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已經下了聖旨,且這結果尚算可以,便先如此吧,李舜華這樣想著,遠隔百裏外的中書舍人周連也是這樣想的。
他坐在書房的書案前,幾本書關於治水的書放在案頭,他拿起一本細細看著,卻突然在一頁書上看到個大大的“難”字,周連隻看那字一眼,便知曉是他那個如今去往淮南的侄女李舜華的,這應該是她小時候的字。
那個時候李舜華不過六歲,被賢宗皇帝送到他府上養著,父親母親年紀大了,便將小舜華托付給他,那時候他不過十六歲,剛因為科舉考試而小有名氣,被稱作是大周最年輕的探花郎,可是彼時讓他這個飽負盛名的探花郎最為頭疼的事情,便是教李舜華寫字念書。
她向來頑劣,從小時候便顯出端倪,別的女子偏愛侍弄那些花花草草,或者是跟著家中人學一些針線之類的活計,可她偏愛騎馬射箭、捉魚逗狗,簡直上房揭瓦,除此之外,琴棋書畫是一下也不碰,禮儀規矩也是全無,隻是慣會撒嬌,一張嘴哄你的時候像是喝了蜜,一轉眼便又成了個皮猴,叫人頭疼萬分。
剛開始的時候他隻是好言相告,叮囑她提點她,然卻次次當成耳旁風,那一次他有事情出府,便將她一個人留在書房練字。
迴來之後那場麵簡直令他畢生難忘,如今還曆曆在目,現在想起來還是有些氣惱,他迴來進門,便見兩個小姑娘,一個身穿紅衣,一個身穿紫衣,紅衣的是李舜華,紫衣的是林貴妃的女兒晉安公主李瓊華,兩個小姑娘將他的書房搞得簡直無處下腳,宣紙滿天飛,一些收藏的名人畫作和前世書法家的絕筆,全部被丟的亂七八糟的,還有一些他喜歡的古籍,也都被搞得一塌糊塗。
便是孔聖人在世,那時也勸不了周連仁禮教義,叫他能心平氣和的進去告訴他們這麽做是不對的,周連那時惱的頭發上仿佛都帶了火,直衝進去一手一個將那兩個小姑娘丟出了書房。
待過了兩個時辰他將書房收拾好了,出來見那兩個小姑娘還十分老實地站著,也不敢抬頭,李舜華從未見過這個小舅舅發這樣大的火,此刻也不敢上前,周連火氣未消,一雙眼睛瞪著這兩個人,深吸了口氣,吩咐道:“送晉安殿下迴宮,”而後又一轉口氣,聲調嚴厲,“李舜華,你給我進來!”
當時的李舜華頭也不敢抬,隻羨慕地看了一眼被下人帶走的李瓊華,然後哆哆嗦嗦地跟著周連進了書房。
李舜華三天沒能出書房,周連罰她抄了一千遍治水策名篇。
是以後來不管是太傅教的帝王策還是前朝史,不管她讀的有多通透,念得最熟的,還是這治水策。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李舜華才有一些害怕他,在學習上也漸漸步入正軌,開始認真起來。當時的周老夫人雖然耳聞此事十分心疼李舜華,但是在她麵前,也是站在周連這頭的,這便是周家的家教,不約束,但也絕不縱容。
後來李舜華在周家學習的時候,晉安公主李瓊華時常來府中陪伴,反正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也是教,他不介意故而也沒有趕她,由此她便來的更勤了,與李舜華相比,晉安公主在他麵前,倒是多了幾分女兒家的樣子,天真活潑,又帶著可愛。
李舜華叫他小舅舅,她便也跟著叫一聲小舅舅。他倒也默認了。
什麽時候開始變了呢,好像是從一年前,那個他當做李舜華同輩的小侄女,突然在他有一日下朝後,扭捏著叫她身邊的宮人,塞給了他一個荷包。當時周連雖然不明白,但是也沒有多想,畢竟不是同一個輩分的人,在他這裏,從一開始便將她當成那個跟著他唯一的侄女李舜華在他書房搗亂的小姑娘而已。
他收了那東西,也沒說什麽,隻是隔了大概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也許是對方見他沒有應答,那日他剛從太後那邊出來,便見一身紫衣的小姑娘站在石子路上,見著他便迎上前來,似是十分委屈,也沒有向往常一般叫他小舅舅,而是直唿其名:“周連,你收了我的荷包,為什麽還跟別的女子在一起?!”
他饒是在知禮的人,也在那一刻一臉的懵,他不記得當時說了什麽,隻記得李瓊華後來哭了,哭著說了很多話,好像都是些這些年如何喜歡他的事情,最後哭著走了。
周連站在原地,突然覺得事情好像不是他想象的那麽簡單,有些超出想象,還十分的嚴重,那日他迴去想了很久,第二日便將荷包托人還給了她。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沒有見過她,不常去宮中走動,就算是去了也是盡可能避開她,他覺得,小姑娘家的這樣的事情多少會有些旖旎的心思,等她長得再大一些,或者是見了更多的男子,亦或是被陛下或者太後做主定下了一門親事,便自然會收心了。
他這樣想著,每天上朝下朝,一晃便過了快一年,偶然那天他想起來很久沒去給先皇後上柱香了,便去了後宮,誰知走了沒多久便碰見她正站在假山處,像是在等他,一上來全無這許多的隔閡,一聲聲周連叫的他頭疼。
一年不見,她長大了不少,眉眼變得愈發的明媚,還是當年那個樣子,又多了些少女的嬌俏,唯一未變的是依舊是一身淡紫色的衣裙,腕上的銀鈴響的清脆,一直往他耳朵裏鑽,她跟著他一路不停,絲毫不顧及旁人的目光。
周連想到這裏端起案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才發現已經涼透,他低下頭看了眼手中的書,微不可查地輕輕歎了口氣,而後合上了書站了起來。
窗戶開著,外麵下著連綿的雨,一片黑暗,什麽也看不見,隻能聽見滴答滴答的雨聲,落在地上,晶瑩的雨滴綻開,像是女兒家淡紫色的裙擺,一下一下,綻開,一下一下,好像砸在他心上。周連揉了揉眉心,將窗戶闔上了。
他坐在書房的書案前,幾本書關於治水的書放在案頭,他拿起一本細細看著,卻突然在一頁書上看到個大大的“難”字,周連隻看那字一眼,便知曉是他那個如今去往淮南的侄女李舜華的,這應該是她小時候的字。
那個時候李舜華不過六歲,被賢宗皇帝送到他府上養著,父親母親年紀大了,便將小舜華托付給他,那時候他不過十六歲,剛因為科舉考試而小有名氣,被稱作是大周最年輕的探花郎,可是彼時讓他這個飽負盛名的探花郎最為頭疼的事情,便是教李舜華寫字念書。
她向來頑劣,從小時候便顯出端倪,別的女子偏愛侍弄那些花花草草,或者是跟著家中人學一些針線之類的活計,可她偏愛騎馬射箭、捉魚逗狗,簡直上房揭瓦,除此之外,琴棋書畫是一下也不碰,禮儀規矩也是全無,隻是慣會撒嬌,一張嘴哄你的時候像是喝了蜜,一轉眼便又成了個皮猴,叫人頭疼萬分。
剛開始的時候他隻是好言相告,叮囑她提點她,然卻次次當成耳旁風,那一次他有事情出府,便將她一個人留在書房練字。
迴來之後那場麵簡直令他畢生難忘,如今還曆曆在目,現在想起來還是有些氣惱,他迴來進門,便見兩個小姑娘,一個身穿紅衣,一個身穿紫衣,紅衣的是李舜華,紫衣的是林貴妃的女兒晉安公主李瓊華,兩個小姑娘將他的書房搞得簡直無處下腳,宣紙滿天飛,一些收藏的名人畫作和前世書法家的絕筆,全部被丟的亂七八糟的,還有一些他喜歡的古籍,也都被搞得一塌糊塗。
便是孔聖人在世,那時也勸不了周連仁禮教義,叫他能心平氣和的進去告訴他們這麽做是不對的,周連那時惱的頭發上仿佛都帶了火,直衝進去一手一個將那兩個小姑娘丟出了書房。
待過了兩個時辰他將書房收拾好了,出來見那兩個小姑娘還十分老實地站著,也不敢抬頭,李舜華從未見過這個小舅舅發這樣大的火,此刻也不敢上前,周連火氣未消,一雙眼睛瞪著這兩個人,深吸了口氣,吩咐道:“送晉安殿下迴宮,”而後又一轉口氣,聲調嚴厲,“李舜華,你給我進來!”
當時的李舜華頭也不敢抬,隻羨慕地看了一眼被下人帶走的李瓊華,然後哆哆嗦嗦地跟著周連進了書房。
李舜華三天沒能出書房,周連罰她抄了一千遍治水策名篇。
是以後來不管是太傅教的帝王策還是前朝史,不管她讀的有多通透,念得最熟的,還是這治水策。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李舜華才有一些害怕他,在學習上也漸漸步入正軌,開始認真起來。當時的周老夫人雖然耳聞此事十分心疼李舜華,但是在她麵前,也是站在周連這頭的,這便是周家的家教,不約束,但也絕不縱容。
後來李舜華在周家學習的時候,晉安公主李瓊華時常來府中陪伴,反正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也是教,他不介意故而也沒有趕她,由此她便來的更勤了,與李舜華相比,晉安公主在他麵前,倒是多了幾分女兒家的樣子,天真活潑,又帶著可愛。
李舜華叫他小舅舅,她便也跟著叫一聲小舅舅。他倒也默認了。
什麽時候開始變了呢,好像是從一年前,那個他當做李舜華同輩的小侄女,突然在他有一日下朝後,扭捏著叫她身邊的宮人,塞給了他一個荷包。當時周連雖然不明白,但是也沒有多想,畢竟不是同一個輩分的人,在他這裏,從一開始便將她當成那個跟著他唯一的侄女李舜華在他書房搗亂的小姑娘而已。
他收了那東西,也沒說什麽,隻是隔了大概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也許是對方見他沒有應答,那日他剛從太後那邊出來,便見一身紫衣的小姑娘站在石子路上,見著他便迎上前來,似是十分委屈,也沒有向往常一般叫他小舅舅,而是直唿其名:“周連,你收了我的荷包,為什麽還跟別的女子在一起?!”
他饒是在知禮的人,也在那一刻一臉的懵,他不記得當時說了什麽,隻記得李瓊華後來哭了,哭著說了很多話,好像都是些這些年如何喜歡他的事情,最後哭著走了。
周連站在原地,突然覺得事情好像不是他想象的那麽簡單,有些超出想象,還十分的嚴重,那日他迴去想了很久,第二日便將荷包托人還給了她。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沒有見過她,不常去宮中走動,就算是去了也是盡可能避開她,他覺得,小姑娘家的這樣的事情多少會有些旖旎的心思,等她長得再大一些,或者是見了更多的男子,亦或是被陛下或者太後做主定下了一門親事,便自然會收心了。
他這樣想著,每天上朝下朝,一晃便過了快一年,偶然那天他想起來很久沒去給先皇後上柱香了,便去了後宮,誰知走了沒多久便碰見她正站在假山處,像是在等他,一上來全無這許多的隔閡,一聲聲周連叫的他頭疼。
一年不見,她長大了不少,眉眼變得愈發的明媚,還是當年那個樣子,又多了些少女的嬌俏,唯一未變的是依舊是一身淡紫色的衣裙,腕上的銀鈴響的清脆,一直往他耳朵裏鑽,她跟著他一路不停,絲毫不顧及旁人的目光。
周連想到這裏端起案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才發現已經涼透,他低下頭看了眼手中的書,微不可查地輕輕歎了口氣,而後合上了書站了起來。
窗戶開著,外麵下著連綿的雨,一片黑暗,什麽也看不見,隻能聽見滴答滴答的雨聲,落在地上,晶瑩的雨滴綻開,像是女兒家淡紫色的裙擺,一下一下,綻開,一下一下,好像砸在他心上。周連揉了揉眉心,將窗戶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