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到鎮上買鋪子
上天入地小神凰之無限空間 作者:幻花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點過鹵子後,大伯就去鎮上找鋪子去了,風靈兒看著豆漿漸漸凝固,心裏一邊期待著這一鍋豆腐的味道更好,一邊盤算著怎麽把生意做好。
她看得出做豆腐的整個過程中數磨豆漿這個流程最費力氣,就打算以後買一頭小毛驢,用毛驢拉磨代替人工推磨。
現在她有點理解了她在卞涼城豆腐坊聽來的那句話,“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賣豆腐”,撐船和打鐵她還沒有體會,這時卻體會到了一點賣豆腐的苦。
玄帝廟這樣的小鎮上之所以沒有賣豆腐的,首先是因為做豆腐的這個過程要耗費很大的氣力,光把豆子磨成豆漿這一個環節,就不是一兩個人能完成的。
今天這五斤豆子泡發了兩大盆,幾個哥哥輪流推磨,都推得滿頭大汗,如果真打算當個生意做,每天可不能隻磨五斤豆子,所以,家裏勞力少的可幹不了這個生意。
如果再請長工或短工幫著幹活,那可就增加了不少成本,賣豆腐本來就是小本買賣,這條路走不通,買頭毛驢拉磨是個頂好的主意,但一頭驢也得不少錢,這個成本也得考慮。
再者,如果沒有集市上的門麵房,就要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去吆喝著賣豆腐,一年四季起早貪黑,風吹、日曬、雨淋、冰霜雪凍的,那個活可不是一般的苦!
但看這十裏八鄉的鄉親,又有幾家能買得起門麵房呢?話又說迴來,能買得起門麵房的人家也不想出這個力、受這個罪去賣豆腐了。
風靈兒就是想做這個有錢人不願意做,窮人又做不起的生意,就像她家賣菜一樣,即使以後的生意不紅火也不打緊,玄帝廟裏幾十個和尚天天都要吃菜,那可是她家的一個大客戶。
在離開這裏去龍州大陸之前風靈兒想盡量給齊家人找幾個可以長期維持下去的生財之道。
她現在是有錢,如果不出意外,她擁有的那些財富夠整個齊家用好幾輩子的,但是她不能任由全家人天天吃飽等餓、坐吃等死。
就像爺爺奶奶和大伯說的那樣,齊家人幾輩子都是種地的,沒有學問,沒有見識,也沒有麵臨掠奪者的自保能力,如果再出幾個遊手好閑、好吃懶做的,有一座金山也不夠敗壞的。
等學堂辦起來,齊家的這一代男丁裏如果有一個學業有成的都有可能把整個家族帶動起來,她想在這之前讓齊家人個個都掌握一門生存的技能,無論何時都能憑自己的本事吃上飯。
開辦學堂就是為了讓家裏的哥哥姐姐們都能讀書識字,根本就沒指望學堂能掙錢,她走之前肯定會留下一大筆金錢給爺爺奶奶和大伯,以備意外之需。
但開文具店、建暖房種菜和賣豆腐都是可以長期經營的小本生意,也是細水長流,可以讓家人吃穿不愁的正經買賣。
“靈兒,這一鍋的味道怎麽樣?”風靈兒正想得出神,大伯的聲音突然從廚房外傳來,原來大伯已經從鎮上迴來了。
“大伯,咋這麽快就迴來啦?”風靈兒迴過神來。
“剛到鎮上就打聽到了一家人正好在賣房子,那房子臨街有四間鋪麵,後麵還有一個大院子、四間堂屋和六間廂房,院子外麵不遠處就有一口水井,我感覺還不錯,咱下午再一起去看看。”
“嗯,好,咱吃過飯帶著爺爺奶奶一起去。”
風靈兒嚐了一口剛做好的豆腐,頓時麵露驚喜,“大伯,我覺得這一鍋的味道更好一點,您嚐嚐怎麽樣。”
“果然,不是好一點,是更甜、更香、更鮮了!”
大伯也高興得很,但是他想了一會說道:“靈兒,你那個泉水還是先別用了,如果人家都吃了這個豆腐,那井水做的豆腐都不想吃了怎麽辦?”
“還是先用井水做吧,對沒有吃過豆腐的人來說,上一鍋豆腐已經是難得的美味了,而且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特別是現在,冬天沒有青菜的時候,生意肯定差不了。”
“還有玄帝廟裏,那麽多師傅和香客,都吃素,豆腐天天都可以給他們送,還得送不少呢。”
“好!大伯,就按您說的辦!”
風靈兒覺得大伯說的很對,人的口味可是會被慣壞的,就像現在齊家的幾個孩子,如果再讓他們天天吃糠咽菜,肯定都得叫苦連天。
自己還打算去龍州大陸呢,這個山泉水做的豆腐,自己家裏人吃就好了,做了去賣還是打住吧。
吃過午飯,大伯駕著馬車,帶著爺爺奶奶和風靈兒一起到鎮上去,奶奶本說不去,但風靈兒覺得奶奶自從住到新宅子後就很少出門,就拉著她一起出來逛逛街、散散心。
來到大伯說的那戶人家,看到四間靠街的門麵房都關著門,一家人就繞到巷子裏,叫開了那家的院門,開門的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
老者說,他是外地人,這座宅子是他家親戚的,親戚家前朝的時候在這兒做茶葉和瓷器生意,後來這一地帶匪患橫行,親戚就舉家搬到南方去了,他和老伴就一直在這裏給親戚看房子。
新朝建立後,前麵的門麵也輾轉租出去了幾次,但幾位租戶的生意都不好,現在這四間鋪麵已經閑置了幾年,再沒人租用恐怕就荒廢了。
去年,老者的老伴去世了,孩子們都去了南方,他一個人孤零零的也不想在這兒住了,就給親戚去信說了這個情況。
那位親戚在南方的生意做的很好,也顧不上這邊了,就說全權委托老者把這鋪子和宅子都出售了吧。
一家人裏裏外外看了一圈,都覺鋪麵和宅子都很好,在鎮中心的位置,地勢也好,就決定買下來。
“老人家,您看多少錢合適,這鋪麵和宅子,我們打算一起買下來。”大伯對那老者說道。
“唉——!我也不知道多少錢合適,您們看著給吧。”
那老者一臉的無奈地說道:“這宅子是二十年前建的,我從開始就一直在這兒看著的,這房子,用的可都是好材料啊!”
“那時候,這裏可是個四通八達的好地方,地皮也貴,我記得連買地,加蓋屋,拉院子,一共花了一千多兩銀子……”
她看得出做豆腐的整個過程中數磨豆漿這個流程最費力氣,就打算以後買一頭小毛驢,用毛驢拉磨代替人工推磨。
現在她有點理解了她在卞涼城豆腐坊聽來的那句話,“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賣豆腐”,撐船和打鐵她還沒有體會,這時卻體會到了一點賣豆腐的苦。
玄帝廟這樣的小鎮上之所以沒有賣豆腐的,首先是因為做豆腐的這個過程要耗費很大的氣力,光把豆子磨成豆漿這一個環節,就不是一兩個人能完成的。
今天這五斤豆子泡發了兩大盆,幾個哥哥輪流推磨,都推得滿頭大汗,如果真打算當個生意做,每天可不能隻磨五斤豆子,所以,家裏勞力少的可幹不了這個生意。
如果再請長工或短工幫著幹活,那可就增加了不少成本,賣豆腐本來就是小本買賣,這條路走不通,買頭毛驢拉磨是個頂好的主意,但一頭驢也得不少錢,這個成本也得考慮。
再者,如果沒有集市上的門麵房,就要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去吆喝著賣豆腐,一年四季起早貪黑,風吹、日曬、雨淋、冰霜雪凍的,那個活可不是一般的苦!
但看這十裏八鄉的鄉親,又有幾家能買得起門麵房呢?話又說迴來,能買得起門麵房的人家也不想出這個力、受這個罪去賣豆腐了。
風靈兒就是想做這個有錢人不願意做,窮人又做不起的生意,就像她家賣菜一樣,即使以後的生意不紅火也不打緊,玄帝廟裏幾十個和尚天天都要吃菜,那可是她家的一個大客戶。
在離開這裏去龍州大陸之前風靈兒想盡量給齊家人找幾個可以長期維持下去的生財之道。
她現在是有錢,如果不出意外,她擁有的那些財富夠整個齊家用好幾輩子的,但是她不能任由全家人天天吃飽等餓、坐吃等死。
就像爺爺奶奶和大伯說的那樣,齊家人幾輩子都是種地的,沒有學問,沒有見識,也沒有麵臨掠奪者的自保能力,如果再出幾個遊手好閑、好吃懶做的,有一座金山也不夠敗壞的。
等學堂辦起來,齊家的這一代男丁裏如果有一個學業有成的都有可能把整個家族帶動起來,她想在這之前讓齊家人個個都掌握一門生存的技能,無論何時都能憑自己的本事吃上飯。
開辦學堂就是為了讓家裏的哥哥姐姐們都能讀書識字,根本就沒指望學堂能掙錢,她走之前肯定會留下一大筆金錢給爺爺奶奶和大伯,以備意外之需。
但開文具店、建暖房種菜和賣豆腐都是可以長期經營的小本生意,也是細水長流,可以讓家人吃穿不愁的正經買賣。
“靈兒,這一鍋的味道怎麽樣?”風靈兒正想得出神,大伯的聲音突然從廚房外傳來,原來大伯已經從鎮上迴來了。
“大伯,咋這麽快就迴來啦?”風靈兒迴過神來。
“剛到鎮上就打聽到了一家人正好在賣房子,那房子臨街有四間鋪麵,後麵還有一個大院子、四間堂屋和六間廂房,院子外麵不遠處就有一口水井,我感覺還不錯,咱下午再一起去看看。”
“嗯,好,咱吃過飯帶著爺爺奶奶一起去。”
風靈兒嚐了一口剛做好的豆腐,頓時麵露驚喜,“大伯,我覺得這一鍋的味道更好一點,您嚐嚐怎麽樣。”
“果然,不是好一點,是更甜、更香、更鮮了!”
大伯也高興得很,但是他想了一會說道:“靈兒,你那個泉水還是先別用了,如果人家都吃了這個豆腐,那井水做的豆腐都不想吃了怎麽辦?”
“還是先用井水做吧,對沒有吃過豆腐的人來說,上一鍋豆腐已經是難得的美味了,而且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特別是現在,冬天沒有青菜的時候,生意肯定差不了。”
“還有玄帝廟裏,那麽多師傅和香客,都吃素,豆腐天天都可以給他們送,還得送不少呢。”
“好!大伯,就按您說的辦!”
風靈兒覺得大伯說的很對,人的口味可是會被慣壞的,就像現在齊家的幾個孩子,如果再讓他們天天吃糠咽菜,肯定都得叫苦連天。
自己還打算去龍州大陸呢,這個山泉水做的豆腐,自己家裏人吃就好了,做了去賣還是打住吧。
吃過午飯,大伯駕著馬車,帶著爺爺奶奶和風靈兒一起到鎮上去,奶奶本說不去,但風靈兒覺得奶奶自從住到新宅子後就很少出門,就拉著她一起出來逛逛街、散散心。
來到大伯說的那戶人家,看到四間靠街的門麵房都關著門,一家人就繞到巷子裏,叫開了那家的院門,開門的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
老者說,他是外地人,這座宅子是他家親戚的,親戚家前朝的時候在這兒做茶葉和瓷器生意,後來這一地帶匪患橫行,親戚就舉家搬到南方去了,他和老伴就一直在這裏給親戚看房子。
新朝建立後,前麵的門麵也輾轉租出去了幾次,但幾位租戶的生意都不好,現在這四間鋪麵已經閑置了幾年,再沒人租用恐怕就荒廢了。
去年,老者的老伴去世了,孩子們都去了南方,他一個人孤零零的也不想在這兒住了,就給親戚去信說了這個情況。
那位親戚在南方的生意做的很好,也顧不上這邊了,就說全權委托老者把這鋪子和宅子都出售了吧。
一家人裏裏外外看了一圈,都覺鋪麵和宅子都很好,在鎮中心的位置,地勢也好,就決定買下來。
“老人家,您看多少錢合適,這鋪麵和宅子,我們打算一起買下來。”大伯對那老者說道。
“唉——!我也不知道多少錢合適,您們看著給吧。”
那老者一臉的無奈地說道:“這宅子是二十年前建的,我從開始就一直在這兒看著的,這房子,用的可都是好材料啊!”
“那時候,這裏可是個四通八達的好地方,地皮也貴,我記得連買地,加蓋屋,拉院子,一共花了一千多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