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學陣(一)
穿越仙俠的我又進入無限空間 作者:土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神識範圍雖然不能完全代表神魂強度和潛力,但也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這個級別的神識範圍宗內百年都未必出一個,安壽峰上一個剛築基就有這麽大的神識範圍的弟子還是在四千多年前。
寧泰清捋了捋長須,沉吟片刻後說道:
“既有如此天賦,倒也不能浪費,正好我近日得閑,你定靈又尚未結束,這段時間,我親自來教你陣法,帶你入門。”
神識範圍廣的,在兩種技藝上有極大優勢,一是飛劍一道,神識範圍就是攻擊範圍,二是陣法一道,陣法的布置需要空間,神識範圍越廣,能布置的陣法越大,哪怕單純堆積,也能勝過常人幾分。
安壽峰以器、陣為主要傳承,劍道也屬上佳,不過走的是氣劍一派,對法力要求高,神識範圍影響不了多少。
李鴻升當即欣然領受,陣法之道十分燒錢,尤其是他現在不能用法力,更沒有品質足夠的靈器充當陣眼,隻能以昂貴的材料布陣,他有段時間沒煉器了,餘財不足,實在是練習不了。
言罷,寧泰清揮手讓李鴻升也退下,李鴻升猶豫片刻,還是多問了一句:
“師父,煉器殿之事可是已經完結了?”
寧泰清倒是難得用嚴厲的語氣迴答:
“勿要多想,此事你不該知道,也不要去打聽,每個知情人都會上執法殿名單,屆時出了事情,你難免上問心台走一遭,安心在峰內修行就是,少惹是非。”
李鴻升心裏更加好奇,但也知道這事確實不是他該知道的,行了一禮,退迴自己居所。
寧泰清一人獨坐魚塘邊,空餌垂釣,歎了聲:
“多事之秋啊!”
翌日,李鴻升跟著師父來到安壽峰山下一塊空地上,兩人席地而坐,寧泰清沒有再詢問徒弟,而是直接講解陣法之道:
“陣法之道,其核心隻有一點,便是拘外力而用之,從而使得修士能發揮遠超於自己的力量,若是用自己的法力,那還不如好好修煉神通。”
李鴻升精神振了振,這倒是那些入門書籍未曾提及的。
“那麽布置一個陣法在理論上就有這三個步驟:用何外力?陣法目的為何?如何使得這外力能夠達成該目的?”
“這也是天下諸多陣法流派的劃分,有的擅長以地脈布陣,有的擅長以水力布陣,有的擅長布殺陣,有的擅長布困陣,各脈區別大抵在此。”
“舊法之時,傳承久遠的宗門大多都有非常強力的陣法,一代代天才不斷推演,結合山門地脈水氣,門人法力,幾乎便是宗門道途的體現了,每一門護宗大陣幾乎都是各自道途的巔峰。”
“但是,舊法眼界終究不如,此地乃是九洲,其諸多陣法道理,僅在九洲能用,昔日我宗征伐舊法諸派時,隻需一位地仙以自身道則幹擾天地片刻,其護宗大陣便不攻自破。”
“我新法認為陣法之道不應拘泥於九洲,其乃修士闡述大道的法門之一,故而在陣法學個基礎後,便開辟了新的三條道路,你應該也知道。”
寧泰清的問詢考究之意明顯,李鴻升便接過話茬,接著迴答道:
“乃天地人三陣,但徒兒僅知人陣乃是以修士法相為基,成仙之後更是以自身道則為憑,如此無論何地都能發揮功效作用,至於天地二陣著實不知。”
寧泰清點頭認可李鴻升的描述,繼續說道:
“天地二陣其實本質上乃是成仙之後方可參悟,不過我宗留有諸多前賢留下的他界手稿和感悟,法相倒是也勉強能提前學習。”
“地陣乃是取其根基之意,諸界雖各有不同,但又有相同之處,若是刪繁就簡,僅留下相同之處,則諸界皆可用,此種陣法厚重堅實,即使地仙以道則亂陣亦不可行,隻能以力破之。”
“天陣取其天意莫測之意,地陣雖堅實,但各界之道皆有其妙處所在,棄之不用,著實可惜。天陣最講究天賦,極盡繁瑣,匯諸界之妙,以成天陣,此陣可悟不可學。”
老實說,聽不明白,地陣還好,有法可依,這天陣就說得雲裏霧裏的,著實不懂。
寧泰清顯然沒有繼續詳細說明的意思,講完宏遠目標激勵一下徒弟後,寧泰清直接上手實操,站起身來,取出諸多未刻錄陣紋的陣旗。
沒有用法力,而是自己慢慢在這片空地上慢慢晃悠起來,時不時插一根陣旗在地上,李鴻升跟在身後亦步亦趨,認真觀摩師父的做法手段。
十一根陣旗沒有規律的插在空地上,至少李鴻升看不出什麽規律,既不成形也不成線。
但一插下去,陣形中央便憑空發出亮光,有些刺目,隨著寧泰清揮舞手中把控陣法的陣旗,亮光由明到暗,由暗到明,反複變化。
擺弄一會後,寧泰清將主陣旗丟給李鴻升,還貼心的往裏麵注入些法力,讓李鴻升隻用神識也能動用。
李鴻升感受了一下,主陣旗連接著十一根插在地上的陣旗,其中九根不能動彈,另外兩根可以憑借主陣旗操控。
一根是控製流入的靈氣大小,一根是陣法的開關控製,結合其他九根不可變動的陣旗共同決定了這個陣法的效果。
細細感受了方丈島上自然存在的天地靈氣流入流出這個十分簡陋的陣法,第一次操控真正的陣法,感覺就像是在玩遊戲一般。
好一會,才停下不斷開燈滅燈的操作,迴頭便看見師父不知從哪掏出一套茶具和桌子,倒了一杯靈茶悠然的喝著,見李鴻升停下動作,便問道:
“如何,有何想法感悟?”
李鴻升迴味了一下感受:
“生澀,僵硬,還有浪費。操控起來感覺隔著一層膜,我這邊神識動了,那邊延遲一會才做出相應反應,而且我感到有不少的靈氣流過,能利用的卻少之又少,不如千分之一。”
寧泰清還算滿意,繼續問道:
“你可感受得出,此陣如何驅使靈氣來進行發光?”
寧泰清捋了捋長須,沉吟片刻後說道:
“既有如此天賦,倒也不能浪費,正好我近日得閑,你定靈又尚未結束,這段時間,我親自來教你陣法,帶你入門。”
神識範圍廣的,在兩種技藝上有極大優勢,一是飛劍一道,神識範圍就是攻擊範圍,二是陣法一道,陣法的布置需要空間,神識範圍越廣,能布置的陣法越大,哪怕單純堆積,也能勝過常人幾分。
安壽峰以器、陣為主要傳承,劍道也屬上佳,不過走的是氣劍一派,對法力要求高,神識範圍影響不了多少。
李鴻升當即欣然領受,陣法之道十分燒錢,尤其是他現在不能用法力,更沒有品質足夠的靈器充當陣眼,隻能以昂貴的材料布陣,他有段時間沒煉器了,餘財不足,實在是練習不了。
言罷,寧泰清揮手讓李鴻升也退下,李鴻升猶豫片刻,還是多問了一句:
“師父,煉器殿之事可是已經完結了?”
寧泰清倒是難得用嚴厲的語氣迴答:
“勿要多想,此事你不該知道,也不要去打聽,每個知情人都會上執法殿名單,屆時出了事情,你難免上問心台走一遭,安心在峰內修行就是,少惹是非。”
李鴻升心裏更加好奇,但也知道這事確實不是他該知道的,行了一禮,退迴自己居所。
寧泰清一人獨坐魚塘邊,空餌垂釣,歎了聲:
“多事之秋啊!”
翌日,李鴻升跟著師父來到安壽峰山下一塊空地上,兩人席地而坐,寧泰清沒有再詢問徒弟,而是直接講解陣法之道:
“陣法之道,其核心隻有一點,便是拘外力而用之,從而使得修士能發揮遠超於自己的力量,若是用自己的法力,那還不如好好修煉神通。”
李鴻升精神振了振,這倒是那些入門書籍未曾提及的。
“那麽布置一個陣法在理論上就有這三個步驟:用何外力?陣法目的為何?如何使得這外力能夠達成該目的?”
“這也是天下諸多陣法流派的劃分,有的擅長以地脈布陣,有的擅長以水力布陣,有的擅長布殺陣,有的擅長布困陣,各脈區別大抵在此。”
“舊法之時,傳承久遠的宗門大多都有非常強力的陣法,一代代天才不斷推演,結合山門地脈水氣,門人法力,幾乎便是宗門道途的體現了,每一門護宗大陣幾乎都是各自道途的巔峰。”
“但是,舊法眼界終究不如,此地乃是九洲,其諸多陣法道理,僅在九洲能用,昔日我宗征伐舊法諸派時,隻需一位地仙以自身道則幹擾天地片刻,其護宗大陣便不攻自破。”
“我新法認為陣法之道不應拘泥於九洲,其乃修士闡述大道的法門之一,故而在陣法學個基礎後,便開辟了新的三條道路,你應該也知道。”
寧泰清的問詢考究之意明顯,李鴻升便接過話茬,接著迴答道:
“乃天地人三陣,但徒兒僅知人陣乃是以修士法相為基,成仙之後更是以自身道則為憑,如此無論何地都能發揮功效作用,至於天地二陣著實不知。”
寧泰清點頭認可李鴻升的描述,繼續說道:
“天地二陣其實本質上乃是成仙之後方可參悟,不過我宗留有諸多前賢留下的他界手稿和感悟,法相倒是也勉強能提前學習。”
“地陣乃是取其根基之意,諸界雖各有不同,但又有相同之處,若是刪繁就簡,僅留下相同之處,則諸界皆可用,此種陣法厚重堅實,即使地仙以道則亂陣亦不可行,隻能以力破之。”
“天陣取其天意莫測之意,地陣雖堅實,但各界之道皆有其妙處所在,棄之不用,著實可惜。天陣最講究天賦,極盡繁瑣,匯諸界之妙,以成天陣,此陣可悟不可學。”
老實說,聽不明白,地陣還好,有法可依,這天陣就說得雲裏霧裏的,著實不懂。
寧泰清顯然沒有繼續詳細說明的意思,講完宏遠目標激勵一下徒弟後,寧泰清直接上手實操,站起身來,取出諸多未刻錄陣紋的陣旗。
沒有用法力,而是自己慢慢在這片空地上慢慢晃悠起來,時不時插一根陣旗在地上,李鴻升跟在身後亦步亦趨,認真觀摩師父的做法手段。
十一根陣旗沒有規律的插在空地上,至少李鴻升看不出什麽規律,既不成形也不成線。
但一插下去,陣形中央便憑空發出亮光,有些刺目,隨著寧泰清揮舞手中把控陣法的陣旗,亮光由明到暗,由暗到明,反複變化。
擺弄一會後,寧泰清將主陣旗丟給李鴻升,還貼心的往裏麵注入些法力,讓李鴻升隻用神識也能動用。
李鴻升感受了一下,主陣旗連接著十一根插在地上的陣旗,其中九根不能動彈,另外兩根可以憑借主陣旗操控。
一根是控製流入的靈氣大小,一根是陣法的開關控製,結合其他九根不可變動的陣旗共同決定了這個陣法的效果。
細細感受了方丈島上自然存在的天地靈氣流入流出這個十分簡陋的陣法,第一次操控真正的陣法,感覺就像是在玩遊戲一般。
好一會,才停下不斷開燈滅燈的操作,迴頭便看見師父不知從哪掏出一套茶具和桌子,倒了一杯靈茶悠然的喝著,見李鴻升停下動作,便問道:
“如何,有何想法感悟?”
李鴻升迴味了一下感受:
“生澀,僵硬,還有浪費。操控起來感覺隔著一層膜,我這邊神識動了,那邊延遲一會才做出相應反應,而且我感到有不少的靈氣流過,能利用的卻少之又少,不如千分之一。”
寧泰清還算滿意,繼續問道:
“你可感受得出,此陣如何驅使靈氣來進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