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野心
報告女皇陛下,鄰國攝政王來求嫁 作者:絮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秋饒有興致地看著,這個盯盯,那個盯盯,被盯的貢士心裏發毛又不敢表現出半分不妥。
蔣瀟和蘭舒逸、李洵等人幸運地成了她的特別關注,說完全不緊張是騙人的。好在有底氣,思考過後下筆如有神,漸漸認真起來。
要考一天呢,淩秋看了會兒就命人把奏折拿過來批。
別說,氛圍到位,效率加倍。
中午,淩秋自去用膳、休息,接著在祈雲殿處理政務。
皇帝全程監考,對考生來說是個不小的心理挑戰。
終於到日落西山之時,殿試結束。
接下來三天,淩秋每日閱十份閱卷官呈上來的優秀策問,最後選出十份最優陳於案前。
她共出了三題,分別涉及農耕經濟與雲國局勢。尤其是最後一題,關乎國內外,可說的話太多,需要縝密的邏輯、嚴謹的論述,最後要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反複圈圈點點過後,淩秋又與林相、各部大臣討論過後,淩秋選出了她上位以來第一屆一甲。
狀元蘭舒逸,榜眼李洵,探花則是來自林州的王玄英。
金榜題名時,少年錦衣華服,跨馬遊街,好不風光。
瓊林宴後,就要安排官職了。
淩秋召見前十名,當場點了蘭舒逸為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李洵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這兩位都出身雲京名門,底蘊深厚,按部就班進翰林是熬資曆的。
王玄英此人,出身林州,相貌自不必說,且有一腔孤勇,性子耿直,竟然放棄雲京,自請迴鄉。
之前淩暄就跟她說過這人,所以淩秋並不意外,隻是迴到地方就不能碌碌無為混日子。
她在腦子裏盤算,林州有五縣,比較富裕的是澧縣,最窮的是亳縣。
亳縣縣令三年任期已到,卻沒什麽建樹,她打算平調到其他地方。
那這個縣令……
她目光沉靜地看著王玄英,聲音嚴肅清冷地問道:“若你為亳縣縣令,當如何?”
王玄英聞言立刻撩起袍子跪下,慷慨激昂地表忠心,“臣自當上忠於陛下,下忠於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淩秋神色淡淡,顯然並沒有被這番話打動,“朕不聽空話。亳縣與你家鄉不遠,想必十分了解那裏。說一說亳縣的優勢和不足,以及你打算如何做,讓亳縣進一步發展。”
這相當於當場做一篇策論。
蘭舒逸和李洵淪為背景板,沉默了。
大臣們倒是聽出一點意思,陛下要的是實幹派,花架子沒用,長得好看沒用!
王玄英不負所望,思索一炷香後答得有理有條,各個方麵可謂滴水不漏。
淩秋點頭,目露欣賞,“你說的很好,可見是用心的。不過朕要提醒你一點,亳縣盛產竹。竹是個好東西,用好了就是亳縣的一大特色。你迴去琢磨琢磨,寫個折子上來。以後你就是亳縣縣令了,朕等著你的好消息。”
王玄英頓時熱血澎湃,渾身充滿幹勁,“臣叩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蘭舒逸和李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就羨慕了。
眾臣:“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六部缺人,其餘人便分別進了六部,從八品小官做起。
而蔣瀟是二甲第五名,在林平修的操作下進了兵部。
進士們授官結束,淩秋沉下心來想謙王的事。
隻是暗衛屢次傳迴來的消息都是謙王安分守己。
他要是安分守己,那刺殺一事難不成是崇安侯腦門一熱,鬧著玩?還是他自己想造反?
淩秋把得來的消息說給林平修聽,問他崇安侯府的情況。
林平修思忖片刻,溫聲道:“崇安侯府庶出大公子與外界有過聯係,隻是有些奇怪,方向不是皇陵。”
淩秋動了動眉,“是哪兒?”
林平修神色不明,“謙州。”
“謙州?”淩秋驚訝道。
謙州與雲京隔著三個州府,崇安侯府的人為何聯係那邊?
見淩秋蹙眉不語,林平修再次開口,“也許我們都忽略了一個人,謙王妃是個手腕了得的女子。”
淩秋皺眉更深,“你是說她的野心比謙王更堅定。所以想除掉我推謙王上位,好成全她自己?”
以前沒看出來她這個二嫂這麽猛啊!可惜謙王隻嘴皮子厲害,遇到打擊就撐不起來了。
淩秋忽然有一種同情她壯誌未酬的感覺,哎!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理此事?”她問林平修。
“崇安侯及其長子密謀行刺陛下,證據確鑿,理當論斬。侯府其餘人趕出雲京,不得踏入雲京一步。”
淩秋聽到證據確鑿四個字差點繃不住,哪裏來的確鑿?但是她也不反對,心慈手軟不適合她。
“謙州那位再查查,看看除了崇安侯府,還有誰與她聯係?她父親是前禮部尚書,謙王守皇陵,他也迴鄉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仔細點好。”
林平修點頭,想了想又道:“如果謙王妃真是背後之人,陛下可會因她是女子而心軟?”
從登基以來,淩秋的手上基本沒有沾血,反而寬德仁厚之名越傳越遠。這是好事,但他也忍不住擔憂陛下會否偏向女子。
淩秋聞言一愣,隨即嗤笑,“在你眼裏,朕這麽良善嗎?到是非不分的地步?”
林平修想點頭,又不敢,隻好抿唇站得筆直。
“嗬,去辦事吧林相,朕隻講證據。”淩秋冷哼。
林平修舒了一口氣,彎腰拱手退後一氣嗬成,“陛下,臣告退。”
淩秋不耐地揮揮手,“走吧。”
女子當有野心,所以她對謙王妃談不上恨。兩方較量,成王敗寇而已。
如今是她坐在這龍椅上,自然希望她們的野心對自己有利,比如說吳子衿。
太傅府。
吳子衿的母親去世了,兄長在外地為官,沒有繼母,家中還有一個庶弟,兩個庶妹。
從前她是風光無限的太子妃,兩個庶妹隻有巴結討好的份。如今她是和離婦,庶妹嫌棄她還來不及,哪裏來的姐妹情深?
吳子衿知道這個府裏除了父親,沒人待見她,便不怎麽出門。
奈何總有人前來打擾,攪得人心煩。
“大姐,我和三妹來看你了。”吳二小姐清脆的嗓音在院子裏響起,驚走了一樹的鳥兒。
蔣瀟和蘭舒逸、李洵等人幸運地成了她的特別關注,說完全不緊張是騙人的。好在有底氣,思考過後下筆如有神,漸漸認真起來。
要考一天呢,淩秋看了會兒就命人把奏折拿過來批。
別說,氛圍到位,效率加倍。
中午,淩秋自去用膳、休息,接著在祈雲殿處理政務。
皇帝全程監考,對考生來說是個不小的心理挑戰。
終於到日落西山之時,殿試結束。
接下來三天,淩秋每日閱十份閱卷官呈上來的優秀策問,最後選出十份最優陳於案前。
她共出了三題,分別涉及農耕經濟與雲國局勢。尤其是最後一題,關乎國內外,可說的話太多,需要縝密的邏輯、嚴謹的論述,最後要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反複圈圈點點過後,淩秋又與林相、各部大臣討論過後,淩秋選出了她上位以來第一屆一甲。
狀元蘭舒逸,榜眼李洵,探花則是來自林州的王玄英。
金榜題名時,少年錦衣華服,跨馬遊街,好不風光。
瓊林宴後,就要安排官職了。
淩秋召見前十名,當場點了蘭舒逸為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李洵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這兩位都出身雲京名門,底蘊深厚,按部就班進翰林是熬資曆的。
王玄英此人,出身林州,相貌自不必說,且有一腔孤勇,性子耿直,竟然放棄雲京,自請迴鄉。
之前淩暄就跟她說過這人,所以淩秋並不意外,隻是迴到地方就不能碌碌無為混日子。
她在腦子裏盤算,林州有五縣,比較富裕的是澧縣,最窮的是亳縣。
亳縣縣令三年任期已到,卻沒什麽建樹,她打算平調到其他地方。
那這個縣令……
她目光沉靜地看著王玄英,聲音嚴肅清冷地問道:“若你為亳縣縣令,當如何?”
王玄英聞言立刻撩起袍子跪下,慷慨激昂地表忠心,“臣自當上忠於陛下,下忠於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淩秋神色淡淡,顯然並沒有被這番話打動,“朕不聽空話。亳縣與你家鄉不遠,想必十分了解那裏。說一說亳縣的優勢和不足,以及你打算如何做,讓亳縣進一步發展。”
這相當於當場做一篇策論。
蘭舒逸和李洵淪為背景板,沉默了。
大臣們倒是聽出一點意思,陛下要的是實幹派,花架子沒用,長得好看沒用!
王玄英不負所望,思索一炷香後答得有理有條,各個方麵可謂滴水不漏。
淩秋點頭,目露欣賞,“你說的很好,可見是用心的。不過朕要提醒你一點,亳縣盛產竹。竹是個好東西,用好了就是亳縣的一大特色。你迴去琢磨琢磨,寫個折子上來。以後你就是亳縣縣令了,朕等著你的好消息。”
王玄英頓時熱血澎湃,渾身充滿幹勁,“臣叩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蘭舒逸和李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就羨慕了。
眾臣:“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六部缺人,其餘人便分別進了六部,從八品小官做起。
而蔣瀟是二甲第五名,在林平修的操作下進了兵部。
進士們授官結束,淩秋沉下心來想謙王的事。
隻是暗衛屢次傳迴來的消息都是謙王安分守己。
他要是安分守己,那刺殺一事難不成是崇安侯腦門一熱,鬧著玩?還是他自己想造反?
淩秋把得來的消息說給林平修聽,問他崇安侯府的情況。
林平修思忖片刻,溫聲道:“崇安侯府庶出大公子與外界有過聯係,隻是有些奇怪,方向不是皇陵。”
淩秋動了動眉,“是哪兒?”
林平修神色不明,“謙州。”
“謙州?”淩秋驚訝道。
謙州與雲京隔著三個州府,崇安侯府的人為何聯係那邊?
見淩秋蹙眉不語,林平修再次開口,“也許我們都忽略了一個人,謙王妃是個手腕了得的女子。”
淩秋皺眉更深,“你是說她的野心比謙王更堅定。所以想除掉我推謙王上位,好成全她自己?”
以前沒看出來她這個二嫂這麽猛啊!可惜謙王隻嘴皮子厲害,遇到打擊就撐不起來了。
淩秋忽然有一種同情她壯誌未酬的感覺,哎!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理此事?”她問林平修。
“崇安侯及其長子密謀行刺陛下,證據確鑿,理當論斬。侯府其餘人趕出雲京,不得踏入雲京一步。”
淩秋聽到證據確鑿四個字差點繃不住,哪裏來的確鑿?但是她也不反對,心慈手軟不適合她。
“謙州那位再查查,看看除了崇安侯府,還有誰與她聯係?她父親是前禮部尚書,謙王守皇陵,他也迴鄉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仔細點好。”
林平修點頭,想了想又道:“如果謙王妃真是背後之人,陛下可會因她是女子而心軟?”
從登基以來,淩秋的手上基本沒有沾血,反而寬德仁厚之名越傳越遠。這是好事,但他也忍不住擔憂陛下會否偏向女子。
淩秋聞言一愣,隨即嗤笑,“在你眼裏,朕這麽良善嗎?到是非不分的地步?”
林平修想點頭,又不敢,隻好抿唇站得筆直。
“嗬,去辦事吧林相,朕隻講證據。”淩秋冷哼。
林平修舒了一口氣,彎腰拱手退後一氣嗬成,“陛下,臣告退。”
淩秋不耐地揮揮手,“走吧。”
女子當有野心,所以她對謙王妃談不上恨。兩方較量,成王敗寇而已。
如今是她坐在這龍椅上,自然希望她們的野心對自己有利,比如說吳子衿。
太傅府。
吳子衿的母親去世了,兄長在外地為官,沒有繼母,家中還有一個庶弟,兩個庶妹。
從前她是風光無限的太子妃,兩個庶妹隻有巴結討好的份。如今她是和離婦,庶妹嫌棄她還來不及,哪裏來的姐妹情深?
吳子衿知道這個府裏除了父親,沒人待見她,便不怎麽出門。
奈何總有人前來打擾,攪得人心煩。
“大姐,我和三妹來看你了。”吳二小姐清脆的嗓音在院子裏響起,驚走了一樹的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