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王清流越走越感覺不對勁,這真的就是連威壓也安排上了,每登一步石階,王清流就會感覺腳步更重一分。


    本沒有將這項不算考驗的考驗放在眼裏的王清流此時也是興趣多多,不由讓他想起了集訓時候的生活。


    也多虧了這麽長時間高質量的文氣梳理,王清流的肉體強度也並不差,甚至比一些舉人都要好上不少,所以這點壓力王清流也是完全能夠頂住。


    登山最可怕的不是壓力,而是看不到山頂,好在王清流並不需要登頂,隻需要到半山腰即可。


    王清流甚至還有閑心欣賞一下沿途的風光,泰山秘境的風光,怎麽說呢,和別的地方也差不多,可能需要登頂才能體會到“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吧。


    王清流就這麽一步一步往上走,直到後半程王清流也感受到壓力了,身上的威壓越來越重,這絕不是雷老虎的威壓能夠相比的。


    考驗雖然簡單,但卻是實打實的,儒士的身體強度算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弱點,所以由此考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王清流也不是以前的王清流了,經曆過小天地之行,王清流早已經有了蛻變,雖然頂著巨大的壓力,但是適應過來也就那樣。


    不過即便是十月份,王清流仍然像是水裏撈出來的一樣。


    石階的最後幾步完全是王清流咬著牙挺過來的。


    諸聖學宮是一群錯落著的宮殿,比王清流想象中要好很多,踏上諸聖學宮門口的廣場,王清流的文宮和才氣就可以動用了。


    沒人引導,王清流猶豫著要不要上前敲門,但是諸聖學宮的大門就像城門一樣,這麽敲會不會有點突兀,王清流一時有點猶豫。


    稍微停歇了一下,王清流整理好儀表,調整好狀態,借著這個時機開始打量這一片諸聖學宮建築群。


    泰山山腰之上稀稀落落的各處散落著幾棟數層樓高的樓閣,看著頗有章法。


    而且外表看上去雖然並不華麗,但是卻滿是特色,這些應該就是以後進學之地吧!


    由於這些樓閣都雜七雜八的散落在山腰之上,借助山川地勢依山而建,所以王清流才能一睹其貌。


    王清流所站的地方是諸聖學宮的門口,一片占地麵積巨大的廣場,沒有什麽特殊的標誌性建築,按照王清流的眼光來看,是缺少一根旗杆的,要不然周一怎麽升旗?


    當然了,這些隻是王清流的幻想,諸聖學宮是不升旗的,也沒有周一。


    等到王清流敲響諸聖學宮大門的時候,其聲如鍾磬,悠遠綿長,即便王清流沒有用力,但是聲音還是傳向很遠,並且十分悅耳,可謂是牌麵拉滿。


    王清流是懂禮貌的,一重兩輕,王清流等來的不是開門,而是直接被拉進了一片迷霧之中。


    迷霧中五座巨大的身影就好像佛祖俯瞰芸芸眾生一樣看著王清流,王清流心神一顫,這應該就是柳學風所說的對自己感興趣的五位亞聖吧。


    一次出現五位亞聖,即便是在玉門關都不常見,而且王清流肯定泰山秘境絕對不止這五位亞聖,而且這些十有八九都是亞聖的真身。


    王清流真真切切見過的亞聖隻有杜翰文一人,此時被五位亞聖盯著,熟悉的壓迫感又湧上心頭。


    “小家夥,我很看好你,你的鎮國詩文為我大夏出了大力,也為人族出了大力,如果拜入我的門下,我定會好好教導於你”左手第二位身影率先開口,聽口氣應該是大夏兩位亞聖之一,不過王清流並不知道他叫什麽名字,不過卻是對其好感加一。


    “子其兄,莫要著急,還是先考教一番再說吧!”右手第二位撫著胡須說道。


    “那便開始吧!”主位的男子看模樣年齡最小,但是卻在主位,也不知是不是駐顏有術,隻有四五十歲的樣子,身形偉岸,冠麵如玉。


    第一個開口,被稱作子其的亞聖,是一位須發皆白的得道仙人形象,有著微微的小肚腩,看著十分和藹可親。


    至於左手第一位,是一個偏瘦的老者形象,手裏拿著一本書,頭上一個隨意紮著的發髻,看著給人一種很厲害的感覺,不過卻沒有說話。


    剛剛說話的右手第二位亞聖聲音很洪亮,體型跟雷老虎差不多,滿臉的絡腮胡子,王清流感覺其手撕虎豹應該沒什麽問題,但是說話卻是文縐縐的一派文人形象。


    至於右手第一位亞聖,卻是有點出乎王清流的預料,因為他隻有一條手臂,王清流想遍腦海中的亞聖形象,無一能與之對上,也許是經常深居簡出,少有聲名的亞聖。


    而那位叫做子其的亞聖也是王清流目前認出來的唯一一位亞聖,其名紀廬,字子其,是一位老牌亞聖,喜好書畫,書法繪畫技法頗高,曾經潑墨直接改變一地山川地勢,就像神筆馬良一樣。


    “你可準備好了?”主位的那位中年亞聖說道。


    “見過諸聖,學生準備好了”王清流停頓了一下,稍作準備隨即說道。


    “這樣,我們一人出一題,你自己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中年男人看著模樣比較嚴肅,但是話語還是讓人很放鬆的。


    王清流也沒有糾結,反正也沒有拒絕的權利,隻能等著看這幾位有什麽要問的。


    古代拜師一般都有這樣的流程,既是對弟子的考驗也是對師傅的抉擇,師傅不僅能從考驗和迴答之中看弟子的天賦,更重要的是看弟子的心性如何。


    王清流的心性剛才登山時幾位亞聖應該都有所考量,現在就是考王清流的學識和天賦了。


    對於這些,王清流是並不擔心的,因為前身的基礎還算紮實,再加上自己後世的見識,不說得心應手,迴答個七七八八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王清流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策論的撰寫,王清流的策論隻是跟著柳學風學了月餘,相對來說還是差了一點的,不過其他方麵王清流並不擔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道我有一詩可鎮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所並收藏儒道我有一詩可鎮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