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你確實挺昏庸的
大秦:想讓祖龍當第一,有錯嗎? 作者:梧桐知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m山上,李世民表示但凡他能活到李隆基出生一定會親自動手。
兒子沒拉跨,兒媳沒拉跨,誰曾想到了曾孫......
問題他要是一直如此昏庸也就罷了,還偏偏有個輝煌的過去。
讓唐朝達到最鼎盛時期,然後直接從天上掉下去。
這大起大落讓李世民更想打孫子了。
比起這邊李世民的氣憤,另一旁的武則天則是殺氣四溢。
什麽玩意兒??
她孫子把什麽東西毀了??
武則天甚至懷疑自己聽錯了,那可是天樞啊!
那可是兩百多個國家一起出資建立的天樞,甚至有許多國家都因自家名字在上麵感到自豪。
武則天不是不知道為什麽要毀天樞,可是這孫子未免太虎了。
你把上麵的“大周”改成“大唐”不行?
若不是這孫子還開辟了開元盛世,武則天高低迴去得送他見閻王。
另一個時空,二聖都不是特別想說話。
他們二人也算是人中龍鳳,看樣子後期也沒有到昏庸無能的地步。
怎麽就有這麽個割裂感十足的孫子呢??
看開元盛世的狀況,但凡出一點意外,李隆基都不至於是那個下場。
可偏偏他避開了所有正確答案,堅定不移選擇錯誤的道路。
報應最後落在了唐朝的頭上,看到後期的局麵,他們夫妻二人幾乎能猜到往後的危機。
唐太宗本人,不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起兵反抗的嗎?
【“李淵說朕昏庸,朕就昏庸了嗎?
朕把天下讓了,是讓給他李淵嗎?
不,朕是讓給朕的女婿,朕的駙馬都尉,還有朕的公主。
朕輸了嗎?朕沒有輸。
李淵封朕為太上皇,等著吧,過不了幾年,他也就是個太上皇。
曆史是會有報應的,史上說,致競江山誰為主,不以成敗論英雄。”】
『你確實挺昏庸的』
『哈哈哈哈哈前麵的奪筍呐,不過確實是實話』
『一語成讖,李淵確實沒過幾年也成太上皇了』
『這一段應該是隋唐英雄裏的吧,正史上隋煬帝應該不知道自己女兒嫁給李世民了』
『這個有待商榷,能確定的是武德二年李恪出生』
『最後李家子孫幾乎被誅滅殆盡,唯李恪一族長盛不衰,與唐朝共享國壽,怎麽不算隋煬帝贏了呢』
天幕一如往常千百次般詐屍,萬朝眾人甚至都已經習慣了。
隋朝,大業五年。
自動忽略那些說他昏庸的後世之言,之前一直保持沉默沒有作聲的楊廣現在算是爽了。
表哥竊取了天下又如何?不還是落得和他一般下場。
最重要的是,他的寶貝外孫的後代長盛不衰。
看著遠處正帶著楊宛玩耍的李世民,楊廣是越看越順眼。
而另一處的李淵則是徹底死心。
從《書屏風詩》起,他就在想為何兩兄弟會走到那種境地。
隻是那時候玄武門之變與後麵父子兩的對峙都被一筆帶過,他也隻能猜測不能確定究竟情況如何。
如今細節被公示,他除了報應還真想不到其他。
當皇帝就要四子剩其一,自己也被架空權力,與兒子死生不複相見。
這樣還不如就這樣安安穩穩為人臣子。
那個位置太耀眼,確實是引人矚目。
若是隻見過那龍椅麵前的光鮮,沒能親眼見到背後的肮髒,李淵確實心中有過期望。
轉頭對上妻子的視線,他迴之一笑。
這一次,他們一家人不要再在那龍椅旁走一遭。
哪怕李世民要娶楊宛,也絕對不是楊廣的首要選擇。
隻要楊昭和楊侑不短命,這皇位還輪不到外人做。
通過天幕,他們也堅信自己的兒子即使不做皇帝,王侯將相,都能做出一番成績。
隋朝,義寧五年。
時過境遷,如今楊侑在朝中已經站穩腳跟。
他沒有忘記自己的諾言,如今李世民已將東突厥滅國,戰功赫赫。
天幕之上的五帝盤點已經為李世民造勢,現在禪位是最好的選擇。
本以為會有波折,沒想到大臣和百姓都因武則天改國號一事接受良好。
換個皇帝又怎麽樣,隻要不影響他們的生活就行。
也許是後世之言太過動人,現在有許多人與之前有了不同的心態。
接到消息,李世民卻首先去見了李淵。
父子在天幕上播放完玄武門之變後就有意識地避開對方,已有幾年未見。
再次相見,李淵早已調節好心態。
為顯信任,楊侑幾乎將所有兵權都放在了李世民手中。
大勢已去,李淵和李建成都沒有什麽心情再造一次反。
何必走到如天幕一般的境地,到現在為止,他們並沒有什麽生死之仇。
眼看父親態度如常,李世民也不別扭,如什麽事都沒有發生一般。
見他們迴到之前的模樣,竇霞很是開心。
沒有一個母親會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互相殘殺,在她眼裏,兒子比所謂的皇位要重要許多。
唐朝,李世民不在,長孫無憂和楊宛相處地依舊和諧。
看到那句兒子後代之事,楊宛就完全放下了。
終究,還是有隋唐王室血脈流傳。
她此次來,主要是與長孫無憂解釋。
這次視頻的宿命之論再強烈,也難以解釋之前的人為之事。
長孫無憂曾留下遺書予楊宛,焉知她會不會與之前李建成一事一般袖手旁觀。
無論她是否有疑心,楊宛都覺得自己有必要走一趟。
如她意想中一樣,長孫無憂並無猜疑。
再如何,楊宛不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幫李承乾,她也不會如此要求。
能在謀反被揭穿後還活著,已經說明李世民和楊宛都盡力了。
而長孫無憂也確實希望楊宛來這一趟,總得讓李治和李恪親近親近。
要說李恪之死與李治毫無關係,她可不信。
隋唐兩朝是和諧圓滿,其他幾個篡權奪位的朝代和皇帝都已經開始汗流浹背了。
後世說什麽相信科學來著,是不是信那玩意兒就沒有報應了?
不約而同地,眾人心中都冒出這個想法。
比起他們,更加不安的是漢朝眾人。
下一個就要輪到他們了,可千萬不要....
兒子沒拉跨,兒媳沒拉跨,誰曾想到了曾孫......
問題他要是一直如此昏庸也就罷了,還偏偏有個輝煌的過去。
讓唐朝達到最鼎盛時期,然後直接從天上掉下去。
這大起大落讓李世民更想打孫子了。
比起這邊李世民的氣憤,另一旁的武則天則是殺氣四溢。
什麽玩意兒??
她孫子把什麽東西毀了??
武則天甚至懷疑自己聽錯了,那可是天樞啊!
那可是兩百多個國家一起出資建立的天樞,甚至有許多國家都因自家名字在上麵感到自豪。
武則天不是不知道為什麽要毀天樞,可是這孫子未免太虎了。
你把上麵的“大周”改成“大唐”不行?
若不是這孫子還開辟了開元盛世,武則天高低迴去得送他見閻王。
另一個時空,二聖都不是特別想說話。
他們二人也算是人中龍鳳,看樣子後期也沒有到昏庸無能的地步。
怎麽就有這麽個割裂感十足的孫子呢??
看開元盛世的狀況,但凡出一點意外,李隆基都不至於是那個下場。
可偏偏他避開了所有正確答案,堅定不移選擇錯誤的道路。
報應最後落在了唐朝的頭上,看到後期的局麵,他們夫妻二人幾乎能猜到往後的危機。
唐太宗本人,不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起兵反抗的嗎?
【“李淵說朕昏庸,朕就昏庸了嗎?
朕把天下讓了,是讓給他李淵嗎?
不,朕是讓給朕的女婿,朕的駙馬都尉,還有朕的公主。
朕輸了嗎?朕沒有輸。
李淵封朕為太上皇,等著吧,過不了幾年,他也就是個太上皇。
曆史是會有報應的,史上說,致競江山誰為主,不以成敗論英雄。”】
『你確實挺昏庸的』
『哈哈哈哈哈前麵的奪筍呐,不過確實是實話』
『一語成讖,李淵確實沒過幾年也成太上皇了』
『這一段應該是隋唐英雄裏的吧,正史上隋煬帝應該不知道自己女兒嫁給李世民了』
『這個有待商榷,能確定的是武德二年李恪出生』
『最後李家子孫幾乎被誅滅殆盡,唯李恪一族長盛不衰,與唐朝共享國壽,怎麽不算隋煬帝贏了呢』
天幕一如往常千百次般詐屍,萬朝眾人甚至都已經習慣了。
隋朝,大業五年。
自動忽略那些說他昏庸的後世之言,之前一直保持沉默沒有作聲的楊廣現在算是爽了。
表哥竊取了天下又如何?不還是落得和他一般下場。
最重要的是,他的寶貝外孫的後代長盛不衰。
看著遠處正帶著楊宛玩耍的李世民,楊廣是越看越順眼。
而另一處的李淵則是徹底死心。
從《書屏風詩》起,他就在想為何兩兄弟會走到那種境地。
隻是那時候玄武門之變與後麵父子兩的對峙都被一筆帶過,他也隻能猜測不能確定究竟情況如何。
如今細節被公示,他除了報應還真想不到其他。
當皇帝就要四子剩其一,自己也被架空權力,與兒子死生不複相見。
這樣還不如就這樣安安穩穩為人臣子。
那個位置太耀眼,確實是引人矚目。
若是隻見過那龍椅麵前的光鮮,沒能親眼見到背後的肮髒,李淵確實心中有過期望。
轉頭對上妻子的視線,他迴之一笑。
這一次,他們一家人不要再在那龍椅旁走一遭。
哪怕李世民要娶楊宛,也絕對不是楊廣的首要選擇。
隻要楊昭和楊侑不短命,這皇位還輪不到外人做。
通過天幕,他們也堅信自己的兒子即使不做皇帝,王侯將相,都能做出一番成績。
隋朝,義寧五年。
時過境遷,如今楊侑在朝中已經站穩腳跟。
他沒有忘記自己的諾言,如今李世民已將東突厥滅國,戰功赫赫。
天幕之上的五帝盤點已經為李世民造勢,現在禪位是最好的選擇。
本以為會有波折,沒想到大臣和百姓都因武則天改國號一事接受良好。
換個皇帝又怎麽樣,隻要不影響他們的生活就行。
也許是後世之言太過動人,現在有許多人與之前有了不同的心態。
接到消息,李世民卻首先去見了李淵。
父子在天幕上播放完玄武門之變後就有意識地避開對方,已有幾年未見。
再次相見,李淵早已調節好心態。
為顯信任,楊侑幾乎將所有兵權都放在了李世民手中。
大勢已去,李淵和李建成都沒有什麽心情再造一次反。
何必走到如天幕一般的境地,到現在為止,他們並沒有什麽生死之仇。
眼看父親態度如常,李世民也不別扭,如什麽事都沒有發生一般。
見他們迴到之前的模樣,竇霞很是開心。
沒有一個母親會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互相殘殺,在她眼裏,兒子比所謂的皇位要重要許多。
唐朝,李世民不在,長孫無憂和楊宛相處地依舊和諧。
看到那句兒子後代之事,楊宛就完全放下了。
終究,還是有隋唐王室血脈流傳。
她此次來,主要是與長孫無憂解釋。
這次視頻的宿命之論再強烈,也難以解釋之前的人為之事。
長孫無憂曾留下遺書予楊宛,焉知她會不會與之前李建成一事一般袖手旁觀。
無論她是否有疑心,楊宛都覺得自己有必要走一趟。
如她意想中一樣,長孫無憂並無猜疑。
再如何,楊宛不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幫李承乾,她也不會如此要求。
能在謀反被揭穿後還活著,已經說明李世民和楊宛都盡力了。
而長孫無憂也確實希望楊宛來這一趟,總得讓李治和李恪親近親近。
要說李恪之死與李治毫無關係,她可不信。
隋唐兩朝是和諧圓滿,其他幾個篡權奪位的朝代和皇帝都已經開始汗流浹背了。
後世說什麽相信科學來著,是不是信那玩意兒就沒有報應了?
不約而同地,眾人心中都冒出這個想法。
比起他們,更加不安的是漢朝眾人。
下一個就要輪到他們了,可千萬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