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趙梓硯,傅言卿神色不自覺便柔和了許多,輕聲道:「不過是個傻子,還有些惡劣罷了。」
晟雨眉頭一挑,看著好友眼中無法掩飾的溫柔,甚至帶著些許寵溺,不禁若有所思,這惡劣的意味可有些微妙了。
從晟記離開時,晟雨低聲同秦伯說了幾句,秦伯點了點頭,朝傅言卿行了一禮,恭聲道:「東家,過幾日我便和大小姐將各個店鋪大體經營狀況同您詳細講一下。」
傅言卿迴了禮:「勞煩秦伯了。」
晟雨送她出了晟記,溫聲道:「過幾日我便去尋你,你雖改頭換麵,但依舊要謹慎行事,尤其是你和九殿下,最好私下接觸。」
「我曉得,你也要小心,帳本之事雖未走漏消息,可也要當心,趙墨箋不是等閑之輩。」
「放心吧。」
迴去的路上,傅言卿一直未說話,傅揚也一直默默跟在她身後。
「傅揚?」
「主子有何吩咐?」
「寫封信給嶽大夫,如果可以,讓影密衛送他入京,便說,性命攸關。」
「性命攸關?主子可是有哪裏不適?」傅揚有些急道。
「不是我,放心吧,你隻管寫信便是。」
趙梓硯今日上朝,景帝見她臉色不好,難得出口詢問了幾句。而關於出征西境之事,也是讓趙梓硯談談她的看法,雖然並未多表態,可落在一幹大臣眼裏,卻是別有心思了。這位九殿下孤身一人,又無母妃,更談不上有家族勢力,自入朝來也是存在感頗低,如今陛下態度陡變,這些人精都在暗自揣測聖意。
之前趙墨箋提出,拿出她府上的一些私藏作為西征軍餉,此次上朝,各位大臣俱都上報所能拿出來的銀兩,景帝坐在上麵聽著他們或忐忑,或激昂慷慨的話語,神色頗為滿意,眼裏卻是晦暗不明。
趙墨箋將這些年景帝和蕭貴妃賜予的珍寶,連同這些年身為皇女的奉例捐了大半,數額不少,卻又不顯越矩。
至於趙梓硯,這些年她有多少東西,景帝心知肚明,看著趙梓硯寫上的兩千兩白銀,隱隱有些詫異。一個皇女,隻能拿出兩千兩,實在是磕慘,就連朝中六品大臣,最少的都有八百兩。可是對於沒有實職,又沒有其他賞賜的趙梓硯而言,一次拿出兩千兩實在讓他驚訝。
看了看冊子,景帝並未直說,隻是溫聲道:「梓硯,難為你拿出了這麽多。」
趙梓硯正色道:「兒臣生於皇家,有父皇庇佑,衣食住行皆有人安排,並不需要多少開銷,這些年的奉例,我也都存著,再加上府內一些不需要的物件,湊湊也有這些了。邊關將士為我大夏出生入死,卻經常為糧餉擔憂,兒臣不能前往邊關,隻能略盡綿薄之力。而且比之各位大人的慷慨解囊,兒臣這些實在是慚愧。」
「難得你有此心,之前你總是不聲不響,入朝這些日子,朕還未曾讓你歷練一番。借這次機會,西境軍餉之事,朕便交給你,你可能做好?」
景帝這話一出,底下一片譁然,西境軍餉籌備一事,乃是西征最為關鍵的一步,如今達官貴族雖然籌集了一部分,可是糧食的購買運送,依舊是問題,怎麽如此草率交給從未處理過這等事務的九殿下。
「陛下,九殿下雖聰慧,可是畢竟年輕,又閱歷不足,西征大軍軍餉一事,乃是命脈,望陛下三思!」侍郎張啟山立刻上前,一臉擔憂道。
底下大臣也都交頭接耳細細議論著,隨後在尚書令開口前,中書令李賦緩步出列,拱手穩聲道:「陛下,聽臣一言。」
景帝原本十分不快,可見了他,卻依舊耐著性子道:「李愛卿請說。」
「陛下想鍛鍊九殿下之心,老臣明白,九殿下雖甚少處理事務,可是性子卻是沉穩,之前幾次的表現也足以表明,殿下並非莽撞之人,因此陛下所言,並無不可。隻是,張大人所言也不無道理,軍務大事,不可不慎重。臣以為,陛下可另派一人,與殿下一同處理此事。」
禦史大夫亦是開口道:「臣以為中書大人此舉可行。」
見李賦這般說,底下有部分人也開始附和,雖然反對聲亦有,但卻也逐漸平息。
景帝點了點頭,目光卻落在底下幾個皇子皇女身上。他這些年身子不好,是時候該考慮儲君了,原本之前便有打算,卻因著許多人不安分,隻能一拖再拖。如今再拖下去,反而於江山無益。
趙清書看似很平靜,心裏卻絲毫不比趙墨箋輕鬆,原本他覺得,趙梓硯對他絕對夠不成威脅,可是景帝突然重視趙梓硯,這舉動實在反常。
猶豫片刻,他出列行禮:「父皇,兒臣願協助九皇妹,一同處理軍餉之事。」
景帝沉吟片刻,卻是突然道:「除了這事,宣家勾結朝廷命官私自販賣私鹽一案,仍然未徹底查清楚。老四太急躁,這件案子牽連甚廣,朕不放心,決定交給你們中一人去監審。大理寺那邊已經將涉案官員收監,就等著開審了。」
如今幾個兄弟姐妹,大皇子已然不在朝中,八皇女身子骨弱,大多在佛堂靜養,也就是說,委派的隻能是他們幾個,選擇處理私鹽一案,便需放棄軍餉的籌備。
趙清書低眉細思,軍餉一事雖說更能表現自己,可是風險也很大,畢竟延誤戰事,那是罪過不小。而且,私鹽一案,誰能保證自己手上幹淨,如果能插手,無疑是與己有利。
晟雨眉頭一挑,看著好友眼中無法掩飾的溫柔,甚至帶著些許寵溺,不禁若有所思,這惡劣的意味可有些微妙了。
從晟記離開時,晟雨低聲同秦伯說了幾句,秦伯點了點頭,朝傅言卿行了一禮,恭聲道:「東家,過幾日我便和大小姐將各個店鋪大體經營狀況同您詳細講一下。」
傅言卿迴了禮:「勞煩秦伯了。」
晟雨送她出了晟記,溫聲道:「過幾日我便去尋你,你雖改頭換麵,但依舊要謹慎行事,尤其是你和九殿下,最好私下接觸。」
「我曉得,你也要小心,帳本之事雖未走漏消息,可也要當心,趙墨箋不是等閑之輩。」
「放心吧。」
迴去的路上,傅言卿一直未說話,傅揚也一直默默跟在她身後。
「傅揚?」
「主子有何吩咐?」
「寫封信給嶽大夫,如果可以,讓影密衛送他入京,便說,性命攸關。」
「性命攸關?主子可是有哪裏不適?」傅揚有些急道。
「不是我,放心吧,你隻管寫信便是。」
趙梓硯今日上朝,景帝見她臉色不好,難得出口詢問了幾句。而關於出征西境之事,也是讓趙梓硯談談她的看法,雖然並未多表態,可落在一幹大臣眼裏,卻是別有心思了。這位九殿下孤身一人,又無母妃,更談不上有家族勢力,自入朝來也是存在感頗低,如今陛下態度陡變,這些人精都在暗自揣測聖意。
之前趙墨箋提出,拿出她府上的一些私藏作為西征軍餉,此次上朝,各位大臣俱都上報所能拿出來的銀兩,景帝坐在上麵聽著他們或忐忑,或激昂慷慨的話語,神色頗為滿意,眼裏卻是晦暗不明。
趙墨箋將這些年景帝和蕭貴妃賜予的珍寶,連同這些年身為皇女的奉例捐了大半,數額不少,卻又不顯越矩。
至於趙梓硯,這些年她有多少東西,景帝心知肚明,看著趙梓硯寫上的兩千兩白銀,隱隱有些詫異。一個皇女,隻能拿出兩千兩,實在是磕慘,就連朝中六品大臣,最少的都有八百兩。可是對於沒有實職,又沒有其他賞賜的趙梓硯而言,一次拿出兩千兩實在讓他驚訝。
看了看冊子,景帝並未直說,隻是溫聲道:「梓硯,難為你拿出了這麽多。」
趙梓硯正色道:「兒臣生於皇家,有父皇庇佑,衣食住行皆有人安排,並不需要多少開銷,這些年的奉例,我也都存著,再加上府內一些不需要的物件,湊湊也有這些了。邊關將士為我大夏出生入死,卻經常為糧餉擔憂,兒臣不能前往邊關,隻能略盡綿薄之力。而且比之各位大人的慷慨解囊,兒臣這些實在是慚愧。」
「難得你有此心,之前你總是不聲不響,入朝這些日子,朕還未曾讓你歷練一番。借這次機會,西境軍餉之事,朕便交給你,你可能做好?」
景帝這話一出,底下一片譁然,西境軍餉籌備一事,乃是西征最為關鍵的一步,如今達官貴族雖然籌集了一部分,可是糧食的購買運送,依舊是問題,怎麽如此草率交給從未處理過這等事務的九殿下。
「陛下,九殿下雖聰慧,可是畢竟年輕,又閱歷不足,西征大軍軍餉一事,乃是命脈,望陛下三思!」侍郎張啟山立刻上前,一臉擔憂道。
底下大臣也都交頭接耳細細議論著,隨後在尚書令開口前,中書令李賦緩步出列,拱手穩聲道:「陛下,聽臣一言。」
景帝原本十分不快,可見了他,卻依舊耐著性子道:「李愛卿請說。」
「陛下想鍛鍊九殿下之心,老臣明白,九殿下雖甚少處理事務,可是性子卻是沉穩,之前幾次的表現也足以表明,殿下並非莽撞之人,因此陛下所言,並無不可。隻是,張大人所言也不無道理,軍務大事,不可不慎重。臣以為,陛下可另派一人,與殿下一同處理此事。」
禦史大夫亦是開口道:「臣以為中書大人此舉可行。」
見李賦這般說,底下有部分人也開始附和,雖然反對聲亦有,但卻也逐漸平息。
景帝點了點頭,目光卻落在底下幾個皇子皇女身上。他這些年身子不好,是時候該考慮儲君了,原本之前便有打算,卻因著許多人不安分,隻能一拖再拖。如今再拖下去,反而於江山無益。
趙清書看似很平靜,心裏卻絲毫不比趙墨箋輕鬆,原本他覺得,趙梓硯對他絕對夠不成威脅,可是景帝突然重視趙梓硯,這舉動實在反常。
猶豫片刻,他出列行禮:「父皇,兒臣願協助九皇妹,一同處理軍餉之事。」
景帝沉吟片刻,卻是突然道:「除了這事,宣家勾結朝廷命官私自販賣私鹽一案,仍然未徹底查清楚。老四太急躁,這件案子牽連甚廣,朕不放心,決定交給你們中一人去監審。大理寺那邊已經將涉案官員收監,就等著開審了。」
如今幾個兄弟姐妹,大皇子已然不在朝中,八皇女身子骨弱,大多在佛堂靜養,也就是說,委派的隻能是他們幾個,選擇處理私鹽一案,便需放棄軍餉的籌備。
趙清書低眉細思,軍餉一事雖說更能表現自己,可是風險也很大,畢竟延誤戰事,那是罪過不小。而且,私鹽一案,誰能保證自己手上幹淨,如果能插手,無疑是與己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