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快速的離開,打了眾人一個措手不及,大臣們麵麵相覷,這陛下不按套路出牌啊!
陳建民怒氣衝衝的迴到寢宮,皇後夏侯婉娥早就接到太監的稟報,得知了前麵發生的事情,也趕緊跟了過來,吩咐上來茶水。
“太過分了,當朕是昏君嗎?想怎麽揉捏就怎麽揉捏嗎?這群無君無父的東西,上次杜進的事情朕已經妥協了,如今又拿吐蕃來說事,朕就這麽好欺嗎?連一個孩子都不放過,簡直是豈有此理。”陳建民咆哮著。
夏侯婉娥也頗覺無奈,輕輕歎了一口氣,默默無語。夫妻多年,夏侯婉娥怎會不知道自己丈夫的心結,可是,千年的世家,哪裏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高勝,你親自去把程達這個老匹夫給朕叫到禦花園去,朕有話要問他。”
高勝連忙稱是,快速走出寢宮,陳建民在皇後的陪同下先一步來到禦花園,一路上陰沉著臉一句話也不說。
看著禦花園茂密的樹木,盛開的鮮花,陳建民長歎一聲,對夏侯婉娥說道:“婉娥你看,大齊的江山猶如這片禦花園,看似繁華景勝,欣欣向榮,可是誰又知道,在這繁花似錦的表麵下,有多少蛀蟲、老鼠在陰暗的角落裏破壞這片江山的根基,如果沒有人殺蟲滅鼠,這江山遲早要被他們破壞的漏洞百出、搖搖欲墜。
朕一直想做這個殺蟲滅鼠的人,可是獨木難支,力不從心啊!”
夏侯婉娥思考一陣,堅定的說道:“陛下,臣妾還是那句話,事要一件一件的辦。一年不成,就用三年;三年不成,就用十年,哪怕取得一分的成果也是值得的,我相信總有一天,陛下能總能達成所願。”
“唉!談何容易啊。”
正在此時,高勝來報,程達已在外候著了。
陳建民氣不打一處來,喝到:“讓這個老匹夫滾進來。”
話音剛落,就聽程達大喊道:“哎喲喲,老程來了,嘿嘿。”
程達一溜小跑,來到陳建民麵前,彎著腰,嬉皮笑臉。
“陛下找老程有事兒?”
看到程達這副二皮臉的樣子,陳建民更來氣了。
“程達,你這老匹夫,剛才在早朝上,你女婿又被彈劾了,你怎麽連個屁都不放,上次胡言彈劾王休,你都要上去湊人了,怎麽這次你就慫了?”
程達一臉的委屈。“陛下,上次打完架,您不是讓我消停點嗎?所以我就裝作啥也沒有看見。”
“你.......。陳建民氣結。
“那上次呢?杜進可是你的姻親,你怎麽也不吱聲?
程達嘿嘿笑道:“陛下您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陳建民氣笑了,一指程達,笑罵道:“你這個老狐狸,朕就知道,什麽都瞞不過你。說說看,你是什麽時候知道的?”
程達撓撓頭,嘿嘿笑道:“上次突厥從幽州退兵後,吐蕃使者一到京城,我就猜到了。”
“哈哈哈。”陳建民大笑。
“果然不愧是朕的老兄弟,和當年一樣女幹滑。”
程達忽然臉色一正,雙手合攏,上身微彎,很正式的喊了一聲:“陛下。”
陳建民一凜,轉頭看向夏侯婉娥。
夏侯婉娥知道君臣有話要說,微微一笑說道:“陛下,臣妾還有事情要做,就不陪駕了,臣妾告退。”說完施了一禮,緩緩退走,順便屏退左右。
待夏侯婉娥走後,陳建民說道:“老程,陪朕在這禦花園走走。”
“‘是。”
陳建民在前,程達略微落後半步,二人邊走邊聊。
“說說吧,杜進那裏的情況怎麽樣?”
程達不假思索的說道:“情況不是很樂觀,幽州畢竟貧瘠,杜進到幽州後,雖然幽州本地沒有各大世家的掣肘,但是想要把這事情辦好,難度相當的大。”
“具體說說。”
程達略一沉吟開口道:“還是糧食問題杜進到幽州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難民安置好,分發土地。但是幽州本就沒有多少糧,這次李素帶去的糧食也無法堅持到明年春耕,更別說到秋收了。
最近杜進一直在利用自己的渠道在各地購買糧食,但收效甚微,主要還是因為各大糧商都掌握在世家手中,他們對糧食的掌控實在.......。”
陳建民重重的哼了一聲:“該死的世家,哼!”
說到這裏,就必須交代一下。
原來去年大旱後,受災的百姓太多了,特別是重災區那些把土地賣出去的難民,已經成為流民,災後一部分迴到原籍,成為大戶人家的佃戶。而這些所謂的大戶人家背後幾乎都有世家的影子。
但是佃戶也要不了這麽多啊,而這部分無法迴原籍當佃戶的災民數量也頗多,足有五萬之眾。皇帝的意思是把他們遷往各州、府、縣進行安置,分發閑置土地。
想法是好的,現實也是殘酷的,各地紛紛上表,表示反對,都在叫苦連天,說是自己這裏受災也頗為嚴重,實在是無力接收這些難民。
其實陳建民心裏明白,安置這些難民,當地要付出大量的糧食、土地。而各大世家這個時候都在加緊吞並土地,一但接收難民,就得分出一部分,這是世家們不可能答應的事情。
所以陳建民隻好將難民遷往世家都不願去的地方,幽州。可是倒黴催的,這個時候突厥犯邊,幽州戰事將起。陳建民立即令戶部籌措糧餉,臨時任命李素為幽州都督,率領大軍十五萬前往幽州。
可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事實是,李素實際上隻帶了十萬大軍,而且全都是陳建民的嫡係部隊。而戶部給的確實是十五萬人的糧餉。
皇帝在這件事情玩了一個心眼,因為他早就知道此次突厥隻是小規模的犯邊,而幽州來的軍報被他讓人調換,故意誇大突厥犯邊的規模,目的就是糧餉。
如果陳建民要的糧食是給遷往幽州的難民,那麽對不住,戶部最多能給遷徙途中的那部分,還不可能足量,甚至受到上下盤剝。誰叫戶部掌握在世家手中呢,在他們眼中些許小老百姓的性命,不值一提,微不足道。
但是關係到軍國大事的時候,世家們也不敢輕視,足額足量的發放十五萬人的軍糧,於是李素得到陳建民的密信後,帶著十萬大軍趕到幽州。
幽州一戰,突厥退走,李素留下五萬人的糧餉,派自己心腹留在幽州秘密看守,班師迴朝。恰好這個時候,吐蕃使臣進京城,恰好又被杜進收拾了一頓,又恰好杜進受到彈劾,於是陳建民順水推舟,將杜進降職派往幽州。
看似巧合,其實這一切都在陳建民的掌控中,他太了解這幫世家、大臣了,巧妙的利用這些人的心理,促成此事。
幽州有大片的土地,可是人口稀少,農業生產的人口不足,每年都要朝廷援助;還經常受到突厥的犯邊,兵源嚴重不足。
杜進到幽州以後的目的就是:人口遷徙後,可以充實邊關人口,恢複和擴大生產,而且五萬人中,至少能抽調出一萬作為兵源。
另外,陳建民認為,吐蕃這次出使的目的不純,他總有種感覺,要不了多久,大齊和吐蕃,很快將有戰事。
所以這個時候,一旦開戰,北方不能有事。幽州增兵一萬,雖然進攻不足,但隻要突厥不是大規模的犯邊,隻是守城的話,可以堅持的時間會很長,待解決吐蕃後可以抽調兵力支援北方。
這,就是陳建民的計劃。
陳建民怒氣衝衝的迴到寢宮,皇後夏侯婉娥早就接到太監的稟報,得知了前麵發生的事情,也趕緊跟了過來,吩咐上來茶水。
“太過分了,當朕是昏君嗎?想怎麽揉捏就怎麽揉捏嗎?這群無君無父的東西,上次杜進的事情朕已經妥協了,如今又拿吐蕃來說事,朕就這麽好欺嗎?連一個孩子都不放過,簡直是豈有此理。”陳建民咆哮著。
夏侯婉娥也頗覺無奈,輕輕歎了一口氣,默默無語。夫妻多年,夏侯婉娥怎會不知道自己丈夫的心結,可是,千年的世家,哪裏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高勝,你親自去把程達這個老匹夫給朕叫到禦花園去,朕有話要問他。”
高勝連忙稱是,快速走出寢宮,陳建民在皇後的陪同下先一步來到禦花園,一路上陰沉著臉一句話也不說。
看著禦花園茂密的樹木,盛開的鮮花,陳建民長歎一聲,對夏侯婉娥說道:“婉娥你看,大齊的江山猶如這片禦花園,看似繁華景勝,欣欣向榮,可是誰又知道,在這繁花似錦的表麵下,有多少蛀蟲、老鼠在陰暗的角落裏破壞這片江山的根基,如果沒有人殺蟲滅鼠,這江山遲早要被他們破壞的漏洞百出、搖搖欲墜。
朕一直想做這個殺蟲滅鼠的人,可是獨木難支,力不從心啊!”
夏侯婉娥思考一陣,堅定的說道:“陛下,臣妾還是那句話,事要一件一件的辦。一年不成,就用三年;三年不成,就用十年,哪怕取得一分的成果也是值得的,我相信總有一天,陛下能總能達成所願。”
“唉!談何容易啊。”
正在此時,高勝來報,程達已在外候著了。
陳建民氣不打一處來,喝到:“讓這個老匹夫滾進來。”
話音剛落,就聽程達大喊道:“哎喲喲,老程來了,嘿嘿。”
程達一溜小跑,來到陳建民麵前,彎著腰,嬉皮笑臉。
“陛下找老程有事兒?”
看到程達這副二皮臉的樣子,陳建民更來氣了。
“程達,你這老匹夫,剛才在早朝上,你女婿又被彈劾了,你怎麽連個屁都不放,上次胡言彈劾王休,你都要上去湊人了,怎麽這次你就慫了?”
程達一臉的委屈。“陛下,上次打完架,您不是讓我消停點嗎?所以我就裝作啥也沒有看見。”
“你.......。陳建民氣結。
“那上次呢?杜進可是你的姻親,你怎麽也不吱聲?
程達嘿嘿笑道:“陛下您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陳建民氣笑了,一指程達,笑罵道:“你這個老狐狸,朕就知道,什麽都瞞不過你。說說看,你是什麽時候知道的?”
程達撓撓頭,嘿嘿笑道:“上次突厥從幽州退兵後,吐蕃使者一到京城,我就猜到了。”
“哈哈哈。”陳建民大笑。
“果然不愧是朕的老兄弟,和當年一樣女幹滑。”
程達忽然臉色一正,雙手合攏,上身微彎,很正式的喊了一聲:“陛下。”
陳建民一凜,轉頭看向夏侯婉娥。
夏侯婉娥知道君臣有話要說,微微一笑說道:“陛下,臣妾還有事情要做,就不陪駕了,臣妾告退。”說完施了一禮,緩緩退走,順便屏退左右。
待夏侯婉娥走後,陳建民說道:“老程,陪朕在這禦花園走走。”
“‘是。”
陳建民在前,程達略微落後半步,二人邊走邊聊。
“說說吧,杜進那裏的情況怎麽樣?”
程達不假思索的說道:“情況不是很樂觀,幽州畢竟貧瘠,杜進到幽州後,雖然幽州本地沒有各大世家的掣肘,但是想要把這事情辦好,難度相當的大。”
“具體說說。”
程達略一沉吟開口道:“還是糧食問題杜進到幽州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難民安置好,分發土地。但是幽州本就沒有多少糧,這次李素帶去的糧食也無法堅持到明年春耕,更別說到秋收了。
最近杜進一直在利用自己的渠道在各地購買糧食,但收效甚微,主要還是因為各大糧商都掌握在世家手中,他們對糧食的掌控實在.......。”
陳建民重重的哼了一聲:“該死的世家,哼!”
說到這裏,就必須交代一下。
原來去年大旱後,受災的百姓太多了,特別是重災區那些把土地賣出去的難民,已經成為流民,災後一部分迴到原籍,成為大戶人家的佃戶。而這些所謂的大戶人家背後幾乎都有世家的影子。
但是佃戶也要不了這麽多啊,而這部分無法迴原籍當佃戶的災民數量也頗多,足有五萬之眾。皇帝的意思是把他們遷往各州、府、縣進行安置,分發閑置土地。
想法是好的,現實也是殘酷的,各地紛紛上表,表示反對,都在叫苦連天,說是自己這裏受災也頗為嚴重,實在是無力接收這些難民。
其實陳建民心裏明白,安置這些難民,當地要付出大量的糧食、土地。而各大世家這個時候都在加緊吞並土地,一但接收難民,就得分出一部分,這是世家們不可能答應的事情。
所以陳建民隻好將難民遷往世家都不願去的地方,幽州。可是倒黴催的,這個時候突厥犯邊,幽州戰事將起。陳建民立即令戶部籌措糧餉,臨時任命李素為幽州都督,率領大軍十五萬前往幽州。
可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事實是,李素實際上隻帶了十萬大軍,而且全都是陳建民的嫡係部隊。而戶部給的確實是十五萬人的糧餉。
皇帝在這件事情玩了一個心眼,因為他早就知道此次突厥隻是小規模的犯邊,而幽州來的軍報被他讓人調換,故意誇大突厥犯邊的規模,目的就是糧餉。
如果陳建民要的糧食是給遷往幽州的難民,那麽對不住,戶部最多能給遷徙途中的那部分,還不可能足量,甚至受到上下盤剝。誰叫戶部掌握在世家手中呢,在他們眼中些許小老百姓的性命,不值一提,微不足道。
但是關係到軍國大事的時候,世家們也不敢輕視,足額足量的發放十五萬人的軍糧,於是李素得到陳建民的密信後,帶著十萬大軍趕到幽州。
幽州一戰,突厥退走,李素留下五萬人的糧餉,派自己心腹留在幽州秘密看守,班師迴朝。恰好這個時候,吐蕃使臣進京城,恰好又被杜進收拾了一頓,又恰好杜進受到彈劾,於是陳建民順水推舟,將杜進降職派往幽州。
看似巧合,其實這一切都在陳建民的掌控中,他太了解這幫世家、大臣了,巧妙的利用這些人的心理,促成此事。
幽州有大片的土地,可是人口稀少,農業生產的人口不足,每年都要朝廷援助;還經常受到突厥的犯邊,兵源嚴重不足。
杜進到幽州以後的目的就是:人口遷徙後,可以充實邊關人口,恢複和擴大生產,而且五萬人中,至少能抽調出一萬作為兵源。
另外,陳建民認為,吐蕃這次出使的目的不純,他總有種感覺,要不了多久,大齊和吐蕃,很快將有戰事。
所以這個時候,一旦開戰,北方不能有事。幽州增兵一萬,雖然進攻不足,但隻要突厥不是大規模的犯邊,隻是守城的話,可以堅持的時間會很長,待解決吐蕃後可以抽調兵力支援北方。
這,就是陳建民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