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秦國宗室和舊貴族因鄭國以修築水渠過慢為由,說鄭國是韓國派來秦國的臥底。


    是不是有一些繞口,簡單來說就是:


    一個名為鄭國的韓國人,在秦國修建水渠,這個水渠就是後來著名的鄭國渠。


    這本來是件小事,但是為什麽秦國的宗室和舊貴族要鬧大呢?


    自古以來,集權是每一個上位者做的第一件事。


    集權並不是為了抓著不放,而是為了控製。


    所以集權之後,必然要放權。


    不然所有的權力都在秦王手裏,那秦王都要累死了。


    被放權的人不能是宗室,都有王室血脈,他們不會真的忠於秦王,聽秦王的話,而且隱患太大。


    萬一再來一次“成蟜之亂”,那嬴政還玩不玩了。


    被放權的也不能是根基深厚的舊貴族,不然又要形成新的權貴階層。


    那麽從其他六國來的人才,就是非常好的授權對象。


    他們在秦國沒有根基,想要獲得權勢隻能依靠秦王,忠於秦王。


    但是秦國的宗室和舊貴族因此不能分一杯羹,他們幹嗎?


    他們當然不幹,所以他們要作孽了。


    嬴政剛剛掌權,表現的野心和能力實在太讓人畏懼。


    將六國的客卿趕出去後,不僅可以削弱嬴政的勢力,客卿走後,空出來的位置....


    桀桀桀桀桀,都是他們的!


    於是,秦國的宗室和舊貴族就說:


    這個鄭國修水渠修的這麽慢,從秦王政元年修到秦王政九年,整整九年都沒有修好。


    他不是韓國派來的臥底,我頭直接給你剁下來當球踢!


    你看,都是因為秦國重用六國之人,才造成這種局麵。


    所以我們強烈請求秦王,讓朝中六國的客卿都滾出去!


    幾天前宗室和舊貴族便以此為理由,在朝堂上與嬴政僵持不下。


    宗室和舊貴族的勢力盤根錯雜,嬴政暫時還需要他們的支持,不能明麵上鬧得太僵。


    嬴政心裏已經有了成算,但是需要有人實施。


    在場的幾位都是嬴政的心腹之臣。


    王翦和蒙武一家身為武將,六國客卿的存在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威脅;


    隗狀本就是來秦的楚國人,更不可能支持\"逐客令\";


    趙高是嬴政由提拔的,由官奴轉為內臣,本身沒有立場,嬴政的立場就是他的立場。


    在場的人都不約而同看向了唯一的例外....


    依舊是我們的\"例外\"代言人——王綰。


    感受到眾人視線,王綰跪下,向嬴政恕罪:\"還請王上恕罪,此刻逐客令是不得不發。


    但臣願意為王上守在關外,然後將王上的人帶迴來。\"


    之前,王綰並沒有把握好度,嬴政也懶得遷就他,所以都不歡而散。


    方思怡來後,王綰逐漸成為秦王黨的核心成員,與隗狀關係也越來越好。


    經過隗狀幾次不著痕跡的提點,王綰也明白了如何不觸嬴政的黴頭。


    嬴政本就想實行逐客令,此刻王綰不僅與他想法一致,還提出了解決辦法,對王綰很是滿意。


    不得不說,雖然王綰每次都是紮心之言,但是每一次都命中要害。


    這逐客令確實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不僅是因為宗室與舊貴族,也是為了嬴政自己。


    宗室和舊貴族中,並不是沒有重用其他六國的人才。


    除此之外,呂不韋留下的門內客卿大多數都是來自其他六國。


    其中有能為嬴政所用的,但也有不能用的。


    既然要逐客,那就逐個幹淨,驅逐所有來自六國的客卿。


    再將可用之人帶迴鹹陽,讓他們官複原職。


    先借宗室貴族之手將他們推入絕境,再由嬴政出麵把他們撈上來。


    被撈上來的人,自然也打上了秦王黨的標簽,更會對宗室貴族恨之入骨。


    王綰表達立場後,眾人也都紛紛請命。


    逐客令施行後,他們會分頭千萬各個關口,等待秦王的客卿到來,隨後接他們迴鹹陽。


    在舊貴族和宗室再次聯合上書時,嬴政下達了逐客令。


    讓宗室和舊貴族傻眼的是,嬴政不僅驅逐了朝中的客卿,還把他們家裏養的也一並驅逐了。


    他們急得團團轉,能夠養在家裏的都是對他們有用之才。


    但是他們也不敢得寸進尺,真把嬴政惹急了,隻能碰個兩敗俱傷。


    為了更大的利益,他們也隻能舍棄那些客卿。


    而此時,有一人比所有被驅逐的客卿都要焦急。


    此人正是來自楚國的李斯,他深知自己隻有在秦國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


    如果去了其他六國,他們的王不像嬴政那麽重法,根本不會用他。


    身臨絕境的他,在走之前決定搏一把,上書《諫逐客書》後,才離開鹹陽。


    《諫逐客書》裏麵李斯也不講虛的,整篇下來就兩個中心思想。


    六國的人才用了對秦國和秦王有利,不用則對秦國有害。


    他舉例了大量秦國之前的案例:


    西戎的由餘,楚國的百裏奚,魏國的張儀,衛國的商鞅。


    說明了秦國是因為各國的人才才強大起來,而現在秦國要驅逐這些人。


    這不僅違背了秦國的傳統,更讓留在秦國,已然成為秦人的其他六國中人寒心。


    嬴政看到《諫逐客書》大喜過望,直接讓趙高抄寫下來,讓上朝時人手一份。


    第二天上朝,嬴政直接下令廢除逐客令。


    不等宗室和舊貴族反應,嬴政直接把《諫逐客書》甩到了他們臉上。


    本來之前嬴政就愁沒有緣由發作,如今李斯算是直接把刀遞到了他手裏。


    看完《諫逐客書》後,宗室與舊貴族不由沉默。


    《諫逐客書》裏,李斯儼然站在了道德的製高點,句句都是為了秦國,字字都透著指責。


    案例裏不說其他,光是商鞅就能砸死他們。


    這相當於是李斯在用《諫逐客書》問他們:


    他們建議驅逐人才,難道是不想讓秦國強大?


    還是覺得其他六國太可憐了,想要這些人才去幫助其他六國?


    亦或者是害死商鞅還不夠,想讓秦國一起陪葬?


    三個大帽子扣下來,他們根本就無話可說。


    這相當於是將他們架在火上烤,誰敢反對,立馬就會被扔到火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想讓祖龍當第一,有錯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梧桐知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梧桐知蕙並收藏大秦:想讓祖龍當第一,有錯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