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遼民登陸揚州
明末有係統後第一件事想著造反 作者:看快前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本皇太極還在發愁,如何應對錦州,金州,東江鎮這幾個心腹大患。
這三地聯動起來,皇太極可謂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整個遼東平原上一望無際,沒有什麽阻礙。
錦州,金州的韓家軍就像逛花園似的,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簡直過分至極。
“哎!可惜了,可惜了那數十萬的遼民。”皇太極口中不停的說著可惜。
“大汗,遼無了,我們可以去大明境內借便是,薊鎮此時正是兵力空虛之時。”範文程上出列說道。
聞言,皇太極先是點頭,後又是搖頭道:“此事不急,沒有了韓家軍的牽製,何時去都可,朝鮮背叛盟約,本汗要整軍討伐。”
範文程聽後,馬上跪下大喊道:“大汗英明神武!屬下不及!”
周圍一眾貝勒見此,心中都是不屑的看著範文程。
而一眾投降的文官在範文程的帶領下,都是紛紛下跪大喊:“大汗英明!”
“哈哈哈哈!”皇太極高聲大笑起來,餘光卻是看向一眾貝勒。
這些年被韓家軍一直襲擾,讓皇太極的威信受損不少。
所以皇太極想借助這次南征朝鮮,重新樹立自己的威信,同時鏟除一些不聽話的家夥,好為登基大典做準備。
沒錯,此時皇太極已經謀劃登基,建立大清了。
要不是韓家軍的存在,說不得皇太極早就登基稱帝了。
另一邊。
揚州府海岸線上,一支數千艘隻的大船出現在海麵上。
這是南遷過來的遼民。
每艘載有兩百到四百的遼民,一千六百艘船運送了四十萬遼民。
江南士紳在本地根深蒂固。
韓昔也不想弄得太血腥,那些被忽悠瘸的百姓,全部送去西部大開放。
然後將那些受災,受難的百姓轉移進江南,想必這些人會對韓昔感恩戴德,誓死擁戴。
碼頭上,韓昔看著遠處遮天蔽日的船隻往海岸靠過來,心中也是有著不少的震撼。
加上這一千六百艘船,韓昔手上就有差不多三千之數的中大型船隻,其中還有兩千之數的小船。
光是保持這船隊正常運行,那就是要二十多萬的水軍。
二十多萬的水軍。
等將南直隸拿下,就讓水軍開始南下。
半時辰後。
從北麵過來的船隻開進長江口,並在海門和通州碼頭停靠。
遼民有序的下船,看著陌生的城市。
其中一老農腳踏實地後,忍不住掩麵哭泣起來:“沒想到兜兜轉轉一輩子,又迴到揚州了。”
周圍如同老農一般哭泣之人還不在少數。
遼東除了是邊境,其實也是一處流放之地。
就是被判刑流放千裏的那種罪犯。
因此,遼東集中了全部不少的百姓,這些百姓往上數三代,說不得還是富貴人家。
畢竟,官府也不會判什麽苦哈哈流放千裏。
相比哭泣的老農。
其餘遼民更多是好奇。
一隊隊兵卒下船後,便是滿臉笑容的對著沿岸人群中的姑娘指指點點。“這就是揚州?這裏的女子果然和傳言一般,特別水靈,快看那個,體態豐盈,一看就知道好生養”
“水靈?管好你下麵,別到時犯事被百戶切了當了那公公。聽說這裏可是有不少好男風的。”
“哈哈哈!”
周圍的兵卒聽了都是哈哈大笑起來。
此時碼頭上通州百姓都是一臉擔憂的看著登岸的遼民。
“那些都是北方的蠻子吧?”
“我看得這人高馬大的有點像。”
“這麽多蠻子過來,看來通州要不安寧了,”
周圍百姓都是一臉搖頭說道。
因為通州隻是一日就被攻下,所以對本地百姓來說,就如同睡了一覺,醒來換了個統治者。
那些豪紳根本沒有鼓動的時間,就被全部逮捕了。
甚至,韓昔直接貼出逮捕標準,家中凡是有地五百畝以上,全部逮捕。
這一抓就是抓了二百多戶,五六萬人。
不錯,就是兩百多戶,五六萬人,差不多每一戶有兩百多口人。
一大戶大多四代同堂,上了年紀的老爺子主母,加上小妾三四房子,兒女就有七八個,這些兒子在娶妻,娶小妾生子,子在娶妻妾。
光是主家之就有三四十口人,每個婦人配上一二個丫鬟,公子配小斯又是三四十人。
加上護院家丁,嬤嬤的子女,還有洗衣做飯的奴仆。
一戶兩百口人在江南一地不在少數。
多得甚至有五六百人,官府見了,也要避讓幾分。
這還隻是通州一地而已。
這段時間,韓昔按照這規格抓下去,足足抓了將近五六十萬人,而且隨著攻伐,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由此可見,朝廷拿江南一點辦法也沒有,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些年來,當地百姓要麽不是被地主逼得活不下去,被迫遷移了。
就是被迫投入一些地主家主做佃戶存活著。
所以,有六七成以上的百姓和豪紳,地主間是相互依存的。
百姓靠依附這些豪紳躲避朝廷的稅負得以存活,豪紳靠百姓生產得到人上人的生活和權力。
原本韓昔快刀斬亂麻,直接將那些地主,豪紳和百姓進行切割,誰知道這一刀還沒下完呢,倒是被這麻纏住。
五六十萬人,就和炸藥桶一樣,隻要一點就燃。
裏麵還有不少煽動情緒的東林黨在。
要不是這些人沒有武器,否則絕對和翹騎軍拚殺起來。
因為人數太多,所以現在這些人全部被集中在鎮江府,韓昔還派一軍進行監視,同時進行分化篩選。
裏麵奴籍,夾生子什麽的占了八成以上。
這些人有借勢為非作歹的狗腿,也有受盡欺辱的受氣包。
還有那些受盡欺辱的妾室也可以進行分割。
總之成分十分複雜,現在正在對外征戰,人手有限,所以進展並不是很順利。
在這節點上,四十萬的遼民被運送過來,可謂是火上澆油。
“哎!”田灃看到不斷上岸的遼民,不由歎息一聲。
“軍師為何歎息!”韓昔奇怪的問道。
“總督,此時將遼民引入,時機不妥......”
這三地聯動起來,皇太極可謂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整個遼東平原上一望無際,沒有什麽阻礙。
錦州,金州的韓家軍就像逛花園似的,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簡直過分至極。
“哎!可惜了,可惜了那數十萬的遼民。”皇太極口中不停的說著可惜。
“大汗,遼無了,我們可以去大明境內借便是,薊鎮此時正是兵力空虛之時。”範文程上出列說道。
聞言,皇太極先是點頭,後又是搖頭道:“此事不急,沒有了韓家軍的牽製,何時去都可,朝鮮背叛盟約,本汗要整軍討伐。”
範文程聽後,馬上跪下大喊道:“大汗英明神武!屬下不及!”
周圍一眾貝勒見此,心中都是不屑的看著範文程。
而一眾投降的文官在範文程的帶領下,都是紛紛下跪大喊:“大汗英明!”
“哈哈哈哈!”皇太極高聲大笑起來,餘光卻是看向一眾貝勒。
這些年被韓家軍一直襲擾,讓皇太極的威信受損不少。
所以皇太極想借助這次南征朝鮮,重新樹立自己的威信,同時鏟除一些不聽話的家夥,好為登基大典做準備。
沒錯,此時皇太極已經謀劃登基,建立大清了。
要不是韓家軍的存在,說不得皇太極早就登基稱帝了。
另一邊。
揚州府海岸線上,一支數千艘隻的大船出現在海麵上。
這是南遷過來的遼民。
每艘載有兩百到四百的遼民,一千六百艘船運送了四十萬遼民。
江南士紳在本地根深蒂固。
韓昔也不想弄得太血腥,那些被忽悠瘸的百姓,全部送去西部大開放。
然後將那些受災,受難的百姓轉移進江南,想必這些人會對韓昔感恩戴德,誓死擁戴。
碼頭上,韓昔看著遠處遮天蔽日的船隻往海岸靠過來,心中也是有著不少的震撼。
加上這一千六百艘船,韓昔手上就有差不多三千之數的中大型船隻,其中還有兩千之數的小船。
光是保持這船隊正常運行,那就是要二十多萬的水軍。
二十多萬的水軍。
等將南直隸拿下,就讓水軍開始南下。
半時辰後。
從北麵過來的船隻開進長江口,並在海門和通州碼頭停靠。
遼民有序的下船,看著陌生的城市。
其中一老農腳踏實地後,忍不住掩麵哭泣起來:“沒想到兜兜轉轉一輩子,又迴到揚州了。”
周圍如同老農一般哭泣之人還不在少數。
遼東除了是邊境,其實也是一處流放之地。
就是被判刑流放千裏的那種罪犯。
因此,遼東集中了全部不少的百姓,這些百姓往上數三代,說不得還是富貴人家。
畢竟,官府也不會判什麽苦哈哈流放千裏。
相比哭泣的老農。
其餘遼民更多是好奇。
一隊隊兵卒下船後,便是滿臉笑容的對著沿岸人群中的姑娘指指點點。“這就是揚州?這裏的女子果然和傳言一般,特別水靈,快看那個,體態豐盈,一看就知道好生養”
“水靈?管好你下麵,別到時犯事被百戶切了當了那公公。聽說這裏可是有不少好男風的。”
“哈哈哈!”
周圍的兵卒聽了都是哈哈大笑起來。
此時碼頭上通州百姓都是一臉擔憂的看著登岸的遼民。
“那些都是北方的蠻子吧?”
“我看得這人高馬大的有點像。”
“這麽多蠻子過來,看來通州要不安寧了,”
周圍百姓都是一臉搖頭說道。
因為通州隻是一日就被攻下,所以對本地百姓來說,就如同睡了一覺,醒來換了個統治者。
那些豪紳根本沒有鼓動的時間,就被全部逮捕了。
甚至,韓昔直接貼出逮捕標準,家中凡是有地五百畝以上,全部逮捕。
這一抓就是抓了二百多戶,五六萬人。
不錯,就是兩百多戶,五六萬人,差不多每一戶有兩百多口人。
一大戶大多四代同堂,上了年紀的老爺子主母,加上小妾三四房子,兒女就有七八個,這些兒子在娶妻,娶小妾生子,子在娶妻妾。
光是主家之就有三四十口人,每個婦人配上一二個丫鬟,公子配小斯又是三四十人。
加上護院家丁,嬤嬤的子女,還有洗衣做飯的奴仆。
一戶兩百口人在江南一地不在少數。
多得甚至有五六百人,官府見了,也要避讓幾分。
這還隻是通州一地而已。
這段時間,韓昔按照這規格抓下去,足足抓了將近五六十萬人,而且隨著攻伐,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由此可見,朝廷拿江南一點辦法也沒有,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些年來,當地百姓要麽不是被地主逼得活不下去,被迫遷移了。
就是被迫投入一些地主家主做佃戶存活著。
所以,有六七成以上的百姓和豪紳,地主間是相互依存的。
百姓靠依附這些豪紳躲避朝廷的稅負得以存活,豪紳靠百姓生產得到人上人的生活和權力。
原本韓昔快刀斬亂麻,直接將那些地主,豪紳和百姓進行切割,誰知道這一刀還沒下完呢,倒是被這麻纏住。
五六十萬人,就和炸藥桶一樣,隻要一點就燃。
裏麵還有不少煽動情緒的東林黨在。
要不是這些人沒有武器,否則絕對和翹騎軍拚殺起來。
因為人數太多,所以現在這些人全部被集中在鎮江府,韓昔還派一軍進行監視,同時進行分化篩選。
裏麵奴籍,夾生子什麽的占了八成以上。
這些人有借勢為非作歹的狗腿,也有受盡欺辱的受氣包。
還有那些受盡欺辱的妾室也可以進行分割。
總之成分十分複雜,現在正在對外征戰,人手有限,所以進展並不是很順利。
在這節點上,四十萬的遼民被運送過來,可謂是火上澆油。
“哎!”田灃看到不斷上岸的遼民,不由歎息一聲。
“軍師為何歎息!”韓昔奇怪的問道。
“總督,此時將遼民引入,時機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