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急促的腳步聲在吳府、府中響起,一群人滿臉憂愁的走了進去。
吳開坐在主位上,看著走來的眾人,眉頭緊鎖泛起棘手的感覺。就在不久前三郡數十縣傳來消息,州牧府不知何時秘密調集重兵奔赴城中,以武力手段罷免以及斬殺糧倉令,百姓為之歡騰。又加之來至於豫章的沈川商會,風波被他們以極快的速度平息。
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想不到失去私兵的護持,居然形成了比想象還要被動的局麵。
“吳公”
“如今州牧府兵馬齊齊出動,並且以糧倉令之事為名大肆罷免各地官吏,除了陸、顧兩氏之外,基本上所有的官職盡皆被罷免一空”
“又加之他們不知為何突然找到了,早已被轉移出去的糧食,徹底握住了三郡糧倉”
“更是乘機占據各郡以及各縣重要職位,我等損失慘重”
“如今豫章一係的士子官服加身,手握錢糧百姓愛戴,我等可謂是滿盤皆輸”
一名名世家豪族之人憂心忡忡的說著。
先是私兵奔赴海外開拓所謂的夷州,隨後便沒有了消息。本想乘機把此人掀翻,但卻不想反而被擺了一道。讓此人一下子成了氣候,徹底坐擁江南四郡。
“賈賊究竟是如何發現我等轉移糧食的?”
“豈不是說此人其實對我等的行蹤了如指掌?要不然如何解釋這一切?”
聲音落下眾人盡皆一驚,此事若是暴露在賈賊的眼皮子底下,那我等焉有命在。
正在思索的時候傳來腳步聲,眾人紛紛望去連忙躬身一禮。
“張公”
“朱公”
看著一張張焦急的臉,張達和朱俊盡量露出和善的目光,對著他們逐一點頭。身為眾人之首,他們可以亂,但自己萬萬不能亂。因為隻要自己亂了,那麽隻會讓本來就已經糟糕的局麵,變得更加糟糕。
“天還沒有塌下來,諸位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
朱俊和張達對著眾人高聲相勸。
聲音撫平了心中的焦慮,一道道期待的目光看了過來。
“難道張公、朱公有什麽破解危局的辦法?”
“那是自然”
吳開從主位上走來。
眾人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連忙對著吳開追問。
“還請吳公明示”
“現在別看我等失利,其實若是換一個方麵想,反倒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吳開緩緩說著。
眾人的心劇烈的跳動了起來,好事?什麽好事?難道失去對三郡、郡府以及諸縣錢糧大權是一件好事?
“算算時間廬江應該有所動作了,賈賊調遣主力分別駐紮三郡之地,試問應該如何麵對廬江數萬大軍?”
“一旦袁州牧入主江南,那麽我等失去的東西,必然能數倍還迴來。故此首要之務,就是做好接應大軍南下的準備”
條理清晰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眾人那顆煩躁的心徹底舒緩了下來。
差點忘了自己最大的依仗是位於北方中原的袁豫州,如今戰鼓聲隻怕在皖縣、巢湖以及昌河鎮一線響起了吧。至於戰報,應該就在這一兩天之內,必能送到江南各處。
無數念頭彼此交織,眾人幾乎同時長舒一口氣。
賈賊不過是占據了先手而已,看似實力強大不可一世,可一旦麵對袁豫州則注定敗亡。彼時爾為魚肉,可由我等任意宰割。
“這一次賈賊出手狠辣,時機也是恰到好處”
“吾懷疑隻怕此地已經不怎麽安全了,大事在即若是不稍微留心一些,隻怕此時談論的事情要不了一夜就能擺在此賊的麵前”
“為了保證我等的安危,還請諸位迴去做好準備,等待舉事之時”
“在此期間就不要在私下相聚了”
張達對著眾人說著。
眾人稍微思索,於是對著張達點頭。
“張公所言在理,我等應該小心謹慎,切不可讓賈氏影衛打探到風聲”
“告辭”
“告辭”
聲音在此地迴想,眾人對著張達、朱俊以及吳開行禮緊接著轉身魚貫而出。
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三人這才長舒一口氣。
彼此互望一眼,隨後紛紛入席。
“此次損失慘重,不過也不是一無所獲,最少和我等猜想的一樣賈賊動兵了”
“有道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一局誰勝誰敗還在兩可之間”
“賈賊此舉雖然看似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一舉奪下了各地要職,握住了江南三郡的錢糧,但同時也由於大軍分散在四方,故此兵力相對薄弱。以魯肅、劉曄兩人之智又如何想不到我等會向袁豫州求援,故此上任廬江太守陸康駐守皖縣,甘寧所部屯守昌河鎮以及巢湖一線,隨時迎戰來犯之敵”
“而我等卻能順水推舟,寫信迎廬江孫太守入主江南”
“從九江郡入長江可直接抵達建業港,揮軍猛攻建業。如今賈賊主力在皖縣、巢湖,又分兵進駐丹陽、吳以及會稽三郡之地,此戰又焉能不敗?”
“張兄、朱兄,成敗在此一舉,望兩位傾力一戰”
“假若大軍壓境,立即鼓動留守在建業城中的人手,打開城門彼時必能一戰功成”
吳開對著兩人說著。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到了亮刀的時刻。饒了這麽大一個圈,終於讓賈賊暴露出來了要害之地。假若他不是執意遣往建鄴,想做到這一步難度不知道會加大多少。
隻能說天意剿滅賈賊,此賊焉能不敗。
“吳兄、朱兄”
“此計雖然萬無一失但也不得不防,應該密切監視那些屯守在各郡的兵馬。一旦他們星夜疾馳返迴建鄴,我等就有功虧一簣的風險”
張達憂心忡忡的說著,作為張氏家主沉浮大半生,自然明白越是距離勝利在握之時失敗的風險也就越大。隻有小心謹慎,才能保住這來之不易的優勢。
“言之有理”
“事不宜遲請吳兄速速寫信送往江北,我等派遣人手密切監視那些駐軍的一舉一動”
朱俊從席位上站了起來,對著吳開說著。
吳開也起身迴禮。
“這便依朱兄之言寫信送給我那外甥”
“告辭”
“請”
吳開往前麵一指,朱俊和張達大步走了過去。
吳開坐在主位上,看著走來的眾人,眉頭緊鎖泛起棘手的感覺。就在不久前三郡數十縣傳來消息,州牧府不知何時秘密調集重兵奔赴城中,以武力手段罷免以及斬殺糧倉令,百姓為之歡騰。又加之來至於豫章的沈川商會,風波被他們以極快的速度平息。
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想不到失去私兵的護持,居然形成了比想象還要被動的局麵。
“吳公”
“如今州牧府兵馬齊齊出動,並且以糧倉令之事為名大肆罷免各地官吏,除了陸、顧兩氏之外,基本上所有的官職盡皆被罷免一空”
“又加之他們不知為何突然找到了,早已被轉移出去的糧食,徹底握住了三郡糧倉”
“更是乘機占據各郡以及各縣重要職位,我等損失慘重”
“如今豫章一係的士子官服加身,手握錢糧百姓愛戴,我等可謂是滿盤皆輸”
一名名世家豪族之人憂心忡忡的說著。
先是私兵奔赴海外開拓所謂的夷州,隨後便沒有了消息。本想乘機把此人掀翻,但卻不想反而被擺了一道。讓此人一下子成了氣候,徹底坐擁江南四郡。
“賈賊究竟是如何發現我等轉移糧食的?”
“豈不是說此人其實對我等的行蹤了如指掌?要不然如何解釋這一切?”
聲音落下眾人盡皆一驚,此事若是暴露在賈賊的眼皮子底下,那我等焉有命在。
正在思索的時候傳來腳步聲,眾人紛紛望去連忙躬身一禮。
“張公”
“朱公”
看著一張張焦急的臉,張達和朱俊盡量露出和善的目光,對著他們逐一點頭。身為眾人之首,他們可以亂,但自己萬萬不能亂。因為隻要自己亂了,那麽隻會讓本來就已經糟糕的局麵,變得更加糟糕。
“天還沒有塌下來,諸位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
朱俊和張達對著眾人高聲相勸。
聲音撫平了心中的焦慮,一道道期待的目光看了過來。
“難道張公、朱公有什麽破解危局的辦法?”
“那是自然”
吳開從主位上走來。
眾人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連忙對著吳開追問。
“還請吳公明示”
“現在別看我等失利,其實若是換一個方麵想,反倒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吳開緩緩說著。
眾人的心劇烈的跳動了起來,好事?什麽好事?難道失去對三郡、郡府以及諸縣錢糧大權是一件好事?
“算算時間廬江應該有所動作了,賈賊調遣主力分別駐紮三郡之地,試問應該如何麵對廬江數萬大軍?”
“一旦袁州牧入主江南,那麽我等失去的東西,必然能數倍還迴來。故此首要之務,就是做好接應大軍南下的準備”
條理清晰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眾人那顆煩躁的心徹底舒緩了下來。
差點忘了自己最大的依仗是位於北方中原的袁豫州,如今戰鼓聲隻怕在皖縣、巢湖以及昌河鎮一線響起了吧。至於戰報,應該就在這一兩天之內,必能送到江南各處。
無數念頭彼此交織,眾人幾乎同時長舒一口氣。
賈賊不過是占據了先手而已,看似實力強大不可一世,可一旦麵對袁豫州則注定敗亡。彼時爾為魚肉,可由我等任意宰割。
“這一次賈賊出手狠辣,時機也是恰到好處”
“吾懷疑隻怕此地已經不怎麽安全了,大事在即若是不稍微留心一些,隻怕此時談論的事情要不了一夜就能擺在此賊的麵前”
“為了保證我等的安危,還請諸位迴去做好準備,等待舉事之時”
“在此期間就不要在私下相聚了”
張達對著眾人說著。
眾人稍微思索,於是對著張達點頭。
“張公所言在理,我等應該小心謹慎,切不可讓賈氏影衛打探到風聲”
“告辭”
“告辭”
聲音在此地迴想,眾人對著張達、朱俊以及吳開行禮緊接著轉身魚貫而出。
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三人這才長舒一口氣。
彼此互望一眼,隨後紛紛入席。
“此次損失慘重,不過也不是一無所獲,最少和我等猜想的一樣賈賊動兵了”
“有道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一局誰勝誰敗還在兩可之間”
“賈賊此舉雖然看似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一舉奪下了各地要職,握住了江南三郡的錢糧,但同時也由於大軍分散在四方,故此兵力相對薄弱。以魯肅、劉曄兩人之智又如何想不到我等會向袁豫州求援,故此上任廬江太守陸康駐守皖縣,甘寧所部屯守昌河鎮以及巢湖一線,隨時迎戰來犯之敵”
“而我等卻能順水推舟,寫信迎廬江孫太守入主江南”
“從九江郡入長江可直接抵達建業港,揮軍猛攻建業。如今賈賊主力在皖縣、巢湖,又分兵進駐丹陽、吳以及會稽三郡之地,此戰又焉能不敗?”
“張兄、朱兄,成敗在此一舉,望兩位傾力一戰”
“假若大軍壓境,立即鼓動留守在建業城中的人手,打開城門彼時必能一戰功成”
吳開對著兩人說著。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到了亮刀的時刻。饒了這麽大一個圈,終於讓賈賊暴露出來了要害之地。假若他不是執意遣往建鄴,想做到這一步難度不知道會加大多少。
隻能說天意剿滅賈賊,此賊焉能不敗。
“吳兄、朱兄”
“此計雖然萬無一失但也不得不防,應該密切監視那些屯守在各郡的兵馬。一旦他們星夜疾馳返迴建鄴,我等就有功虧一簣的風險”
張達憂心忡忡的說著,作為張氏家主沉浮大半生,自然明白越是距離勝利在握之時失敗的風險也就越大。隻有小心謹慎,才能保住這來之不易的優勢。
“言之有理”
“事不宜遲請吳兄速速寫信送往江北,我等派遣人手密切監視那些駐軍的一舉一動”
朱俊從席位上站了起來,對著吳開說著。
吳開也起身迴禮。
“這便依朱兄之言寫信送給我那外甥”
“告辭”
“請”
吳開往前麵一指,朱俊和張達大步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