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算算,如果要翻五倍或者十倍,要多少個漲停板?”老大又問。


    “7個漲停板翻一倍,14個漲停板4倍,那21個漲停板8倍……”楊旭迴答了個大概。


    “嗯,那你去看看那些五倍十倍的股票,有幾個,是一路漲停板上去的?”老大問。


    “哈哈……”楊旭尷尬地笑了笑。


    這個稍微有點常識都不用去看了。


    五倍十倍的股票,長期來看,確實不少,但一路漲停板上去的,除了新股,幾乎沒有。


    就算有,幾千支股票,幾十年,也就那麽一兩支,一兩次。


    “絕大部分股票,漲起來沒那麽快的。”


    “幾率太小了。”


    “況且,股票真要漲個五倍十倍,幾十個點,算什麽?”


    “你隨時進去,都能掙得足夠多了。”老大淡淡地說道。


    “好像也是,哈哈……”


    楊旭一聽,瞬間覺得沒那麽焦躁了。


    “一天到晚寄希望於小概率事件,患得患失,天天怕沒買的股票忽然漲停,或者因為怕賣掉以後突然漲停而死死地捂住自己的股票。”


    “這種心理,本來就不正常。”老大忽然正經地說道。


    “還不如好好地去想想為什麽不漲,好好地去找找,有沒有更好的股票或者機會。”楊旭瞬間收迴了焦躁的心,附和道。


    “對。”


    “之前不是討論了耗散結構麽?”


    “耗散結構的核心,不應該是有效麽?”老大繼續提醒。


    楊旭愣了愣。


    隨後迴過神來。


    是的,一天到晚地畏首畏尾,疑神疑鬼,處心積慮,就是在給自己不斷地增加熵,增加煩惱。


    更不用說,產生負熵了。


    與其一天到晚這樣,還不如不做,起碼,不會平添煩惱。


    或者,用那些等待,猶豫的時間,去找出更有效的方法,不香麽……


    “懂了老大。”良久,楊旭緩緩地說道。


    “股市永遠在,機會一直有。”


    “錢,是掙不完的。”老大再次提醒。


    “嗯,但是虧得完,哈哈……”楊旭自嘲地說。


    “另外,還可以告訴你一些小訣竅。”老大似乎是為了安慰楊旭躁動的心,來了一句。


    “哦,什麽?”楊旭又來了精神。


    “一般而言,正常情況下,就算是趨勢反轉,也需要一個過程。”


    “在反彈的過程當中,基本上,每一條均線,都會逐個地突破,迴踩。”


    “盤子越大的票,越這樣。”


    “尤其是大盤。”


    “現在,才剛剛突破20日線。”


    “上麵有缺口沒有補,還有市場認為重要的50,60日線,都懸在頭上了。”


    “所以,大概率,5,10,20日線,都會再逐個地踩一遍的。”老大細心地解釋道。


    “好嘞,明白!”楊旭略微看了大盤幾次大漲之前的走勢,確實如此。


    “嗯,還是老規矩……”老大習慣性的提醒又來了。


    “經驗,知識,不可作為依據。”楊旭學會搶答了。


    “哈哈,行。”老大笑了。


    “還有一個。”老大接著說。


    “還有?”楊旭問。


    “就是一般而言,在跌了很長時間以後,忽然頻繁地出現上漲,或者下跌的跳空缺口。”


    “很多時候,這種現象的出現,就意味著,可能正在轉勢的醞釀當中了。”老大又給了個經驗。


    “明白,經驗值加100,等待上升為知識,或者科學。”


    “哈哈……”楊旭默契地全部迴答完了。


    “哈哈……”老大也笑了起來。


    晚上,針對師傅說的兩個訣竅,楊旭又做了一番研究。


    習慣性地,研究東西,從背後的原理和本質入手。


    均線,主圖上最常見的默認指標。


    但仔細追究一番,均線,就是個簡單的收盤價的平均值而已。


    卻並不包含成交量。


    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5日均量,就是5天的收盤價的平均值。


    這……


    這和楊旭一直以來的認知有點不一樣。


    在楊旭以往的感知裏,類似於5日,20日,60日均線,具有支撐作用,是因為,對應天數的平均價格在這裏,也就是說一段時間內,大家交易的平均成本在這裏。


    因此,到了平均價格附近的時候,會趨於一個轉勢狀態。


    也就說經常聽到的,支撐位和阻力位。


    例如,從看多的一方來說,


    在平均線上方已經賣掉的,會在一個共識的位置,買迴來。


    在平均線上方買了的,此刻處於虧損狀態,繼續看好的話,共識的位置自然是補倉點。


    因此,迴踩均線時,均線具有支撐作用。


    反過來也成立。


    上升到均線時,在均線位置下方買的,會在一個共識的位置賣掉。


    在均線上方買的,繼續看空的話,也會在一個共識的位置,作為反彈以後的賣出或者清倉點。


    因此,下跌以後的反彈,均線就成了阻力位。


    但這裏麵,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成交量。


    也就是說,均線代表的所謂的平均價格,是收盤價的平均價格,而不是真正的成交平均價格。


    “所以,這個均線的所謂的支撐,阻力作用,更多的,是一種共識,或者說,心理上的感覺而已?”麵對這個事實,楊旭感覺傷腦筋了。


    至於跳空缺口,倒是更好理解一點。


    正常的交易,就是一個買賣雙方對於價格不斷試探的過程。


    跳空代表著買賣的某一方的力量突然因為某種原因增強。而跳空缺口的出現,大概率就是在前後交易的空缺時段裏,部分人的觀念產生了突然的變化。


    這個變化,大概率又是信息而已。


    因為,股票的本質,在短期內發生質的改變的概率,並不大。


    而頻繁地產生上升或者下降的跳空缺口,代表著信息變化的頻率加快,或者說,對信息產生反應的交易者,或者力量,越來越多了。


    因此,可以看做是轉變初期的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體現。


    所以,對於非上躥下跳,而是單邊的頻繁缺口而言,也可以成立。


    這可能就是經常聽到的,對於缺口的一些言論背後的原理吧。


    例如典型的,當上漲過程中,頻繁出現跳空缺口時,會有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說法。


    下跌過程當中,這種情況,就經常被形容為加速趕底,即將觸底的標誌。


    相同的地方在於,都是參與者越多的情況下,往往越準確。


    因為參與者越多,反應越全麵,越真實,被人為操控的可能性和幅度越小。


    這也就是為什麽大部分情況下,幾乎所有的指標應用,在大盤上總比在個股上的準確度,要高的原因。


    “老大,這個缺口的原理,似乎容易理解。”


    “但是這個均線,還是有些疑惑。”遲遲未能得出結論,楊旭終於向老大求助。


    “嗯,其實,均線就是一個平均價格而已,從實際意義來說,並不大。”老大答道。


    “嗯,沒有考慮成交量的變化,我感覺其實並不太準確。”楊旭說出自己的想法。


    “嗯,方向對。”老大肯定。


    “但其實,即使加上成交量,意義也不大。”老大又說。


    “哦?這個怎麽理解?”楊旭問道。


    “加上成交量,你知道了真實的平均交易價格,又如何?”老大反問。


    “那理論上來說,就應該有實際的支撐或者說阻力意義了。”


    “因為涉及到接近成本的利益問題了。”楊旭解釋。


    “一樣的,沒有意義。”老大直接迴答。


    “啊……”楊旭又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股市掃地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墨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墨布衣並收藏股市掃地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