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不小心把首輔撩黑化了 作者:見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汪太後看他一眼, 的確穿著一身家常的衣衫, 於是沒有做聲。
宣帝的目光從眾人身上一一掃視過去, 沈屹夫妻立在一處,兩人神色淡然,不時相視一笑,他們旁邊是戲班領頭之人,是個有些年紀的女子,她正畏懼的躬身低頭,而張太妃則滿麵怒容,昂首而立。
地上還有一個,抖如篩糠的芸貴人。
宣帝以為的芸貴人,是個性情溫婉,謹小慎微的女子,她居於深宮又位份低微,怎麽可能有機會謀害自己的妹妹?他從心底並不相信這個可能,隻是毛江瘋瘋癲癲的,一個帝王下旨處置一個瘋子,也太小題大做。
「芸貴人你剛才說,是張太妃帶你進來?「宣帝沉聲問道,「你們認識?」
水榭內的安靜持續了很久,宣帝問話的聲音不大,卻讓地上的芸貴人一抖,太醫一到,就在她穴位上紮了針,她此時已經清醒了一些,而且話喊出來之後,她整個人都莫名的鬆弛下來。
不過沒等她開口,汪太後插嘴吩咐:「本宮覺得,舊事何時查問都無妨,眼前還是讓沈少卿先說說,今日這齣戲是怎麽迴事?他是不是已經查到了真相,既然如此,排這戲又有何目的?」
宣帝蹙眉,汪太後對沈屹有偏見,可眼下審問案件,不是打壓臣下的時候。
沈屹神色自若,上前一步迴道:「迴太後娘娘,臣下並無特殊目的,臣和妻子一起查毛江的案子,因為時日太久沒有線索,才想出了這個辦法,借著一齣戲,讓百姓們幫忙迴憶提供當年線索,因為事實尚不明確,借了道士鬼神之說,演繹了一番,想藉此迫使真兇現身,隻沒想到真兇卻在——宮內。」他看向了張太妃,目光如電,張太妃側身冷哼。
「隻是演繹?」汪太後冷哼一聲,沉吟不語。
不等沈屹迴話,宣帝道:「母後,案件的來龍去脈沈卿已稟報與朕,這戲的內容也是朕看過之後,才允許在宮內演的。」
「好,既然如此,那你來說。」汪太後抬手指向了洛紅月,「這齣戲神神怪怪的,那銀水,胭脂盒冒白煙,還有衣服變黑,究竟是怎麽一迴事?」
洛紅月福身行禮之後,恭敬答道:「迴太後的話,這不過都是民間戲法罷了。沈少卿戲本寫的離奇,草民們隻得借鑑戲法,這銀水實為元水,由丹石煉製而成,這個法子是從道觀的老道士那裏學來的,隻是看起來像銀子!至於諸位貴人麵前的胭脂盒,就更簡單了,如今天氣炎熱,將白磷封入盒中,上麵澆上一層蜜蠟,戲唱到一半時,蜜蠟化開,白磷混合空氣便會冒出白煙。最後是這件衣服,原是兩層的,一麵刺繡一麵純黑,銀水溫度極高,會將刺繡燒毀,漸漸隻剩下一件黑色衣物。」
汪太後吩咐喜敬上前翻檢,果然那黑衣留有一些痕跡,而其他物品也皆如洛紅月所言,加上剛才演戲時,宮女們熄滅多半宮燈,是以看著有些神奇。
喜敬看完之後點了點頭,「迴太後娘娘,確如這戲子所言。」汪太後卻冷笑,「查案子沒什麽本事,裝神弄鬼倒是挺厲害!」
謝黛寧不滿她如此態度,不查問案情反在這裏陰陽怪氣的,她淡聲道:「太後娘娘,毛江一直狀告芸貴人,臣此前還覺得芸貴人冤枉,畢竟她居於深宮——可是今日之事一出,才發覺竟真有古怪,現下可否容臣再詢問貴人兩句?」
汪太後微微頜首,算是答應了。
謝黛寧走到芸貴人跟前,盯著她看了一會兒,然後道:「剛才演戲時,道人將衣服披道戲中的姐姐身上,我曾聽見你驚唿一聲,還問你是否是嚇到了。」
芸貴人點點頭,輕聲辯解了一句:「我……我隻是入了戲。」
「入戲?」謝黛寧似乎聽見了好笑的話一般,重複了一遍,又道,「胭脂盒子冒煙時,你大叫著有毒,不能摸。」她頓了頓,繼續道,「看見宮女的銀鐲子,你也嚇得喊叫,說那不是銀子,是毒!」
芸貴人張了張嘴,卻什麽也說不出來。
謝黛寧看向汪太後和宣帝,道:「沈大人的戲借用鬼神之說,的確有人入戲嚇到,但是從沒有喊出『有毒』二字的,是以臣一聽見就覺得極不尋常。丹石元水的確有毒,但是知道的人甚少,芸貴人一個深宮婦人,又如何知曉?師兄,毒物的事情,還請你為太後娘娘和皇上解釋一下罷!」
沈屹點頭,道:「迴稟太後皇上,微臣剛接到此案時,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驗屍,當年毛江家人死狀並無異樣,案卷上也說是病逝,經過多年屍身幹枯隻餘骸骨,這才發現骨骼變形,是中毒而死的症狀,而兇手,微臣猜測可能是齊靜姝,她當時被扶正,是唯一得益之人,恐是為了正妻之位,才將毛江原配和三個兒子一一毒害——不過這種種事宜和猜測,除了衙門公差和仵作外,京城百姓並不知曉,臣的戲裏也沒有提到。」
宣帝想了想,的確如此,他頷首道:「你繼續說。」
「之後,微臣便追查是何種毒藥,來源為何,齊家做胭脂生意,需要購買許多百姓不常用的東西,臣查到齊家製胭脂用的是丹石而非紅花,而臣曾偶然讀過幾本醫書,上麵提及丹石煉丹,亦會生出毒素。」他將丹石水飛法,還有如何煉製元水等等都說了,才繼續道:「請教過老道士之後才知,元水生毒非一日可顯,且銀針刺探不出,所以毛江家人無明顯中毒跡象,臣猜測,齊靜姝正是因為自家生意,才知如何運用此毒藥,至於她自己身亡,據煉丹的道士說,元水處置不當,吸入口鼻也會致毒,她入宮拜見芸貴人之後突然倒斃,臣認為隻是中毒日久,巧合罷了。今日宮宴之前,已有不少百姓去大理寺衙門提供線索,這其中真有幾條關鍵的,九年前有人租住過一個大戶的院子,院中堆放了數噸丹石,還有僱傭百姓煉製丹石,卻不是道門中人……」
宣帝的目光從眾人身上一一掃視過去, 沈屹夫妻立在一處,兩人神色淡然,不時相視一笑,他們旁邊是戲班領頭之人,是個有些年紀的女子,她正畏懼的躬身低頭,而張太妃則滿麵怒容,昂首而立。
地上還有一個,抖如篩糠的芸貴人。
宣帝以為的芸貴人,是個性情溫婉,謹小慎微的女子,她居於深宮又位份低微,怎麽可能有機會謀害自己的妹妹?他從心底並不相信這個可能,隻是毛江瘋瘋癲癲的,一個帝王下旨處置一個瘋子,也太小題大做。
「芸貴人你剛才說,是張太妃帶你進來?「宣帝沉聲問道,「你們認識?」
水榭內的安靜持續了很久,宣帝問話的聲音不大,卻讓地上的芸貴人一抖,太醫一到,就在她穴位上紮了針,她此時已經清醒了一些,而且話喊出來之後,她整個人都莫名的鬆弛下來。
不過沒等她開口,汪太後插嘴吩咐:「本宮覺得,舊事何時查問都無妨,眼前還是讓沈少卿先說說,今日這齣戲是怎麽迴事?他是不是已經查到了真相,既然如此,排這戲又有何目的?」
宣帝蹙眉,汪太後對沈屹有偏見,可眼下審問案件,不是打壓臣下的時候。
沈屹神色自若,上前一步迴道:「迴太後娘娘,臣下並無特殊目的,臣和妻子一起查毛江的案子,因為時日太久沒有線索,才想出了這個辦法,借著一齣戲,讓百姓們幫忙迴憶提供當年線索,因為事實尚不明確,借了道士鬼神之說,演繹了一番,想藉此迫使真兇現身,隻沒想到真兇卻在——宮內。」他看向了張太妃,目光如電,張太妃側身冷哼。
「隻是演繹?」汪太後冷哼一聲,沉吟不語。
不等沈屹迴話,宣帝道:「母後,案件的來龍去脈沈卿已稟報與朕,這戲的內容也是朕看過之後,才允許在宮內演的。」
「好,既然如此,那你來說。」汪太後抬手指向了洛紅月,「這齣戲神神怪怪的,那銀水,胭脂盒冒白煙,還有衣服變黑,究竟是怎麽一迴事?」
洛紅月福身行禮之後,恭敬答道:「迴太後的話,這不過都是民間戲法罷了。沈少卿戲本寫的離奇,草民們隻得借鑑戲法,這銀水實為元水,由丹石煉製而成,這個法子是從道觀的老道士那裏學來的,隻是看起來像銀子!至於諸位貴人麵前的胭脂盒,就更簡單了,如今天氣炎熱,將白磷封入盒中,上麵澆上一層蜜蠟,戲唱到一半時,蜜蠟化開,白磷混合空氣便會冒出白煙。最後是這件衣服,原是兩層的,一麵刺繡一麵純黑,銀水溫度極高,會將刺繡燒毀,漸漸隻剩下一件黑色衣物。」
汪太後吩咐喜敬上前翻檢,果然那黑衣留有一些痕跡,而其他物品也皆如洛紅月所言,加上剛才演戲時,宮女們熄滅多半宮燈,是以看著有些神奇。
喜敬看完之後點了點頭,「迴太後娘娘,確如這戲子所言。」汪太後卻冷笑,「查案子沒什麽本事,裝神弄鬼倒是挺厲害!」
謝黛寧不滿她如此態度,不查問案情反在這裏陰陽怪氣的,她淡聲道:「太後娘娘,毛江一直狀告芸貴人,臣此前還覺得芸貴人冤枉,畢竟她居於深宮——可是今日之事一出,才發覺竟真有古怪,現下可否容臣再詢問貴人兩句?」
汪太後微微頜首,算是答應了。
謝黛寧走到芸貴人跟前,盯著她看了一會兒,然後道:「剛才演戲時,道人將衣服披道戲中的姐姐身上,我曾聽見你驚唿一聲,還問你是否是嚇到了。」
芸貴人點點頭,輕聲辯解了一句:「我……我隻是入了戲。」
「入戲?」謝黛寧似乎聽見了好笑的話一般,重複了一遍,又道,「胭脂盒子冒煙時,你大叫著有毒,不能摸。」她頓了頓,繼續道,「看見宮女的銀鐲子,你也嚇得喊叫,說那不是銀子,是毒!」
芸貴人張了張嘴,卻什麽也說不出來。
謝黛寧看向汪太後和宣帝,道:「沈大人的戲借用鬼神之說,的確有人入戲嚇到,但是從沒有喊出『有毒』二字的,是以臣一聽見就覺得極不尋常。丹石元水的確有毒,但是知道的人甚少,芸貴人一個深宮婦人,又如何知曉?師兄,毒物的事情,還請你為太後娘娘和皇上解釋一下罷!」
沈屹點頭,道:「迴稟太後皇上,微臣剛接到此案時,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驗屍,當年毛江家人死狀並無異樣,案卷上也說是病逝,經過多年屍身幹枯隻餘骸骨,這才發現骨骼變形,是中毒而死的症狀,而兇手,微臣猜測可能是齊靜姝,她當時被扶正,是唯一得益之人,恐是為了正妻之位,才將毛江原配和三個兒子一一毒害——不過這種種事宜和猜測,除了衙門公差和仵作外,京城百姓並不知曉,臣的戲裏也沒有提到。」
宣帝想了想,的確如此,他頷首道:「你繼續說。」
「之後,微臣便追查是何種毒藥,來源為何,齊家做胭脂生意,需要購買許多百姓不常用的東西,臣查到齊家製胭脂用的是丹石而非紅花,而臣曾偶然讀過幾本醫書,上麵提及丹石煉丹,亦會生出毒素。」他將丹石水飛法,還有如何煉製元水等等都說了,才繼續道:「請教過老道士之後才知,元水生毒非一日可顯,且銀針刺探不出,所以毛江家人無明顯中毒跡象,臣猜測,齊靜姝正是因為自家生意,才知如何運用此毒藥,至於她自己身亡,據煉丹的道士說,元水處置不當,吸入口鼻也會致毒,她入宮拜見芸貴人之後突然倒斃,臣認為隻是中毒日久,巧合罷了。今日宮宴之前,已有不少百姓去大理寺衙門提供線索,這其中真有幾條關鍵的,九年前有人租住過一個大戶的院子,院中堆放了數噸丹石,還有僱傭百姓煉製丹石,卻不是道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