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經濟學上有種現象,叫做雪球效應。


    意思就是兩個雪球,一大一小,同時開始在雪地裏翻滾,大的那個會越來越大,並且和小的那個差距越來越明顯,因為它體積大,麵積大,所吸附的雪會越來越多,而小的那個,就算拚了命也趕不上它。


    在網絡上,這種“雪球效應”同樣是存在的。


    比如大學生電影節上的參展電影。


    如果一開始你的作品點擊量就很高,那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來觀看,因為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點擊量高,就證明看的人多,人們就會好奇,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麽地方好,值得那麽多人來看?於是他們也會跟著點進來,然後為你再多貢獻一次點擊量。


    這種滾動會越來越大,並且和別的作品拉開差距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所以一旦占領了先機,就等於讓你擁有比別人更快地滾動雪球的能力。


    何勝龍他們打的,無疑就是這種主意。


    他們試圖通過前期的宣傳,然影視學院的同學們都知道這部電影,然後等到這部電影一上線的時候,點擊量很快就能衝上去,到時候其他地方的觀眾就會好奇:這部電影為什麽點擊量增長那麽快,是不是它特別好看,又或者有什麽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這樣其他的人也會被吸引進來,然後成為貢獻點擊量的一員,到了後麵,他們的作品就會呈現滾雪球似的姿態,越滾越大,越來越受到關注。


    不得不說,何勝龍+李令武,這兩個人還是有些本事的。


    然而徐林並沒有把這一切放在心上。


    你會搞宣傳,難道我就不會嗎?


    說起來,我當年可是一家大型娛樂公司的coo,首席運營官,論到宣傳造勢,我會怕你?


    徐林自信的笑了笑,並沒有把張楊等人帶迴來的海報太當一迴事。


    但張楊等人的表現可就不同了。


    “徐林,現在怎麽辦呀?”張楊等人顯得特別著急,拉著徐林問到:“現在他們搶在了我們前麵,要是被他們站住了先機,那我們可就懸了。”


    大家都是學這一行的,所以徐林懂得道理,他們也懂。


    張楊等人同樣知道,何勝龍這麽做,就是在為了他們的電影宣傳造勢,雖然說這部電影不一定會在正式院線上映,但他們隻要能贏徐林,就不算白費這陣功夫了。


    但徐林在幹什麽呢?


    他好像一點兒也不在意的樣子,還看著那張海報發出了嘖嘖的讚歎聲。


    這個時候是該你稱讚敵人的時候嗎?


    張楊等人突然有種皇帝不急太監急的念頭,連忙對著徐林喊到:“徐林,你倒是想想辦法呀,要是咱們不做出點兒什麽迴應,說不定就真被他壓到身下去了!”


    徐林挑了挑眉毛,終於開口笑道:“行了,你們不用急,不就是宣傳嗎?他們會搞,難道我們就不會搞?你們放心吧,這事兒我自然會處理的。”


    “處理,你怎麽處理?”張楊因為上次在吃飯的時候和何勝龍吵了一架,現在看起來比徐林等人還要討厭何勝龍,搶著說到:“他們做海報,我們也做海報嗎?徐林,你有沒有想好海報的封麵該怎麽弄?”


    哪知徐林卻一偏頭,略帶疑惑的反問到:“海報?不不不,我們當然不做海報,人家用過的宣傳手段,我們再用一次,那不是在拾人牙慧嗎?”


    “啊?”張楊楞了一下,隨即問道:“不做海報,那你要怎麽宣傳?”


    “宣傳的手段,有很多種。”徐林豎起一根指頭,像是在教學一樣迴答到:“除了做海報,我們還可以做宣傳片,打廣告,甚至是做網絡營銷,條條大道通羅馬,我們何必要邯鄲學步去學別人的做法呢?”


    “哈,羅馬,邯鄲學步?這是什麽意思,徐林,你說的話我們怎麽聽不懂?”誰知道徐林說完這番話之後,眾人的注意力卻並沒有放在他說的那些營銷手段上,而是全都放到了兩個聽不懂的詞上。


    這個世界,沒有羅馬,也沒有邯鄲,當然也就沒有那些俗語和成語。


    徐林語氣為之一滯,心知自己一不小心說錯了話,不過他也不知道該怎麽去解釋,於是隻好含糊其辭到:“好了,我們不要去在意那些細節,你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我剛才說的那幾種營銷手段上。說說吧,你們覺得現在的情況,哪一種手段比較適合我們搞宣傳?”


    “打廣告!”張楊毫不猶豫的接過話頭:“拍宣傳片的話,我們現在正戲都還沒拍完,做出來的宣傳片也不完整,還不如打廣告效果來得好。”


    馮欣也讚同道:“我也覺得打廣告比較好,其實我們可以在學校的校刊上登個小廣告,然後印些調查表去請同學們填,這樣一方麵可以了解大家的真實喜好,另一方麵也可以順便幫我們的電影做個宣傳!”


    聽到他這句話,徐林眼前一亮。


    沒錯,馮欣看起來油嘴滑舌的,可沒想到這小子腦瓜子卻真是靈活,發調查表這一招,就連徐林也感到很合適。


    事實上這一招,在地球上就有人經常用,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過可惜的是,用這一招的並不是中國人,而是好萊塢的電影人。


    好萊塢電影和中國電影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家把調查放在拍電影之前,而中國人則喜歡把調查放在拍電影之後。


    比如好萊塢要拍一部《美國隊長》,人家在劇本完成之後,就會叫人拿著調查表在街上去進行街頭調查,對隨機的行人詢問“如果拍《美國隊長》你會去看嗎”、“你覺得美國隊長應該是什麽樣的”、“你認為美國隊長那些行為最令你不能接受”……


    拿到這些信息之後,人家就會迴到公司,然後按照觀眾的迴答對劇本進行修改,如果大多數觀眾都認可的,他們就會保留,反之則會更正。


    這樣拍出來的電影,當然符合觀眾們的口味,因為這本來就是觀眾自己的選擇。


    而反過來,中國人在拍電影之前,卻極少做這樣的調查。


    大多數的中國人拍電影,都是導演一拍腦袋,覺得“哦,這部戲我喜歡,我要拍”,然後他就拍了,中間拉投資,扯皮那些事兒,咱們就不提了。


    然後等到電影拍完了,進了影院,他們才會讓人拿著調查表守在門口,等觀眾們看完電影出來之後,一個個挨著問“這部電影好不好看呀”、“你覺得哪裏最好看呀”、“你覺得這部電影還有什麽值得改進的地方呀”……


    都這時候了,你覺得你問這些還有什麽用?


    難不成觀眾說不喜歡,這部電影到處都是坑,你還能把它下映了然後拿迴去再重拍一遍?


    所以說,美國人把功夫做在前麵,而中國人則喜歡做事後的表麵功夫,所以最終美國人拍出來的好萊塢電影能夠橫掃全世界,而中國的導演則常常抱怨觀眾“不懂欣賞”、“不懂藝術”。


    這就是典型的閉門造車,然後把責任全都推給觀眾啊!


    馮欣說的這個方法,簡直說到徐林心裏去了,於是徐林立刻點點頭,指著馮欣說到:“你說的方法很好,咱們可以試一下,先印幾百份調查表出來,拿到其他同學那裏去探探口風,順便宣傳一下咱們的電影。”


    馮欣也沒想到自己的想法竟能得到徐林的認可,頓時高興地眼睛都眯了起來,一挺胸膛說到:“沒問題,這件事就交給我,我一定給你辦的妥妥的!”


    徐林點了點頭,又對眾人說道:“不過光是發調查表的話,我覺得宣傳範圍還是窄了點兒。”


    “那你說該怎麽辦?”眾人一起反問他。


    徐林想了想,揉揉鼻子說到:“我覺得,還是應該弄一部宣傳片出來,咱們提前發到網上,算是給咱們的電影造一波勢!”


    “提前發宣傳片?”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可我們正片都還沒拍完,拿什麽來剪宣傳片?”


    徐林笑到:“這個不用擔心,我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接下來兩天,我們先把拍宣傳片要的鏡頭拍出來,那就要辛苦一下大家了。”


    眾人麵麵相覷,接下來兩天專門拍宣傳片需要的鏡頭?


    不會吧,難道你腦子裏這麽快就已經有了想法,知道宣傳片需要那些鏡頭?


    要知道,傳統宣傳片的鏡頭,通常都是在拍攝完成之後,從整片裏剪輯出來的,這樣不但能集中展現整片裏麵的精華部分,還能勾觀眾的好奇心,讓他們對這部電影產生更大的興趣。


    可現在連整片都沒拍完,到時候哪些鏡頭會留下,哪些鏡頭會刪減,誰也不知道,你這就要把宣傳片都給剪出來了?


    還是吳毅恆第一個站了出來,代表眾人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徐導,辛苦一下我們倒是不怕,可宣傳片需要的鏡頭,你已經有底了嗎?萬一到時候宣傳片裏的東西和正片裏的出現誤差……”


    吳毅恆也是圈子裏的一把老手了,所以他很清楚,導演的想法隨時都在變的,隻要一部電影還沒殺青,最後會拍出些什麽鏡頭,誰也說不定。


    萬一徐林提前把宣傳片給弄出來了,結果最後正片完成的時候,宣傳片裏的那些鏡頭又沒有被收錄進正片裏,那可就鬧了大笑話了!


    隻怕要是被大學生電影節的組委會評委們看見,會覺得他們很不專業。


    但徐林已經下定了決心,因為他從何勝龍他們那裏得到了啟發。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他不能光是埋著頭隻管拍好自己的電影,提前一步做宣傳和推廣,對這部電影的成功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徐林自己以前就是專門做這件事的,他怎麽會不知道一個好的宣傳對一部電影的作用呢?


    《瘋狂的石頭》怎麽樣,牛啤吧?導演寧浩的封神之作,當年僅有的四位跨入億元票房門檻的大導演成名作品!


    可這部被眾多人所熱捧,在媒體上獲得了空前口碑的電影,票房是多少?


    2350萬人民幣!


    說出來真是有點兒傷人,當初這部戲口碑爆棚,影院號稱一再調整排片率,媒體上也是一片叫好之聲,大家都認為這是國產喜劇電影中難得的精品,甚至超過了它模仿的偶像《一杆大煙槍》的敘事結構,比之《一杆大煙槍》更生動,更搞笑。


    可它的票房卻連當時另一部爛片《夜宴》的零頭都比不上!


    為什麽?


    就因為當初拍《瘋狂的石頭》的時候,寧浩隻是一個新人導演,甚至要靠著劉德華的“亞洲新星導演計劃”,才能湊齊拍攝這部電影的資金。


    結果電影拍完之後,沒人看好他,他自己根本無力做宣發,於是隻能在默默無聞中靜悄悄的上映這部電影,哪怕最後電影口碑爆棚,媒體的評論一邊倒的誇獎,但它依然隻能收獲了一個“算是不錯”的票房。


    而與之對比的,則是那部世紀大爛片《夜宴》。


    馮氏從賀歲喜劇轉向悲劇的裏程碑式作品?


    國產第五代導演衝擊好萊塢的野心之作?


    眾多實力派明星傾情加盟?


    《王子複仇記》的中國古代版?


    這部電影上映之前,媒體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它的宣傳,從這部電影開機一直到結束,它都全程處於觀眾的熱議中。


    可結果如何呢?


    豆瓣網上,超過70%的一星和二星評價,相信已經足以代表觀眾們的心聲。


    口碑一落千丈,馮氏花了十年時間累積起來的名聲和形象,幾乎全都隨著這部電影的罵聲轟然倒塌,媒體也從一開始的“萬分期待”,到了後來的“人見人踩”,這部電影的成績,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


    但,那又如何?


    這部電影最終的票房是1億3千萬,雖然它或許連明星的片酬都不夠,但也足足是《瘋狂的石頭》的5倍以上了!


    一部口碑爛到人人唾棄的電影,票房卻是一部人人交口稱讚的電影的5倍以上,這是為什麽?


    說到底,無非四個字,宣傳,排片。


    沒有宣傳,就沒有排片,沒有排片,就沒有票房,這是一個最簡單易懂的道理。


    徐林身為一家大型娛樂公司的coo,他又怎麽會不懂這個道理?


    而且他拍《棒球英豪》,一開始就不單單是衝著大學生電影節的獎項去的。


    拿獎的目的是為了什麽?


    揚名嗎?


    或許吧。但最終的目的,說到底還是為了盈利!


    美國的奧斯卡大獎為什麽受到那麽多人關注,國內某些導演要死要活也要去一趟?哪怕因此拍了一部又一部爛片,被國人破口大罵丟了傳統,依然樂此不疲?


    難道真的是因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嗎?


    答案當然不是的!


    奧斯卡之所以能夠被全球電影人公認為最有權威性的電影獎項,說到底就是因為一個原因:拿了奧斯卡的大獎,不管是電影還是電影人,都會因此身價大增!


    每年奧斯卡頒獎之夜的時候,雲集好萊塢的其實不僅隻是電影人,更多的則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院線商人們,他們來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把拿到奧斯卡大獎的電影,帶迴國內去播放!


    這是一件合則兩利的事,不僅院線商人們因此能夠賺到錢,拿到奧斯卡大獎的電影,也能因此再收割一波票房,堪稱雙喜臨門。


    所以現在大家明白了,為什麽那麽多人拚了命都想拿奧斯卡的大獎?


    因為這是一件名利雙收的大好事啊!


    而大學生電影節,當然也不僅僅隻是一場大學生電影的狂歡,事實上,每年來到電影節的人群中,還有很多同樣是準備來淘寶的院線商!


    徐林拍電影,其實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衝著這些人去的。


    如果他的電影能夠拿獎,就能引起這些院線商的注意,而隻要有院線商願意上映他的電影,那麽他就能做到名利雙收了!


    所以徐林的野心一開始就很大,他也有一定要成功的信念跟堅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光影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懶散成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懶散成球並收藏重生之光影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