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不吃瓜
老爺,少爺他浪子迴頭要考科舉 作者:會飛的牛98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剛任俊傑他們逛了很多地方,見識了很多番貨,什麽寶石綠瑪瑙,還有水晶玻璃杯,讓任俊傑有種迴到八十年代的感覺。
就是有種廉價的美,做工在任俊傑眼中是有些粗糙的。
但在這裏,物以稀為貴,一個玻璃杯還賣得死貴死貴的,不過也能理解,畢竟我們的茶葉和絲綢在他們那邊也是死貴死貴的,互通有無嘛。
死貴死貴是任俊傑剛剛聽有位老兄在與番商的一番砍價中學到的,那老兄看樣子是個富家子弟,喜提了兩個輕奢高顏值簡約藝術直筒玻璃杯。
在砍價過程中,雙方臉上的表情都挺豐富帶著點誇張,最後在老兄的以退為進中,番商一臉忍疼割愛的表情,成交了這筆生意,看來,老外在這裏待久了,也學到了點精髓。
玻璃怎麽做來著?任俊傑好像以前翻過一本書,說是隨著這些年大量出土的實物,早在戰國時期就有玻璃了,不過數量少,種類也單一,那時不叫玻璃,叫琉璃。
但它是不透明的,花色絢麗,不耐高溫,隻適合加工裝飾品,不適合做器皿。
任俊傑也想做透明的玻璃,但這不是他的專業,他不會。
逛了一大圈,都沒有找到任俊傑想要看到的東西。
在這擺攤的,一般都是尾貨,因為好的東西在船隻靠岸卸貨時,就已經被人挑走了,因為他們都有固定的大分銷商。
不過此時有個攤位卻引起了任俊傑的注意。
隻見那攤位上的東西很雜,啥都有,奇奇怪怪的,任俊傑看他們有擺放一些奇花異草,便拉著張建英湊了過去。
走到攤位前,任俊傑看著那兩個番商,黑頭發,皮膚還有些黝黑,估計是東南亞人。
任俊傑試著與他們溝通幾句,拱拱手慢慢說道“敢問你們有沒有見過一種長長的,圓圓的,還會轉彎的瓜?塊根為白、紅、黃,莖生不定根,葉呈寬卵形或卵狀心形”
兩名番商一臉懵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是什麽鬼?
張建英也是一臉懵,子鴻兄說的是啥?
其中一名番商,歪著頭,一臉的笑意,說著蹩了腳的官話“客人,你所說的東西,叫什麽?有名字嘛?”
叫什麽他也不清楚啊,番薯這個名是傳入華夏才這麽叫的,跟他們說番薯,他們肯定懵逼。
隨即任俊傑訕訕一笑“這個,我也不清楚它具體叫什麽名字,隻知道它的形狀”
一名番商又繼續問道“那它還有什麽特征嗎?”
任俊傑摸著下巴,想了想,說道“嗯,它適應性很強,喜溫暖多光,能在絕大多數田地種植,產量還很高”
番商絞盡腦汁的想了又想,最終兩人擺擺手說道“抱歉客人,你說的東西,我們目前還沒見過,我們去過很多國家,見過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就是沒有你說的會轉彎的瓜”
任俊傑一臉的無語,急忙比劃著手,說道“也不是會轉彎,就是那種橢圓形或者紡錘形的”
番商還是搖搖頭,說道“抱歉客人,還是沒見過”
或許番薯還在南美洲那裏,還沒傳到呂宋(菲律賓的呂宋島),番薯就是從那裏傳來的,任俊傑還以為這兩人是東南亞人,可能有見過,看來還不到時候。
既然沒想要的東西,任俊傑微微一笑,行了一禮“打擾二位了,告辭。”說完,任俊傑就示意一旁的張建英走了。
“誒誒誒,客人別走啊,沒有會轉彎的瓜,我們有好吃的金絲南瓜啊”
“就是客人,保證價格實惠”
“抱歉,我們不喜歡吃瓜”
一番推辭之下,任俊傑他們這才脫了身,這要是便宜,他就買了,可是這瓜他居然要八兩銀,真當他們是冤大頭?
走遠之後,張建英這才看著旁邊的任俊傑,詢問道“子鴻兄,你說的那個瓜是真的嗎?”
任俊傑頓了頓,點點頭說道“嗯,應該是真的吧,以前在一本書上看過,忘記那本書叫啥名了,上麵說是這瓜遠在大洋彼岸,適應性強,而且產量極高,易保存”
張建英思索片刻,一臉認真的說道“若是真的,那這瓜可真是個好東西,這要是在大魏普及開來,將是百姓之福呀,每當災情來了,也不怕斷糧”
任俊傑愣了愣,這懷遠兄還真是敏感,一下子就能想到這麽多。
確實,番薯就是救荒神器,好養活不說,還產量很高,不僅瓜能吃,葉子還能吃,全身都是寶。
而且隻要有窖藏技術,那番薯可以保存很長時間,甚至不需要有多高產,隻要百姓拿出一些地去種番薯,收獲後存放在地窖中,等到糧食歉收或者遇到災荒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食用,真乃救荒應急之物,所以在南方有一造番薯半年糧的說法。
(直到現在,番薯雖然不是主食,但作為抵抗風險的救命糧食,它的地位無可替代)
隨即任俊傑認同的連連點頭,說道“懷遠兄說得對,可惜這裏沒有,若是有這東西,咱們大魏將會更上一層樓”
張建英接著說道“子鴻兄能否再將這瓜的一些細節再講講,以後我要是遇到了,也能辨認出來,以免錯過”
任俊傑一愣,哈哈大笑“好好好,咱們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說道說道”
就這樣,任俊傑給張建英又一次講起了番薯的一些特征...
兩人在青羅鎮一直逛到了下午4點才迴城去,期間沒遇到什麽讓任俊傑值得留意的東西,畢竟好東西早就被人淘走了,剩下的這些都是尾貨。
...
晚上,府衙的一處大廳裏,還燈火通明。
這是府試考官閱卷的地方。
府試主考官是知府大人,還有考官有三名,分別是府學的教授和兩名訓導,這三人主要是協助知府大人從卷子中挑出比較好的,至於名次問題就得看知府大人的定奪了。
“嗯,有理有據,勝在破題明確”
“字雖不錯,但論點錯了”
“哼,狗屁不通,怎麽考上來的”
幾名考官此時正各自坐在書案前閱著卷,看到好文章就連連點頭,看到不好的,自然免不了說上幾句。
幾人從早上忙活到現在,這才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工作量,比較看文章是比較費神的事情。
就是有種廉價的美,做工在任俊傑眼中是有些粗糙的。
但在這裏,物以稀為貴,一個玻璃杯還賣得死貴死貴的,不過也能理解,畢竟我們的茶葉和絲綢在他們那邊也是死貴死貴的,互通有無嘛。
死貴死貴是任俊傑剛剛聽有位老兄在與番商的一番砍價中學到的,那老兄看樣子是個富家子弟,喜提了兩個輕奢高顏值簡約藝術直筒玻璃杯。
在砍價過程中,雙方臉上的表情都挺豐富帶著點誇張,最後在老兄的以退為進中,番商一臉忍疼割愛的表情,成交了這筆生意,看來,老外在這裏待久了,也學到了點精髓。
玻璃怎麽做來著?任俊傑好像以前翻過一本書,說是隨著這些年大量出土的實物,早在戰國時期就有玻璃了,不過數量少,種類也單一,那時不叫玻璃,叫琉璃。
但它是不透明的,花色絢麗,不耐高溫,隻適合加工裝飾品,不適合做器皿。
任俊傑也想做透明的玻璃,但這不是他的專業,他不會。
逛了一大圈,都沒有找到任俊傑想要看到的東西。
在這擺攤的,一般都是尾貨,因為好的東西在船隻靠岸卸貨時,就已經被人挑走了,因為他們都有固定的大分銷商。
不過此時有個攤位卻引起了任俊傑的注意。
隻見那攤位上的東西很雜,啥都有,奇奇怪怪的,任俊傑看他們有擺放一些奇花異草,便拉著張建英湊了過去。
走到攤位前,任俊傑看著那兩個番商,黑頭發,皮膚還有些黝黑,估計是東南亞人。
任俊傑試著與他們溝通幾句,拱拱手慢慢說道“敢問你們有沒有見過一種長長的,圓圓的,還會轉彎的瓜?塊根為白、紅、黃,莖生不定根,葉呈寬卵形或卵狀心形”
兩名番商一臉懵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是什麽鬼?
張建英也是一臉懵,子鴻兄說的是啥?
其中一名番商,歪著頭,一臉的笑意,說著蹩了腳的官話“客人,你所說的東西,叫什麽?有名字嘛?”
叫什麽他也不清楚啊,番薯這個名是傳入華夏才這麽叫的,跟他們說番薯,他們肯定懵逼。
隨即任俊傑訕訕一笑“這個,我也不清楚它具體叫什麽名字,隻知道它的形狀”
一名番商又繼續問道“那它還有什麽特征嗎?”
任俊傑摸著下巴,想了想,說道“嗯,它適應性很強,喜溫暖多光,能在絕大多數田地種植,產量還很高”
番商絞盡腦汁的想了又想,最終兩人擺擺手說道“抱歉客人,你說的東西,我們目前還沒見過,我們去過很多國家,見過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就是沒有你說的會轉彎的瓜”
任俊傑一臉的無語,急忙比劃著手,說道“也不是會轉彎,就是那種橢圓形或者紡錘形的”
番商還是搖搖頭,說道“抱歉客人,還是沒見過”
或許番薯還在南美洲那裏,還沒傳到呂宋(菲律賓的呂宋島),番薯就是從那裏傳來的,任俊傑還以為這兩人是東南亞人,可能有見過,看來還不到時候。
既然沒想要的東西,任俊傑微微一笑,行了一禮“打擾二位了,告辭。”說完,任俊傑就示意一旁的張建英走了。
“誒誒誒,客人別走啊,沒有會轉彎的瓜,我們有好吃的金絲南瓜啊”
“就是客人,保證價格實惠”
“抱歉,我們不喜歡吃瓜”
一番推辭之下,任俊傑他們這才脫了身,這要是便宜,他就買了,可是這瓜他居然要八兩銀,真當他們是冤大頭?
走遠之後,張建英這才看著旁邊的任俊傑,詢問道“子鴻兄,你說的那個瓜是真的嗎?”
任俊傑頓了頓,點點頭說道“嗯,應該是真的吧,以前在一本書上看過,忘記那本書叫啥名了,上麵說是這瓜遠在大洋彼岸,適應性強,而且產量極高,易保存”
張建英思索片刻,一臉認真的說道“若是真的,那這瓜可真是個好東西,這要是在大魏普及開來,將是百姓之福呀,每當災情來了,也不怕斷糧”
任俊傑愣了愣,這懷遠兄還真是敏感,一下子就能想到這麽多。
確實,番薯就是救荒神器,好養活不說,還產量很高,不僅瓜能吃,葉子還能吃,全身都是寶。
而且隻要有窖藏技術,那番薯可以保存很長時間,甚至不需要有多高產,隻要百姓拿出一些地去種番薯,收獲後存放在地窖中,等到糧食歉收或者遇到災荒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食用,真乃救荒應急之物,所以在南方有一造番薯半年糧的說法。
(直到現在,番薯雖然不是主食,但作為抵抗風險的救命糧食,它的地位無可替代)
隨即任俊傑認同的連連點頭,說道“懷遠兄說得對,可惜這裏沒有,若是有這東西,咱們大魏將會更上一層樓”
張建英接著說道“子鴻兄能否再將這瓜的一些細節再講講,以後我要是遇到了,也能辨認出來,以免錯過”
任俊傑一愣,哈哈大笑“好好好,咱們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說道說道”
就這樣,任俊傑給張建英又一次講起了番薯的一些特征...
兩人在青羅鎮一直逛到了下午4點才迴城去,期間沒遇到什麽讓任俊傑值得留意的東西,畢竟好東西早就被人淘走了,剩下的這些都是尾貨。
...
晚上,府衙的一處大廳裏,還燈火通明。
這是府試考官閱卷的地方。
府試主考官是知府大人,還有考官有三名,分別是府學的教授和兩名訓導,這三人主要是協助知府大人從卷子中挑出比較好的,至於名次問題就得看知府大人的定奪了。
“嗯,有理有據,勝在破題明確”
“字雖不錯,但論點錯了”
“哼,狗屁不通,怎麽考上來的”
幾名考官此時正各自坐在書案前閱著卷,看到好文章就連連點頭,看到不好的,自然免不了說上幾句。
幾人從早上忙活到現在,這才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工作量,比較看文章是比較費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