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友午登門
儒道我有一詩可鎮山河 作者:有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清流所在的方正私塾是官辦私塾,隻要掏錢,所有的孩童都可以來上,一個月二兩銀子,不包食宿。
王清流從小就在這裏學習,從七歲到如今十五歲,七年時間不算短暫,也不算漫長,王清流一直在這裏讀書。
如果要考秀才的話,在私塾學習是不行的,因為官辦性質沒有具體負責的夫子。
王清流每年講課的夫子都不一樣,所以王清流如果想要尋人指導策論的話,還要想其他法子,或者到縣學進學。
不過兩個月時間在縣學顯然學不到什麽東西,因為縣學也是官辦性質,補課是不能補課的。
所以王清流想要找人指導策論的話,還是需要花費一番功夫的。
王清流現在身具才氣,卻是一直沒有機會試驗一下才氣的妙用,所以這段時間王清流還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比如,熟練掌握才氣;賺零用錢;給王家找一個合適的生意;突擊策論;找靠譜的夫子輔導。
王清流家的饅頭店,處於一條類似後世菜市場的一條街上,老實說,賣饅頭還是很合適,但是實在太累了。
王清流不想王父王母那麽辛苦,所以王清流現在得想辦法讓王父王母換個生意。
但是王清流試探的時候,遭到了王家眾人的強烈反對,顧慮在三方麵:其一新生意誰也沒做過,能不能賺錢是一個問題;其二,大伯家,老顧客怎麽交代是個問題;其三,這個時代誰怕累啊,累點好,有錢賺累點怎麽了。
所以對於新生意王家眾人可以說是比較排斥的,王清流也隻是試探一番,看樣子短時間是沒什麽辦法了。
最近幾天時間王清流都在試驗文宮和才氣,那兩條小鯉魚別看不起眼,但是提供的才氣卻是源源不斷的,王清流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文宮每天都穩固了一絲絲,這種感覺很奇妙。
王清流也試探著寫了後世知名的《正氣歌》,可能天地有感,王清流一個字沒寫完,毛筆直接堅持不住,炸裂開來,損失毛筆一支。
浩然之氣這個世界雖然也有,但是已經近百年沒有出現了。
王清流嚐試一番無果,也不敢再輕易嚐試,這顯然不是現在的自己能夠接觸的。
最近一段時間,王清流一直在看策論方麵的書籍。
因為才氣的輔助,這個世界書籍的印刷還是比較簡單的,所以書籍不僅種類豐富,而且價格也比較合理。
王清流現在就想找個事由,賺點零用錢,順便找個夫子指導一下策論。
要說最簡單的賺錢辦法就是寫那種帶有才氣的平安符。
一張十文錢,書店就收,但是這想要短時間賺到一大錢有些不現實。
要不就是賣詩,這是聖廟嚴令禁止的,就好像後世的代筆一樣,不寫名字的詩文如果被別人寫上名字就相當於別人的原創詩文。
不過這樣有點得不償失,除非不得已王清流實在不願糟蹋後世的佳作。
再然後就是出書,書鋪也會不定時出一些新書,包括經義,小說,詩集,隨筆等,這可能也是最適合王清流的方式。
運氣好的話一本書就能賣幾百兩銀子,如果有人願意買單的話。
王清流看著指尖聚集的白色光暈,一時之間有些躊躇,賺點錢還得找夫子知道啊,愁啊!
這個世界補課文化甚至比後世還要流行,基本屬於明碼標價,如果有時間大多數文人都樂意賺這個錢。
畢竟筆墨紙硯哪一樣都不便宜。
不過這天下午,王家卻是來了一個出乎王清流意外的人。
“清流,找你的”王父的聲音從店裏傳來。
“讓他進來吧”王清流還以為來的是張胖子,便收起才氣,開門準備出門相迎。
“是你”王清流多少有點詫異,因為實在沒想到來的竟然是他。
“多日不見,也不見王兄來找,我隻好找來了”來人正是李涿,就是那個童生試上詩文達府的麵嫩少年。
“快快快,裏邊坐”王清流將人請進自己的屋裏。
李涿年紀不大,看樣子隻有十三四歲的樣子,看著王清流屋裏布置,很是好奇。
“不知李兄找我何事?”王清流問道,畢竟兩人也沒有什麽交情。
“不知王兄可是要準備參加院試?”也許是看到了王清流桌子上放著的策論書籍李涿如此問道。
“有意一試”也沒什麽好隱瞞的,所以王清流直言說道。
“我來是想邀請王兄參加五月的端午詩會,五月初五,縣學準備舉辦端午詩會,不知王兄是否有意參加?”李涿說道。
李涿今年十三歲,卻能寫出達府詩文,可見其天才之色。
不過童生試卻被王清流比了下去,所以李涿對於王清流的好奇之心極為濃鬱,相邀詩會也有一較長短之意。
“哦?我也能參加嗎?”王清流還沒參加過詩會呢,所以也很有興趣。
“這是自然,詩會並不限才學,隻要覺醒文位即可,王兄自然是可以參加的”李涿說道。
“不知具體是個什麽章程?”王清流可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土鱉,對於詩會不能說一無所知,隻能說兩眼一抹黑。
“就是在縣學廣場上相聚一番,吟詩作對,習文交友,也沒有特別的章程”李涿也是沒有參加過什麽詩會,所以也是知之甚少。
“不知什麽時辰?”王清流還是想見識一番的。
“辰時開始,去留隨意”李涿說道。
“感謝李兄告知,王某必定準時赴約”王清流真心實意,畢竟如果李涿不告訴王清流的話,王清流還真是一無所知。
“那就好,到時候靜等王兄佳作”李涿拱手示意。
王清流起身還禮。
李涿也沒有多待,就連王母留著吃飯也委婉拒絕了,王清流對於李涿感觀還是不錯的,彬彬有禮而且年少有才,比較符合王清流對於古代神童的期待。
不過在李涿眼裏王清流才是不折不扣的神童,畢竟達府和知州差了可不是一個位次,而是學識上的巨大差距。
這個世界也有各種節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亞聖屈原的,據記載亞聖屈原當年以一己之力點燃自身才氣鎮壓一江水族,避免了很大的傷亡,說是造福蒼生也毫不為過。
王清流從小就在這裏學習,從七歲到如今十五歲,七年時間不算短暫,也不算漫長,王清流一直在這裏讀書。
如果要考秀才的話,在私塾學習是不行的,因為官辦性質沒有具體負責的夫子。
王清流每年講課的夫子都不一樣,所以王清流如果想要尋人指導策論的話,還要想其他法子,或者到縣學進學。
不過兩個月時間在縣學顯然學不到什麽東西,因為縣學也是官辦性質,補課是不能補課的。
所以王清流想要找人指導策論的話,還是需要花費一番功夫的。
王清流現在身具才氣,卻是一直沒有機會試驗一下才氣的妙用,所以這段時間王清流還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比如,熟練掌握才氣;賺零用錢;給王家找一個合適的生意;突擊策論;找靠譜的夫子輔導。
王清流家的饅頭店,處於一條類似後世菜市場的一條街上,老實說,賣饅頭還是很合適,但是實在太累了。
王清流不想王父王母那麽辛苦,所以王清流現在得想辦法讓王父王母換個生意。
但是王清流試探的時候,遭到了王家眾人的強烈反對,顧慮在三方麵:其一新生意誰也沒做過,能不能賺錢是一個問題;其二,大伯家,老顧客怎麽交代是個問題;其三,這個時代誰怕累啊,累點好,有錢賺累點怎麽了。
所以對於新生意王家眾人可以說是比較排斥的,王清流也隻是試探一番,看樣子短時間是沒什麽辦法了。
最近幾天時間王清流都在試驗文宮和才氣,那兩條小鯉魚別看不起眼,但是提供的才氣卻是源源不斷的,王清流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文宮每天都穩固了一絲絲,這種感覺很奇妙。
王清流也試探著寫了後世知名的《正氣歌》,可能天地有感,王清流一個字沒寫完,毛筆直接堅持不住,炸裂開來,損失毛筆一支。
浩然之氣這個世界雖然也有,但是已經近百年沒有出現了。
王清流嚐試一番無果,也不敢再輕易嚐試,這顯然不是現在的自己能夠接觸的。
最近一段時間,王清流一直在看策論方麵的書籍。
因為才氣的輔助,這個世界書籍的印刷還是比較簡單的,所以書籍不僅種類豐富,而且價格也比較合理。
王清流現在就想找個事由,賺點零用錢,順便找個夫子指導一下策論。
要說最簡單的賺錢辦法就是寫那種帶有才氣的平安符。
一張十文錢,書店就收,但是這想要短時間賺到一大錢有些不現實。
要不就是賣詩,這是聖廟嚴令禁止的,就好像後世的代筆一樣,不寫名字的詩文如果被別人寫上名字就相當於別人的原創詩文。
不過這樣有點得不償失,除非不得已王清流實在不願糟蹋後世的佳作。
再然後就是出書,書鋪也會不定時出一些新書,包括經義,小說,詩集,隨筆等,這可能也是最適合王清流的方式。
運氣好的話一本書就能賣幾百兩銀子,如果有人願意買單的話。
王清流看著指尖聚集的白色光暈,一時之間有些躊躇,賺點錢還得找夫子知道啊,愁啊!
這個世界補課文化甚至比後世還要流行,基本屬於明碼標價,如果有時間大多數文人都樂意賺這個錢。
畢竟筆墨紙硯哪一樣都不便宜。
不過這天下午,王家卻是來了一個出乎王清流意外的人。
“清流,找你的”王父的聲音從店裏傳來。
“讓他進來吧”王清流還以為來的是張胖子,便收起才氣,開門準備出門相迎。
“是你”王清流多少有點詫異,因為實在沒想到來的竟然是他。
“多日不見,也不見王兄來找,我隻好找來了”來人正是李涿,就是那個童生試上詩文達府的麵嫩少年。
“快快快,裏邊坐”王清流將人請進自己的屋裏。
李涿年紀不大,看樣子隻有十三四歲的樣子,看著王清流屋裏布置,很是好奇。
“不知李兄找我何事?”王清流問道,畢竟兩人也沒有什麽交情。
“不知王兄可是要準備參加院試?”也許是看到了王清流桌子上放著的策論書籍李涿如此問道。
“有意一試”也沒什麽好隱瞞的,所以王清流直言說道。
“我來是想邀請王兄參加五月的端午詩會,五月初五,縣學準備舉辦端午詩會,不知王兄是否有意參加?”李涿說道。
李涿今年十三歲,卻能寫出達府詩文,可見其天才之色。
不過童生試卻被王清流比了下去,所以李涿對於王清流的好奇之心極為濃鬱,相邀詩會也有一較長短之意。
“哦?我也能參加嗎?”王清流還沒參加過詩會呢,所以也很有興趣。
“這是自然,詩會並不限才學,隻要覺醒文位即可,王兄自然是可以參加的”李涿說道。
“不知具體是個什麽章程?”王清流可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土鱉,對於詩會不能說一無所知,隻能說兩眼一抹黑。
“就是在縣學廣場上相聚一番,吟詩作對,習文交友,也沒有特別的章程”李涿也是沒有參加過什麽詩會,所以也是知之甚少。
“不知什麽時辰?”王清流還是想見識一番的。
“辰時開始,去留隨意”李涿說道。
“感謝李兄告知,王某必定準時赴約”王清流真心實意,畢竟如果李涿不告訴王清流的話,王清流還真是一無所知。
“那就好,到時候靜等王兄佳作”李涿拱手示意。
王清流起身還禮。
李涿也沒有多待,就連王母留著吃飯也委婉拒絕了,王清流對於李涿感觀還是不錯的,彬彬有禮而且年少有才,比較符合王清流對於古代神童的期待。
不過在李涿眼裏王清流才是不折不扣的神童,畢竟達府和知州差了可不是一個位次,而是學識上的巨大差距。
這個世界也有各種節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亞聖屈原的,據記載亞聖屈原當年以一己之力點燃自身才氣鎮壓一江水族,避免了很大的傷亡,說是造福蒼生也毫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