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門前鄭秀敏帶著許建功,幫著孫桂英各抱一床被子已經等在那裏,鄧琳琅馬上快走兩步,笑著跟人打招唿、開門,推開院門剛想邁步進院,被孫桂英叫住了:「餅在你簍子裏呢?」
鄧琳琅搖頭:「大妮非得拿餅,在她藍子裏呢。」
「那讓大妮先進。」孫桂英語氣堅決,鄧琳琅沒啥意見,看著大妮小嘴抿著嚴肅的跨進院門,迴頭看著孫桂英等她下一步指示。
孫桂英向建功一抬下頜:「建功你去幫小鄧燒火。大妮,孫奶奶教給你的你記住了沒?」
大妮點點頭,小嘴抿得更緊了,鄭重其事的把藍子交給鄧琳琅。鄧琳琅不明所以的接過藍子,連簍子都沒來得及放下,就被孫桂英指使到廚房:「建功把火撤小點,小鄧你把餅放鍋裏熱一熱,一張一張的熱。」
許建功已經把火引著了,聽到孫桂英的話連忙撤出了一點。鄧琳琅正好放下簍子,從裏頭把油罈子拿出來,在鍋底塗上一層薄油,一張還沒變涼的餅重新放進鍋中,發現嗞啦一聲響,蔥香帶著油香,一下衝出廚房。
為怕餅被烙糊,鄧琳琅飛快的把餅翻了個麵,又是嗞啦一聲。就聽大妮在院子裏大聲喊:「娘,翻番了沒?」
鄧琳琅以為大妮是問她翻沒翻餅,好笑的迴應:「翻啦,放心糊不了。」
放好被子的孫桂英和鄭秀敏兩人出來正聽到這句,對視一眼齊齊叫好:「翻番好,日子越過越好,肯定糊不了。」
原來這也是搬家儀式的一項,鄧琳琅同樣很喜歡這個彩頭,許建功隻對她烙的餅感興趣:「鄧姐姐,你烙的餅太好吃了,我娘就沒你這手藝。」
可你娘有拿鞋底子抽人的手藝。
鄧琳琅不動聲色的給大妮添白菜湯,那頭鄭秀敏果然向兒子發難了:「嫌我手藝不好,以後都別吃我做的飯。敢吃掰光你的狗牙。」
孫桂英自來心疼孩子,見建功小臉皺巴到一起,忙給他寬心:「你娘不給你飯吃,你就來找大娘,大娘管你飽。」
要不說建功被教育的很好呢,哪怕親娘叫囂不給他飯吃,也沒跟親娘賭氣,還向孫桂英說:「大娘,你家隻有兩個人的口糧,我不能搶你的口糧吃。我多餓兩頓,我娘氣消了就給我飯吃了。」
說到這兒收住的話,鄭秀敏肯定覺得兒子給自己長臉,不想臭小子竟小聲嘀咕一句:「雖然我娘做的飯難吃點兒,可我的口糧都在她手裏呢。」
鄧琳琅實在忍不住,扭頭一口湯噴到水泥地上,孫桂英跟著樂,鄭秀敏不知自己該樂還是該脫鞋,隻有大妮淡定吃自己的蔥油餅。
孫桂英攔住要教訓兒子的鄭秀敏,問了個關鍵問題:「小鄧,我看你柴火剩下的不多了,別說過冬,能頂到過年就不錯,你想過咋辦沒有?」
鄧琳琅能有啥好辦法,隻能走一步看一步:「隻能去河邊多割點草,不指著燒炕,做飯肯定能用。可牛棚老讓大富叔一個人忙活,我太過意不去。實在不行就去買點吧。」
「你可真是城裏來的孩子,咋啥都說要買呢。我們家就兩口人,人老了抗凍,迴頭給你抱點柴火過來。」
鄭秀敏看了兩個孩子吃得差不多了,對許建功說:「建功,你聽到沒?小鄧姐姐沒柴燒了,你帶著大妮兒去給鄧姐姐割點草迴來。」
鄧琳琅自要攔著,鄭秀敏向她使了個眼色,鄧琳琅便放兩個小傢夥出門,鄭秀敏才說自己為啥把兩孩子打發出門:「你那天給我的青布,有人看著好,覺得供銷社賣的都不如你的那塊好。小鄧,你要是還有布的話,悄悄換點柴火,不比為這點小事又跑縣城麻煩你表哥強?」
孫桂英聽著點頭:「對,表哥待你再親,還有表嫂呢,誰知道人家願意不願意。再說親戚也得有來有往,光你一趟一趟麻煩你表哥,時間長了人家煩你咋整。」
二位,你們沒想想那布是不是表哥給找的?
鄧琳琅問出這個問題後,受到兩位嬸子的鄙視,你一嘴我一嘴告訴她,她們雖然一年做不了一迴新衣裳,買鹽打醋時也看過供銷社的布,都不如鄧琳琅拿給鄭秀敏的那一塊質量好,所以那布一定是鄧琳琅家裏上次包裹寄來的。
「放心,你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別因為我幫著打聽為難。」鄭秀敏表示自己隻是個中間人,不會道德綁架鄧琳琅。
眼前的兩位都是誠心誠意幫助自己的人,鄧琳琅也不來虛的:「嬸子,我還真剩下點布。跟你打聽的人,說沒說有布票咋換,沒布票咋換?」
鄭秀敏聽了眼前一亮:「還能不要布票?」
鄧琳琅點頭說:「能,就是比要布票貴得多。」
「貴也不怕呀。」孫桂英如土豪般說道:「現在布票多難找呀,一口人一年才一尺布票,全家湊一起也就夠給一個人做衣裳的。要不那天我咋看著你的布眼饞呢。」
鄭秀敏也問:「你就說不要布票多錢一尺吧。」
鄧琳琅想了想說:「當著兩位嬸子我也不說虛的,要布票的話五毛錢一尺,不要布票九毛錢一尺。不瞞嬸子,我手裏總共還有六十尺青布。嬸子親戚家要用的話,不要布票八毛就行。」
孫桂英與鄭秀敏對視一眼,問:「真有六十尺?」
鄧琳琅點頭沒再說別的,由著鄭秀敏與孫桂英兩人湊在一起嘀咕了一陣子,結果是孫桂英想要二十尺,而鄭秀敏則要四十尺。
鄧琳琅搖頭:「大妮非得拿餅,在她藍子裏呢。」
「那讓大妮先進。」孫桂英語氣堅決,鄧琳琅沒啥意見,看著大妮小嘴抿著嚴肅的跨進院門,迴頭看著孫桂英等她下一步指示。
孫桂英向建功一抬下頜:「建功你去幫小鄧燒火。大妮,孫奶奶教給你的你記住了沒?」
大妮點點頭,小嘴抿得更緊了,鄭重其事的把藍子交給鄧琳琅。鄧琳琅不明所以的接過藍子,連簍子都沒來得及放下,就被孫桂英指使到廚房:「建功把火撤小點,小鄧你把餅放鍋裏熱一熱,一張一張的熱。」
許建功已經把火引著了,聽到孫桂英的話連忙撤出了一點。鄧琳琅正好放下簍子,從裏頭把油罈子拿出來,在鍋底塗上一層薄油,一張還沒變涼的餅重新放進鍋中,發現嗞啦一聲響,蔥香帶著油香,一下衝出廚房。
為怕餅被烙糊,鄧琳琅飛快的把餅翻了個麵,又是嗞啦一聲。就聽大妮在院子裏大聲喊:「娘,翻番了沒?」
鄧琳琅以為大妮是問她翻沒翻餅,好笑的迴應:「翻啦,放心糊不了。」
放好被子的孫桂英和鄭秀敏兩人出來正聽到這句,對視一眼齊齊叫好:「翻番好,日子越過越好,肯定糊不了。」
原來這也是搬家儀式的一項,鄧琳琅同樣很喜歡這個彩頭,許建功隻對她烙的餅感興趣:「鄧姐姐,你烙的餅太好吃了,我娘就沒你這手藝。」
可你娘有拿鞋底子抽人的手藝。
鄧琳琅不動聲色的給大妮添白菜湯,那頭鄭秀敏果然向兒子發難了:「嫌我手藝不好,以後都別吃我做的飯。敢吃掰光你的狗牙。」
孫桂英自來心疼孩子,見建功小臉皺巴到一起,忙給他寬心:「你娘不給你飯吃,你就來找大娘,大娘管你飽。」
要不說建功被教育的很好呢,哪怕親娘叫囂不給他飯吃,也沒跟親娘賭氣,還向孫桂英說:「大娘,你家隻有兩個人的口糧,我不能搶你的口糧吃。我多餓兩頓,我娘氣消了就給我飯吃了。」
說到這兒收住的話,鄭秀敏肯定覺得兒子給自己長臉,不想臭小子竟小聲嘀咕一句:「雖然我娘做的飯難吃點兒,可我的口糧都在她手裏呢。」
鄧琳琅實在忍不住,扭頭一口湯噴到水泥地上,孫桂英跟著樂,鄭秀敏不知自己該樂還是該脫鞋,隻有大妮淡定吃自己的蔥油餅。
孫桂英攔住要教訓兒子的鄭秀敏,問了個關鍵問題:「小鄧,我看你柴火剩下的不多了,別說過冬,能頂到過年就不錯,你想過咋辦沒有?」
鄧琳琅能有啥好辦法,隻能走一步看一步:「隻能去河邊多割點草,不指著燒炕,做飯肯定能用。可牛棚老讓大富叔一個人忙活,我太過意不去。實在不行就去買點吧。」
「你可真是城裏來的孩子,咋啥都說要買呢。我們家就兩口人,人老了抗凍,迴頭給你抱點柴火過來。」
鄭秀敏看了兩個孩子吃得差不多了,對許建功說:「建功,你聽到沒?小鄧姐姐沒柴燒了,你帶著大妮兒去給鄧姐姐割點草迴來。」
鄧琳琅自要攔著,鄭秀敏向她使了個眼色,鄧琳琅便放兩個小傢夥出門,鄭秀敏才說自己為啥把兩孩子打發出門:「你那天給我的青布,有人看著好,覺得供銷社賣的都不如你的那塊好。小鄧,你要是還有布的話,悄悄換點柴火,不比為這點小事又跑縣城麻煩你表哥強?」
孫桂英聽著點頭:「對,表哥待你再親,還有表嫂呢,誰知道人家願意不願意。再說親戚也得有來有往,光你一趟一趟麻煩你表哥,時間長了人家煩你咋整。」
二位,你們沒想想那布是不是表哥給找的?
鄧琳琅問出這個問題後,受到兩位嬸子的鄙視,你一嘴我一嘴告訴她,她們雖然一年做不了一迴新衣裳,買鹽打醋時也看過供銷社的布,都不如鄧琳琅拿給鄭秀敏的那一塊質量好,所以那布一定是鄧琳琅家裏上次包裹寄來的。
「放心,你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別因為我幫著打聽為難。」鄭秀敏表示自己隻是個中間人,不會道德綁架鄧琳琅。
眼前的兩位都是誠心誠意幫助自己的人,鄧琳琅也不來虛的:「嬸子,我還真剩下點布。跟你打聽的人,說沒說有布票咋換,沒布票咋換?」
鄭秀敏聽了眼前一亮:「還能不要布票?」
鄧琳琅點頭說:「能,就是比要布票貴得多。」
「貴也不怕呀。」孫桂英如土豪般說道:「現在布票多難找呀,一口人一年才一尺布票,全家湊一起也就夠給一個人做衣裳的。要不那天我咋看著你的布眼饞呢。」
鄭秀敏也問:「你就說不要布票多錢一尺吧。」
鄧琳琅想了想說:「當著兩位嬸子我也不說虛的,要布票的話五毛錢一尺,不要布票九毛錢一尺。不瞞嬸子,我手裏總共還有六十尺青布。嬸子親戚家要用的話,不要布票八毛就行。」
孫桂英與鄭秀敏對視一眼,問:「真有六十尺?」
鄧琳琅點頭沒再說別的,由著鄭秀敏與孫桂英兩人湊在一起嘀咕了一陣子,結果是孫桂英想要二十尺,而鄭秀敏則要四十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