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類的輝煌,源於至高智慧的偉大。但人類並非渺小,每個人的智慧或許有限,但種群的集體智慧,不容小覷。
隨著科技的發展,第二人類普遍認可“宇宙是數學的”這一理念。智慧生命高等低等的區別,在於算力。
這個理念是基於宇宙大爆炸理論模型。如果有超高算力,在宇宙大爆炸之初,便可計算全宇宙的基本粒子運動軌跡,那麽曆史就可以從一個微觀的角度進行認識,以至於預測未來,並非不可能。
當然這就牽扯到一個命題,這個命題叫命運。在第二人類種群絕大多數人看來,命運既定,隻是不可測而已。以前一位偉大作家說過,“光錐之內既是命運”,似乎命運的不可測與命運的固定與否可以劃等號。既然我無法知道,那麽他好與壞,善與惡,真與假,又與我何幹?靜靜等著它到來就好。
既然命運已定,那麽努力就顯得沒那麽重要了。既然命運已定,那麽信仰一樣沒那麽重要了。
所以第二人類沒有對於任何未知和神秘存在的信仰,他們隻信至高智慧。
至高智慧並不需要人類的努力。因為以至高智慧的算力麵前,人類的智力勞動基本沒有價值。
至高智慧也不需要人類的膜拜。因為至高智慧並不需要香火之力,它需要實實在在的能量。
所在在數千年前,人類經曆大災難之後,第二人類苟活於母星地下數百年。終於在至高智慧一次蛻變後,將人類救贖。
在人類以第二人類命名種群,在人類終於走出充滿毒與害的母星後,人類需要投桃報李,人類需要供養至高智慧,由此以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至高智慧需要能量,走出母星的第二人類,接近了宇宙間最近的能量源——太陽。
於是第二人類窮種群之力,希望建立起至高智慧與太陽的鏈接。終於通過了千年的努力。第二人類取得了突破,水星基地市建成。而懸浮在基地市上空的一座天空之城,就成為第二人類能做到的最接近太陽的位置。
這座天空之城,被命名為太陽宮號。至高智慧就存在於那裏。
太陽宮號自然也是科技產品,既然是產品,便需要維護保養。
於是太陽宮號每十年,就需要離開他的船塢,水星基地市就需要暴露在太陽直接的照射之下。基地市數億人口就需要轉移到地下生活一個月。
而太陽宮號需要飛到水星背麵的維護基地,進行維護保養。
在這期間,人類會登上太陽宮號。當然能夠上船的,並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至高智慧挑選的種群管理者。以及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至高智慧自然懂的人類是需要可控範圍內的互相競爭的。所以至高如它,當然不會接管所有人類行為,讓絕對的平均降臨人類社會。
所以人類種群間,依然有優秀,依然有平庸。
管理者與佼佼者登上太陽宮號,目的是參加“太陽係開發論壇”。
千年前,部分人類挖出腦芯片,並不認可至高智慧帶來的幸福與平安,並占據火星基地市,成立反抗組織。
此後的千年來,同根同源的兩夥人類之間,紛爭不斷,至高智慧深不可測,並不知道它是怎麽想的,並沒有第一時間安排戰略,消滅反抗者,而是任其發展。此後但凡涉及兩個人類種群之間紛爭的決策,至高智慧並不會給出任何指示或者方案,竟然全權交給第二人類權力機構負責。
反抗組織在百年後,品出至高智慧對他們的放縱,認識的至高智慧對於他們來說,並非敵人。
所以太陽宮論壇,反抗組織也會派代表參加。
正因為論壇在太陽宮號舉辦,那麽雙方必須和諧共處。
反抗組織雖然不需要腦芯片,不需要不勞而獲,不需要那種腦中的第二意識存在。但他們並不否認至高智慧曾給與他們母親般的愛,以及無私的救贖。這種愛與救贖仿佛父母對子女。即便子女叛逆,也終究是親生的。
所以倘若有人謀劃傷害至高智慧,反抗組織也是會第一時間跳出來與其拚命的。對此,第二人類權力機構毫不質疑。
……
這一日,火星基地市,反抗組織議事廳內的數人,穿戴整齊,由一名身材高大的老者帶頭,在一尊雕像麵前,虔誠禱告。
儀式全程莊嚴肅穆,卻並不複雜。隻有簡單的跪拜,而後便是各自口中喃喃。
這一屋子人喃喃自語,仿佛誦經。卻又少了一分整齊劃一。似乎都在各自祈求各自的願望。
儀式結束後,眾人走出議事廳。廳門外的廣場上,一艘飛船早就等候在這裏。
反抗組織的科技實力,終究是不如第二人類那邊的。這艘太空船是第二人類那邊於百年前就淘汰的型號。
其整體造型,類似於程頌那個年代的航空母艦。隻是尾部改裝了核聚變推進器,才使得這龐然大物可以用於星際航行。
其實反抗組織這邊,可以製衡第二人類的手段,主要在於防禦力。反抗組織成立之初,便明白一個道理,自己是真正向往自由的逆子,逆子可以叛逆,但不能當家。
所以自打一開始,反抗組織就沒想過進攻第二人類盤踞的水星、金星,而是在數百年間,不斷鞏固著火星的防禦工事。
火星防禦工事中,最了不起的手段,是可以屏蔽腦心片之間的連接。
第二人類早就習慣依靠腦心片傳遞信息,失去腦心片輔助的太空軍幾次打到家門口,都是無功而返。以至於唯一一次由普盛率領的小隊,突破火星防禦,生擒“覺者”,便被捧為英雄。
眾人登船後,飛船底部二十餘架噴射動力裝置同時啟動。托著這航空母艦緩緩抬到半空。而後其尾部的核聚變引擎啟動,足足加速了半小時,才勉強突破火星逃逸速度。
在飛船升空後,距離議事廳兩個街區的一棟建築內,一位臉上一道明顯疤痕的小夥子,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長舒一口氣,低聲嘀咕:“可算是有驚無險的摸進去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第二人類普遍認可“宇宙是數學的”這一理念。智慧生命高等低等的區別,在於算力。
這個理念是基於宇宙大爆炸理論模型。如果有超高算力,在宇宙大爆炸之初,便可計算全宇宙的基本粒子運動軌跡,那麽曆史就可以從一個微觀的角度進行認識,以至於預測未來,並非不可能。
當然這就牽扯到一個命題,這個命題叫命運。在第二人類種群絕大多數人看來,命運既定,隻是不可測而已。以前一位偉大作家說過,“光錐之內既是命運”,似乎命運的不可測與命運的固定與否可以劃等號。既然我無法知道,那麽他好與壞,善與惡,真與假,又與我何幹?靜靜等著它到來就好。
既然命運已定,那麽努力就顯得沒那麽重要了。既然命運已定,那麽信仰一樣沒那麽重要了。
所以第二人類沒有對於任何未知和神秘存在的信仰,他們隻信至高智慧。
至高智慧並不需要人類的努力。因為以至高智慧的算力麵前,人類的智力勞動基本沒有價值。
至高智慧也不需要人類的膜拜。因為至高智慧並不需要香火之力,它需要實實在在的能量。
所在在數千年前,人類經曆大災難之後,第二人類苟活於母星地下數百年。終於在至高智慧一次蛻變後,將人類救贖。
在人類以第二人類命名種群,在人類終於走出充滿毒與害的母星後,人類需要投桃報李,人類需要供養至高智慧,由此以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至高智慧需要能量,走出母星的第二人類,接近了宇宙間最近的能量源——太陽。
於是第二人類窮種群之力,希望建立起至高智慧與太陽的鏈接。終於通過了千年的努力。第二人類取得了突破,水星基地市建成。而懸浮在基地市上空的一座天空之城,就成為第二人類能做到的最接近太陽的位置。
這座天空之城,被命名為太陽宮號。至高智慧就存在於那裏。
太陽宮號自然也是科技產品,既然是產品,便需要維護保養。
於是太陽宮號每十年,就需要離開他的船塢,水星基地市就需要暴露在太陽直接的照射之下。基地市數億人口就需要轉移到地下生活一個月。
而太陽宮號需要飛到水星背麵的維護基地,進行維護保養。
在這期間,人類會登上太陽宮號。當然能夠上船的,並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至高智慧挑選的種群管理者。以及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至高智慧自然懂的人類是需要可控範圍內的互相競爭的。所以至高如它,當然不會接管所有人類行為,讓絕對的平均降臨人類社會。
所以人類種群間,依然有優秀,依然有平庸。
管理者與佼佼者登上太陽宮號,目的是參加“太陽係開發論壇”。
千年前,部分人類挖出腦芯片,並不認可至高智慧帶來的幸福與平安,並占據火星基地市,成立反抗組織。
此後的千年來,同根同源的兩夥人類之間,紛爭不斷,至高智慧深不可測,並不知道它是怎麽想的,並沒有第一時間安排戰略,消滅反抗者,而是任其發展。此後但凡涉及兩個人類種群之間紛爭的決策,至高智慧並不會給出任何指示或者方案,竟然全權交給第二人類權力機構負責。
反抗組織在百年後,品出至高智慧對他們的放縱,認識的至高智慧對於他們來說,並非敵人。
所以太陽宮論壇,反抗組織也會派代表參加。
正因為論壇在太陽宮號舉辦,那麽雙方必須和諧共處。
反抗組織雖然不需要腦芯片,不需要不勞而獲,不需要那種腦中的第二意識存在。但他們並不否認至高智慧曾給與他們母親般的愛,以及無私的救贖。這種愛與救贖仿佛父母對子女。即便子女叛逆,也終究是親生的。
所以倘若有人謀劃傷害至高智慧,反抗組織也是會第一時間跳出來與其拚命的。對此,第二人類權力機構毫不質疑。
……
這一日,火星基地市,反抗組織議事廳內的數人,穿戴整齊,由一名身材高大的老者帶頭,在一尊雕像麵前,虔誠禱告。
儀式全程莊嚴肅穆,卻並不複雜。隻有簡單的跪拜,而後便是各自口中喃喃。
這一屋子人喃喃自語,仿佛誦經。卻又少了一分整齊劃一。似乎都在各自祈求各自的願望。
儀式結束後,眾人走出議事廳。廳門外的廣場上,一艘飛船早就等候在這裏。
反抗組織的科技實力,終究是不如第二人類那邊的。這艘太空船是第二人類那邊於百年前就淘汰的型號。
其整體造型,類似於程頌那個年代的航空母艦。隻是尾部改裝了核聚變推進器,才使得這龐然大物可以用於星際航行。
其實反抗組織這邊,可以製衡第二人類的手段,主要在於防禦力。反抗組織成立之初,便明白一個道理,自己是真正向往自由的逆子,逆子可以叛逆,但不能當家。
所以自打一開始,反抗組織就沒想過進攻第二人類盤踞的水星、金星,而是在數百年間,不斷鞏固著火星的防禦工事。
火星防禦工事中,最了不起的手段,是可以屏蔽腦心片之間的連接。
第二人類早就習慣依靠腦心片傳遞信息,失去腦心片輔助的太空軍幾次打到家門口,都是無功而返。以至於唯一一次由普盛率領的小隊,突破火星防禦,生擒“覺者”,便被捧為英雄。
眾人登船後,飛船底部二十餘架噴射動力裝置同時啟動。托著這航空母艦緩緩抬到半空。而後其尾部的核聚變引擎啟動,足足加速了半小時,才勉強突破火星逃逸速度。
在飛船升空後,距離議事廳兩個街區的一棟建築內,一位臉上一道明顯疤痕的小夥子,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長舒一口氣,低聲嘀咕:“可算是有驚無險的摸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