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自產卡車
從現在開始我就是列強 作者:胡小白真挺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漸漸的百姓們也參與到慶祝當中,幾十萬人無論是男女老少還是各行各業,全都走上大街奔走相告。“我們勝利了!”的呐喊聲逐漸向城中蔓延。
“爹......娘.......你老在天之靈看到了嗎?我們打跑了小鬼子,為村裏死去的人收了一些利息,等兒子把小鬼子徹底趕出華夏,兒子再到墳前祭奠二老。”
一個戰士跪倒地上麵向天空喊出內心中積蓄已久的話語,盡情發泄著壓抑在內心的情緒。和他差不多的戰士不在少數,這些戰士當初參軍的目的就是打鬼子報仇,不過在部隊的政治教育下讓他們也懂得了家國情懷,民族大義。中心目的雖然不再是報仇那麽簡,但打鬼子始終放在第一位。
沈超和一眾部下也是長出了一口氣,雖然防線依舊穩固,但該說不說小鬼子的單兵素質還是可以的。這接近兩個月的大戰獨立三師也前前後後傷亡也超過7000人,雖然大多數都是輕傷,養好傷還能繼續迴到部隊。
但陣亡人數也達到1400多人,致殘士兵也超過1500人,撫恤士兵安置家屬也成了一個不小的任務。好在沈超是個掛逼,物資獲取很容易,陣亡士兵家屬都得到了價值不菲的撫恤金和烈士家屬待遇,傷殘士兵也得到了不錯的安置崗位,這讓獨立三師的仁義之舉在百姓裏口碑極佳。
獨立三師招兵處的門口從來都是絡繹不絕,隨著名頭越來越響,更多棄文從武的有文化士兵比例大增,也為沈超以後發展高技術兵種奠定了人員基礎。
這次大戰雖然消耗了大量資源,但也鍛煉出一批精兵強將,再加上更多火炮的列裝,獨立三師戰鬥力更是的到了大大的提升。
反觀日軍,前前後後投入三個師團加上好幾個旅團,兵力超過5萬直逼6萬。一仗下來不僅沒有達到戰略目的,還投入了巨量物資。僅僅人員傷亡就接近3萬,火炮200多門,戰車80輛。
其中光是崖口正麵戰場就損失人員接近兩萬,交通線和據點也被八路軍和國軍拔出數十個,加上偽軍人員損失也超過一萬,山西一下子就烽煙四起,要不是阿南惟幾當機立斷及時止損,戰略平衡都有可能被打破。
崖山一帶也成了鬼子眼中一個強硬的釘子戶,不過這一戰也暴露了八路軍暗中發展壯大的部分實力,讓鬼子重新定位八路軍的分量。
大戰告一段落,胡大勇也開始重新安排兵工廠的生產方向。嚴重拖累生產速度的重炮在達到兩個營滿編36門後被暫停生產,胡大勇開始按照之前得到的機床圖紙開始布局產業升級,大量資源開始加緊生產其他機床設備,讓兵工廠變成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增長模式。
時間匆匆而過,經過一個多月的加緊生產,許多機床從圖紙變成了實物,這讓兵工廠生產裝備的速度大大提升。沈超和胡大勇心心念念的發動機工廠也已經基本建設完畢。
工廠直接跳過了效率低下的早期汽油發動機,直接生產更適合裝備卡車和裝甲車輛的柴油機。有了更多超出這個時代幾十年的設備投入生產,許多精密零件加工效率大大提升。
發動機工廠直接上馬的第一批發動機就是直列六缸型號的柴油機,有了後世人的眼光的胡大勇一開始生產的就是帶增壓器的大馬力柴油機。有了萬能的材料設備,後世一些高硬度合金的零件也能生產出來。
起步就是六缸240馬力,有了大馬力柴油機,配套的變速箱和傳動係統就成了研發重點。研發汽車可是個係統工程,配套的東西成千上萬,僅靠自研恐怕難如登天。
好在胡大勇也是個有係統的男人,研究不出來可以在係統商店裏買現成的圖紙啊!加工不了的零件可以先用萬能設備先頂上,再逐步用普通設備替換。
開掛就是不一樣,兵工廠第一台6x6的越野卡車在8月份就生產出了第一輛樣車。雖然鈑金件比較糊弄,大部分是用2~10毫米厚的的合金鋼板直接焊接的,有棱有角的風格看起來比較粗獷,滿滿的機甲風格。
這讓這款被胡大勇命名的犀牛卡車的樣車自重超過13噸,足足比後世同噸位的軍用卡車重量高出50%,相應的載重量由8~10噸變成了5噸。
但超重嚴重也不是沒有好處,那就是讓這款卡車駕駛室達到普通步槍無法擊穿的標準,達到半裝甲車的狀態。
“爹......娘.......你老在天之靈看到了嗎?我們打跑了小鬼子,為村裏死去的人收了一些利息,等兒子把小鬼子徹底趕出華夏,兒子再到墳前祭奠二老。”
一個戰士跪倒地上麵向天空喊出內心中積蓄已久的話語,盡情發泄著壓抑在內心的情緒。和他差不多的戰士不在少數,這些戰士當初參軍的目的就是打鬼子報仇,不過在部隊的政治教育下讓他們也懂得了家國情懷,民族大義。中心目的雖然不再是報仇那麽簡,但打鬼子始終放在第一位。
沈超和一眾部下也是長出了一口氣,雖然防線依舊穩固,但該說不說小鬼子的單兵素質還是可以的。這接近兩個月的大戰獨立三師也前前後後傷亡也超過7000人,雖然大多數都是輕傷,養好傷還能繼續迴到部隊。
但陣亡人數也達到1400多人,致殘士兵也超過1500人,撫恤士兵安置家屬也成了一個不小的任務。好在沈超是個掛逼,物資獲取很容易,陣亡士兵家屬都得到了價值不菲的撫恤金和烈士家屬待遇,傷殘士兵也得到了不錯的安置崗位,這讓獨立三師的仁義之舉在百姓裏口碑極佳。
獨立三師招兵處的門口從來都是絡繹不絕,隨著名頭越來越響,更多棄文從武的有文化士兵比例大增,也為沈超以後發展高技術兵種奠定了人員基礎。
這次大戰雖然消耗了大量資源,但也鍛煉出一批精兵強將,再加上更多火炮的列裝,獨立三師戰鬥力更是的到了大大的提升。
反觀日軍,前前後後投入三個師團加上好幾個旅團,兵力超過5萬直逼6萬。一仗下來不僅沒有達到戰略目的,還投入了巨量物資。僅僅人員傷亡就接近3萬,火炮200多門,戰車80輛。
其中光是崖口正麵戰場就損失人員接近兩萬,交通線和據點也被八路軍和國軍拔出數十個,加上偽軍人員損失也超過一萬,山西一下子就烽煙四起,要不是阿南惟幾當機立斷及時止損,戰略平衡都有可能被打破。
崖山一帶也成了鬼子眼中一個強硬的釘子戶,不過這一戰也暴露了八路軍暗中發展壯大的部分實力,讓鬼子重新定位八路軍的分量。
大戰告一段落,胡大勇也開始重新安排兵工廠的生產方向。嚴重拖累生產速度的重炮在達到兩個營滿編36門後被暫停生產,胡大勇開始按照之前得到的機床圖紙開始布局產業升級,大量資源開始加緊生產其他機床設備,讓兵工廠變成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增長模式。
時間匆匆而過,經過一個多月的加緊生產,許多機床從圖紙變成了實物,這讓兵工廠生產裝備的速度大大提升。沈超和胡大勇心心念念的發動機工廠也已經基本建設完畢。
工廠直接跳過了效率低下的早期汽油發動機,直接生產更適合裝備卡車和裝甲車輛的柴油機。有了更多超出這個時代幾十年的設備投入生產,許多精密零件加工效率大大提升。
發動機工廠直接上馬的第一批發動機就是直列六缸型號的柴油機,有了後世人的眼光的胡大勇一開始生產的就是帶增壓器的大馬力柴油機。有了萬能的材料設備,後世一些高硬度合金的零件也能生產出來。
起步就是六缸240馬力,有了大馬力柴油機,配套的變速箱和傳動係統就成了研發重點。研發汽車可是個係統工程,配套的東西成千上萬,僅靠自研恐怕難如登天。
好在胡大勇也是個有係統的男人,研究不出來可以在係統商店裏買現成的圖紙啊!加工不了的零件可以先用萬能設備先頂上,再逐步用普通設備替換。
開掛就是不一樣,兵工廠第一台6x6的越野卡車在8月份就生產出了第一輛樣車。雖然鈑金件比較糊弄,大部分是用2~10毫米厚的的合金鋼板直接焊接的,有棱有角的風格看起來比較粗獷,滿滿的機甲風格。
這讓這款被胡大勇命名的犀牛卡車的樣車自重超過13噸,足足比後世同噸位的軍用卡車重量高出50%,相應的載重量由8~10噸變成了5噸。
但超重嚴重也不是沒有好處,那就是讓這款卡車駕駛室達到普通步槍無法擊穿的標準,達到半裝甲車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