去幫忙,大爺您讓他們將這些竹子編成大一些的竹籠,一會裝進石頭扔進潰口就不容易被水衝走了”
王清流不知道在哪裏看到的這樣的方法,應該會有效果吧,和後世的以車投河異曲同工。
“是是是”
那大爺如夢初醒,隨即帶著一眾民夫往岸邊的竹林跑去,這麽一說還真有希望。
“你你……”
“縣令大人,小吏名叫趙二苟”
“二狗,你帶人去幫這些民夫砍竹子,多砍一些,一會迴來我有事吩咐你”
“是”王清流顯然看到了這些衙役身上配的腰刀,應該能節省不少時間。
看著這瓢潑大雨,以王清流現在的境界,詩詞肯定是派上不用處的,這至少也得大儒,而且詩詞品階還不能低。
不一會,民夫就扛了一捆捆的竹子迴來了,在那個老頭的指揮下一個個的編織了起來,也不在意手有沒有被劃破。
“不用編這麽細,粗編一下,裝石頭用的,快一點”王清流上前製止道。
“聽縣令大人的”
這樣一來果然就快了許多,第一個竹籠被滾下水,潰口瘋狂的流水將竹籠推得遠離了一點,但是沒消失不見。
“有效果,有效果”老漢興致來了,趕緊招唿眾人繼續編織,往裏扔。
“噢噢噢噢,有用有用”
“太好了,太好了”
……
岸上的民夫瞬間歡唿起來,剛才死寂一般的眼神現在也終於看到希望了。
對麵岸邊上的民夫看到眾人堤壩上的動作,趕緊照做,這樣一來,兩頭圍堵就快上許多。
“兩三米長的竹籠一個個入水,很快就將潰口堵了七七八八”
流往下遊的河水不多時就斷絕了,眾人也深深鬆了一口氣,但是大雨此時並未停歇,這樣一來還是十分危險。
“多準備一些,繼續加固堤壩”王清流繼續提醒道。
這裏的潰口堵住的話,下遊也能減輕一些壓力。
不過這隻是權宜之計,如果河水持續上漲的話,再高的堤壩也是抵擋不住的。
大雨早點停止才是大事,不過這麽大的雨,王清流也是有心無力啊。
王清流也隻能試試了,指燦橙光寫下
“
撥雲見日
風如拔山怒不爭,
雨如決河倒如傾。
撥雲見日晴方好,
怒斬雲頂一蒼龍”(改自宋·陸遊《大風雨中作》原詩有興趣可以找一下)
但是並沒有什麽反應,就連一點詩文異象也沒有,更不用說天晴雨停。
幻境中寫詩不能行?
怎麽自己的戰詩詞能使用呢?王清流有點錯亂了,畢竟自己集訓時還在幻境中使用戰詩詞呢。
難道是寫的太差了?
“大人接下來幹嘛?”
正在王清流思索之際,小衙役又趕過來了。
“有沒有這條河的地圖?”王清流問道。
“地圖是何物?”
“就是堪輿圖,有沒有?”
“沒有,不過老井頭啥都知道”
“老井頭?”
“就是那個老頭”
透過雨幕,王清流才看清了那人正是剛才抓著自己衣服的那個老頭,此時正在指揮眾人編織竹籠。
“將他喊來,算了,我去吧”此時的王清流渾身官服貼在身上,兩腳稀泥,十分狼狽。
“老井頭,老井頭,來來來說兩句話”王清流喊道。
二狗和老井頭的兩個鬥笠遮著,三個人躲在鬥笠下邊在這大雨之中講著什麽?
“低窪之地?”老井頭皺眉深思。
這雨也沒有停歇的架勢,河水肯定得找個泄洪之地,這般下去肯定不是辦法,所以王清流得找個低窪之地泄洪,下遊肯定不行,那隻能在他處尋找了。
“倒是有一處,隻是……”
“如何?”
“上遊五裏有一處山穀,地勢低窪倒是適合泄洪,不過卻泄不得”
“為何泄不得?”
平陽河就在平陽縣旁邊,如果堤壩潰壩,不僅下遊百姓保全不了,全縣也要被淹,而且下遊的數個州縣也要被波及。
此時下遊群眾還沒有疏散完畢,此時如果潰堤,下遊的近萬戶百姓都將流離失所。
所以為了緩解堤壩壓力,原縣令下了一道命令,在堤壩邊上挖開一道小口子,讓洪水緩緩流出一些,減輕堤壩壓力。
哪知道一發不可收拾,這挖開還能堵上?你以為過家家呢?王清流無語了。
“下遊群眾疏散怎麽樣了?”
“主簿大人和縣裏的大半衙役都去了,班房隻剩我們幾個了,暫時還沒有消息傳來,不過如果我們堅持不住,下麵的一應百姓都將不保”小衙役是有點見識的。
“那潰口現在怎麽樣了?”王清流一路急行,趕忙問道。
“潰口現在又變大了,我們投進去的石頭都被衝走了”
算了,等到了現場就大致知道是什麽情況了,本來窩棚就建在堤壩邊上,等到王清流趕到潰口的時候,不禁到吸一口冷氣,這踏馬還堵個屁啊?
潰口至少有五十米那麽寬,這水流速度估計下遊已經被淹了,這自己也是迴天乏力啊。
王清流心底一沉,不會鄉試要塌房吧!
此時還有數千民夫正在搬著石頭一塊一塊往潰口裏扔,但是不見絲毫效果。
“縣令大人,快想想辦法啊”一個枯瘦的老頭,趕忙迎了上來,握著王清流的官袍,哀哭出聲,下麵就是他的家啊,很顯然是這些民夫的頭頭。
眾人的氣氛很是壓抑。
“別扔了,再扔也不會起效的”王清流大聲喝道,堤壩上的一眾吏民才扔下手中的石頭默然的看著王清流。
大雨依舊滂沱,王清流現在體會到了一種叫做民心的東西。
王清流突然想到後世是怎麽堵潰口的,那都是大型機械往裏邊填的,這裏什麽也沒有,再多的石頭扔下去也會被衝走的。
“大爺,會編雞籠嗎”王清流問道。
那大爺如夢初醒,這都什麽時候了,編雞籠幹嗎?都什麽時候了,縣令不是瞎胡鬧嗎?但是縣令問話他又不能不答隻好說道“這裏家家都有這個手藝,不知縣令要雞籠做什麽?”
“那就行了?所有衙役去林子裏砍竹子,全都搬到這裏來,民夫過去幫忙,大爺您讓他們將這些竹子編成大一些的竹籠,一會裝進石頭扔進潰口就不容易被水衝走了”
王清流不知道在哪裏看到的這樣的方法,應該會有效果吧,和後世的以車投河異曲同工。
“是是是”
那大爺如夢初醒,隨即帶著一眾民夫往岸邊的竹林跑去,這麽一說還真有希望。
“你你……”
“縣令大人,小吏名叫趙二苟”
“二狗,你帶人去幫這些民夫砍竹子,多砍一些,一會迴來我有事吩咐你”
“是”王清流顯然看到了這些衙役身上配的腰刀,應該能節省不少時間。
看著這瓢潑大雨,以王清流現在的境界,詩詞肯定是派上不用處的,這至少也得大儒,而且詩詞品階還不能低。
不一會,民夫就扛了一捆捆的竹子迴來了,在那個老頭的指揮下一個個的編織了起來,也不在意手有沒有被劃破。
“不用編這麽細,粗編一下,裝石頭用的,快一點”王清流上前製止道。
“聽縣令大人的”
這樣一來果然就快了許多,第一個竹籠被滾下水,潰口瘋狂的流水將竹籠推得遠離了一點,但是沒消失不見。
“有效果,有效果”老漢興致來了,趕緊招唿眾人繼續編織,往裏扔。
“噢噢噢噢,有用有用”
“太好了,太好了”
……
岸上的民夫瞬間歡唿起來,剛才死寂一般的眼神現在也終於看到希望了。
對麵岸邊上的民夫看到眾人堤壩上的動作,趕緊照做,這樣一來,兩頭圍堵就快上許多。
“兩三米長的竹籠一個個入水,很快就將潰口堵了七七八八”
流往下遊的河水不多時就斷絕了,眾人也深深鬆了一口氣,但是大雨此時並未停歇,這樣一來還是十分危險。
“多準備一些,繼續加固堤壩”王清流繼續提醒道。
這裏的潰口堵住的話,下遊也能減輕一些壓力。
不過這隻是權宜之計,如果河水持續上漲的話,再高的堤壩也是抵擋不住的。
大雨早點停止才是大事,不過這麽大的雨,王清流也是有心無力啊。
王清流也隻能試試了,指燦橙光寫下
“
撥雲見日
風如拔山怒不爭,
雨如決河倒如傾。
撥雲見日晴方好,
怒斬雲頂一蒼龍”(改自宋·陸遊《大風雨中作》原詩有興趣可以找一下)
但是並沒有什麽反應,就連一點詩文異象也沒有,更不用說天晴雨停。
幻境中寫詩不能行?
怎麽自己的戰詩詞能使用呢?王清流有點錯亂了,畢竟自己集訓時還在幻境中使用戰詩詞呢。
難道是寫的太差了?
“大人接下來幹嘛?”
正在王清流思索之際,小衙役又趕過來了。
“有沒有這條河的地圖?”王清流問道。
“地圖是何物?”
“就是堪輿圖,有沒有?”
“沒有,不過老井頭啥都知道”
“老井頭?”
“就是那個老頭”
透過雨幕,王清流才看清了那人正是剛才抓著自己衣服的那個老頭,此時正在指揮眾人編織竹籠。
“將他喊來,算了,我去吧”此時的王清流渾身官服貼在身上,兩腳稀泥,十分狼狽。
“老井頭,老井頭,來來來說兩句話”王清流喊道。
二狗和老井頭的兩個鬥笠遮著,三個人躲在鬥笠下邊在這大雨之中講著什麽?
“低窪之地?”老井頭皺眉深思。
這雨也沒有停歇的架勢,河水肯定得找個泄洪之地,這般下去肯定不是辦法,所以王清流得找個低窪之地泄洪,下遊肯定不行,那隻能在他處尋找了。
“倒是有一處,隻是……”
“如何?”
“上遊五裏有一處山穀,地勢低窪倒是適合泄洪,不過卻泄不得”
“為何泄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