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豆豆獨家連載作品,以下章節設置了防盜,閱讀中遇到亂碼漏字等,請聯係豆豆客服。】


    這麽一想,若澄覺得渾身發抖,後背陣陣發涼。她一直認為先皇薄情,狠心要了娘娘的性命,他生前的寵愛都是假象。可若是先皇根本就沒有下過那道殉葬的遺詔,這一切都是端和帝的陰謀呢?那麽端和帝不僅奪走了原本應該屬於朱翊深的皇位,還殺死了娘娘。若澄不敢想象,若是朱翊深知道了真相,結果會如何。


    她心事重重地迴到府中,素雲和碧雲見她臉色很差,還以為她生病了,要去請大夫。


    「我沒事。想一個人靜一靜。」若澄說道,她們便都出去了。


    她又把朱翊深的信拿出來看了一遍,心情慢慢平複下來。他在戰場殺敵,此時不能為別的事情分心。而且隻憑兩個人的片麵之言和她的推測,不足以下定論。如果能找到那份遺詔,證明真假,才是最有利的證據。先皇的傳位遺詔大概不容易弄到手,或者端和帝都銷毀了。但賜死娘娘的遺詔,應該收在司禮監裏頭。隻要讓她看到上麵的筆跡,就可以推斷出是不是先皇親筆所書。


    她雖然是親王妃,但司禮監那樣的地方也不是她想進就能進的。她幾乎一下就想到了在翰林院當庶吉士的沈安序。


    殿試結束以後,葉明修入翰林院任修撰,其餘表現優異的進士,也都進了翰林院,分別在各個部門觀政。葉明修的教習是蘇濂,沈安序的教習則是李士濟。三位閣老裏麵,蘇濂以學問見長,李士濟為人小心謹慎,在說話做事上十分圓滑。而且二人都是世家出身,底蘊十分深厚。大部分進士也願意跟著他們。


    而楊勉相對出身較低,乃端和帝一手提拔,最為親近皇帝。端和帝沉迷於煉丹,他不像蘇濂和李士濟一樣頻頻上書規勸,反而覺得不如讓皇帝禪位,由太子接掌大權。他現在兼任太子師,太子登基之後,他的地位隻會更加尊崇。


    沈安序從翰林院出來,抽空去東宮看望朱正熙。朱正熙的精神很不好,聲音嘶啞,隻與沈安序簡單說了幾句話。他人生一直都很平順,還沒有遭遇過這麽重大的變故。一夜之間失去了妻子和孩子,好像瞬間滄桑了許多。雖然太子妃的病,太醫早就下了結論,是太子妃自己要生下這個孩子的。可他連孩子都沒有保住。


    沈安序見他精神不佳,也不敢過多打擾,告退出宮了。


    昨日素雲到家裏來,請他今日到王府一趟,說若澄有事找他商量。他出宮以後便直接去了晉王府。


    等在王府北院見到若澄,若澄卻屏退左右,嚴肅地說道:「二哥,我懷疑先帝要宸妃娘娘殉葬的遺詔有問題。還有辦法能見到那份遺詔嗎?」


    沈安序嚇了一跳,壓低聲音:「就算能見到又如何?」


    「娘娘對我有恩,如果她是被人害死的,我至少要知道真相。」若澄說道。


    沈安序沉默了片刻:「就算讓你看出遺詔是假的,你又能如何?事情都已經過去這麽多年,成為事實的很難再更改了。」他十分聰明,幾乎立刻就猜到這裏麵的利害關係。當初整個京城誰又相信,先帝竟然將皇位傳給了素日裏並不十分疼愛的長子?


    隻不過當時新帝迅速地通過幾個重臣把持了朝政,無人敢發聲。帝王家便是這樣,除了正統血脈以外,誰手中握有力量,誰才可以坐穩皇位。以晉王當時的年齡,還有勢力,就算先皇傳位給他,隻怕過不了多久,也會被從皇位上拉下來。


    而擁立他的和反對他的大臣,必定有一番廝殺。對於內憂外患的國家來說,這並非幸事。大概是出於這些考慮,先皇才一直沒有立儲。


    若澄知道沈安序說得有道理。如今再查當年的事,無異於在虎口拔牙。可就這樣讓真相沉於不見天日的地方,她又覺得愧對娘娘。


    她對沈安序說道:「我知道拿到遺詔並非易事,也不是短時期內能完成的。這麽做會有些冒險,但現在皇上沉迷於煉丹,想必對其他事不看重了。如若有機會,我還是想看到那份遺詔。這麽說,二哥明白嗎?」


    沈安序想了想,點頭說道:「此事需要尋找機會,你不要再告訴其他人,包括王爺。等我的消息。」


    ……


    朱翊深在開平衛收到若澄親手包的粽子,心中高興,當即決定午飯就吃粽子。他命人蒸了三個,解開粽子咬了一口,發現裏麵胡亂塞了很多東西,又甜又鹹,他一吃到嘴裏,就知道這個丫頭絕對是故意的。但他還是把一個粽子都吃完,粽葉上仿佛殘留有一絲她的香氣。


    不知不覺,已經離家幾月。雖然軍中事務繁忙,他幾乎無暇想其它事,但偶爾閑坐下來,心頭還是會浮現她的影子。不知她在王府是不是都好。以前獨來獨往慣了,唯一牽掛過的女人,隻有母親。


    幼年時,端午在母親宮中吃粽子,一口氣吃了三個,父皇隻吃了兩個,還被他討了一塊玉佩去。


    那時候,雖然每天都有讀不完的書,做不完的功課,但他也不覺得很辛苦。可那樣的日子,卻仿佛離他很遠了。從父皇駕崩的那一刻起,屬於他們三人的所有畫麵也都破碎了。


    他看了掛在旁邊架子上的頭盔一眼,目光落在頭盔頂端的金質真武大帝,忽然心念一動。他起身走到架子前,將頭盔恭敬地取下來,摸著束腰仰覆蓮座,用力往後一拔。


    隻聞「哢」的一聲,那個金象從底部翻開,裏麵放有一張紙條。


    朱翊深將紙條拿出來,放迴頭盔。他記得父皇說過,這個地方是可以打開的,今日不過一時興起查看,竟然真的有東西。他張開紙條,乃是統道皇帝的親筆信。


    「吾兒翊深: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為父可能已經不在世上了。今夜輾轉難眠,又走到你從前住的地方,想起你早就在外建王府,不住宮裏了。朕近日忽感大限將至,心中卻放不下你與你的母親。朕防外戚,防黨爭,可到頭來卻沒能給你們母子尋一方庇護。朕原本留了道遺詔,卻唯恐將你母子二人卷入血雨腥風之中。斟酌再三,再三斟酌,還是將遺詔毀去。若你來不及見朕最後一麵,盼你還記得朕跟你說過這頭盔的機關,能看到這封信。」


    朱翊深看到這裏,停頓了一下。遺詔毀去?那劉瑛奉的遺詔是誰的?父皇若已經決定將母親賜死,為何要在信中說擔心他們母子二人的將來?他麵色冷凝,接著往下看。


    「朕有三件心事未了。一件是北方未平,一件是南方不定,另一件就是這繼承江山之人。頭兩件,朕恐怕難再有心力去完成,隻這最後一件,一直是朕的心病。從性情,能力來講,你都是朕最中意的繼承人,江山交給你,方能穩固。但你年紀太小,你母親性情溫婉,向來獨善其身。若朕早些年便立你為太子,命三位閣老輔佐,或已成定勢。然朕高估了自己的天命,事到如今,後悔已遲。朕於你和你母親有愧。但請你答應朕,無論最後誰登基為帝,都要奮力守著這片江山。唯有如此,朕在九泉之下,才能安息。父絕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寄養嫡女 卷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初並收藏寄養嫡女 卷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