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上班,師徒兩人對坐。
春來說:“師父,我最近讀書,在古文中偶爾見到【通假字】,古人為什麽要寫通假字呢?”
“跟你打個比喻吧,張三家裏很窮,買個塑料盆子,洗菜用它、洗腳也用它、洗衣也用它。這等於古人在龜背上,青銅鼎上刻字,為了節約麵積,盡量一個字有多種用途。
後來,張三做生意賺了點小錢,就買了三個盆子,把洗菜、洗腳、洗衣分開。這些於人類發明了紙張,多寫幾個字反正有紙,不用刻意節約占地麵積了。
再後來,張三把生意做大了,賺了很多錢,他的盆子就買得更多了。洗菜、洗腳、洗衣分開,還有專門【洗屁股】的盆子,洗屁股的盆子有一大摞,首先是娘和女的分開,有幾個女就配置幾個【洗屁股盆】。
除了這一點,他還配置了【客人洗屁股盆】,這就等於進入了網絡時代,麵積大得很,任你寫多少字,不必節約占地麵積了。
所以,現在的新詞越造越多。特別是一些流行的網絡語言,比如【特種兵旅遊】——指沒錢的【窮遊】——寓意過得像特種兵拉練那樣辛苦。
本來【窮遊】兩個字就表達清楚了,偏偏要五個字。這就跟張三配置的【客人洗屁股盆】一樣。隻有客人來了用一用。
何況有的客人不用張三家的,因為這個客人用一用,那個客人用一用,她嫌髒,忍住不洗。”
春來哈哈大笑,笑完道:“您的意思,現在社會就沒有必要用【通假字】了。”
“對。現代社會隻會產生【客人洗屁股盆子】式的網絡用語,在少數人中間流行,流行幾年就消失了。近代中國,隻有兩個字發明得好,一直流傳下來了。”
“哪兩個字?”
“【她】與【它】。在古代一直都是一個字【他】。二十世紀初,北大教授劉半農覺得應該把【他】分為:
【他】——指男性。
【她】——指女性。
【它】——指非人類的其他東西。”
春來說:“這兩個字真的發明得好。”
我說:“發明這個【它】字,大家沒意見,但是發明另一個【她】字,引起了女性遊行。她們認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他】代表第三人稱。為什麽要發明另一個字呢,這是對她們的侮辱。”
“這個沒道理,分開來多好啊。一看就知道是男是女。”
“她們也知道好。主要是造這個字,用【女+也】,她們不高興。”
“為什麽不高興呢?”
“【女】字沒問題,問題出在這個【也】字。半農先生發明這個字的時候是1920年,此時正處於新文化運動,女權高漲階段。
比如說女權運動家唐群英,為了爭取女子在國會中的席位,當著孫中山的麵,上去就朝宋教仁“啪啪”兩耳光。
宋教仁可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法製院院長、農林總總長。打完,屁事也沒有,宋總長不敢還手。所以現在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相當高,就是上世紀二十年代,那些巴掌打出來的。”
春來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我說:“跟你聊偏了,還是說這個【也】字吧。【也】,造字的時候就是一條蛇的形狀,還有另外一種寫法,看起來是女性生殖器的形狀,也代表女性生殖器。”
春來說:“也,象一條蛇,我查過。但是,它為什麽表示是【同樣】的意思呢。”
我說:“古人的思維很直觀,張妹妹的那個東西是這個樣子,李妹妹的那個東西【也】是這個樣子。所以它表示【相同,一樣】的含義。”
春來的臉,立馬紅了。
我說:“【它】與【她】造得好。現在的商人也用這種思維。生產出功能不同的產品。比如洗衣機,有一種很小的。專門用來洗短褲,襪子。它把衣服與短褲襪子區分開來,就是一種進步。
人類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會創造出一些有用的東西,比如她與它,它就會流傳下來。同樣會製造一些無用的垃圾,比如網絡用語,就會被淘汰掉。所以,你不要準備【客人洗屁股盆】。萬一她需要,你就臨時買一個新的。”
春來道:“師父,跟您閑聊,也聊出這麽多知識。”
我笑道:“我也是我師父平時聊給我聽的。”
說完這句,就來了一個女子。
她要詢問的主題是——有個男朋友,請我測一測男朋友的性格。
我問了她幾個問題之後,就開始給她解答。
“他總是喜歡思考,渴望了解得更多。包括你在內,很多人都覺得他不懂人情世故。
他喜歡講邏輯。
他冷靜,給你分析事物,常常讓你佩服。
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差。不會照顧人。
與你約會喜歡去河邊,不喜歡去熱鬧的地方。
他吸引你的地方就是分析力強,什麽事物都分析得有條有理,而你屬於那種不會從現象看到本質的人。”
女子說:“正是您說的這樣。”
我說:“一個理性的人,一個善於分析的人,一個不會上當的人。一個命運相濟,可以成為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高級技術師的人。
缺點是不善於料理生活,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如果是學理工、醫學類的,是個不錯的好男人。”
女子笑道:“學醫的。”
我說:“如果你對他其他方麵也滿意的話,可以繼續交往下去。”
女子走後,春來問道:“這類人屬於什麽類型?”
“統稱為【思考類】,理性客觀公正,安靜平和有距離感。肢體語言較少。從一般人來看,他較少關心別人。其實不然,他是用更高的行為來關心更多的人。
比如他潛心製造飛機,你不能說他不關心別人。他思考的是如何造出更安全的飛機。比如說他是外科醫生,表麵上冷,但他研究的如何做好手術。別人隻會移植一個器官,他就要攻克多器官移植。”
春來問:“多器官移植是個什麽意思?”
我說:“比如你的肝,腎、膽都有問題。高明的醫生一刀下去,把你三個器官的手術同時做了。”
春來說:“有這麽厲害的人?”
我笑道:“北京309醫院,以及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就有。”
春來問:“我與這種人交往,要注意什麽呢?”
我給春來列出五條:
一、尊重他的隱私。
二、理解他的行為。比如他不會做家務,不要嘲笑。
三,不要期待他與你有過多的情感交流。
四、免談家長裏短。
五、一般關係的情況下,避免肢體接觸,比如拍肩膀。
春來說:“師父,您休息一下吧。今天上午講得太多了,我消化消化。”
春來說:“師父,我最近讀書,在古文中偶爾見到【通假字】,古人為什麽要寫通假字呢?”
“跟你打個比喻吧,張三家裏很窮,買個塑料盆子,洗菜用它、洗腳也用它、洗衣也用它。這等於古人在龜背上,青銅鼎上刻字,為了節約麵積,盡量一個字有多種用途。
後來,張三做生意賺了點小錢,就買了三個盆子,把洗菜、洗腳、洗衣分開。這些於人類發明了紙張,多寫幾個字反正有紙,不用刻意節約占地麵積了。
再後來,張三把生意做大了,賺了很多錢,他的盆子就買得更多了。洗菜、洗腳、洗衣分開,還有專門【洗屁股】的盆子,洗屁股的盆子有一大摞,首先是娘和女的分開,有幾個女就配置幾個【洗屁股盆】。
除了這一點,他還配置了【客人洗屁股盆】,這就等於進入了網絡時代,麵積大得很,任你寫多少字,不必節約占地麵積了。
所以,現在的新詞越造越多。特別是一些流行的網絡語言,比如【特種兵旅遊】——指沒錢的【窮遊】——寓意過得像特種兵拉練那樣辛苦。
本來【窮遊】兩個字就表達清楚了,偏偏要五個字。這就跟張三配置的【客人洗屁股盆】一樣。隻有客人來了用一用。
何況有的客人不用張三家的,因為這個客人用一用,那個客人用一用,她嫌髒,忍住不洗。”
春來哈哈大笑,笑完道:“您的意思,現在社會就沒有必要用【通假字】了。”
“對。現代社會隻會產生【客人洗屁股盆子】式的網絡用語,在少數人中間流行,流行幾年就消失了。近代中國,隻有兩個字發明得好,一直流傳下來了。”
“哪兩個字?”
“【她】與【它】。在古代一直都是一個字【他】。二十世紀初,北大教授劉半農覺得應該把【他】分為:
【他】——指男性。
【她】——指女性。
【它】——指非人類的其他東西。”
春來說:“這兩個字真的發明得好。”
我說:“發明這個【它】字,大家沒意見,但是發明另一個【她】字,引起了女性遊行。她們認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他】代表第三人稱。為什麽要發明另一個字呢,這是對她們的侮辱。”
“這個沒道理,分開來多好啊。一看就知道是男是女。”
“她們也知道好。主要是造這個字,用【女+也】,她們不高興。”
“為什麽不高興呢?”
“【女】字沒問題,問題出在這個【也】字。半農先生發明這個字的時候是1920年,此時正處於新文化運動,女權高漲階段。
比如說女權運動家唐群英,為了爭取女子在國會中的席位,當著孫中山的麵,上去就朝宋教仁“啪啪”兩耳光。
宋教仁可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法製院院長、農林總總長。打完,屁事也沒有,宋總長不敢還手。所以現在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相當高,就是上世紀二十年代,那些巴掌打出來的。”
春來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我說:“跟你聊偏了,還是說這個【也】字吧。【也】,造字的時候就是一條蛇的形狀,還有另外一種寫法,看起來是女性生殖器的形狀,也代表女性生殖器。”
春來說:“也,象一條蛇,我查過。但是,它為什麽表示是【同樣】的意思呢。”
我說:“古人的思維很直觀,張妹妹的那個東西是這個樣子,李妹妹的那個東西【也】是這個樣子。所以它表示【相同,一樣】的含義。”
春來的臉,立馬紅了。
我說:“【它】與【她】造得好。現在的商人也用這種思維。生產出功能不同的產品。比如洗衣機,有一種很小的。專門用來洗短褲,襪子。它把衣服與短褲襪子區分開來,就是一種進步。
人類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會創造出一些有用的東西,比如她與它,它就會流傳下來。同樣會製造一些無用的垃圾,比如網絡用語,就會被淘汰掉。所以,你不要準備【客人洗屁股盆】。萬一她需要,你就臨時買一個新的。”
春來道:“師父,跟您閑聊,也聊出這麽多知識。”
我笑道:“我也是我師父平時聊給我聽的。”
說完這句,就來了一個女子。
她要詢問的主題是——有個男朋友,請我測一測男朋友的性格。
我問了她幾個問題之後,就開始給她解答。
“他總是喜歡思考,渴望了解得更多。包括你在內,很多人都覺得他不懂人情世故。
他喜歡講邏輯。
他冷靜,給你分析事物,常常讓你佩服。
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差。不會照顧人。
與你約會喜歡去河邊,不喜歡去熱鬧的地方。
他吸引你的地方就是分析力強,什麽事物都分析得有條有理,而你屬於那種不會從現象看到本質的人。”
女子說:“正是您說的這樣。”
我說:“一個理性的人,一個善於分析的人,一個不會上當的人。一個命運相濟,可以成為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高級技術師的人。
缺點是不善於料理生活,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如果是學理工、醫學類的,是個不錯的好男人。”
女子笑道:“學醫的。”
我說:“如果你對他其他方麵也滿意的話,可以繼續交往下去。”
女子走後,春來問道:“這類人屬於什麽類型?”
“統稱為【思考類】,理性客觀公正,安靜平和有距離感。肢體語言較少。從一般人來看,他較少關心別人。其實不然,他是用更高的行為來關心更多的人。
比如他潛心製造飛機,你不能說他不關心別人。他思考的是如何造出更安全的飛機。比如說他是外科醫生,表麵上冷,但他研究的如何做好手術。別人隻會移植一個器官,他就要攻克多器官移植。”
春來問:“多器官移植是個什麽意思?”
我說:“比如你的肝,腎、膽都有問題。高明的醫生一刀下去,把你三個器官的手術同時做了。”
春來說:“有這麽厲害的人?”
我笑道:“北京309醫院,以及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就有。”
春來問:“我與這種人交往,要注意什麽呢?”
我給春來列出五條:
一、尊重他的隱私。
二、理解他的行為。比如他不會做家務,不要嘲笑。
三,不要期待他與你有過多的情感交流。
四、免談家長裏短。
五、一般關係的情況下,避免肢體接觸,比如拍肩膀。
春來說:“師父,您休息一下吧。今天上午講得太多了,我消化消化。”