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告一小小的段落
穿越後我和閨蜜交換物資成富婆 作者:蝴蝶不願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過兩日,陳冬月得了麻經承的消息,說是沈萬福在他姐夫被抓的時候,就得了消息,提前跑了。
捕頭們去抓人的時候,沈萬福已經帶著全家跑路了。
不過捕頭們追了兩日,最後在南州和聊州的交界處,抓到了沈萬福的家人。
壞消息是,沈萬福趁亂跑脫了。
麻經承已經派了七八個捕快追去了南州,希望能把他盡快抓捕歸案。
好消息是,沈家的錢財,大部分都在沈萬福的媳婦,沈賈氏和大兒子沈奎身上。
經過清點,除去房產田畝之外,沈家光現銀和銀票,就有整整八千多兩。
這還不算沈家一眾人等身上的金銀細軟在內。
一個小小的巡檢司的二把手,甚至連個末流官員都算不上,居然有那麽多現銀,讓辦案的捕快皆是大唿沒想到。
而從賈家搜出來的錢財,那就更多了。
具體有多少,麻經承肯定不會告訴陳冬月。
畢竟她充其量不過隻是個報案人和證人,又不是主辦的官員,所以案件細節也輪不上跟她交代。
但是就麻經承說的,賈家要比沈家富裕十倍有餘,陳冬月大致就能知道,這個賈忠誠家到底多有錢了。
老實說,賈家的財富,不僅讓搜查的捕頭們大吃一驚。
連帶著孟知府和孫大人都沒想到,一個小小的九品芝麻官,居然可以累積下來那麽多財富。
除此之外,經過府衙幾個班差役的清點,興民倉裏現存的糧食,僅有不到三千石!!
糧倉賬籍上,可有整整五萬六千石啊!
賈忠誠真是狗膽包天,簡直把聊州的常平倉,當成了自家糧倉來用了。
再聯想到這人家裏搜出的八萬多兩現銀,和五進的宅子,上千畝的田地......
孟知府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賈忠誠在管理興民倉的十幾年裏,到底撈了多少錢。
雖然姓賈的在受審的時候說,準備高賣低買,等今年麥子收上來了,會把糧倉賣掉的糧食都補齊的。
但是這話,誰還能信?!
於是孟知府和孫大人當機立斷,把賈忠誠又從牢房裏提溜出來,給暴打了一頓.......
打完了人,孫大人還對著孟知府嚎啕大哭了整整兩個時辰。
孫大人說自己禦下無能,雖然自己是清白的,但是因為底下的人屢屢出事。
他這同知當來也沒意思了,他說自己準備等賈忠誠案辦結了,就上表去吏部請辭。
孟知府知道孫瀚文這貨,肯定不會請辭,但是卻也不敢冒險。
若這貨真得了失心瘋,上表請辭,把興民倉的事兒給捅上去了呢?
那等待孟知府的,就是寫不完的陳情表和不知道哪家政敵的背後插刀。
所以他還是那句話,能在府衙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往都城去報。
於是孟知府隻能勸慰了孫大人幾句,讓他別再說請辭的話,聊州百姓且離不開他孫同知呢。
現在最重要的,是得趕緊去問問今年的糧價走勢。
既然錢都抄家抄來了,糧價若是合適的話,就得趕緊偷摸著把糧給定下來,以免夜長夢多。
孫大人見孟知府並沒有想要揪著這事兒不放,於是也放下了心來,一門心思地籌糧去了。
真是當官當久了,什麽事兒都能遇上。
從中了進士至今,孫大人已經當官差不多三十年了。
他也是萬萬沒想到,自己居然還會有掏錢出來,給官府填補糧倉虧空的時候......
真tnd,晦氣死了。
.........
可覺得晦氣也沒用。
為了保住現在這個已經缺了個角的飯碗,孫大人找了聊州府內的三家大糧商,打聽了下今年冬麥的預計收成。
三家糧商都表示,今年雖然因為過冬的時候天氣太冷,所以麥子收割會比以前晚上十天半個月。
但是這個產量,按照現在的情況看起來,還是比較樂觀的。
至於價格嘛.......如果之後沒什麽天災人禍的話,一石麥子收購價可能在三、四錢銀左右。
不過具體的,還得看各府的生麥產量才能知道。
這糧價,可比去年低了能有一半有餘了。
孫大人當機立斷,馬上跟三個糧商,各定了兩萬石糧。
嚇得三家糧商都不敢接單,他們怕孫大人被貶官之後,破罐破摔,幹脆也幹起販賣糧食的生意來了。
同知都開始做糧商了,那他們還幹個屁?
可孫大人卻再三保證,說自己家裏人口多,買六萬石的糧,就是為了自己吃的。
糧商懷疑孫同知看不起他們的智商。
六萬石糧自己吃,除非孫家上下能有三萬大軍,否則怎麽吃都不可能吃得掉六萬糧的。
他們還是不敢賣啊。
直到孫大人幾乎翻臉,問了句他們去年賣的糧食,到底是從哪兒來?
三家糧商一瞬間都同意了幫孫大人去訂購糧食的要求。
雖然興民倉幾乎被賈忠誠搬空這事兒,糧商們並不知道。
但是這些糧商卻深知去年自己賣的一部分糧,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賈忠誠被抓,糧商們早就有所耳聞。
他們自然也怕這事兒牽扯到自己身上。
所以他們跟孫大人保證,盡量幫他以最低的價格去收糧。
但是去年他們賣的糧,都是前幾年囤下來的舊糧這個說法,也得請孫大人跟知府大人交代一下。
孫同知也不說好,也不說不好,隻說讓這些糧商好自為之,便甩手走了。
總之一句話,賈忠誠的這件事兒,每個人似乎看著都在幹活。
可每個人幾乎都想把事兒趕緊糊弄過去就行。
糊弄學,在聊州,可能是最興盛的一個學派了。
........
過得兩月。
孫大人訂購的六萬石糧食,陸陸續續從各地運送到了興民倉。
得了消息的陳冬月,還特地派了孔傑去查看了下,孫大人有沒有糊弄人。
苦命的孔傑也不知道為什麽,斷手前,得鞍前馬後的給宋柯辦事兒。
斷手後,還得屁顛顛地給陳冬月跑腿。
大概是上輩子欠他們的公婆倆的吧,孔傑想。
好在這迴孫大人辦的事兒,還算靠譜。
麥,確實是新麥。
而且倉稟裏都裝得滿滿的。
六萬石糧,隻多不少。
“很好,”正在自家地裏視察的陳冬月,得了消息,滿意點頭,“裏外裏,興民倉還多了幾千石的糧食。
孔傑,你說咱們為這事兒跑前跑後的,也沒少忙活是吧?”
“.......”孔傑心想,是我跑前跑後沒少忙活吧?!
您才去了一次,也算沒少忙活嗎?!
不過他心裏是這麽想的,嘴上卻也隻敢迴一句,“嗯,是沒少忙活。”
“那我明天去跟孫大人要上一百石麥子,資助下慈安堂,並不算過分吧?”陳冬月好像是在征求孔傑的意見。
但是孔傑自己心裏清楚,大嫂子肯定早就想好了,要去薅府衙的羊毛。
現在問他,隻是為了得到肯定的迴答。
不過大嫂子想的也沒錯,慈安堂現在收的人多了,確實也需要糧食。
一百石.......等等,奪少?
一百石?!
“一百石?!”孔傑瞪大了眼睛,看向陳冬月。
陳冬月認真點頭,然後又疑惑地問道:“太少了嗎?一千石我有點兒不好意思要誒......畢竟孫大人據說也出了不少錢。”
“........嫂子,您能不能不開玩笑。”孔傑是一臉的生無可戀。
“真的去要一千石嗎?”陳冬月的神情非常認真。
“嫂子你是不是不知道一石糧能有多少?!”孔傑狐疑道。
“知道是知道,”陳冬月含含糊糊迴答,“但是也不算太知道。”
其實就是不知道。
捕頭們去抓人的時候,沈萬福已經帶著全家跑路了。
不過捕頭們追了兩日,最後在南州和聊州的交界處,抓到了沈萬福的家人。
壞消息是,沈萬福趁亂跑脫了。
麻經承已經派了七八個捕快追去了南州,希望能把他盡快抓捕歸案。
好消息是,沈家的錢財,大部分都在沈萬福的媳婦,沈賈氏和大兒子沈奎身上。
經過清點,除去房產田畝之外,沈家光現銀和銀票,就有整整八千多兩。
這還不算沈家一眾人等身上的金銀細軟在內。
一個小小的巡檢司的二把手,甚至連個末流官員都算不上,居然有那麽多現銀,讓辦案的捕快皆是大唿沒想到。
而從賈家搜出來的錢財,那就更多了。
具體有多少,麻經承肯定不會告訴陳冬月。
畢竟她充其量不過隻是個報案人和證人,又不是主辦的官員,所以案件細節也輪不上跟她交代。
但是就麻經承說的,賈家要比沈家富裕十倍有餘,陳冬月大致就能知道,這個賈忠誠家到底多有錢了。
老實說,賈家的財富,不僅讓搜查的捕頭們大吃一驚。
連帶著孟知府和孫大人都沒想到,一個小小的九品芝麻官,居然可以累積下來那麽多財富。
除此之外,經過府衙幾個班差役的清點,興民倉裏現存的糧食,僅有不到三千石!!
糧倉賬籍上,可有整整五萬六千石啊!
賈忠誠真是狗膽包天,簡直把聊州的常平倉,當成了自家糧倉來用了。
再聯想到這人家裏搜出的八萬多兩現銀,和五進的宅子,上千畝的田地......
孟知府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賈忠誠在管理興民倉的十幾年裏,到底撈了多少錢。
雖然姓賈的在受審的時候說,準備高賣低買,等今年麥子收上來了,會把糧倉賣掉的糧食都補齊的。
但是這話,誰還能信?!
於是孟知府和孫大人當機立斷,把賈忠誠又從牢房裏提溜出來,給暴打了一頓.......
打完了人,孫大人還對著孟知府嚎啕大哭了整整兩個時辰。
孫大人說自己禦下無能,雖然自己是清白的,但是因為底下的人屢屢出事。
他這同知當來也沒意思了,他說自己準備等賈忠誠案辦結了,就上表去吏部請辭。
孟知府知道孫瀚文這貨,肯定不會請辭,但是卻也不敢冒險。
若這貨真得了失心瘋,上表請辭,把興民倉的事兒給捅上去了呢?
那等待孟知府的,就是寫不完的陳情表和不知道哪家政敵的背後插刀。
所以他還是那句話,能在府衙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往都城去報。
於是孟知府隻能勸慰了孫大人幾句,讓他別再說請辭的話,聊州百姓且離不開他孫同知呢。
現在最重要的,是得趕緊去問問今年的糧價走勢。
既然錢都抄家抄來了,糧價若是合適的話,就得趕緊偷摸著把糧給定下來,以免夜長夢多。
孫大人見孟知府並沒有想要揪著這事兒不放,於是也放下了心來,一門心思地籌糧去了。
真是當官當久了,什麽事兒都能遇上。
從中了進士至今,孫大人已經當官差不多三十年了。
他也是萬萬沒想到,自己居然還會有掏錢出來,給官府填補糧倉虧空的時候......
真tnd,晦氣死了。
.........
可覺得晦氣也沒用。
為了保住現在這個已經缺了個角的飯碗,孫大人找了聊州府內的三家大糧商,打聽了下今年冬麥的預計收成。
三家糧商都表示,今年雖然因為過冬的時候天氣太冷,所以麥子收割會比以前晚上十天半個月。
但是這個產量,按照現在的情況看起來,還是比較樂觀的。
至於價格嘛.......如果之後沒什麽天災人禍的話,一石麥子收購價可能在三、四錢銀左右。
不過具體的,還得看各府的生麥產量才能知道。
這糧價,可比去年低了能有一半有餘了。
孫大人當機立斷,馬上跟三個糧商,各定了兩萬石糧。
嚇得三家糧商都不敢接單,他們怕孫大人被貶官之後,破罐破摔,幹脆也幹起販賣糧食的生意來了。
同知都開始做糧商了,那他們還幹個屁?
可孫大人卻再三保證,說自己家裏人口多,買六萬石的糧,就是為了自己吃的。
糧商懷疑孫同知看不起他們的智商。
六萬石糧自己吃,除非孫家上下能有三萬大軍,否則怎麽吃都不可能吃得掉六萬糧的。
他們還是不敢賣啊。
直到孫大人幾乎翻臉,問了句他們去年賣的糧食,到底是從哪兒來?
三家糧商一瞬間都同意了幫孫大人去訂購糧食的要求。
雖然興民倉幾乎被賈忠誠搬空這事兒,糧商們並不知道。
但是這些糧商卻深知去年自己賣的一部分糧,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賈忠誠被抓,糧商們早就有所耳聞。
他們自然也怕這事兒牽扯到自己身上。
所以他們跟孫大人保證,盡量幫他以最低的價格去收糧。
但是去年他們賣的糧,都是前幾年囤下來的舊糧這個說法,也得請孫大人跟知府大人交代一下。
孫同知也不說好,也不說不好,隻說讓這些糧商好自為之,便甩手走了。
總之一句話,賈忠誠的這件事兒,每個人似乎看著都在幹活。
可每個人幾乎都想把事兒趕緊糊弄過去就行。
糊弄學,在聊州,可能是最興盛的一個學派了。
........
過得兩月。
孫大人訂購的六萬石糧食,陸陸續續從各地運送到了興民倉。
得了消息的陳冬月,還特地派了孔傑去查看了下,孫大人有沒有糊弄人。
苦命的孔傑也不知道為什麽,斷手前,得鞍前馬後的給宋柯辦事兒。
斷手後,還得屁顛顛地給陳冬月跑腿。
大概是上輩子欠他們的公婆倆的吧,孔傑想。
好在這迴孫大人辦的事兒,還算靠譜。
麥,確實是新麥。
而且倉稟裏都裝得滿滿的。
六萬石糧,隻多不少。
“很好,”正在自家地裏視察的陳冬月,得了消息,滿意點頭,“裏外裏,興民倉還多了幾千石的糧食。
孔傑,你說咱們為這事兒跑前跑後的,也沒少忙活是吧?”
“.......”孔傑心想,是我跑前跑後沒少忙活吧?!
您才去了一次,也算沒少忙活嗎?!
不過他心裏是這麽想的,嘴上卻也隻敢迴一句,“嗯,是沒少忙活。”
“那我明天去跟孫大人要上一百石麥子,資助下慈安堂,並不算過分吧?”陳冬月好像是在征求孔傑的意見。
但是孔傑自己心裏清楚,大嫂子肯定早就想好了,要去薅府衙的羊毛。
現在問他,隻是為了得到肯定的迴答。
不過大嫂子想的也沒錯,慈安堂現在收的人多了,確實也需要糧食。
一百石.......等等,奪少?
一百石?!
“一百石?!”孔傑瞪大了眼睛,看向陳冬月。
陳冬月認真點頭,然後又疑惑地問道:“太少了嗎?一千石我有點兒不好意思要誒......畢竟孫大人據說也出了不少錢。”
“........嫂子,您能不能不開玩笑。”孔傑是一臉的生無可戀。
“真的去要一千石嗎?”陳冬月的神情非常認真。
“嫂子你是不是不知道一石糧能有多少?!”孔傑狐疑道。
“知道是知道,”陳冬月含含糊糊迴答,“但是也不算太知道。”
其實就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