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最後看見了那片浩瀚的蒼茫大水,他看見他漂浮在水波之上,漸漸遠去,就像一株稻穗,或者就像一朵棉花。]


    花費一天多讀完《米》這篇,王濛的眼神略微有些失焦。


    這是個殘酷到黑暗的故事。


    《伏羲伏羲》是因為觸碰禁忌而灰暗,《米》是純粹的沉淪墮落。


    整部沒一個好人,全都是扭曲陰暗的角色。


    就拿主角五龍來說,他最大的癖好,是往洞裏一把一把的塞大米。


    王濛都不知道該不該誇江弦天馬行空。


    雖然象征物晦澀、詞語灰暗,但王濛又沒辦法否認這篇“意識流”技巧插用的絕妙。


    沒有人比他更懂意識流。


    從建國到1978年的這幾近三十年間,全中國隻有一篇文章出現了對“意識流”的評介,出自“九葉派”袁可嘉之手,即《當你老了》的譯者。


    一直到今年,批評界才開始圍繞“意識流”展開討論。


    王濛幾乎可以斷言,他是走在探索“意識流”最前列的中國作家,但在江弦這篇文章麵前,他的“意識流”運用青澀的像個孩子。


    《米》這篇實現了文體的高度成熟。


    “難道我已經跟不上年輕人的腳步了?”王濛坐在椅子上,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不知者無畏,知而深深畏。


    幾乎可以預見。


    這篇《米》一旦問世,那毫無疑問是“東方意識流”的文學範本。


    至於它的作者,人們喜歡這樣稱唿那種人:奠基者、開拓人物、集大成者、代表作家、開山之人、祖師爺


    一句話,江弦這小子前途不可限量。


    想到這裏,王濛又捧起稿子,翻了幾頁,心底湧起一片火熱。


    “這樣的人才應該早點吸收進隊伍裏!”


    此刻,祖師爺正在虎坊路15號唿唿大睡。


    一睡一天,課也沒去上。


    這倒不是睡懶覺,放到以前的時代,這叫“解毒”。


    起來洗洗漱漱,看了眼時間,才三點,還來得及去左家莊吃個晚飯。


    5月,天氣明媚而透著一絲涼爽。


    江弦下了18路,剛路過dang校門,便聽見有人喊他一聲。


    他迴過頭,王濛從傳達室裏朝他走來,“我還說你要是再不過來,我就先迴去了。”


    “王濛老師。”江弦朝他打聲招唿,帶著些期待問道:“我那篇文章你看過了?”


    “不然伱以為我為什麽過來。”王濛擺擺手,示意他一塊兒走走。


    倆人在dang校裏邊溜達邊聊。


    “王濛老師,你覺得我那篇如何?”


    “如何?”


    “文學性極強,你的筆觸很深,挖掘人性也很深。”王濛唏噓著說,他至今迴想想起《米》這篇,都覺得殺氣騰騰,“你給我交上來了一份沉甸甸的作業!在33名學員裏麵,你是寫的最好的。”


    “您過獎了,王安憶同誌的那篇文章也不錯。”江弦連忙客套。


    “安憶同誌和你相比,還是有很長一截路要走的,相信她看過這篇以後也會認同我說的這點。”


    “.”


    江弦露出靦腆的表情,沒接這個話茬。


    王濛沉吟片刻,“楓楊樹村是什麽地方?”


    “不是什麽地方,是我虛構的一個地名。”江弦解釋說。


    實際上,楓楊樹村是蘇童作品裏常用的地名,愛看他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楓楊樹村滿村罌栗(粟)飄香,還有一個地方叫香椿樹街,香椿樹街是城市的縮影,楓楊樹村則是農村的代表。


    “你以前接觸過意識流?”憋了半天,王濛還是忍不住問。


    他仍無法相信,江弦僅聽了些他講的東西,便能將意識流運用的這樣完熟得體?


    這學習能力也太誇張了。


    不過江弦也早便備好了說辭,“我以前就在《外國文藝》上閱讀過國外的意識流。”


    《外國文藝》是上海那邊的一本雙月刊,是一本介紹當代外國文學為主旨的純文學刊物。


    “我說嘛。”王濛寬慰不少,又很快難過。


    《外國文藝》又何嚐不是他熱衷於閱讀的一本刊物,他卻依舊沒辦法創作出意識流的長篇。


    “你之前寫過意識流作品?”


    “沒寫過,第一次寫。”江弦誠實的說,他也必須誠實,王濛要看他以前的意識流習作,他可交不出來。


    “第一次就寫的這麽好!”王濛露出豔羨之色。


    要知道江弦寫的可是長篇!


    王濛感到震撼是必然的,這和大環境也有關係。


    八十年代初,隻有少數作家進行意識流方麵的嚐試,而到了八十年代末,連初事創作不久的青年作家也能運用熟練。


    “江弦,你如果沒什麽異議,這部我可以聯係人幫你出版。”王濛開口道。


    “我當然沒什麽異議,不過我想在人文社出版。”江弦想到了李景峰。


    上次稿酬標準重新製定的事,李景峰送他那麽大的人情,他總要給他還上一次。


    “我隻是幫你接洽,一切肯定還是要尊重你的意願。”


    王濛頓了頓,停下腳步,滿臉誠懇,“還有件事。”


    “你講。”


    “你是京城本地的作家,又是中作協的會員,理應進入到咱們《京城文藝》的隊伍。”


    “當編輯?”


    這事兒李清泉就給江弦說過一次,不過他婉拒了,“王濛老師,我沒太多時間,我還要寫作。”


    王濛笑了笑。


    “你別急著拒絕,我是想吸收你進入我們《京城文藝》的編委會。”


    “編委會?”


    編委會,是一部雜刊的領導班子,是一部雜刊的核心力量。


    《京城文藝》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頂尖刊物,從屬於京城文聯,所以編委會一部分是編輯部人員,另一部分則是京城文學界有頭有臉的角色,林斤瀾、浩然、趙金九曾經汪曾祺也在其中。


    對於江弦來說,這絕對是一項不小的殊榮。


    因為能進入這樣的隊列,那說明個人寫作水平、在文化界的影響力都得到了組織的認可。


    而且以江弦目前的年紀,如果能進入《京城文藝》的編委會,恐怕要震動一大片人。


    要知道,和他同齡的章德寧,目前才隻是一枚小小的編輯。


    所以王濛一拋出這個提議,江弦心底立馬湧起一片火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8合成係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想吃薯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想吃薯片並收藏1978合成係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