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童生試開始
儒道我有一詩可鎮山河 作者:有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了下來的兩天,王清流早上幫家裏揉麵,下午在房間看書,日子愜意又悠閑。
而王家人就好像見到鬼一樣,畢竟王清流以前可從沒有如此這般。
王清流現在得想一個辦法,好讓王家眾人從如此繁忙的勞累中抽離出來。
因為蒸饅頭既費力氣,又費精神,而且利潤微薄。
後世那麽多美食,王清流隨便拿出來一項都足夠驚豔,但是事情不是這麽簡單的。
如果自家改行,給自家供應麵粉的大伯家又該如何自處?如果大伯家改行?附近村子又該去哪裏磨麵,這都是一連串的事情。
王父如今隻剩下大伯兄弟二人,二人感情頗深,過年都是在一塊過的,所以即便王家人都同意,也過不了王父這一關。
那小吃用麵粉多還賺錢啊?這王清流真的要費點腦子了。
時間一晃就到了童生試的日子。
各國童生試和院試的日子各不相同,但是大多集中在上半年,因為下半年還有重要的鄉試,會試如果撞在一起就很不好組織。
大夏曆二五七年四月二十
平安縣學
夏都洛邑很大,中央皇城南北貫通,洛河東西奔騰,將夏都洛邑分為四縣。
平安縣(東南),洛陽縣(東北),龍門縣(西南),邙山縣(西北)
王清流所在的正平坊就在平安縣內。
平安縣學是一座不算大的官辦學府,裏邊的學子大多都是擁有文位的童生和秀才。
王清流此時便站在平安縣學門口,王父王母沒有前來相送,因為王清流已經來考過兩次了,這次希望也不大,而且王父王母來的話,王清流會更緊張。
“三兒,覺醒不了也沒事,迴來蒸饅頭也行”王清泉相送就沒有那麽多的顧忌了。
“謝謝二哥”王清流自然知道王家人對自己的關懷,所以從善如流,讓家人放心,才是王清流現在應該做的。
“哎,三哥,你咋在這呢,咱私塾的童生都在那邊呢,泉哥,你來送三哥啊?”張胖子突然出現,打斷了兄弟二人的交談。
“二哥你先迴去吧,我考完試就迴去了”王清流說道。
“好吧,那你們要互相關照,考完試直接迴家啊,咱娘去買肉了,迴來給 你燉肉吃,彪子一塊來啊,中午吃肉”王清泉誘惑道。
“好嘞泉哥,吃肉什麽的我最喜歡了”張彪開心極了,雖然家裏賣肉,但是自己也不常吃到肉,倒是經常啃骨頭,就張父的手藝,骨頭上一點肉都沒有。
童生試其實沒什麽要求,隻考兩項,其一經義對答,其二詩文寫作。
王清流所在私塾可以參加童生試的足足二十一位,而整個縣學來參加童生試的王清流估摸著得有近千人,一部分是平安縣城裏的,還有一部分是平安縣下轄村鎮的。
縣學門口是孔聖人像,由聖廟所立,凡是進入縣學都要祭拜孔聖人,考試亦然。
“所有無關人員退場”洪亮的聲音從縣學門口傳出。
陪伴眾學子參加考試的家長師長此時都陸陸續續退場,縣學門口留下的都是半大孩子。
王清流和張彪找到同窗所在位置,隨即站定,其實隻要站在廣場上就可以參加考試。
第一項考試很簡單,經義對答,這時剛才說話的那個男人走到廣場前邊,腳底泛著青光。
“三哥,是翰林,竟然是四品翰林”胖子驚叫出聲,場中也難免躁動。
王清流也沒想到區區一個童生試竟然會有翰林前來主持,王清流以往參加童生試文位最高的就是六品學士,這什麽情況?竟然要翰林出馬?
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
“所有考生,席地而坐,開始考試”那中年文士開始說話,聲音渾厚有力,儒雅隨和,渾身散發著青色光韻,聲音傳到這裏,王清流也能聽得清楚,肯定動用了才氣。
縣學門口的學子,也早就被教導過,即便是第一次參加,也直接席地而坐。
王清流和張彪當然熟門熟路,也不將就,袍子一撩,直接挨著坐在地上。
“黃粱一夢”
那中年文士彈手一揮間,場中瞬間安靜下來,是的,童生試第一場就是在夢中進行的。
“準備好了嗎?”王清流進入了一個很奇妙的境界,自身卻是一點感覺沒有,聲音還是中年文士那個聲音,很有特點。
“準備好了”王清流想到,就好像兩人在對話一樣。
“童生試開始”聲音帶著幾分嚴肅。
第一場考試很簡單,一百句對答,無錯,過關,有錯,會被引導出考場,不會驚擾到其他考生。
“第一問: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王清流答。
“第二問: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王清流答道。
“第三問: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王清流再答。
……
一問一答之間王清流什麽也聽不到,什麽也感受不到,真的就好像做夢一樣,即便體感的流風王清流也感覺不到。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王清流對答得不急不緩,從容有度。
……
“第一百題:‘席’”
那聲音再次問道。
“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於下。獻君,君舉旅行酬;而後獻卿,卿舉旅行酬;而後獻大夫,大夫舉旅行酬;而後獻士,士舉旅行酬;而後獻庶子。俎豆、牲體、薦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貴賤也。”王清流思慮兩息,再次答道,此句出自《禮記》,不熟悉的還真會被問懵住。
“無錯,合格”
隨即王清流緩緩醒來,縣學門口的廣場上已經隻剩下不到一百人,這童生試篩選,真的很有效率,王清流摸向身邊,胖子果然不在,王清流雖然早有所查,但是還是有些失落。
“所有合格考生隨我一同拜謁孔夫子”那中年文士再次說道。
眾人清醒過來,都有點愣愣的,迴過神來,趕忙往孔夫子像前聚攏,隨即在中年文士的帶領下向孔夫子像拜謁。
王清流是真誠拜謁的,畢竟孔夫子開啟民智和民間教育的始端,從哪方麵說都是功德無量的。
後世的儒學被帝王和文人中的聰明人玩壞了,這一世的儒道卻是生機勃勃。
而王家人就好像見到鬼一樣,畢竟王清流以前可從沒有如此這般。
王清流現在得想一個辦法,好讓王家眾人從如此繁忙的勞累中抽離出來。
因為蒸饅頭既費力氣,又費精神,而且利潤微薄。
後世那麽多美食,王清流隨便拿出來一項都足夠驚豔,但是事情不是這麽簡單的。
如果自家改行,給自家供應麵粉的大伯家又該如何自處?如果大伯家改行?附近村子又該去哪裏磨麵,這都是一連串的事情。
王父如今隻剩下大伯兄弟二人,二人感情頗深,過年都是在一塊過的,所以即便王家人都同意,也過不了王父這一關。
那小吃用麵粉多還賺錢啊?這王清流真的要費點腦子了。
時間一晃就到了童生試的日子。
各國童生試和院試的日子各不相同,但是大多集中在上半年,因為下半年還有重要的鄉試,會試如果撞在一起就很不好組織。
大夏曆二五七年四月二十
平安縣學
夏都洛邑很大,中央皇城南北貫通,洛河東西奔騰,將夏都洛邑分為四縣。
平安縣(東南),洛陽縣(東北),龍門縣(西南),邙山縣(西北)
王清流所在的正平坊就在平安縣內。
平安縣學是一座不算大的官辦學府,裏邊的學子大多都是擁有文位的童生和秀才。
王清流此時便站在平安縣學門口,王父王母沒有前來相送,因為王清流已經來考過兩次了,這次希望也不大,而且王父王母來的話,王清流會更緊張。
“三兒,覺醒不了也沒事,迴來蒸饅頭也行”王清泉相送就沒有那麽多的顧忌了。
“謝謝二哥”王清流自然知道王家人對自己的關懷,所以從善如流,讓家人放心,才是王清流現在應該做的。
“哎,三哥,你咋在這呢,咱私塾的童生都在那邊呢,泉哥,你來送三哥啊?”張胖子突然出現,打斷了兄弟二人的交談。
“二哥你先迴去吧,我考完試就迴去了”王清流說道。
“好吧,那你們要互相關照,考完試直接迴家啊,咱娘去買肉了,迴來給 你燉肉吃,彪子一塊來啊,中午吃肉”王清泉誘惑道。
“好嘞泉哥,吃肉什麽的我最喜歡了”張彪開心極了,雖然家裏賣肉,但是自己也不常吃到肉,倒是經常啃骨頭,就張父的手藝,骨頭上一點肉都沒有。
童生試其實沒什麽要求,隻考兩項,其一經義對答,其二詩文寫作。
王清流所在私塾可以參加童生試的足足二十一位,而整個縣學來參加童生試的王清流估摸著得有近千人,一部分是平安縣城裏的,還有一部分是平安縣下轄村鎮的。
縣學門口是孔聖人像,由聖廟所立,凡是進入縣學都要祭拜孔聖人,考試亦然。
“所有無關人員退場”洪亮的聲音從縣學門口傳出。
陪伴眾學子參加考試的家長師長此時都陸陸續續退場,縣學門口留下的都是半大孩子。
王清流和張彪找到同窗所在位置,隨即站定,其實隻要站在廣場上就可以參加考試。
第一項考試很簡單,經義對答,這時剛才說話的那個男人走到廣場前邊,腳底泛著青光。
“三哥,是翰林,竟然是四品翰林”胖子驚叫出聲,場中也難免躁動。
王清流也沒想到區區一個童生試竟然會有翰林前來主持,王清流以往參加童生試文位最高的就是六品學士,這什麽情況?竟然要翰林出馬?
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
“所有考生,席地而坐,開始考試”那中年文士開始說話,聲音渾厚有力,儒雅隨和,渾身散發著青色光韻,聲音傳到這裏,王清流也能聽得清楚,肯定動用了才氣。
縣學門口的學子,也早就被教導過,即便是第一次參加,也直接席地而坐。
王清流和張彪當然熟門熟路,也不將就,袍子一撩,直接挨著坐在地上。
“黃粱一夢”
那中年文士彈手一揮間,場中瞬間安靜下來,是的,童生試第一場就是在夢中進行的。
“準備好了嗎?”王清流進入了一個很奇妙的境界,自身卻是一點感覺沒有,聲音還是中年文士那個聲音,很有特點。
“準備好了”王清流想到,就好像兩人在對話一樣。
“童生試開始”聲音帶著幾分嚴肅。
第一場考試很簡單,一百句對答,無錯,過關,有錯,會被引導出考場,不會驚擾到其他考生。
“第一問: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王清流答。
“第二問: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王清流答道。
“第三問: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王清流再答。
……
一問一答之間王清流什麽也聽不到,什麽也感受不到,真的就好像做夢一樣,即便體感的流風王清流也感覺不到。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王清流對答得不急不緩,從容有度。
……
“第一百題:‘席’”
那聲音再次問道。
“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於下。獻君,君舉旅行酬;而後獻卿,卿舉旅行酬;而後獻大夫,大夫舉旅行酬;而後獻士,士舉旅行酬;而後獻庶子。俎豆、牲體、薦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貴賤也。”王清流思慮兩息,再次答道,此句出自《禮記》,不熟悉的還真會被問懵住。
“無錯,合格”
隨即王清流緩緩醒來,縣學門口的廣場上已經隻剩下不到一百人,這童生試篩選,真的很有效率,王清流摸向身邊,胖子果然不在,王清流雖然早有所查,但是還是有些失落。
“所有合格考生隨我一同拜謁孔夫子”那中年文士再次說道。
眾人清醒過來,都有點愣愣的,迴過神來,趕忙往孔夫子像前聚攏,隨即在中年文士的帶領下向孔夫子像拜謁。
王清流是真誠拜謁的,畢竟孔夫子開啟民智和民間教育的始端,從哪方麵說都是功德無量的。
後世的儒學被帝王和文人中的聰明人玩壞了,這一世的儒道卻是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