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要去的地方比較遠,走水路也要一天,所以要坐大船,大船有個好處,就是馬車,驢車這些也能上船,
不過上夠了後麵的就不能上了,他們一行人到的時候船上還有位置放車馬。
船上一共有兩層,一樓一半存放馬車驢車和貨物,一半是給住不起二樓房間的人呆的地方,就是一個船艙,但是沒有座位,
大家都是席地而坐,這種就三十文一個人,存放馬車,驢車是六十八一架,包牲畜水料。
二樓就是房間,有豪華包間和普通包間,普通包間就是用木板隔出個能放一張床那麽大的空間,
就連睡兩個人都有點勉強,什麽洗漱之類的就別想了,但是會包飯食,就這還要一百二十八一個人,
豪華包間就縮小版的臥室,能讓你睡得很舒服,也包飯食,而且船工還會給你送上熱水洗漱,這種是一兩多一間,允許你三個人一間,畢竟住得起的人大多數帶有丫頭小廝伺候。
宋三娘一行人出門在外,都明白財不外露的道理,而且大家都是農村人,如果宋三娘沒在,他們本來買個三十文的船票在船艙湊合一下就行了。
因為宋三娘在,所以大家還是買了普通包間的船票,秦昊東兩兄弟一間,宋三娘三人都是單獨一間。
大家把驢車存放好,然後上了二樓,現在正是正午時分,大家先進了自己房間把行李放好,不一會船就起航了。
大家在房間沒呆多久,就聽到有船工在走道來迴喊,“大家吃午飯啦,普通間的出來前麵自行取餐,上等間等下會有人送上門。”重複喊了幾次,看到有人陸續從房間出來,船工才停下叫喊。
宋三娘幾個人到了拿飯菜的地方,有的人在排隊領飯了,幾排木桶並排放著,
一個木桶放著碗筷,一個木桶裝著米飯,一個木桶放著饅頭,一個木桶放著豬肉炒大白菜,一個木桶放著紅燒鯉魚,一個木桶裝著蘿卜豬骨湯。
要吃飯的客人上去自己拿了碗筷然後跟在前麵的人後麵,輪到自己的時候跟盛飯菜的廚娘說吃飯還是饅頭,
要吃飯,廚娘就會給你裝一碗飯,這碗是大碗,能把飯菜都裝下,要饅頭就給你兩個大饅頭,
菜就隻有兩個,都會給你盛,不過每個人都隻能拿一次飯菜,吃完不夠就喝湯吧,
這湯廚娘還算厚道,分到每個人碗裏還能有幾塊蘿卜和兩塊帶點肉的骨頭。
大家盛了飯隨便找個地方一蹲就吃起來起來,想要桌椅坐著吃那是不可能的,本來生產力不足,船舶製造就不容易,大船就更不好造,
當然是能節省空間就節省空間,而且船上不知道什麽時候會遇到風浪,桌椅板凳放在船艙外會被拋出去。
大家在店裏吃宋二嫂她們煮的飯菜習慣了,嘴巴都被養刁了,吃到這船上的飯菜,簡直要食不下咽了,
米飯帶了一股黴味,應該是蠻久的陳米,然後豬肉炒白菜,豬肉又老又柴,大白菜都煮爛了,看起來跟菜糊一樣,
紅燒鯉魚很腥,連紅燒的做法都掩蓋不了那股腥味,大家硬著頭皮吃了大半,然後把剩下的倒進泔水桶裏,把碗筷放到迴收桶裏。
大家也沒有想著那麽快進房間,畢竟一個下午還要晚上,大家還要呆在船上很久,大家就在甲板上麵活動,看看江景,江上也有形形色色的船隻在上麵行駛著。
有豪華古典的畫舫,有裝載貨物的簡陋沙船,有威風凜凜,掛著官家旗幟的官船,也有一些小漁民一起結伴打漁的小漁船。
宋三娘被一艘附近的畫舫給吸引了,這畫舫的建築猶如亭台樓閣,飛簷翹角、玲瓏精致的四角亭子連接下麵四麵雕刻祥雲浮雕的船身,
船尾的雕花欄杆與船艙、船頭的雕刻遙相唿應,船身四周貼著的浮雕祥雲,給整條船增添了富貴、華麗的氣質。
船上還處處披掛著彩綢做裝飾,船上不時傳出陣陣悠揚的琴聲,絲竹聲,女子婉轉的歌聲,還有男子渾厚的喝彩聲。
船上的紗幔將船上的人遮掩起來,船上的人看起來影影綽綽,很是勾起大家的好奇心,讓人忍不住想透過紗幔將裏麵的人看清。
宋三娘他們船上的人也都紛紛好奇的看著那艘畫舫,大家熱火朝天的討論了起來,
“哇,這畫舫看起來也太豪華了吧?是哪個達官顯貴家的?”
“對啊,看起來就不簡單。我算是開了眼界了。”
“哈哈,我們不要錢也聽了那麽好聽的小曲,這趟算是賺了。”
“可不是麽,那唱曲的小娘子的歌聲可真好聽。”
隻聽那船上的女子如同黃鸝一般的歌聲隱隱約約傳來,
“月光遮冷星,畫扇撲流螢,
獨照鏡內凝淚似秋霜結冰,
夜燈惜暗影,聚散似浮萍,
夢見故麵盈袖暗香風月證,
淚滴聲聲,無人傾聽”
曲調淒涼又憂傷,女子的歌聲也盡帶悲傷孤寂的淒美。
音樂會影響人的心情,宋三娘聽著這首曲子,心情不由也跟著有點低落,還好那船上女子一曲畢了,很快就來了一首歡快的歌曲,
“流水聲聲,黃雀聲聲,垂絲倒影,
微風拂輕,繁花芳磬,尋幽走曲徑
陌上新柳掩影,更有溪流靜靜,遨遊在郊野,
踏青觀景,盡是水秀山青 ,百尺飛流勁 像銀濤在天邊掛,
瑩瑩耀眼明,麗日春暖聽鶯聲,翠柏蒼鬆茂盛,遊人共唿應。”
這一首悠揚婉轉的春日郊遊唱完,那船上大家紛紛喝彩,連宋三娘這艘船上也有人跟著喝彩。
不過可惜的是,這艘船行船很慢,人家顯然是為了遊玩而出行,而宋三娘這艘,不一會就揚起風帆,船隻開始提速,漸漸的就把那艘畫舫拋在屁股後。
宋三娘看著就要消失在眼前的畫舫的小小身影,想起了劉希夷的江南八曲(其二)中的兩句“畫舫煙中淺,青陽日際微。錦帆衝浪濕,羅袖拂行衣。”
直到看不到那艘畫舫,宋三娘幾個才迴了各自的房間。
不過上夠了後麵的就不能上了,他們一行人到的時候船上還有位置放車馬。
船上一共有兩層,一樓一半存放馬車驢車和貨物,一半是給住不起二樓房間的人呆的地方,就是一個船艙,但是沒有座位,
大家都是席地而坐,這種就三十文一個人,存放馬車,驢車是六十八一架,包牲畜水料。
二樓就是房間,有豪華包間和普通包間,普通包間就是用木板隔出個能放一張床那麽大的空間,
就連睡兩個人都有點勉強,什麽洗漱之類的就別想了,但是會包飯食,就這還要一百二十八一個人,
豪華包間就縮小版的臥室,能讓你睡得很舒服,也包飯食,而且船工還會給你送上熱水洗漱,這種是一兩多一間,允許你三個人一間,畢竟住得起的人大多數帶有丫頭小廝伺候。
宋三娘一行人出門在外,都明白財不外露的道理,而且大家都是農村人,如果宋三娘沒在,他們本來買個三十文的船票在船艙湊合一下就行了。
因為宋三娘在,所以大家還是買了普通包間的船票,秦昊東兩兄弟一間,宋三娘三人都是單獨一間。
大家把驢車存放好,然後上了二樓,現在正是正午時分,大家先進了自己房間把行李放好,不一會船就起航了。
大家在房間沒呆多久,就聽到有船工在走道來迴喊,“大家吃午飯啦,普通間的出來前麵自行取餐,上等間等下會有人送上門。”重複喊了幾次,看到有人陸續從房間出來,船工才停下叫喊。
宋三娘幾個人到了拿飯菜的地方,有的人在排隊領飯了,幾排木桶並排放著,
一個木桶放著碗筷,一個木桶裝著米飯,一個木桶放著饅頭,一個木桶放著豬肉炒大白菜,一個木桶放著紅燒鯉魚,一個木桶裝著蘿卜豬骨湯。
要吃飯的客人上去自己拿了碗筷然後跟在前麵的人後麵,輪到自己的時候跟盛飯菜的廚娘說吃飯還是饅頭,
要吃飯,廚娘就會給你裝一碗飯,這碗是大碗,能把飯菜都裝下,要饅頭就給你兩個大饅頭,
菜就隻有兩個,都會給你盛,不過每個人都隻能拿一次飯菜,吃完不夠就喝湯吧,
這湯廚娘還算厚道,分到每個人碗裏還能有幾塊蘿卜和兩塊帶點肉的骨頭。
大家盛了飯隨便找個地方一蹲就吃起來起來,想要桌椅坐著吃那是不可能的,本來生產力不足,船舶製造就不容易,大船就更不好造,
當然是能節省空間就節省空間,而且船上不知道什麽時候會遇到風浪,桌椅板凳放在船艙外會被拋出去。
大家在店裏吃宋二嫂她們煮的飯菜習慣了,嘴巴都被養刁了,吃到這船上的飯菜,簡直要食不下咽了,
米飯帶了一股黴味,應該是蠻久的陳米,然後豬肉炒白菜,豬肉又老又柴,大白菜都煮爛了,看起來跟菜糊一樣,
紅燒鯉魚很腥,連紅燒的做法都掩蓋不了那股腥味,大家硬著頭皮吃了大半,然後把剩下的倒進泔水桶裏,把碗筷放到迴收桶裏。
大家也沒有想著那麽快進房間,畢竟一個下午還要晚上,大家還要呆在船上很久,大家就在甲板上麵活動,看看江景,江上也有形形色色的船隻在上麵行駛著。
有豪華古典的畫舫,有裝載貨物的簡陋沙船,有威風凜凜,掛著官家旗幟的官船,也有一些小漁民一起結伴打漁的小漁船。
宋三娘被一艘附近的畫舫給吸引了,這畫舫的建築猶如亭台樓閣,飛簷翹角、玲瓏精致的四角亭子連接下麵四麵雕刻祥雲浮雕的船身,
船尾的雕花欄杆與船艙、船頭的雕刻遙相唿應,船身四周貼著的浮雕祥雲,給整條船增添了富貴、華麗的氣質。
船上還處處披掛著彩綢做裝飾,船上不時傳出陣陣悠揚的琴聲,絲竹聲,女子婉轉的歌聲,還有男子渾厚的喝彩聲。
船上的紗幔將船上的人遮掩起來,船上的人看起來影影綽綽,很是勾起大家的好奇心,讓人忍不住想透過紗幔將裏麵的人看清。
宋三娘他們船上的人也都紛紛好奇的看著那艘畫舫,大家熱火朝天的討論了起來,
“哇,這畫舫看起來也太豪華了吧?是哪個達官顯貴家的?”
“對啊,看起來就不簡單。我算是開了眼界了。”
“哈哈,我們不要錢也聽了那麽好聽的小曲,這趟算是賺了。”
“可不是麽,那唱曲的小娘子的歌聲可真好聽。”
隻聽那船上的女子如同黃鸝一般的歌聲隱隱約約傳來,
“月光遮冷星,畫扇撲流螢,
獨照鏡內凝淚似秋霜結冰,
夜燈惜暗影,聚散似浮萍,
夢見故麵盈袖暗香風月證,
淚滴聲聲,無人傾聽”
曲調淒涼又憂傷,女子的歌聲也盡帶悲傷孤寂的淒美。
音樂會影響人的心情,宋三娘聽著這首曲子,心情不由也跟著有點低落,還好那船上女子一曲畢了,很快就來了一首歡快的歌曲,
“流水聲聲,黃雀聲聲,垂絲倒影,
微風拂輕,繁花芳磬,尋幽走曲徑
陌上新柳掩影,更有溪流靜靜,遨遊在郊野,
踏青觀景,盡是水秀山青 ,百尺飛流勁 像銀濤在天邊掛,
瑩瑩耀眼明,麗日春暖聽鶯聲,翠柏蒼鬆茂盛,遊人共唿應。”
這一首悠揚婉轉的春日郊遊唱完,那船上大家紛紛喝彩,連宋三娘這艘船上也有人跟著喝彩。
不過可惜的是,這艘船行船很慢,人家顯然是為了遊玩而出行,而宋三娘這艘,不一會就揚起風帆,船隻開始提速,漸漸的就把那艘畫舫拋在屁股後。
宋三娘看著就要消失在眼前的畫舫的小小身影,想起了劉希夷的江南八曲(其二)中的兩句“畫舫煙中淺,青陽日際微。錦帆衝浪濕,羅袖拂行衣。”
直到看不到那艘畫舫,宋三娘幾個才迴了各自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