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氣運的九青微微詫異。
但……
他明白,為王做事,就是為大商做事,因此能得大商氣運眷顧,但是他所得,比占卜時所失去的要少上些許,按理說,有舍有得,入不敷出之事,隻有事情有損,未曾做好時,才會出現。
九青自認為這一次為王占卜、解卜,即使不是盡善盡美,但也不失為良言,氣運不該如此少才是。
轉念一想,九青想起之前占卜,不管是為崇吉還是為諸大子封官,都是事畢後,才能從命運波瀾中找到機會,複刻道韻,那麽這氣運是否也是如此,唯有待占卜之事結束後,方才能獲得所有的氣運。
應當是這般,若不是,再做他法!
九青放下心思,起身,借助數名甲兵舉來的碩大沙盤,開始以自己來商之後的幾次占卜,與歸藏圖相結合,一一對應,試圖從中找到規律。
……
天日偏移,越發往西,一路上絲竹管弦之聲不絕,九青對占卜的推演也不斷。
費仲匆忙趕來,滿頭大汗,可見他操持王事,盡心盡職,一路奔波而來,不敢耽擱半分;於此東郊已至,費仲來不及歇息,緊忙稟報與美人逗樂的帝辛。
“大王,王令已達,諸大子已緊隨臣下,來至東郊,稟王,是否狩獵?”
費仲拜服在側,帝辛一把推開自己胸前的臂藕小手,起身大步往篷車之前而去,隨即費仲招手,一直為王備兵的近侍也緊忙跟上。
“拿弓來!”帝辛大手一揮,眼中迸發出一股熱切,他好武力,繼任之後,這還是第一次以自己為主導地出行,之前往往都是隨著先帝·帝乙,略有束縛,好不盡興,這一次,他必滿載而歸!
遠處,還站在沙盤前的九青,瞥向篷車前頭,那如同船頭一般的車前,帝辛的衣袍迎風招展,可見遠處山包,還有湖澤,在這中原之地,篷車之上,可謂是一覽眾山小。
但九青並沒有去湊熱鬧的想法,他是會狩獵,但並不以此為道,也無需以此為生計,更無必要以此去奉承商王帝辛,他手中的《歸藏》,在他眼中可比親近商王更為重要。
《歸藏》,何況他已經有了些許頭緒,絕不能耽擱!
“以氣為主導,包含世間萬事萬物,方方麵麵的允許規則,依靠前人規則,可明悟此時天地,以此時的天地,又可推演後世的變化。”
如今,沙盤上,一為陽兆、∧為陰兆,三條陰或陽的兆,化為八種基礎的兆,這也對應了先天八卦;兆與兆之間,兩兩結合,又構建出六十四個兆象,這就是最原始的《歸藏》。
也是這時,一股強大的氣,從沙盤中浮現,隨著九青的手,流動,開始隨著九青構造他的道。
是的,此時九青得到《歸藏》,正要以《歸藏》為基礎,定下自己的主道。
與此同時,他身上斜披的獸皮鬥篷,也飛起,如同雲霧一般,籠罩在沙盤之上,開始烙印九青對占卜之路的所思所感所悟所得,以此化為核心之術:
“《歸藏》以天地木風火水山金·八兆,對應先天八卦中的乾坤震巽離坎艮兌·八卦。”
“是以,下天上天,為天兆;兆象曰:天氣為歸,萬物歸淵;而地兆,下地上地,兆象曰:地氣為藏,萬物皆藏;歸,龜卜也,是占卜問天,藏,葬生也,是祭祀叩地……《歸藏》,由此而得名,與大商的占卜、祭祀,緊密不分。”
“《歸藏》中,以地兆為首,代表叩立在大地之上的人族,經曆木風火水山金六氣組成的人生劫難,最終魂歸雲上天,遂天兆為末。”
“這地·木·風·火·水·山·金·天,如長蛇咬尾,是為一輪,不斷輪轉,因此,隻要《歸藏》運行,那開始的地兆,既是開始,也是結束,最末尾的天兆,既是結束,也是新的開始,猶如天地輪迴一般,玄奧不絕,代表人族在天地之間的運行是無止境的,這也是人族的核心之願——”
“轟隆!”天地驚雷,引動了春日的風雨喧囂。
“——人族永存!”
隨著九青的言語,上下四方,代表八種兆象的氣流匯來,不斷灌入獸皮鬥篷當中,為鬥篷勾勒出一道道紋路,化為道器禁製……
地氣藏(坤)·道韻+1
木氣生(震)·道韻+1
風氣動(巽)·道韻+1
火氣長(離)·道韻+1
水氣育(坎)·道韻+1
山氣止(艮)·道韻+1
金氣殺(兌)·道韻+1
天氣歸(乾)·道韻+1
歸藏八兆已出!
“嘩啦啦……”大雨傾盆。
九青在風雨中,不動如山,目光悠長深遠,陷入頓悟之中……
遠處。
帝辛披甲,他手中的青銅大弓,在大雨滂沱中拉得圓滿,他察覺身後的異變……
“大王,下雨了……”費仲忐忑出聲。
帝辛瞪目,不為所動:“本王心定之獵,萬般皆不可逆吾!”
“昂!”大雨驚雷,驚飛出一隻匍匐山丘中的巨大鵬鳥。
大鵬勢比山高,因為在水澤食魚,此刻身上掛滿了水草,而水草中的羽毛金光閃爍,金石之力濃鬱,尋常人難以傷分毫,可此刻帝辛周身氣息湧動,帝王威壓下,藏著如頂天巨虎般的兇狂大勢,又豈是尋常人?
“嗖!”
箭羽如飛虎,身長兩翼,又化玄鳥,重穿而過,像是朝陽的第一縷亮光,刹那而至,籠罩天地。
“嘭!”在半空飛離的鵬鳥,心中爆出一團血霧,來不及轉身迴望奪它生命的人,身軀就直直墜下。
“砰!”水澤之中,一陣轟鳴聲後,水浪高蕩,泥沙飛濺,血染紅了草地溪流,順著雨水的擊打,蔓延開來……
也是此時,帝辛才在費仲擔憂,欲言又止的眼神中大笑道:“首獵大捷!”
“狩獵!”
帝辛的聲音,從巨大的篷車上,穿透雨水,霎時間,巨象止步,甲兵們拉下青銅大閘,整個龐大的篷車一瞬間止步,在篷車之上的眾人都感覺不到多少顛簸。
在大雨中,緊跟著巨大篷車的大子們,麵上盡是疲倦,也在此時鬆了口氣。
同時,眼中也興起一份鬥誌。
狩獵!
入得王目,也是一份機遇!
……
——推薦票——
但……
他明白,為王做事,就是為大商做事,因此能得大商氣運眷顧,但是他所得,比占卜時所失去的要少上些許,按理說,有舍有得,入不敷出之事,隻有事情有損,未曾做好時,才會出現。
九青自認為這一次為王占卜、解卜,即使不是盡善盡美,但也不失為良言,氣運不該如此少才是。
轉念一想,九青想起之前占卜,不管是為崇吉還是為諸大子封官,都是事畢後,才能從命運波瀾中找到機會,複刻道韻,那麽這氣運是否也是如此,唯有待占卜之事結束後,方才能獲得所有的氣運。
應當是這般,若不是,再做他法!
九青放下心思,起身,借助數名甲兵舉來的碩大沙盤,開始以自己來商之後的幾次占卜,與歸藏圖相結合,一一對應,試圖從中找到規律。
……
天日偏移,越發往西,一路上絲竹管弦之聲不絕,九青對占卜的推演也不斷。
費仲匆忙趕來,滿頭大汗,可見他操持王事,盡心盡職,一路奔波而來,不敢耽擱半分;於此東郊已至,費仲來不及歇息,緊忙稟報與美人逗樂的帝辛。
“大王,王令已達,諸大子已緊隨臣下,來至東郊,稟王,是否狩獵?”
費仲拜服在側,帝辛一把推開自己胸前的臂藕小手,起身大步往篷車之前而去,隨即費仲招手,一直為王備兵的近侍也緊忙跟上。
“拿弓來!”帝辛大手一揮,眼中迸發出一股熱切,他好武力,繼任之後,這還是第一次以自己為主導地出行,之前往往都是隨著先帝·帝乙,略有束縛,好不盡興,這一次,他必滿載而歸!
遠處,還站在沙盤前的九青,瞥向篷車前頭,那如同船頭一般的車前,帝辛的衣袍迎風招展,可見遠處山包,還有湖澤,在這中原之地,篷車之上,可謂是一覽眾山小。
但九青並沒有去湊熱鬧的想法,他是會狩獵,但並不以此為道,也無需以此為生計,更無必要以此去奉承商王帝辛,他手中的《歸藏》,在他眼中可比親近商王更為重要。
《歸藏》,何況他已經有了些許頭緒,絕不能耽擱!
“以氣為主導,包含世間萬事萬物,方方麵麵的允許規則,依靠前人規則,可明悟此時天地,以此時的天地,又可推演後世的變化。”
如今,沙盤上,一為陽兆、∧為陰兆,三條陰或陽的兆,化為八種基礎的兆,這也對應了先天八卦;兆與兆之間,兩兩結合,又構建出六十四個兆象,這就是最原始的《歸藏》。
也是這時,一股強大的氣,從沙盤中浮現,隨著九青的手,流動,開始隨著九青構造他的道。
是的,此時九青得到《歸藏》,正要以《歸藏》為基礎,定下自己的主道。
與此同時,他身上斜披的獸皮鬥篷,也飛起,如同雲霧一般,籠罩在沙盤之上,開始烙印九青對占卜之路的所思所感所悟所得,以此化為核心之術:
“《歸藏》以天地木風火水山金·八兆,對應先天八卦中的乾坤震巽離坎艮兌·八卦。”
“是以,下天上天,為天兆;兆象曰:天氣為歸,萬物歸淵;而地兆,下地上地,兆象曰:地氣為藏,萬物皆藏;歸,龜卜也,是占卜問天,藏,葬生也,是祭祀叩地……《歸藏》,由此而得名,與大商的占卜、祭祀,緊密不分。”
“《歸藏》中,以地兆為首,代表叩立在大地之上的人族,經曆木風火水山金六氣組成的人生劫難,最終魂歸雲上天,遂天兆為末。”
“這地·木·風·火·水·山·金·天,如長蛇咬尾,是為一輪,不斷輪轉,因此,隻要《歸藏》運行,那開始的地兆,既是開始,也是結束,最末尾的天兆,既是結束,也是新的開始,猶如天地輪迴一般,玄奧不絕,代表人族在天地之間的運行是無止境的,這也是人族的核心之願——”
“轟隆!”天地驚雷,引動了春日的風雨喧囂。
“——人族永存!”
隨著九青的言語,上下四方,代表八種兆象的氣流匯來,不斷灌入獸皮鬥篷當中,為鬥篷勾勒出一道道紋路,化為道器禁製……
地氣藏(坤)·道韻+1
木氣生(震)·道韻+1
風氣動(巽)·道韻+1
火氣長(離)·道韻+1
水氣育(坎)·道韻+1
山氣止(艮)·道韻+1
金氣殺(兌)·道韻+1
天氣歸(乾)·道韻+1
歸藏八兆已出!
“嘩啦啦……”大雨傾盆。
九青在風雨中,不動如山,目光悠長深遠,陷入頓悟之中……
遠處。
帝辛披甲,他手中的青銅大弓,在大雨滂沱中拉得圓滿,他察覺身後的異變……
“大王,下雨了……”費仲忐忑出聲。
帝辛瞪目,不為所動:“本王心定之獵,萬般皆不可逆吾!”
“昂!”大雨驚雷,驚飛出一隻匍匐山丘中的巨大鵬鳥。
大鵬勢比山高,因為在水澤食魚,此刻身上掛滿了水草,而水草中的羽毛金光閃爍,金石之力濃鬱,尋常人難以傷分毫,可此刻帝辛周身氣息湧動,帝王威壓下,藏著如頂天巨虎般的兇狂大勢,又豈是尋常人?
“嗖!”
箭羽如飛虎,身長兩翼,又化玄鳥,重穿而過,像是朝陽的第一縷亮光,刹那而至,籠罩天地。
“嘭!”在半空飛離的鵬鳥,心中爆出一團血霧,來不及轉身迴望奪它生命的人,身軀就直直墜下。
“砰!”水澤之中,一陣轟鳴聲後,水浪高蕩,泥沙飛濺,血染紅了草地溪流,順著雨水的擊打,蔓延開來……
也是此時,帝辛才在費仲擔憂,欲言又止的眼神中大笑道:“首獵大捷!”
“狩獵!”
帝辛的聲音,從巨大的篷車上,穿透雨水,霎時間,巨象止步,甲兵們拉下青銅大閘,整個龐大的篷車一瞬間止步,在篷車之上的眾人都感覺不到多少顛簸。
在大雨中,緊跟著巨大篷車的大子們,麵上盡是疲倦,也在此時鬆了口氣。
同時,眼中也興起一份鬥誌。
狩獵!
入得王目,也是一份機遇!
……
——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