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這麽一招,京城外的流民猛地就少了一大片。畢竟這十萬人中有將近九成都是從這裏招的。沒招到的流民,戶部也放話了,這隻是第一次招人,以後類似的機會還有很多。
並且工部也開始組織人手,在京城外另起一座簡易新城作為聚集地,以後那裏便是各廠建址所在了。在那也會經常施粥,並且工部新成立的‘住建司’也準備開始招人了。
所以剩下的流民嘩啦啦的就跟著工部的人前往新城那邊去了。就短短半個月內,京城外原本烏泱泱看不到邊的流民,已經變得稀稀落落沒幾個了。
第三,在前兩天,也就是戶部的廠子建的差不多時,王岩提議讓京營的這些新兵們來參觀一下新廠,長公主開口,孫傳庭自無不允,於是便將這群剛進京營的新兵們拉到了城外的廠區。
廠區現在自然也沒完全建好,首先建設的是工人們住的地方,這是王岩要求的,吃住先解決了,才能讓他們放下後顧之憂去幹活。
京營士卒來的時候,坤興公主建議幹脆第一個月‘擁軍之家’的補助現在就發了吧,讓京營士兵親自拿著補助送到自己家人手裏,這樣效果更好。
當孫傳庭下達這個命令的時候,肉眼可見的,京營士卒們那眼睛就亮了起來。雖然短短十幾天,但他們進京營後吃的住的都和當初招自己進來時許諾的一模一樣,至於穿的軍裝與武器裝備,孫將軍說過些日子戶部建廠完畢就會發過來了。這一點他們都相信,畢竟鍋裏頓頓可都有肉,敞開了吃!根本沒人管你吃多少。肉都這樣供應了,那軍裝能說是假的?
他們便覺得自己這輩子算是走運了,當兵頓頓有肉吃,軍餉也奇高無比,很多人說,在這當兵三年,抵得上太平年間十年種地了。
現在他們最想的便是告訴親人,自己在京營過的很好,不要掛念。
於是當京營士卒手裏捧著牛肉、甜瓜、橡子出現在廠區的時候,頓時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那些擁軍之家的興高采烈就不提了,非擁軍之家的這些人,看到他們竟真的有補助,那心裏不知該有多羨慕。
廠區裏,到處都是聚在一起的人群,彼此抱在一起喜極而泣。京營士卒聽到自己親人說家裏無論老小,廠區全都管吃管住,每年還能得六兩銀子時,頓時驚訝的嘴都張不開了。
別說大明朝了,就算把前朝前代都算上,也沒聽過這種好事。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參軍了,是大明的軍隊,是皇上的軍隊。
若非如此,別說自己親人獲得的優待了,即便這廠區,豈是說進就能進的?他們可是聽人說,京城外為了搶一個名額都爭得頭破血流了。
不說大部分人根本進不來,就算進來還有很多人是托關係的。
而這些擁軍之家的人,根本不用托關係也不用去排隊,是那些招工的大人們一個個找到他們家,親自把名額送到手裏。
看著廠區裏,擁軍之家與非擁軍之家的對比,京營士卒第一次明白了什麽叫做‘軍人的優越感’,也第一次朦朧的感受到,自己拚死為了大明,大明就能庇護自己的親人。
這就是歸屬感,也就是王岩一直想要讓他們知道的:軍人為了什麽而戰。
王岩相信,當這些京營的士卒明白這一點後,他們在戰場上的戰力比起普通士卒要強得多。
就在京營與廠區融洽互動時,崇禎第一個八百裏加急要見的人找到了,便是寫出天工開物的宋應星。
宋應星是江西奉新(今江西宜春)人。萬曆年間參加鄉試中了舉人,原本以為這是他的起點,卻不曾想這就是他的終點。
自此以後,從萬曆年考到崇禎年,連考六次再也沒中過哪怕進士。
自身才學方麵他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考了這麽多次都不中,雖說科考舞弊有之,但那麽多進士都是舞弊的?其中一些人的考卷流傳出來他看了,的確比自己要高出許多。
屢試不中下,他也就絕了考取功名的心,在崇禎八年時,去袁州府分宜縣做了個教書先生,教書的同時安心做起了自己喜歡的雜學。
到了崇禎十一年,他做了福建的一個推官,事情不多,有更多的時間去與各行各業的人進行交流,將各行業的翹楚所學之術記錄下來。
到了崇禎十三年時,他覺得自己終究不是做官的料,便辭官遍曆天下專心搗鼓他的雜學了,也就是在這兩年,他融合天下各行所學所得,寫出了‘天工開物’這本奇書。
錦衣衛小校找到他時,他也正好遊曆到京城附近了。
聖旨一念,宋應星隻感覺莫名其妙,自己一個舉人而已,連進士都不是,皇上見自己做什麽?
而且聖旨裏點明,若他有各行業翹楚的知交好友,也可帶去一並麵聖。
這就非常奇怪了,要說自己拿得出手的,也就這兩年所做‘天工開物’了,但他也是知道的,天工開物是雜學,自古以來雜學和功名那是一點邊都沾不上的。就連他準備寫天工開物時,都把官辭了。
若說不是因為雜學,宋應星更想不出來皇上為何要見自己了。
想不通歸想不通,他還是接了旨,反正已經到了京城地界,帶上三個好友便一路往京城去了。
這三個好友是他路上遇見,分別是做染坊與成衣的,做水利灌溉的,做鍛造改良的。
都擅長雜學,卻遊離於官場之外。
現在這天下可不太平,他們幾個一路上走走停停,雖說京城附近,也要小心路上的流民。
隻是快到京城時,卻發現一處巨大的流民聚集地,那裏歡唿雀躍熱鬧非凡,與來路上見到的流民那死氣沉沉的樣子完全相反。
“這位官爺,不知此處為何地?草民上次來時還未見過”宋應星是個特別好奇的人,否則他也不會對雜學感興趣了。見到那流民聚集地裏歡聲笑語隔了好幾裏地都傳了出來,頓時就開口問帶他們來麵聖的錦衣衛。
並且工部也開始組織人手,在京城外另起一座簡易新城作為聚集地,以後那裏便是各廠建址所在了。在那也會經常施粥,並且工部新成立的‘住建司’也準備開始招人了。
所以剩下的流民嘩啦啦的就跟著工部的人前往新城那邊去了。就短短半個月內,京城外原本烏泱泱看不到邊的流民,已經變得稀稀落落沒幾個了。
第三,在前兩天,也就是戶部的廠子建的差不多時,王岩提議讓京營的這些新兵們來參觀一下新廠,長公主開口,孫傳庭自無不允,於是便將這群剛進京營的新兵們拉到了城外的廠區。
廠區現在自然也沒完全建好,首先建設的是工人們住的地方,這是王岩要求的,吃住先解決了,才能讓他們放下後顧之憂去幹活。
京營士卒來的時候,坤興公主建議幹脆第一個月‘擁軍之家’的補助現在就發了吧,讓京營士兵親自拿著補助送到自己家人手裏,這樣效果更好。
當孫傳庭下達這個命令的時候,肉眼可見的,京營士卒們那眼睛就亮了起來。雖然短短十幾天,但他們進京營後吃的住的都和當初招自己進來時許諾的一模一樣,至於穿的軍裝與武器裝備,孫將軍說過些日子戶部建廠完畢就會發過來了。這一點他們都相信,畢竟鍋裏頓頓可都有肉,敞開了吃!根本沒人管你吃多少。肉都這樣供應了,那軍裝能說是假的?
他們便覺得自己這輩子算是走運了,當兵頓頓有肉吃,軍餉也奇高無比,很多人說,在這當兵三年,抵得上太平年間十年種地了。
現在他們最想的便是告訴親人,自己在京營過的很好,不要掛念。
於是當京營士卒手裏捧著牛肉、甜瓜、橡子出現在廠區的時候,頓時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那些擁軍之家的興高采烈就不提了,非擁軍之家的這些人,看到他們竟真的有補助,那心裏不知該有多羨慕。
廠區裏,到處都是聚在一起的人群,彼此抱在一起喜極而泣。京營士卒聽到自己親人說家裏無論老小,廠區全都管吃管住,每年還能得六兩銀子時,頓時驚訝的嘴都張不開了。
別說大明朝了,就算把前朝前代都算上,也沒聽過這種好事。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參軍了,是大明的軍隊,是皇上的軍隊。
若非如此,別說自己親人獲得的優待了,即便這廠區,豈是說進就能進的?他們可是聽人說,京城外為了搶一個名額都爭得頭破血流了。
不說大部分人根本進不來,就算進來還有很多人是托關係的。
而這些擁軍之家的人,根本不用托關係也不用去排隊,是那些招工的大人們一個個找到他們家,親自把名額送到手裏。
看著廠區裏,擁軍之家與非擁軍之家的對比,京營士卒第一次明白了什麽叫做‘軍人的優越感’,也第一次朦朧的感受到,自己拚死為了大明,大明就能庇護自己的親人。
這就是歸屬感,也就是王岩一直想要讓他們知道的:軍人為了什麽而戰。
王岩相信,當這些京營的士卒明白這一點後,他們在戰場上的戰力比起普通士卒要強得多。
就在京營與廠區融洽互動時,崇禎第一個八百裏加急要見的人找到了,便是寫出天工開物的宋應星。
宋應星是江西奉新(今江西宜春)人。萬曆年間參加鄉試中了舉人,原本以為這是他的起點,卻不曾想這就是他的終點。
自此以後,從萬曆年考到崇禎年,連考六次再也沒中過哪怕進士。
自身才學方麵他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考了這麽多次都不中,雖說科考舞弊有之,但那麽多進士都是舞弊的?其中一些人的考卷流傳出來他看了,的確比自己要高出許多。
屢試不中下,他也就絕了考取功名的心,在崇禎八年時,去袁州府分宜縣做了個教書先生,教書的同時安心做起了自己喜歡的雜學。
到了崇禎十一年,他做了福建的一個推官,事情不多,有更多的時間去與各行各業的人進行交流,將各行業的翹楚所學之術記錄下來。
到了崇禎十三年時,他覺得自己終究不是做官的料,便辭官遍曆天下專心搗鼓他的雜學了,也就是在這兩年,他融合天下各行所學所得,寫出了‘天工開物’這本奇書。
錦衣衛小校找到他時,他也正好遊曆到京城附近了。
聖旨一念,宋應星隻感覺莫名其妙,自己一個舉人而已,連進士都不是,皇上見自己做什麽?
而且聖旨裏點明,若他有各行業翹楚的知交好友,也可帶去一並麵聖。
這就非常奇怪了,要說自己拿得出手的,也就這兩年所做‘天工開物’了,但他也是知道的,天工開物是雜學,自古以來雜學和功名那是一點邊都沾不上的。就連他準備寫天工開物時,都把官辭了。
若說不是因為雜學,宋應星更想不出來皇上為何要見自己了。
想不通歸想不通,他還是接了旨,反正已經到了京城地界,帶上三個好友便一路往京城去了。
這三個好友是他路上遇見,分別是做染坊與成衣的,做水利灌溉的,做鍛造改良的。
都擅長雜學,卻遊離於官場之外。
現在這天下可不太平,他們幾個一路上走走停停,雖說京城附近,也要小心路上的流民。
隻是快到京城時,卻發現一處巨大的流民聚集地,那裏歡唿雀躍熱鬧非凡,與來路上見到的流民那死氣沉沉的樣子完全相反。
“這位官爺,不知此處為何地?草民上次來時還未見過”宋應星是個特別好奇的人,否則他也不會對雜學感興趣了。見到那流民聚集地裏歡聲笑語隔了好幾裏地都傳了出來,頓時就開口問帶他們來麵聖的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