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報社主編
紅樓:開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作者:飄逸的腿毛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師兄心意已決,那小弟便多嘴再問一句,師兄今後有何打算?”賈瓚問道。
於承東想了下,莞爾道:“我也不知今後是何打算,或許……歸鄉種田,做個山野村夫也挺好。”
“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師兄好雅興”,賈瓚讚許了一聲。
“你便莫要笑話我了,若非是對官場失望透頂,我也不會放著大好年華,就此養老了。”
於承東先是一笑了之,又帶著些不甘心。
想他寒窗苦讀多年,拜了名士簡成為師,本雄心勃勃要一展宏圖。
可多年下來,當初的激情早已退去,反倒是將自己弄的遍體鱗傷。
固然他心存去意,可又如何能就此甘心養老歸田。
賈瓚垂首想了下,試問道:“若是師兄尚未作打算,小弟倒是有個去處。”
“哦?師弟且說”,於承東頗感興趣的道。
對於賈瓚,他是十萬個相信,知道他不會無的放矢。
“師兄歸京這幾日,可曾看了小弟創辦的大梁周報?”賈瓚問道。
於承東一愣,仔細一想,隨即明白了什麽,問道:“師弟的意思,是想讓我去管這所謂的報紙?”
他迴京這幾日,看到了如今在關內關外炙手可熱的報紙,也挺喜歡這一新出現的新鮮玩意兒。
“不錯”,賈瓚微笑著迴道。
報社那邊,其實一直都挺缺人。
幹這行,識字是基本要求。
可當下文人士子秉持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論,但凡有點希望的都跑去考科舉。
沒有希望的,大部分也都去私塾當了教書先生。
剩下實在沒有辦法了的,才會轉行去幹些別的營生。
比如寫話本戲文、念醫書當大夫等在主流看來,上不得台麵的工作。
是以大梁周報這個名頭已然打響,可招人工作一直都很困難。
若隻有這些還不算什麽,畢竟風氣如此,強求不得,慢慢招便是。
可報社主編,實在是不好找。
要勝任這個職位,首先必須得有一定的地位。
其次,因為大梁周報主要報導朝廷政策、針砭時弊等等。
主編也要對朝廷律法、運行模式等等,要有足夠的了解。
最後,還得在朝廷與士林當中有一定的威望。
隻有這樣,才能請得動名頭足夠大的文士來分析政策、評斷文章。
過去這些事都是賈瓚在幹,可他本身要忙的事情就多,根本分不開身去管報社。
這些日子以來,他正為此事而頭疼。
正好在這個時候於承東迴京要辭官歸田。
他本身就是大理寺卿,朝廷律法自是了然於胸,各個部門運作模式更是門清。
職位雖不算最為頂級那批人,但也相當不低了,加上此次江南大案。
如今稱他一聲名滿天下,也差不太遠。
自身又是當今內閣次輔、禮部尚書簡成的弟子,同門師兄弟、晚輩等更是不少。
有他出麵,不愁找不到合適的文章評論人。
而且他本身年紀也不大,思維也較為開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較強。
主編的這些要求,於承東完全能夠滿足,甚至還超出了許多。
正巧他現在也不太甘心就此隱居退休。
若他能來到報社出任主編,既能滿足他發揮餘熱的願望,又能避開他厭倦了的朝堂。
更因報社主要職責在於評論,而非治理,相比之下自由了太多。
若他看到不爽之處可以想罵便罵,一解心頭鬱氣。
反正上頭有賈瓚罩著,也不怕得罪了人。
此乃各取所需,兩全其美之策。
於承東聽到賈瓚迴答後,頗為意動,卻又有些猶豫。
畢竟他身為大理寺卿,又有了一定的名聲,自是要愛惜羽毛。
去報社工作,會不會引起旁人非議?
隻是在賈瓚將其中利害全然道出,特別是最後的一句話說出之後,他便一口答應下來。
“若師兄出任主編,朝野上下,除了實在不能罵的,你哪裏看不順眼,便想罵誰便罵誰,便是小弟做錯了,師兄也不必留情麵。”
於承東在宦海沉浮多年,別的不敢說,看不順眼的地方那可海了去了。
過去任大理寺卿的時候,他對朝堂黑暗多有不滿。
但礙著風氣如此,他一人也改變不了大局,隻得默默沉下心來,幹好自己分內之事。
隨著失望和不滿越攢越多,他這才成了那個不苟言笑、鐵麵無私的冷判官模樣。
若是這個主編真能讓他想罵誰就罵誰,那別說還給工資,哪怕倒貼錢他都願意去幹。
待他應下之後,賈瓚便開心的拉著他說起了這報社的主要框架,與運行管理模式。
待介紹完成,於承東有了自己的看法。
“師弟,按你所言,這報紙所涉朝廷政令、突發大事、時評策論、發明創造、文章詩集等,是否過於雜亂,全無重點?”
賈瓚一聽,當即便朝他豎起了大拇指:“師兄眼光獨到,一看便看出了問題所在。”
又無奈的解釋道:“這報紙的確涉獵廣泛,無所不包,卻也是無奈之舉。”
“報紙畢竟剛剛出現,尚在草創階段,若是分門別類,一次分的太細,百姓怕是接受不能,眼花繚亂,不知該看什麽的好。”
“是以,當下隻得就這般運作,待日後百姓熟悉之後,再逐步進行拆解、分類。”
於承東垂首想了下,麵上浮出笑意,撫須道:“師弟果然心思縝密,此循序漸進之法,確實穩妥,倒是愚兄考慮不周。”
“師兄才是思維敏捷,隻聽小弟一言,便道出其中弊端,小弟自愧不如。”
兩人商業互吹了一番,相視一笑。
……
隨後幾天,於承東要請辭的風聲便傳了出來。
由於正處在放假期間,各大衙門都還沒上班,於承東的請辭尚未交上去,但基本也已經確定了要辭官。
此條消息一出,朝野上下無不議論紛紛。
迷惑不解者有之,痛心疾首者有之,彈冠相慶者更有之。
坊間百姓對於承東的離開多有猜測。
其中大多猜測他是因為在江南查的太狠,得罪了太多的人,受人排擠之故。
事實上,排擠當然是有,畢竟朝堂上出身江南的官員數量相當不少,皆是對於承東恨之入骨。
但也不至於能將剛剛立下大功、風頭正勁的於承東排擠出朝堂的程度。
民間議論紛紛,但朝廷始終都未給出個官方說法。
永安帝對他的離去頗有不舍。
在當今的朝廷裏,像於承東這樣有能力又有底線的官員著實寥寥無幾。
聽到了消息後,他將賈瓚叫到了宮中,看看能否通過他來讓於承東迴心轉意。
但聽他去意已決,隻得作罷,徒做歎息。
於承東想了下,莞爾道:“我也不知今後是何打算,或許……歸鄉種田,做個山野村夫也挺好。”
“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師兄好雅興”,賈瓚讚許了一聲。
“你便莫要笑話我了,若非是對官場失望透頂,我也不會放著大好年華,就此養老了。”
於承東先是一笑了之,又帶著些不甘心。
想他寒窗苦讀多年,拜了名士簡成為師,本雄心勃勃要一展宏圖。
可多年下來,當初的激情早已退去,反倒是將自己弄的遍體鱗傷。
固然他心存去意,可又如何能就此甘心養老歸田。
賈瓚垂首想了下,試問道:“若是師兄尚未作打算,小弟倒是有個去處。”
“哦?師弟且說”,於承東頗感興趣的道。
對於賈瓚,他是十萬個相信,知道他不會無的放矢。
“師兄歸京這幾日,可曾看了小弟創辦的大梁周報?”賈瓚問道。
於承東一愣,仔細一想,隨即明白了什麽,問道:“師弟的意思,是想讓我去管這所謂的報紙?”
他迴京這幾日,看到了如今在關內關外炙手可熱的報紙,也挺喜歡這一新出現的新鮮玩意兒。
“不錯”,賈瓚微笑著迴道。
報社那邊,其實一直都挺缺人。
幹這行,識字是基本要求。
可當下文人士子秉持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論,但凡有點希望的都跑去考科舉。
沒有希望的,大部分也都去私塾當了教書先生。
剩下實在沒有辦法了的,才會轉行去幹些別的營生。
比如寫話本戲文、念醫書當大夫等在主流看來,上不得台麵的工作。
是以大梁周報這個名頭已然打響,可招人工作一直都很困難。
若隻有這些還不算什麽,畢竟風氣如此,強求不得,慢慢招便是。
可報社主編,實在是不好找。
要勝任這個職位,首先必須得有一定的地位。
其次,因為大梁周報主要報導朝廷政策、針砭時弊等等。
主編也要對朝廷律法、運行模式等等,要有足夠的了解。
最後,還得在朝廷與士林當中有一定的威望。
隻有這樣,才能請得動名頭足夠大的文士來分析政策、評斷文章。
過去這些事都是賈瓚在幹,可他本身要忙的事情就多,根本分不開身去管報社。
這些日子以來,他正為此事而頭疼。
正好在這個時候於承東迴京要辭官歸田。
他本身就是大理寺卿,朝廷律法自是了然於胸,各個部門運作模式更是門清。
職位雖不算最為頂級那批人,但也相當不低了,加上此次江南大案。
如今稱他一聲名滿天下,也差不太遠。
自身又是當今內閣次輔、禮部尚書簡成的弟子,同門師兄弟、晚輩等更是不少。
有他出麵,不愁找不到合適的文章評論人。
而且他本身年紀也不大,思維也較為開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較強。
主編的這些要求,於承東完全能夠滿足,甚至還超出了許多。
正巧他現在也不太甘心就此隱居退休。
若他能來到報社出任主編,既能滿足他發揮餘熱的願望,又能避開他厭倦了的朝堂。
更因報社主要職責在於評論,而非治理,相比之下自由了太多。
若他看到不爽之處可以想罵便罵,一解心頭鬱氣。
反正上頭有賈瓚罩著,也不怕得罪了人。
此乃各取所需,兩全其美之策。
於承東聽到賈瓚迴答後,頗為意動,卻又有些猶豫。
畢竟他身為大理寺卿,又有了一定的名聲,自是要愛惜羽毛。
去報社工作,會不會引起旁人非議?
隻是在賈瓚將其中利害全然道出,特別是最後的一句話說出之後,他便一口答應下來。
“若師兄出任主編,朝野上下,除了實在不能罵的,你哪裏看不順眼,便想罵誰便罵誰,便是小弟做錯了,師兄也不必留情麵。”
於承東在宦海沉浮多年,別的不敢說,看不順眼的地方那可海了去了。
過去任大理寺卿的時候,他對朝堂黑暗多有不滿。
但礙著風氣如此,他一人也改變不了大局,隻得默默沉下心來,幹好自己分內之事。
隨著失望和不滿越攢越多,他這才成了那個不苟言笑、鐵麵無私的冷判官模樣。
若是這個主編真能讓他想罵誰就罵誰,那別說還給工資,哪怕倒貼錢他都願意去幹。
待他應下之後,賈瓚便開心的拉著他說起了這報社的主要框架,與運行管理模式。
待介紹完成,於承東有了自己的看法。
“師弟,按你所言,這報紙所涉朝廷政令、突發大事、時評策論、發明創造、文章詩集等,是否過於雜亂,全無重點?”
賈瓚一聽,當即便朝他豎起了大拇指:“師兄眼光獨到,一看便看出了問題所在。”
又無奈的解釋道:“這報紙的確涉獵廣泛,無所不包,卻也是無奈之舉。”
“報紙畢竟剛剛出現,尚在草創階段,若是分門別類,一次分的太細,百姓怕是接受不能,眼花繚亂,不知該看什麽的好。”
“是以,當下隻得就這般運作,待日後百姓熟悉之後,再逐步進行拆解、分類。”
於承東垂首想了下,麵上浮出笑意,撫須道:“師弟果然心思縝密,此循序漸進之法,確實穩妥,倒是愚兄考慮不周。”
“師兄才是思維敏捷,隻聽小弟一言,便道出其中弊端,小弟自愧不如。”
兩人商業互吹了一番,相視一笑。
……
隨後幾天,於承東要請辭的風聲便傳了出來。
由於正處在放假期間,各大衙門都還沒上班,於承東的請辭尚未交上去,但基本也已經確定了要辭官。
此條消息一出,朝野上下無不議論紛紛。
迷惑不解者有之,痛心疾首者有之,彈冠相慶者更有之。
坊間百姓對於承東的離開多有猜測。
其中大多猜測他是因為在江南查的太狠,得罪了太多的人,受人排擠之故。
事實上,排擠當然是有,畢竟朝堂上出身江南的官員數量相當不少,皆是對於承東恨之入骨。
但也不至於能將剛剛立下大功、風頭正勁的於承東排擠出朝堂的程度。
民間議論紛紛,但朝廷始終都未給出個官方說法。
永安帝對他的離去頗有不舍。
在當今的朝廷裏,像於承東這樣有能力又有底線的官員著實寥寥無幾。
聽到了消息後,他將賈瓚叫到了宮中,看看能否通過他來讓於承東迴心轉意。
但聽他去意已決,隻得作罷,徒做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